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關,利川第一關,比「美人關」還美!

2021-02-11 利川訊

請你點擊上面的利川訊添加關注,暢享更多精彩資訊


銅鑼關位於利川市謀道鎮銅鑼管理區政府所在地(小地名--大樹坪)西北兩公裡。從謀道鎮馬蜂坳分路往「謀魚路」(謀道至魚木寨旅遊路)前行十二公裡就到了。

銅鑼關是去魚木寨的必經之路。地勢險要、風景獨特。西面是神奇壯麗深不可測的百丈溝大峽谷,北面的銅鑼關和南面的石鼓隔澗相望,這道溝壑呈V字形,頗有氣勢,當地人把它叫做「映河石溝」。整條溝的起點就從這裡開始一直往東延伸數十裡。銅鑼關和石鼓兩邊的泉水和山水匯集到映河石溝自西向東流淌。


銅鑼關是在兩面絕壁中間硬鑿開的人工通道。之前修有卡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由於年代久遠卡門早已不見蹤影。後來擴寬公路路面便將通道變成現在的模樣。所幸絕壁上長滿青苔的「鹹豐二十年亦或是二十五年修建」的模糊字樣和當初開鑿的痕跡猶存。

銅鑼關卡門東邊是一座獨立的山頭。形狀猶如天兵天將戴的頭盔,正面看又似人頭像,鼻子眼睛五官齊全,人們習慣稱之為神山。中間狀如鼻子的石頭上有一個顯眼的「川」字,也有人稱之為「川字石」。據說解放以前這裡是湖北和四川的分界線。在神山的面前一直供奉著一尊菩薩,方圓百十裡的人逢年過節都會前來朝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和業興、六畜興旺。幾年前有遠方信眾「還願」,為菩薩蓋了新居,如今這裡香火更旺。


銅鑼關卡門西邊還殘存一面石牆,修建年代大抵要早於卡門和古廟。石牆的上面地勢相對寬闊。西南面是惟妙惟肖的「大將軍」山,活似一位威風凜凜、鎮守此地的神武將軍。大將軍山崖的頭頂有一座古廟,八十年代初獸醫站的向長林醫生在這裡工作過,我小時候抓牛藥去過幾次。依稀記得裡面供奉著許多石頭雕刻的佛像,均為一米、其形皆為站立。眼鏡和嘴巴塑造得特別誇張,眼珠暴凸。其態各異,有面目猙獰者、兇神惡煞者,張口大笑者……

廟宇坐北朝南、中國傳統四合院布局,那些石像就分布在天井的四邊面對面站立。那會我通常拿好醫生給的藥包轉身就會跑出去,總感覺給人一種陰森恐怖之感。如今古廟早已被破壞。廟裡的那口大銅鐘也被搬到綠蔥坪小學,每到上下課時就能聽見它洪亮的聲音。估計那些令我膽怯的石像也被摧毀了,即使還倖存一些也不似當年那般輝煌,現在很想去看看。這是我進出家門的必經之路,所以我堅信這就是神靈居居的地方,這裡很有仙氣!

銅鑼關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石鼓。山頂矗立著一尊圓形的巨石,似乎一陣微風來襲它就會順勢滾下山去。然而,億萬年來,雖飽經日曬雨淋、地搖山搖卻依然不倒。年少無知的歲月我們經常去山上放牛,避開大人的監管,三五個夥伴順著石鼓旁邊的一棵松樹偷偷爬上石鼓頂部。盤腿坐在上面玩過五子棋,朝著百丈溝扔過小石頭,居高臨下暢享一覽眾山小的美感。雖然當時覺得上面足夠寬敞,但現在想起來還是心有餘悸。

石鼓絕對不是因為我和小夥伴曾經的光臨而名聲大噪,而是它關乎一個寶藏的傳說。「銅鑼對石鼓,銀子五萬五,有人能識破,買下重慶府」。歷代流傳的這一句話。可能是線索太少或者是沒有高人指點,至今沒有人找到那筆傳說中的財富。有人把石鼓周圍的山脈軸向都繪製成圖進行研究;有人以石鼓為中心把方圓視線內的景觀都逐個聯繫起來分析;更有甚者放大搜索範圍,將女兒寨、大寨、小寨、魚木寨、船頭寨、水杉樹、穿眼石、吊頸石、筷子石、大梁山、小青梁等方圓幾十公裡的名山都連貫起來推敲;更不乏請風水大師架羅盤尋找的。均無結果!神秘的銅鑼對石鼓銀子五萬五,就這樣讓人牽掛著,最後只能天真地寄希於銅鑼關的菩薩能顯靈「投夢」解秘。


