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到年底乃至新一年交替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盤點文章,別的不說,光說影迷們,就有各種盤點年度十佳或者年度十爛,這一點我是不愛參與的,原因嘛?因為懶。
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於,各種榜單中的十佳乃至十爛,內容是差不多的,雖然看電影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但對於大眾來說,那些可以讓觀眾產生共鳴的作品,就是好電影,這一點大家都認同的。另一方面,大家的口味有所差異,對於「好電影」的理解可能五花八門,各種「十佳」榜單也是大多依照個人口味,但對於「爛電影」的標準,確是空前的一致。
所以點開任何一個「十佳/十爛」的榜單,其中的內容雖然因人而異,但總體都是八九不離十,榜單上的作品都是大家了解的作品,所以一直以來我從未搞過這些總結類榜單。
但為什麼寫這篇文章,也是靈機一動,打算說說過去一年中那些「驚喜/失望」的作品。
★「驚喜」說的是那些沒報任何希望,但超於預期的作品,也許是一部好片,也許是一部不怎樣的作品,但一定要比我預期要高。
★「失望」完全相反,我本來預期很高,但效果並不能讓我滿意,這其中可能是爛片,也可能電影成色不錯,但還是沒有達到我的預期。
基於以上兩點,「驚喜/失望」決定了如下這份榜單中五花八門,絕對跟任何人的「十佳/十爛」不同。
有的作品,可能不是好片,但會讓人驚喜;有的作品是好片,但沒達到預期;也有的作品,中規中矩,但在大肆宣傳面前,對不起自己的期待;有的作品,沒有任何營銷動作,但最終效果反而覺得不錯!
PS,個人有看完一部電影在豆瓣標記的習慣,根據豆瓣觀影名單顯示,我今年一共看了263部電影,其中還包括幾部劇,其中新片168部,以下所有作品,都從這「一路發」中選擇PPS,也許有人問我,為什麼沒有XX作品,抱歉,這個榜單不是「十佳/十爛」。而是「驚喜/失望」。為的就是多一些選擇,還有其他好片或者爛片,我可能根本沒有看過,因為不感興趣,比如《七十七天》,大家都在熱議,但我沒看過。。。PPPS,如下榜單中排名不按先後
驚喜榜—華語篇
今年華語電影,驚喜的不多哦!
《閃光少女》
這片是被朋友拉進電影院的,單論個人,可能不會去關注這樣一部作品。
不是最好,但卻是最驚喜,今夏暑期一堆以燃為主題的電影,這部觀感最佳,主要是開心。故事簡單角色中二,但單純的可愛,《搖擺少女》+《撲水少年》,民樂+二次元,轉化為趣緣的堅持+次元壁的破除,雖然對元素的展示只是表象且極端,但卻突出了不同人群的特殊性,青春洋溢少男少女,很有朝氣。
《目擊者之追兇》
一部臺灣懸疑片,抱著隨便看看的態度,結果非常驚豔。
電影的劇本很贊啊,結構框架也很好,作為一部懸疑片,內容有點類似《烈日灼心》,但電影主題是相反的,典型的一件看似意外之事牽扯出的無形之網,前30分鐘推進力不強,越往後越精彩。
結尾鬼故事是點睛之筆,故事深層點到為止,且前面每處細節都有用,觀後回憶細節,串起來一個可怕的真相,人到底有多麼邪惡?
