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掃碼支付虐了:Apple Pay入華一年水土不服

2020-12-24 中關村在線

今天是蘋果支付(Apple Pay)進入中國一周年的日子,縱觀這一年,蘋果卻頗有些虎頭蛇尾——剛推出時陣仗很大,如今籍籍無名。從技術上看,蘋果的行動支付技術並不遜色於支付寶和微信,但為什麼它就是發展不起來?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天(2月18日),Apple Pay入華已滿一周年。這項由蘋果、銀聯支持,堪稱「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技術在中國市場一度掀起波瀾,引發市場對第三方支付格局的討論。


This is it」,蘋果CEO蒂姆庫克在推出Apple Pay時頗為意氣風發。如果從美國市場的表現來看,庫克確實是有底氣的。數據機構BRP在近期的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美已有36%的商家開始支持Apple Pay,這一比例遠遠超過上年同期的16%。超過了支持PayPal的34%,躍居第一大行動支付服務機構。

然而在中國市場,Apple Pay的表現遠低於預期。去年2月18日,Apple Pay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上線當天綁定銀行卡就超過3000萬張。(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大中華地區銷售的iPhone 6以上機型共8219萬臺。也就是說,Apple Pay剛進入中國市場時,有大約三分之一的用戶願意嘗試。)

而在嘗鮮熱潮過去之後,一年之後Apple Pay如同水滴消失在水裡,蹤跡難覓。這是為什麼?

兩年成為美國支付市場龍頭

2014年9月10日,在蘋果秋季發布會上,庫克發布了基於NFC的Apple Pay,10月20日在美國正式上線。

Apple Pay上線之初即面臨著傳統信用卡公司的無接觸支付方案、Paypal和Square等行動支付應用技術,以及谷歌Android Pay與三星Samsung Pay等基於手機的支付解決方案的競爭。

2015年,調研機構統計發現,Apple Pay較一年前剛推出時曾出現明顯下滑跡象。但經過兩年時間,Apple Pay已經後發先至,拿下了行動支付第一。

波士頓零售合作夥伴(以下簡稱「BRP」)周二提供的調查數據顯示,蘋果的行動支付服務Apple Pay已超越先前的市場龍頭PayPal,成為美國商家最普遍支持的行動支付平臺。BRP在報告中指出:

目前全美已有36%的商家開始支持Apple Pay,這一比例遠遠超過上年同期的16%。

選擇支持PayPal的商家比例為34%。

25%的商家選擇支持萬事達卡的行動支付服務MasterCard PayPass;

24%的商家選擇支持谷歌行動支付服務Android Pay;

20%選擇支持維薩的行動支付服務Visa Checkout;

18%選擇支持三星電子行動支付服務Samsung Pay;

11%選擇支持Chase Pay。

可以說,Apple Pay上線兩年,已經成為美國行動支付市場的帶頭大哥。而蘋果在最近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中也表示,受益於用戶數量增長兩倍的推動,Apple Pay全球交易量在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了500%。但是蘋果並未公布有關Apple Pay的任何交易數據。


蘋果支付廣告

在全球其他國家,Apple Pay目前已經進入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中國、俄羅斯、瑞士、英國、紐西蘭、新加坡、西班牙和日本等國。據韓國媒體報導,近日蘋果正與韓國金融機構接洽,殺入三星腹地韓國市場。

在澳大利亞遭遇「四大銀行」抵制的Apple Pay,也獲得了當地用戶的支持。外媒9to5Mac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9590位參與調查的用戶中,共有4823人(50.29%)表示願意為使用Apple Pay而改用支持Apple Pay的13家小型銀行服務。

中國市場:「什麼Pay?」

但在中國,Apple pay的使用情況卻完全是另外一幅冷清景象。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深圳走訪了部分與Apple Pay合作的商家。

「這裡能不能用Apple Pay買單?」

「什麼Pay?」

——這是在人來人往的華強北地段的一家肯德基店鋪,記者和一位前臺工作人員的對話。在結算櫃檯前,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銀聯閃付依次排放,但這位前臺工作人員顯然並不清楚Apple Pay是什麼東西。

