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廣角鏡】野球場上的老外:因為足球,愛上中國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4日電(王思碩) 剛剛結束的北京之夏依舊酷暑難耐,8月某個周六的下午,北京理工大學足球場不見往日喧囂。陽光炙烤下,一群膚色黝黑的外國人身著不同的足球隊服走了過來。打頭的是個羅馬隊球迷,名叫羅曼,來自喀麥隆,在北理工交流學習。每個周末,他與朋友們都會挑一天來到學校的足球場,和趕在休息日出來踢球的校外的人們踢上一兩個小時。

資料圖:踢野球的人,也多半擁有一套自己的專業裝備。

中新網

記者 李美多 攝

  即便來自火熱的非洲,羅曼依然被高溫折磨的不輕。抵達球場整理裝備時,他特意向一旁的朋友展示著背包裡的冰凍飲料,然後朝天空做了個呲牙的鬼臉。彼時,正巧有一片場地人不多,羅曼徑直走過去,用生澀的中文與對方交流,沒過多久,一場「中外對抗賽」便在這裡展開。看得出來,身材高瘦的羅曼出任單箭頭角色,身後幾位隊友為他不停送上妙傳。

  羅曼所在球隊憑藉技術上的壓倒性優勢,很快掌控了比賽節奏,極具想像力的傳球和配合也漸漸呈現在球場。在一次進攻中,羅曼完成馬賽迴旋擺脫防守後,在身體失去平衡的情況下勉強打門,球擦著左側立柱偏出球門,幾位正巧路過的學生隔著柵欄發出了一聲驚呼。顯然,在國內業餘球場,這樣精彩的連貫動作並不常見,而近距離目睹羅曼的表演,的確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資料圖:周末時分,很多在中國生活的「老外」摩拳擦掌,去綠茵場享受足球的快樂。

    中新社

    記者 泱波 攝

  站在羅曼一行人對面的球員,彼此或許談不上熟識,但羅曼與朋友們卻組成了一支雷打不動的隊伍。「距離家鄉上萬公裡,我們都是背井離鄉的外國人,我們之中有的在這裡上學,有的在北京工作,足球將我們聯結在一起,每個周末的足球時光,對我們來說就是最極致的享受。」羅曼踢完半場休息時,邊擦著汗邊說:「一直都是我們幾個,正好夠一隊不是嗎?」

  像羅曼一樣的外國人,在國內的野球場上並不少見,他們或三五成群,或者帶著完整隊伍奔赴球場。而埋藏在校園中的留學生,也確實是其中極為重要的力量。上海體育學院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的新生演講環節,像孫楊一樣登上演講臺的,還有作為留學生代表的摩洛哥籍新生綠鷹。曾在摩洛哥U20國家隊擔任主力球員的他,原本擁有一段充滿希望的足球旅程,卻被突如其來的傷病扭轉了人生。

資料圖:上海體育學院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與孫楊(中)一起登臺發言的「綠鷹」(右)如今已成為學校裡的明星。 圖片來源:上海體育學院官方微信

  綠鷹的原名是阿什拉夫-坦塔維,來自摩洛哥卡薩布蘭卡,6歲時便進入法國最大的專業足球學校學習。作為一名極具天賦的中場新星,他入選過摩洛哥國家隊U15、U16 、U17、U18、U19、U20國家隊。但在踏入職業足壇後不久,他遭遇重傷,醫生告訴他,再也無法參加高強度的足球比賽了。「那對我來說是一段非常困難的時光,我想忘記關於足球的一切,忘掉我自己。」

  上海,是綠鷹人生的下一站,受傷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上海體育學院的一位老師。他聽從老師的建議,在等待膝蓋康復的同時,來到上體學習體育管理方面的知識。「當我來到中國,我就選了『綠鷹』作為名字,因為常常有人這麼叫我。」而原計劃來中國養好傷就回家的他,也被新環境打動,堅持在中國多留一些時日。

  「我喜歡中國的球場,因為這裡的人們很純粹,我從他們的眼神裡看到了對於勝利的渴望。」職業球員出身的綠鷹,對勝利的執念異常深刻,他說,踢足球不僅僅是為了享受和娛樂,如果你想踢球,你就要贏。「我想幫助這裡的人們創造屬於自己與足球的嶄新故事。」無論代表學校出戰,還是平日裡在野球場上和新同學一起享受快樂時光,這些記憶都將綠鷹的心牢牢吸引在中國。

