發行年號為1981年的一角硬幣,屬於人民幣第二套流通硬幣——長城麥穗幣。按鑄造工藝以及發行目的的不同,可分為大量鑄造生產後公開發行並投放市場流通使用的普制幣,和少量鑄造生產後不公開發行未投放市場流通使用的精製幣兩種。
長城麥穗幣,指的是發行年號自1980年至1986年的一套流通硬幣共計7種發行年號(198年至1986年),每個發行年號的硬幣有一元、五角、貳角、一角等4種面值,其中一元硬幣的背面主圖案為萬裡長城,角幣硬幣的背面主圖案為麥穗,因此這套流通硬幣被俗稱為『長城麥穗幣』。部分年號和面值的硬幣鑄造工藝有普制幣和精製幣區別,另外1980年年號的4種面值硬幣還有樣幣品種。也就是說7個發行年號的長城麥穗幣實際上有數十種之多。
其中1981年年號的麥穗一角有普制幣和精製幣兩種,普制幣發行量為4260萬枚,主要為投放市場流通使用的;精製幣發行量為2.34萬枚,全部用來裝幀1981年年度《中國硬幣》等套裝卡冊(1981年年號的長城麥穗幣一套4枚+1981年年號的硬分幣一套3枚),並且溢價向光大國內外錢幣收藏愛好者出售。
目前來說,1981年年號麥穗一角硬幣的收藏價值具體來說就是:普制幣總體收藏價值不大,因為發行量較大,存世量較多,除了一些品相極好的高評分評級幣外,普通品也就是十數元左右一枚;精製幣相對來說收藏價值還可以,因為發行量較小,存世量不多,只要品相不是特別差,市場價格起碼上百元一枚,品相較好的高評分評級幣市場價格更高。
一般情況下,我們自己家裡以前日常生活中保留下來的1981年年號麥穗一角硬幣,基本上可以說都是普制幣,因為2.34萬枚精製幣根本就都沒有投放市場流通使用,而是全部被裝幀進了1981年年度的《中國硬幣》等錢幣套裝卡冊。無論是誰,在八十年度初能有眼光去溢價購買1981年年度《中國硬幣》套冊的話,應該來說都不會捨得把冊子拆開,然後再把裡面的硬幣按面值去花掉的吧,誰都知道溢價購買的再按面值花掉的話肯定是虧錢的了。
所以,你手裡的1981年年號麥穗一角硬幣,若不是評級幣,或者套裝幣,那麼基本上就可以確定為普制幣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品相保存不太好的情況下,目前在錢幣收藏市場上,幣商回收價應該也就在十元左右一枚(根據具體品相好壞價格上下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