該店的門店經理聞聲走過來問清情況後忍不住笑了。「就是蘋果支付,這個銀聯的終端就可以用。」他對旁邊的工作人員說到。該門店經理對記者表示,門店每天接待顧客上千名,微信、支付寶每天使用的頻次非常高,但是非常少的顧客會使用Apple Pay,每周大概才會有一兩單。


便利店沒有什麼客戶使用Apply Pay

在附近的麥當勞和7-11便利店,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也類似。掃碼支付相比NFC手機近場支付使用頻次有天壤之別。微信支付、QQ錢包、支付寶、京東錢包、百度錢包、翼支付等等本土的支付工具都在擠壓Apple Pay的市場空間,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掃碼即付。

在華強北商圈走訪約20家商戶,記者發現僅家有麥當勞、711、屈臣氏等幾家商戶表示可以使用ApplePay結帳。多家商鋪中雖然POS機標有銀聯閃付Quickpass的標識,也就是可支持Apple Pay,但店員並不了解如何操作。

四大原因

為什麼在國外風生水起的Apple Pay,在中國就是不行?記者總結得出了如下四方面原因。

1。費率和補貼

在有銀聯閃付標識的店鋪,有店員對記者表示,不希望通過ApplePay途徑收款,主要是和補貼有關。據悉,目前銀聯閃付的費率在0.38%-1.25%之間,微信支付、支付寶的收費在0.6%-2%之間。但支付寶、微信支付在補貼上力度較大,給予商家優惠後,兩者的費率較銀聯閃付更有優勢。

2。缺乏社交屬性加持

在深圳的繁華商圈,幾乎沒有門店不支持微信和支付寶。在行動支付支持的衣食住行消費場景中,支付寶和微信幾乎完成了全覆蓋,拿下接近9成市場份額。

根據易觀的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支付寶在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的規模佔比達50.42%,目前仍然領先於騰訊旗下財付通(微信支付)的38.12%。

但是從變化趨勢來看,支付寶的市場份額同比下滑了約18%,失去的份額也基本上是被競爭對手財付通拿去了,這與微信更具優勢的社交屬性不無關係。

3。硬體限制與升級成本

銀聯一位負責Apple Pay項目的內部人士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相對市場普及更高的二維碼支付,NFC近場支付(操作流程如上面這張動圖)進展比較緩慢。主要是受到兩方面的約束:

一是因為硬體技術依賴。近場支付需要IC、ESE安全硬體支持,以Apple Pay為例,需要iPhone 6以上手機才能夠支持,用戶受眾範圍小。(安卓用戶表示只看看不說話)

二是POS機安裝、改造成本較高。Apple Pay需要閃付功能POS機受理,目前全國支持近場支付的POS機約有600萬左右,改造速度在穩步推進,但是相比遍地開花的二維碼低成本的推廣,改造一部POS機大約需要300元,一部新的POS機低標準產品價格約600元,成本高出許多。如何說服商鋪花成本安裝或更新POS機設備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尤其相比幾乎「零成本」的二維碼而言。

此外,中國已經是全球範圍內最大的行動支付市場。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2016年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的價值上漲三倍至38萬億人民幣(5.5萬億美元),微信和支付寶主導了市場。

而根據福瑞斯特(Forrester Research)的數據,2016年美國的行動支付上漲39%至1120億美元,市場被許多集團瓜分,包括蘋果,谷歌,三星和PayPal。對比兩個數據不難看出,中國行動支付市場規模是美國的50倍。

兄弟鬩牆?銀聯:「不帶你玩了」

除了上述原因,令Apple Pay擔心中國市場未來的,可能還是其主要合作夥伴銀聯開始推出二維碼標準。

此前,銀聯在是否進入二維碼支付市場方面一直舉棋不定,在行動支付上花了力氣推動NFC,籠絡了蘋果、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的接入。但是二維碼的普及速度明顯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像,NFC近場支付本身的局限性難以突破,遲遲打不開局面。