資料圖:綠鷹(左)在比賽中。 圖片來源:上海體育學院官方微信

  「我很想在中國辦一所足球學校,教授足球。」綠鷹的心願能否達成,只有讓時間來檢驗,而上海體育學院也不止一個「綠鷹」。2012年為了學習漢語來到中國的韓國人金鳳泰,正在國際交流學院就讀,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足球的他,已經中國的校園聯賽中徵戰4年多。他表示,無論在比賽中,還是私下裡,中國球員都不會因為外國人的身份而對自己另眼相待。

  幾年前校內『足普杯』聯賽,金鳳泰代表學院出戰終奪冠軍。8強戰時,半場0:1落後的逆境沒有壓垮他的球隊,易邊再戰後,他們連入兩球逆轉取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至今依然是金鳳泰踢球以來印象最深的比賽。「來中國時間很久了,在這邊的球場上,也留下了很多難忘的回憶,我很享受代表集體參加比賽的感覺,榮譽感會油然而生。」金鳳泰說。

    資料圖:遍布全國的綠茵場,同樣對異域面孔敞開大門。

    中新社

    記者 王剛 攝

  當然,在中國球場踢球的「老外」並不只有在校生,那些在中國生活工作多年的外國足球愛好者,約球的難度有多大?正在進行時的中國國際足球聯賽秋季聯賽,為這些苦於尋找對手與隊友的外國人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選項。雖然只是業餘聯賽,但相對專業的規則與機制卻讓比賽「像模像樣」,自9月3日起,為期兩個多月的聯賽將分5級別,分別在北京紅領巾公園與四得公園進行。

  記者從聯賽官網了解到,該聯賽並不限定國籍,外國人可以報名,中國人同樣也可以參與到比賽中。以個人名義提交簡要報名資料的球員,在徵得相關工作人員確認後即可加入聯賽徵程。聯賽比賽日,來自不同球隊、不同國家的球員匯聚到同一片場地,彼此像老友一樣打招呼,只因他們有著共同的熱愛。

  事實上,類似的國際足球聯賽,還散落在中國的多個城市。其中,廣州國際足球聯賽舉辦已長達15年,成都的國際足球聯賽也有8年歷史,當地的外國足球迷紛紛匯聚一堂,在異國他鄉為自己痴迷足球的狂熱之心找到了最好的歸屬。因為熱愛足球,球員在聯賽中結識了更多朋友,也對中國與他們所在的城市,多了幾分熱愛。(完)