《追龍》
之前不對這部電影抱起期待,原因很簡單,王晶啊,最近三部作品豆瓣平均3.3分,爛得已經不能再爛了。而且對於甄子丹飾演跛豪,個人也不看好,因為呂良偉那版《跛豪》太強了,怎麼看都是王晶又拍了一部糊弄事的作品。
但最終效果呢,比想像中的要好。王晶沒有拍成傳記電影,而是用真實角色,拍了一個虛構的故事,就是當年香港的英雄片的模式,港片浪漫主義精髓。
電影整體就是王晶當年《古惑仔》、《O記三合會檔案》還有《賭神》的融合體,還是王晶「食老本」那一套,沒什麼太大的新意,但這次很用心,觀感不錯。而且最大的亮點都是昔日港片中那些老角色們:黃日華、吳毅將、湯鎮業。
《傲嬌與偏見》
你沒有看錯,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是驚喜的,因為喜歡胖迪所以才看,但我對這片的預期是《歡樂喜劇人》和《瘋嶽撬佳人》的水準,再加上這個片名,我的期望是極低。
可實際上,這片屬於那種沒心沒肺的愛情喜劇片,非常俗套但真的不難看。情節笑料之類的恰到好處,很二次元卡通向的情節,幾位角色都不多餘,前半段要好與於後半段。
尤其是張雲龍和熱巴在家中大擺龍門陣的橋段,濃濃的卡通化風格,後半段是那種典型狗血愛情劇。電影整體其實一般,但該有趣的地方也是有趣的,比我想像的要好很多。
《引爆者》
同樣是名不見經傳的一部作品,票房很慘,但對於我來說,電影是驚喜的,不是驚喜的電影水準,而是尺度,比《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還要大。
這是一部反派作為主角的電影,故事一般,風格有點類似林嶺東,不可回頭的亡命徒,用「自我封閉」來替代被逼上的絕路的人設,有點洩力,後半段部分有些囉嗦,一看就是被有關部門幹涉的,因為審查。
段奕宏演了一位不信任別人、別人也不信任自己的小人物,自我選擇了絕路,片中炸警局、自製炸藥、黑煤窯,題材也相當大膽,此外段奕宏為首的三大影帝表演真心不錯。
驚喜榜——外語篇
進口片驚喜的還是有那麼幾部,這裡還是選五部。
《銀翼殺手2049》
我不期待這部電影是因為82年那部太強了,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而且概念放到現在也不算新鮮,35年之後又拍一部,怎麼看都像狗尾續貂之作,完全不期待。
但《銀翼殺手2049》竟然用了一招誰也沒有想到的方式,還原了《銀翼殺手》的精髓。電影的敘事風格和視覺竟然與首部神同步,大量細節和場面致敬,儀式感的攝影,太空風迷幻音樂,不單單形似而且神似。
電影並沒有打算超越前作,而是專注於前作體系之下的延續,而且主題有著次時代的進化,身份認知、思維與存在的二元論、對未來人類的發展的思考。個人認為這是近幾年最好的科幻片。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看這片之前被外媒一同噴給洗腦了,對這片完全不報期待,結果我覺得還可以,故事一般角色人設不咋地,但想像力和世界觀還是非常驚豔的。
非常典型的太空歌劇,年度最佳開場之一,如RPG遊戲那樣的主線+支線任務,主線故事很老套但支線故事非常精彩,維度追捕、水下冒險還有蕾哈娜那段簡直驚豔,讓我想起了呂克·貝松之前的《第五元素》,富有法式格調和趣味性,這才是真正屬於科幻+遊戲迷的作品。
《安娜貝爾2》
今年恐怖片市場不錯,包括《小丑回魂》《逃出絕命鎮》這些都不錯,這裡我就不提了,最大的驚喜在於《安娜貝爾2》,比第一部強太多了。
作為「招魂宇宙」的作品,該片的水準個人認為達到《招魂2》的80%,故事模式類似,嚇人場面不錯,還是大衛·桑德伯格在《關燈之後》的黑暗恐懼,且故事和角色設定也有足夠有力的情感基礎和潛力,雖然後半段有硬往這個系列上靠攏的生硬設定,但整體觀感不錯。之前這部真的沒有抱任何期待。
《起跑線》
今年當大家都在關注《摔跤吧!爸爸》的時候,這部名不見經傳的《起跑線》才是2017年最好的印度電影。並不是該片比《摔爹》好,而是後者算是2016年的作品,只是今年才上而已。
同樣是諷刺印度的作品,這次焦點放在了教育問題上,電影整體輕鬆幽默,冷嘲熱諷,而且個人感覺片中的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完全適用於中國。父母為了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費盡周折讓她進入名校。但比中國更加殘酷的是,電影中暴露出來對印度等級、種姓制度的抨擊。
個人感覺,這樣的作品,適合翻拍中國版,就看中國讓不讓拍了,強烈推薦,非常好看的一部喜劇片,對比其他印度電影,本片片長「僅有」130分鐘。
《生存家族》
這部電影算不上驚喜,因為一直就很期待。但「驚喜」之處在於,矢口史靖這位「行業劇之王」,拍了一部非行業劇的作品,這才是有意思得地方。
電影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做「一夜回到解放前」!不用戰爭、不用經濟危機也不用疾病,只需一拉電閘就可以讓我們回到石器時代。雖然對大斷電之後的人性和災難環境搞得非常刻意,但重點是在於逃荒過程和故事主題——電器文明與情感隔閡。
一家四口悽慘無比,但非常歡樂,老爸這個角色太生動了,以至於看他被水衝跑時笑得特別開心,太幸災樂禍了。但結尾之處那種照片真是非常感動,風浪之中的情感才最為可貴。
失望榜——華語篇
太多了,想起一部說一部吧,以後吃一塹長一智,不能對華語電影報太大希望。
《奇門遁甲》
年度最失望沒有之一!