去年12月12日,銀聯也開始推動自己的二維碼支付標準,線下「四方模式」、線上「五方模式」推廣商戶接入二維碼。

銀聯此次加入二維碼支付市場,與去年8月央行公開承認二維碼支付有著一定的關係。去年8月,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明確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準。

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此外,銀聯一直以來推廣的「雲閃付」效果不佳(Apple Pay正是銀聯「雲閃付」業務的一種),也是銀聯決心進入二維碼支付市場的另一原因。

據Analysys易觀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75037億元,環比增長25.68%。行業上半年整體交易規模達134776億元。其中,支付寶以市佔率55.4%位列第一,而銀聯僅佔據了0.91%,市場份額微乎其微。

銀聯顯然不願錯失去巨大的行動支付市場蛋糕。在推出二維碼支付標準的同時,銀聯攜手各商業銀行和近兩萬家商戶門店推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優惠活動,覆蓋「雙十二」、元旦、春節前三大時點。與此同時,各大銀行也早在銀聯推出標準之前,紛紛行動布局二維碼市場。從去年7月開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各家都推出二維碼支付產品。

銀聯和各大銀行機構是Apple Pay在中國市場的主要推動者,在Apple Pay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各大銀行零售業務都積極向客戶推廣使用Apple Pay。重心轉移到二維碼支付,無異於兄弟倒戈。

Apple Pay還有翻盤機會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回答「銀聯和銀行還會繼續扶持NFC支付嗎?」

上述銀聯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認為二維碼還是輔助功能,是市場的補充。二維碼和NFC支付消費場景有差異化,二維碼主要是小額消費、能深入到四肢末梢,NFC場景更多的替代刷卡功能,支持較大額度消費。」

「因為產業鏈條太長,NFC普及難度更大,所需時間漫長,但從技術潛力來看,NFC支付未來更有市場空間。在安全性、操作性的用戶體驗上比二維碼更有優勢,所能支持的場景也非常豐富。如果支持NFC設備終端量級足夠大,仍然有替代二維碼的機會。而且從海外來看,NFC支付更有市場。」該人士表示。


蘋果支付廣告

目前來看,兩種技術未來誰執牛耳,尚難定論。目前主流意見認為NFC在安全性上比二維碼優勢更大,而公交卡等近場支付也帶來了一些便捷的生活體驗。比如,華為推出的Huawei Pay同時支持北上廣深的公交地鐵卡刷卡。

艾瑞諮詢高級分析師李超表示,「Apple Pay在中國市場與本土的支付寶和微信等相比較長時間可能都難以匹敵,但是Apple Pay作為一種先進技術給全球的行動支付技術提升了一步,它同時可以看做一種基礎設施。即便中國市場二維碼普及範圍更大,Apple Pay代表的NFC技術在安全性、場景豐富性上的優勢,使它有存在的必要,Apple Pay未來也可能衍生出更多的金融模式。」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627/6277561.html report 8294 今天是蘋果支付(Apple Pay)進入中國一周年的日子,縱觀這一年,蘋果卻頗有些虎頭蛇尾——剛推出時陣仗很大,如今籍籍無名。從技術上看,蘋果的行動支付技術並不遜色於支付寶和微信,但為什麼它就是發展不起來?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天(2月18日...