如今銅鑼關依舊發揮著關卡的功能,進出的車和人循規蹈矩地通過卡門在它健壯的身軀上穿梭!銅鑼關的菩薩依然端坐在神位上,時時保佑一方平安!石鼓寶藏的秘密依舊無法破解,留給更多智者去探索發現!消失的古廟還留有它最初的基腳,以及當地長者對他清晰的記憶。期待著文物部門給予修復!即使無法還原古廟的原貌,我們也可以停下匆忙的腳步站立在古廟遺址上,用心靈去感應古廟裡發出的誦經和敲罄的聲音,甚至可以感應到晨鐘渾厚的回音以及開啟木質大門時發出的的吱呀聲。重溫過去,我們能讓自己的心境得以棲息、靈魂得以升華。置身「銅鑼配石鼓千古奇觀,靈神坐寶地萬民安康」之處,我們便可虔誠地雙手合十,口念真經……只要一心向佛,從此佛便永駐心中!


作者簡介:向群召,謀道大興人,文學愛好者。現從事民宿旅遊行業。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湖北利川有個大名鼎鼎的銅鑼關
    利川銅鑼關作者:陶鵬在利川謀道,蘇馬蕩已然成為當之無愧的王牌新貴,但銅鑼關仍然是一個人皆嚮往的神秘之地。石鼓雖然墜落於萬丈谷底,可當地民眾對它的思念卻有增無減,必將留下一段永不磨滅的記憶。與此同時,與石鼓有關的那段耳熟能詳的民謠至今還在傳唱。
  • 銅鑼關:川鄂邊境古道第一雄關
    從湖北利川謀道向重慶方向走十公裡處,便到了銅鑼關。銅鑼關首先展示給世人的,是那副遠近聞名的民謠:銅鑼對石鼓,銀子五萬五,有人識得破,買下重慶府。這是任何一個銅鑼關人引以為驕傲的地方。    這便是著名的石鼓,是銅鑼關上有名的景點之一。
  • 「英雄難過美人關」,美人難過什麼關,後半句說女人很有道理
    生活中有句俗語廣為流傳說「英雄難過美人關」,說的是英雄人物大多會栽在美人手裡。美人關說到底是一道情關,人食五穀雜糧,必有七情六慾,只要食人間煙火,或多或少都要經過情關的考驗。再說什麼是美人說起美人,很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古代四大美人「西施、貂蟬、王昭君、楊貴妃」,她們雖然都是時局左右下的產物,但都有著一項共同的特質,那邊是絕世的美貌。能夠讓魚兒忘記遊泳的西施,讓大雁忘記飛翔的昭君,讓月亮自慚形穢的貂蟬,讓花兒自愧不如的楊貴妃,試問此番容貌古往今來能有幾何。
  • 古人講「英雄難過美人關」,那麼「美人」呢?美人難過什麼關?
    同時也希望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都能夠與傾國傾城的美人終成眷屬。筆者認為,這種願望雖然非常美好,但真正能夠實現的卻寥寥無幾。正所謂「自古美女愛英雄,英雄難過美人關」,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機緣巧合,主要是因為,人們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夠和諧相處。
  • 英雄難過美人關-中新網
    ,其中一句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後來不知誰又添了一句:「美人難過金錢關」。英雄和美人,都有一個「關」,總算打成平手。  那時候,住家附近有兩個電影院,一個是「新娛樂」,後來改名「嘉賓」,另一個是「曼舞羅」,常放映粵語片,戲裡常有英雄難過美人關的情節,曹達華、石燕子等都是戲裡的英雄,武功超群,一人可敵幾十人,結果拳頭難敵枕頭,都敗在美人的石榴裙下。
  •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那美人難過什麼關?下半句給出答案
    英雄難過美人關,是一個流傳甚廣的俗語,這句俗語來自於《三國演義》中的「連環計」,書中所道,呂布是英雄,而司徒王允的義女,也就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則是美人。呂布和董卓,紛紛中了貂蟬的美人計,間接或直接導致了兵敗人亡,他們的故事,也印證了另兩句俗話:「美人膝,英雄冢」、「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亂葬崗」。話說回來,英雄難過美人關有沒有道理呢?加拿大的心理學家,就曾做過了相關的研究,證實了這一觀點:當對面站著的是個美女時,男性大多容易失去了原本的理性思維,會情不自禁的寧願犧牲長遠利益。
  • 萬縣五龍關
    萬縣五龍關    五龍關位於重慶市萬州區白土壩東南約二公裡,是白土壩與堡(鋪,普)子嶺之間山嶺的一個埡口,明清時期,在此古道上曾設關卡,並在附近駐軍專設衙門,管理周圍五縣(奉節,雲陽,萬縣,利川,石柱)的部分鄉村,故曰五龍關。明設巡檢司,清稱五龍汎,乾隆四年,改設把總,後改大坪汎。
  •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他被譽為「中華第一關」。>《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長城雁門關,他被譽為「中華第一關」。 東周戰國時期是大爭之世,戰國七雄徵伐不斷,國處北方的趙國不僅試圖爭雄中原,還得抵禦北部樓煩等少數民族乘機佔領山西北部地域,當時的雁門關就成了趙國的北部邊塞。 東西兩漢時期,雁門關始終是大漢王朝防禦北部匈奴的邊關重鎮。大漢王朝曾四次大規模開發建設雁門關。
  • 論「英雄難過美人關」