徐克+袁和平,又是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上一部這樣配置的作品還是《鐵猴子》,之前的期待值別說多高了。電影最終的效果,並非那種十足的爛片,但還是給我一個大大的失望啊。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徐克的玩票行為,用《蜀山傳》的故事和主題,換了一種方式拍,但裡面的特效方面實在太難受了,尤其是結尾,一看就是沒錢了,徐克沒人管著敞開了玩,並且還有拍續集的趨勢。如今徐克在內地正確的「用法」,就是給他找個能限制他的監製,要不又會天馬行空的搞到最後沒錢了,《龍門飛甲》也是這樣。
這片有寫文章的,而且不止一篇,所以我沒好意思多噴,但成色卻是有目共睹。
《悟空傳》
我是原著粉絲,再加上郭子健,對該片還是很期待。不過電影最終效果,還是有些失望。
特效和悟空的人設方面個人都很滿意,而且我認為該片是今年特效水準最強的一部。但故事實在掃興,能感覺到郭子健一心想要表達原著中的反叛精神,但在商業面前,那些無處不在的特效和冗長的感情戲面前迷失了方向,表達不清主題,這就是編導的問題了。
結尾大戰更是水的一筆,虛張聲勢的大佛像,然後一棒子就給砸塌了?就沒了?
《父子雄兵》
我對大鵬還是比較喜歡的,包括《縫紉機樂隊》我都覺得不錯,但《父子雄兵》最終的效果,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三觀有問題。
電影的故事跟《煎餅俠》如出一轍,都是小人物的悲喜劇,整體水準就那樣。但三觀我是不能忍的,片中大鵬一直在坑爹,範偉一直在給兒子擦屁股,甚至還辦了一場假葬禮,但到了最後呢,一段父子並肩作戰找情懷就冰釋了?你TM把你爹搞到傾家蕩產甚至幾乎喪命,然後一句「老爸,咱們小時候曾經很親密的呢」就沒事了?這樣的不孝子和糊塗爹上哪兒找去?
對比《乘風破浪》高下立判,後者也不是什麼多好的作品,但那才是真正的代際和解,《父子雄兵》這樣的片子,我給零分,就是對親情的褻瀆。
《中國推銷員》
鬼都不知道我之前為什麼會期待這樣一部電影,大概是因為泰森與史蒂芬·西格的原因吧。
不想多提,我建議大家見識一下這片,比《戰狼2》上映早一個月,故事與後者如出一轍,而且片子也有用國旗護體的情節。但該片最終票房1000萬,豆瓣評分4.2。兩個類似的故事,都有愛國情懷的滲透,但最終落得這個結局,大家有興趣還是看一下就知道為什麼了。
《麻煩家族》+《深夜食堂》
期待這部電影是因為黃磊,之前沒演過什麼爛片,還有我很喜歡原版《家族之苦》,再加上前一陣中國版《嫌疑人X的現身》還湊合,增添了期待值。與之一起的還有《深夜食堂》。
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個幾乎是描出來的故事,完全沒有任何原創的內容在裡面,語境與風俗與我們完全不搭,不說別的,如今的中國,你見過一大家子三代住在一起,老婆不上班在家伺候一切的中國家庭嗎?翻拍不是讓你一板一眼的複製,而是因地制宜的取材啊。
而且黃磊的人設,在一個月之內都被日本人坑了,因為這片跟《深夜食堂》完全崩壞了,二者的毛病都一樣,原創為零的照搬。
失望榜——外語篇
不多,但還是有,簡單說下,其中多數電影我是滿意的,但沒有達到預期而已。
《變形金剛5》
作為20年的變迷,對這部電影簡直無語,一套電影拍到第五部,本來我已經將期待值放到極低了,但最終效果還是讓我大開眼界!