相關焦點

  • 被掃碼支付虐了:ApplePay入華一年水土不服
    今天是蘋果支付(Apple Pay)進入中國一周年的日子,縱觀這一年,蘋果卻頗有些虎頭蛇尾——剛推出時陣仗很大,如今籍籍無名。從技術上看,蘋果的行動支付技術並不遜色於支付寶和微信,但為什麼它就是發展不起來?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天(2月18日),Apple Pay入華已滿一周年。
  • Apple Pay支持轉帳嗎?支付收取手續費嗎?
    支付收取手續費嗎?  2月18日對於眾果粉而言,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傳言了許久的Apple Pay要正式入華啦!根據蘋果公司官網信息,中國目前共有廣發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北京銀行等19家銀行合作夥伴。只要用戶擁有這些銀行的信用卡或借記卡,並將他們與Apple Pay關聯,就能使用新的支付服務。
  • 刷刷手環領頭行動支付 Apple Pay將如何應對
    12月9日關注行動支付的行業人朋友圈幾乎都被一條消息刷屏,那就是Apple Pay進入中國。雖然第二天,Apple Pay的銀聯綁卡支付就停止,但是也終於看到了Apple pay入華的實質性作為。那麼Apple Pay入華之後,特別是以微信和支付為首的二維碼支付,以銀聯為首的NFC支付,還有以刷刷手環為代表的穿戴式支付,支付形式和支付載體多樣化的時期。
  • iOS 14支持掃碼支付,能撼動微信支付寶嗎?
    大家都知道,現在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最離不開的一個功能,但是作為在智慧型手機行業有著極大話語權以及領先優勢的蘋果,卻沒有能夠在這點上做好。現在的蘋果apple pay在市場上的份額非常低,甚至找不到任何的存在感。
  • Apple Pay 或可掃碼支付
    iOS 14 Beta 2 代碼顯示 Apple 正在研究Apple Pay 掃碼支付。 9to5Mac表示,他們已經成功接入了這個隱藏在 iOS 14 beta 2 中的功能,雖然仍然無法使用,但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張圖片,展示了它將如何工作。
  • 支付寶將「聯姻」Apple Pay 行動支付格局生變?
    Apple Pay的水土不服   自從Apple Pay從2016年2月18日高調入華以來,幾天內綁卡數量就突破了3000萬,讓不少人驚呼「支付寶危險了」。然後從四年後的今天重新審視Apple Pay,我們曾討論熱火朝天的「改變中國用戶的行動支付方式」並沒有到來。
  • 一頓混沌吃出的合作:Apple Pay也可以掃碼支付了,你會用嗎?
    果不其然,美團官方公眾號隨後發布文章,表示大眾點評已經和 iOS 有了深度合作,升級到iOS 11的手機,可以直接用自帶的相機App掃碼,完成點餐和支付等動作,支付渠道當然是Apple Pay。然而無奈後勁不足,Apple Pay入華一周年之後,行動支付市場已經徹底變成支付寶與微信的天下了。市場研究公司Analysys的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分別拿下了50.42%和38.12%的市場份額,兩款服務接近90%的佔有率讓其他公司連湯都喝不到了。
  • Apple Pay入華,未來趨勢會怎樣?
    這一點,對比一下第三方支付與Apple Pay之間的差別,情況就很清楚了。 支付寶:核心功能仍是電商交易第三方擔保,對交易過程有深度介入,交易數據會保留在支付寶上,且需要向線上第三方商家收費,費率在千分之六左右。支付寶從去年開始進入線下支付場景,如超市、便利店等,安裝了支付寶的手機可通過掃碼支付費用,非常方便。
  • 水土不服的Apple pay,還有機會翻身嗎?
    同屬網際網路支付,Apple Pay 和支付寶以及微信支付相比起來,究竟輸在了哪裡?未來又是否還有翻身的機會呢?Apple pay為何水土不服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 Apple Pay 和它的對手在支付方式上的區別。
  • 蘋果Apple Pay入華一年:被支付寶微信虐成渣-蘋果,Apple Pay,移動...
    2016年2月8日,Apple Pay正式在國內上線,作為目前全球最主流的行動支付方式之一,它的到來不僅被很多人看作是一次國內「支付方式」的國際化交流,而且作為一種制衡的「武器」,它或許也能有效地對抗如今風頭正盛的「二維碼支付」。可如今一年多過去,當我們回望這位「大兄弟」的表現時卻發現實際上它過的並不如意。