    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全文1450字,閱讀需3分鐘談到戒色,很多人會想到中國的一句古話:「英雄難過美人關」。所以英雄一定能過得了美人關。在中國歷史人物中,人們特別崇敬關羽關雲長,並把他尊為武聖人。為什麼呢?因為關羽給我們表現的是忠義、仁義、道義,而且他過了美人關。他身在曹營十二年,一面是金錢美女的誘惑,一面是奉嫂為兄的忠義。
  •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裡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古代晉商出入雁門關,必拜觀世音。古代雁門關經常有老虎出入傷人,當時馬公弟兄在此殺虎為民除害,弟死。百姓感激馬公弟兄,在此立碑。雁門關?
  •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
    它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華第一關」。 但雁門關是靠自己在歷史上的地位,你參觀了下面這些景點後,你就會對雁門關文化有了真正的了解。
  • 俗語「英雄難過美人關」,其實還有下半句,更經典
    俗話說得好,英雄難過美人關,但這是一整句俗語,對於前半句我們耳熟能詳,畢竟從古至今這句話都時時刻刻得到驗證,可是下半句大家知道嗎?一、英雄難過美人關人們對於美的追求從未停止過,無論是美女、美食、美景,都帶給人們無數的吸引力和好奇心,讓人挪不開眼。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對於美的追求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 密室逃脫美妝學院第一關攻略
    18183首頁 密室逃脫美妝學院 密室逃脫美妝學院第一關攻略 密室逃脫美妝學院第一關攻略 來源:網絡
  • 中華第一關是雁門關,天下第一關是哪兒你知道嗎?
    說到雁門關,歷朝歷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說不清是誰所建,起於秦朝,歷代時毀時修,可見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戰國末年,趙武靈王修築長城,設置雁門郡,命李牧常駐以防匈奴的進攻。南北朝時西陘關為「北庭三關」之一。唐代設立了關城,防止突厥南下。元代時,雁門關逐漸廢棄,關城被毀。明洪武七年(1374年)吉安侯陸享修復了古西陘關,又在關址以東5公裡處新築了關城。
  • 俗語「英雄難過美人關」,那麼美人難過什麼關呢,她們可以過關嗎
    就是「美人難過賣酸攤」,古代的女子一般都過不了關,她們認為男子三妻四妾很正常,只是房玄齡的老婆敢爭取,敢跟帝王對著幹,一般女子是沒有這個膽量的。我們都知道「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個典故,可是你們知道嗎?其實它還有下一句,就是「美人難過賣酸攤」,用這句話來形容女子吃醋,不願意跟其他女子分享自己的丈夫,要是現代我們非常好理解,可是在古代,一個女子敢要一夫一妻,那麼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了。
  • 《鏽湖旅館》第一關匯總 兔先生第一關攻略
    鏽湖旅館是一款非常有意思的解謎遊戲,畫風也不錯,遊戲中,不同動物客人的第一關過法都不一樣。兔先生第一關怎麼過?那麼我們要怎麼通關鏽湖旅館兔先生的第一關呢?小編已經準備好了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成語招賢記》第一關答案是什麼 第一關答案介紹
    導 讀 成語招賢記第1關成語是什麼?
  • 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關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雁門關是世界文化遺產——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最悠久,戰事最頻繁,知名度最高,影響面最廣的古代軍事要塞。
  •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旅遊景點介紹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裡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14年雁門關風景區榮獲「中國最佳文化旅遊觀光目的地」稱號。
  •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見證了歷史興衰、成就、輝煌
    比如有&34;、&34;、「蔡文姬歸漢」、「隋煬帝北巡」、&34;、&34;等許多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均與雁門關有關聯。  作為我國萬裡長城上一道非常重要的關隘,有著「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美譽。「雁門關」自古以來都被大家譽為其重要的戰略位置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