相關焦點

  • (體育·中國足球)題:「中國足球太著急了」--專訪英國著名體育推廣...
    新華社倫敦2月1日電專題:「中國足球太著急了」 --專訪英國著名體育推廣人巴裡·赫恩  新華社記者王子江   「以帝國來形容我的事業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從體育的角度來講,我在全世界都佔有統治地位。」巴裡·赫恩這樣描述自己。
  • 與足球結下不解緣,稱霸野球場吐槽國足踢得臭拿得多
    今天中午,中國體壇迎來一個重磅消息,37歲的林丹正式宣布結束20年的運動生涯,他在官微上表示,身上的傷病已經不允許他繼續下去了。更早前在5月份,他現身老家龍巖的一個野球場,當時林丹是在踢一個五人場,只見他從後場帶球,對手後衛退身防守,期間過了三名防守球員,林丹盤帶很犀利,並且有變向過人,最終,林丹輕鬆推射破門。
  • 蘇格蘭球迷自建網站:讓老外了解中國足球
    在中國,韋侃侖看得最多的是中超和中國隊比賽,再加上平時喜歡寫寫東西,他開始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寫中國足球。韋侃侖還找到一個在北京的志同道合者、也非常喜歡中國足球的美國人「老成」。韋侃侖說:「我們都喜歡寫中國足球,就想為什麼不自己建個網站把這些搬上來,讓更多的老外看呢?」  2011年,韋侃侖創建了「狂熱東方足球」網站。
  • 蘇格蘭球迷自建網站:讓老外了解中國足球
    在中國,韋侃侖看得最多的是中超和中國隊比賽,再加上平時喜歡寫寫東西,他開始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寫中國足球。韋侃侖還找到一個在北京的志同道合者、也非常喜歡中國足球的美國人「老成」。韋侃侖說:「我們都喜歡寫中國足球,就想為什麼不自己建個網站把這些搬上來,讓更多的老外看呢?」  2011年,韋侃侖創建了「狂熱東方足球」網站。
  • (體育)志丹足球的無奈,中國足球的障礙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志丹足球的無奈,中國足球的障礙新華社記者馬邦傑、姚友明校園足球的啟動,是中國足球邁出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但要取得實質性進展,卻需克服一個巨大的無形阻力。阻力雖然無形,志丹足協的女足教練姜自成(化名)幾次在空蕩蕩的訓練場上,清晰真切地看到了它。
  • 大遲法律顧問:中國足球需普法 足球法庭該成立-搜狐體育
    她說:「在深足事件裡,除了『球霸』以外,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詞語就是『潛規則』,至於什麼是中國足球的『潛規則』,即使是足球圈裡的人也說不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潛規則』之所以存在並大行其道,之所以深足事件會發生,就是因為中國足球缺乏一個公開的、完整的、規範的遊戲規則,以及維護這套遊戲規則的方法和制度。」
  • 創新體育教學才能讓更多人愛上體育
    三湘都市報記者在長沙多所學校採訪時發現,其實很多「體育達人」也是學霸。(詳見本報11月29日 16樓深讀周刊)在我們的教育中,體育長期被邊緣化,對分數的畸形追逐以及對體育的偏廢,導致「玻璃人」越來越多,體能訓練時動輒暈倒在地,體育考核達標者少,不及格者多,當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也就成了中國教育必須重視的大問題。
  • 【老外的中國映像】土耳其留學生:我在中國迷上了一項有趣的體育...
    「老外的中國映像」短視頻《我在中國迷上了一項有趣的體育項目》講述了土耳其留學生唐天笑(Gokten Uzuner)在中國的快樂生活。他說,他從小就喜歡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來到中國留學是實現了他的夢想。課餘生活中,他還把有趣的悠悠球玩成了一個「工作」,到多個城市去參加比賽。@外國朋友您的中國映像是什麼?
  • 產品分析報告:上PP體育,過足球癮
    PP體育是一款獨立垂直化體育類的APP,也是中國較為早的開始進行網際網路體育直播類的平臺。通過「上PP體育,過足球癮」這個極具霸氣的slogan,以及背靠蘇寧這個大平臺,近年來通過購買昂貴的賽事獨家版權和打造其自身的豐富運營模式,不斷形成自己的網際網路+足球全產業鏈生態布局,帶給用戶許多的新鮮體驗。
  • 佔地約3萬平方米,南山區擬建公益性足球體育公園
    擬建地址:桃源街道龍珠大道一側的閒置地塊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設方案:將建設為公益性群眾足球體育公園,之後將面向市民開放,服務於社區居民群眾和青少年足球體育運動,並積極策劃承辦足球體育賽事據了解,今年以來,深圳市積極推進足球運動事業發展,全力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精神,加快推進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工作,補足體育設施短板。