變形金剛的戲份加起來大概只有20分鐘,連個連續的變形場面都欠奉,這樣的作品還拍個屁啊,我現在最希望的就是派拉蒙趕緊倒閉,把版權讓出來,找一個真正的變形金剛粉絲去拍電影。
《新木乃伊》
對於我這個喜歡邪門歪道、恐怖怪獸的影迷,這是一部完全失望的作品,徹頭徹尾的失敗,阿湯哥最無趣的角色。
這個風格這個故事,如果跟《瘋狂麥克斯》那樣走B級邪典範兒,在拍成R級,還是很有意思的,這樣暗黑帶點驚悚的風格挺對我胃口。但電影偏偏走PG-13大商業範兒,再加上導演能力實在有限,場面調度真是差到一定程度,另外片中的「木乃伊」?你不說他我都不知道這玩意是木乃伊。環球黑暗宇宙第一部作品就是啞炮一枚,之後的作品想想方向和定位吧。
《猩球崛起3》
這部電影本身不爛,豆瓣評分6.9,但之前期待太高了,但就是無趣,比我想像的還無趣。
第二集之後這個系列其實就該結束了,本片幾乎照著上一集的路子又拍了一遍,雖然技術手段牛逼,增強了電影的娛樂性,但整體節奏慢的要死,而且從第二部以來就開始往死裡故作深沉,人類渲染的殘暴,猿類高大上,而小女孩也沒有起到串聯作用。其實將猿類換做人類,就是一個普通的反種族片。
《猩球崛起》系列三部曲以這樣的方式結束,我個人是不喜歡的。
《極盜車神》
不是失望,就是沒達到預期,儘管該片在西方口碑爆棚,但國內表現力一般,而且很不「埃德加·賴特」。
出場自帶BGM的男人,一首歌配合一個情節,個人非常喜歡這個設定,但整體而言,電影還是缺少了埃德加·賴特的英式幽默氛圍,同時在音樂的呈現上,電影似乎戳中了很多西方觀眾的G點,但不好意思,作為一部引進片,本片並不是大眾級作品,因為電影的音樂氛圍,連帶的文化氣息,對我們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最後,電影的故事實在一般,噱頭是非常贊的,但似乎有些喧賓奪主。
說起來有些可悲,埃德加·賴特之前那些邪典廣受讚譽,但商業上都失敗了,這部作品商業上成功,卻是一部跟隨主流的作品。
《攻殼機動隊》
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對《銀翼殺手2049》的期待值降低到極點,從而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做「驚喜」。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部完全不期待的作品,最終瞠目結舌看完的感受嗎?這一切都要拜《攻殼機動隊》所賜。
另外,對於真人版《銃夢》《阿基拉》《超時空要塞》我完完全全不期待,一切都從電影版《攻殼機動隊》開始的。
彩蛋:一些驚喜的劇集
關於劇方面呢?我看的也不多,基本都是網劇,諸如《白夜追兇》、《無證之罪》、《軍師聯盟》這樣大紅大紫的劇集,我就不推薦了,畢竟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
比較驚喜的幾部劇:
新版《射鵰英雄傳》
新人當紅花,老戲骨做綠葉,相對還原原著,打戲不錯,喜歡新黃蓉,個人很喜歡,缺點在於打戲慢鏡多拖慢節奏,但整體瑕不掩瑜,推薦。可惜了楊旭文啊。
《大秦帝國之崛起》
不要看央視版,不要看央視版,不要看央視!說三遍,要看就看網絡未刪減版。
美劇《懲罰者》
這部劇是我漫威宇宙劇集中最喜歡的一部,前面代入感一般,後面非常爽快,硬朗的暴力美學,絕對的限制級,漫威劇意外的殺出一部精品,推薦給喜歡動作片的觀眾。
另外還有幾部冷門劇,不算有多好,但整體沒心沒肺的,挺歡樂,完全夠打發時間:
《班長大人》
因為喜歡女主角,整部劇也非常二次元,與之類似的還有一部《囧女翻身之嗨如花》,都是女主角出彩,沒辦法,我是顏控。
《拜見宮主大人》
特中二的一部劇,網遊劇集,稀奇古怪插科打諢。
《我叫黃國盛》
非常有趣的短篇故事集,內容有點類似搞笑版的《黑鏡》,但更像是「巨蟒劇團」的那種純無釐頭和諷刺風格,形式感很重,就六集,推薦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