  • Apple Pay操作使用攻略 apple pay使用教程
    applepay如何使用apple pay怎麼用,apple pay使用教程,蠶豆網小編手把手教你用蘋果錢包,怎麼綁定銀行卡怎麼消費,開啟apple pay支付生活。Apple Pay終於在本月18日正式上線中國,不少人會困擾Apple Pay如何使用的問題,下面請看蠶豆網小編帶給大家的apple pay使用教程。
  • Apple Pay要集成支付寶?
    雖然還沒正式發布,但是我們仍然藉此機會,探討下Apple Pay集成支付寶後,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將給行動支付格局帶來怎樣的影響?Apple Pay的水土不服自從Apple Pay從2016年2月18日高調入華以來,幾天內綁卡數量就突破了3000萬,讓不少人驚呼「支付寶危險了」。
  • Apple Pay入華的背後謀算
    二、引入Apple Pay是銀聯的一著狠棋 Apple Pay入華的本地合作方,是銀聯。 這一合作對銀聯的最大意義,是藉助Apple Pay這條鯰魚,重新盤活自己的NFC線下收單。 在行動支付上,有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移動網際網路遠程支付,在線就完成所有的轉帳、消費等支付功能。
  • 若有支付寶助力,Apple Pay能否翻身?
    不溫不火的Apple Pay自從Apple Pay從2016年2月18日高調入華以來,幾天內綁卡數量就突破了3000萬,讓不少人驚呼「支付寶危險了」。然後從四年後的今天重新審視Apple Pay,我們曾討論熱火朝天的「改變中國用戶的行動支付方式」並沒有到來。
  • 果粉等了10年,Apple pay支持掃碼支付,蘋果搶微信支付寶生意?
    不過,蘋果並沒有在WWDC的iOS 14發布會上提及二維碼支付功能,當前iOS測試版本僅對代碼掃描提供有限支持,例如向電子錢包應用添加通行證,但缺少與Apple Pay直接付款的後端集成。眾所周知,蘋果習慣在測試版的代碼中隱藏了一些功能,也會在正式版發布的時候將其刪除,因此我們唯有期待蘋果的掃碼支付會不會隨著iOS 14正式版推出,或者在更後的版本中得意實現。
  • 西安已有超市支持Apple Pay 網絡支付漸受青睞
    中國境內的持卡人可以將銀聯卡添加到iPhone、Apple Watch以及iPad上,進行更便捷安全的支付。    今天(2月19日),西安市已有超市和商場支持Apple Pay 支付。西部網記者採訪多家線下商戶和市民了解到,由於近幾年不少消費者已經形成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習慣,Apple Pay支付方式的拓展仍需一定時間。
  • apple pay怎麼用 Apple Pay支持哪些城市公交卡付款
    apple pay怎麼用 Apple Pay支持哪些城市公交卡付款  日前,Apple Pay在國行iPhone上新增交通卡支持,即江蘇交通一卡通·蘇州。經查,這是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之後國行交通卡可使用的第五個城市。
  • 蘋果apple pay懸了 在國外遭銀行組團抵制
    對此中國的19家銀行甚至聯手apple pay與支付寶、微信錢包抗衡,不過在蘋果的老家,apple pay的發展並不順利,目前外國的銀行正組團抵制apple pay。蘋果apple pay懸了 在國外遭銀行組團抵制 中國銀行為了與支付寶、微信錢包等網絡支付抗衡便於apple pay合作,爭取網絡支付的一席之地。
  • LINE Pay進入交通 高雄捷運下半年掃碼過閘
    高雄捷運在「多元支付」上動作頻頻,不僅搶先攜手萬事達卡建置信用卡感應乘車服務,其實早在年初閘機就已設置「QR Code」掃碼。據了解,預估待LINE Pay與一卡通合作的電子支付服務上線後,就能無縫直通高捷,搶在北捷前成為首家支持掃碼的大眾交通系統,也意味「掃碼」將是行動支付的主流之一。
  • 深圳鵬匯:雲閃付和Apple Pay帶熱NFC上遊鐵氧體片及吸波材料產業
    NFC手機支付儘管已被提及多年,但一直不溫不火,只有少數智慧型手機搭載NFC功能。最近卻發生變數,先是銀聯力推「雲閃付」功能,緊接著蘋果和銀聯強強聯合,在中國大陸力推基於NFC支付技術的Apple Pay。在銀聯和蘋果兩大巨頭帶動下,國產智慧型手機廠商紛紛表示擁抱NFC,將在接下來的新出機型中搭載NFC功能,如小米公司新近推出的旗艦機型小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