  • 《金球》十年再版 | 足球,是遊戲也是生意
    歐洲老外,連帶他們的北美同宗,都太較真兒、太死心眼、太拘泥而不識變通……近來重讀錢鍾書的《七綴集》,說中國詩與中國畫,言及神韻派對寫實和工筆的不屑。我想起傳統中國畫,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總拍不起價的典故。
  • 蘇寧海報:致敬綠城青訓 望更多孩子愛上足球
    蘇寧發布戰綠城海報 騰訊體育5月26日訊(記者 李旭)2016賽季中超聯賽周末展開新一輪爭奪,江蘇蘇寧發布了周六主場對陣浙江綠城的官方海報。海報選用「綠苗」作為主題,主畫面是一顆正在茁壯成長的綠苗,寓意「兒童節在即,讓更多的孩子愛上足球。」在上一輪中超比賽中,蘇寧客場0比1憾負天津泰達,賽季不敗金身告破。此番蘇寧回歸主場,對陣聯賽排名第14位的杭州綠城,這也是雙方5月份的收官之戰。要想在積分榜上繼續咬住領頭羊廣州恆大,本場比賽不容有失。在周中的公開訓練課中,主教練佩特雷斯庫和隊員紛紛表達了拿下3分的信心。
  • 中國足球必威體育電競聯賽:引領足球電競化潮流
    「足球遊戲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想,是整個青春吧。」  而CEFL中國足球電競聯賽不只有這樣的動情告白,必威體育bwty點com從全球體育行業的大趨勢來看,這項賽事正在引領足球俱樂部電競化變革的時代新航向。  山東魯能泰山,奪冠了!
  • 中國足球的「基礎硬傷」 被一位體育教師一語道破,例子並不少見
    這位體育教師所說的「沒有錢請專業的教練」,是中國足球的「基礎硬傷」。以北京為例,周末人滿為患的球場,中年人是主力軍,即便在暑假和寒假兩個假期,能和同學一起踏上綠茵場的孩子也不多見——在18歲之前無法掌握相應的足球技能,大大降低成年後踢球的可能性,而如今活躍在球場上的中年人,幾乎都不缺乏少年階段在操場上「每天踢一個小時」的經歷。
  • (體育)中國足球2020:磨難與希望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中國足球2020:磨難與希望 新華社記者公兵 隨著山東魯能2:0戰勝江蘇蘇寧、第六次捧起中國足協杯冠軍獎盃,中國足球的2020特殊賽季宣告結束。
  • 國社體育|警惕境外博彩公司在中國利用足球轉播搞營銷
    新華社倫敦1月15日電 題:警惕境外博彩公司在中國利用足球轉播搞營銷新華社記者王子江明陛、一二博、萬博、樂天堂、永樂國際、體育滾球……如果你喜歡看歐洲足球比賽轉播,應該對球員胸前或者賽場周邊廣告牌上的這些漢字並不陌生。
  • 老外「不愛吃」的4種中國蔬菜,秋葵上榜,圖四國人吃一次愛上
    中國的食物種類有很多很多,其中的蔬菜種類更是數不勝數,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蔬菜種類,而老外「不愛吃」的中國蔬菜,秋葵上榜,圖四國人吃一次愛上了。說到這裡,相信已經勾起了小夥伴們的好奇心,話不多說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滬上新地標漸被「佔領」:老外在上海活得恣意
    安福路上的小販說,賣菜給老外,並不能開多高的價,因為「老外可精得很」。 碧雲體育休閒中心的草坪上,國際學校的孩子們正在上足球課。     有回去宛平路,見一排順的梧桐,草長鶯飛,陽光正好。那情景,與中國校門口接送孩子的父母無恙。有位老外媽媽踩著改裝過的三輪車來接兒子女兒,很是拉風。剛想拍照,車子後座上的小男孩便豎起手掌,做出禁止的手勢,嘴中嘟囔著:「No photo!」肖像權意識真是從小就有啊!     碧雲路、雲山路路口豎著一塊大型廣告牌——「UrbanFamilyFair」,當地居民告訴記者,在不遠處的體育休閒中心,會定期舉辦國際家庭聚會。
  • 《足球少年養成》團隊:中日足球差距是對體育認同的差距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高中足球的目的還是在教育上,這一點是我們國內依然無法真實體會的一點,足球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一個工具。並不是為了培養職業球員的,如果能理解這點,就會有更多人去踢球了吧。這次拍攝第二季與第一季相比,你們在拍攝中有遇到哪些新困難呢?
  • 福馳體育助力「綠茵計劃」 為中國足球的明天貢獻力量
    4月10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青少年足球基金髮起的「綠茵計劃」正式在京啟動。新華網常務副總裁魏紫川、全國青少年足球冠軍杯賽組委會秘書長魏東先生以及多位足球名宿出席了本次啟動儀式。福馳體育執行董事李俊煌受邀參與啟動儀式,並在啟動儀式上捐贈福馳足球鞋。作為專業青少年專業足球鞋企業,福馳體育積極加入「綠茵計劃」,希望為中國足球的明天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