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點擊上面的利川訊添加關注,暢享更多精彩資訊
銅鑼關位於利川市謀道鎮銅鑼管理區政府所在地(小地名--大樹坪)西北兩公裡。從謀道鎮馬蜂坳分路往「謀魚路」(謀道至魚木寨旅遊路)前行十二公裡就到了。
銅鑼關是去魚木寨的必經之路。地勢險要、風景獨特。西面是神奇壯麗深不可測的百丈溝大峽谷,北面的銅鑼關和南面的石鼓隔澗相望,這道溝壑呈V字形,頗有氣勢,當地人把它叫做「映河石溝」。整條溝的起點就從這裡開始一直往東延伸數十裡。銅鑼關和石鼓兩邊的泉水和山水匯集到映河石溝自西向東流淌。
銅鑼關是在兩面絕壁中間硬鑿開的人工通道。之前修有卡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由於年代久遠卡門早已不見蹤影。後來擴寬公路路面便將通道變成現在的模樣。所幸絕壁上長滿青苔的「鹹豐二十年亦或是二十五年修建」的模糊字樣和當初開鑿的痕跡猶存。
銅鑼關卡門東邊是一座獨立的山頭。形狀猶如天兵天將戴的頭盔,正面看又似人頭像,鼻子眼睛五官齊全,人們習慣稱之為神山。中間狀如鼻子的石頭上有一個顯眼的「川」字,也有人稱之為「川字石」。據說解放以前這裡是湖北和四川的分界線。在神山的面前一直供奉著一尊菩薩,方圓百十裡的人逢年過節都會前來朝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和業興、六畜興旺。幾年前有遠方信眾「還願」,為菩薩蓋了新居,如今這裡香火更旺。
銅鑼關卡門西邊還殘存一面石牆,修建年代大抵要早於卡門和古廟。石牆的上面地勢相對寬闊。西南面是惟妙惟肖的「大將軍」山,活似一位威風凜凜、鎮守此地的神武將軍。大將軍山崖的頭頂有一座古廟,八十年代初獸醫站的向長林醫生在這裡工作過,我小時候抓牛藥去過幾次。依稀記得裡面供奉著許多石頭雕刻的佛像,均為一米、其形皆為站立。眼鏡和嘴巴塑造得特別誇張,眼珠暴凸。其態各異,有面目猙獰者、兇神惡煞者,張口大笑者……
廟宇坐北朝南、中國傳統四合院布局,那些石像就分布在天井的四邊面對面站立。那會我通常拿好醫生給的藥包轉身就會跑出去,總感覺給人一種陰森恐怖之感。如今古廟早已被破壞。廟裡的那口大銅鐘也被搬到綠蔥坪小學,每到上下課時就能聽見它洪亮的聲音。估計那些令我膽怯的石像也被摧毀了,即使還倖存一些也不似當年那般輝煌,現在很想去看看。這是我進出家門的必經之路,所以我堅信這就是神靈居居的地方,這裡很有仙氣!
銅鑼關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石鼓。山頂矗立著一尊圓形的巨石,似乎一陣微風來襲它就會順勢滾下山去。然而,億萬年來,雖飽經日曬雨淋、地搖山搖卻依然不倒。年少無知的歲月我們經常去山上放牛,避開大人的監管,三五個夥伴順著石鼓旁邊的一棵松樹偷偷爬上石鼓頂部。盤腿坐在上面玩過五子棋,朝著百丈溝扔過小石頭,居高臨下暢享一覽眾山小的美感。雖然當時覺得上面足夠寬敞,但現在想起來還是心有餘悸。
石鼓絕對不是因為我和小夥伴曾經的光臨而名聲大噪,而是它關乎一個寶藏的傳說。「銅鑼對石鼓,銀子五萬五,有人能識破,買下重慶府」。歷代流傳的這一句話。可能是線索太少或者是沒有高人指點,至今沒有人找到那筆傳說中的財富。有人把石鼓周圍的山脈軸向都繪製成圖進行研究;有人以石鼓為中心把方圓視線內的景觀都逐個聯繫起來分析;更有甚者放大搜索範圍,將女兒寨、大寨、小寨、魚木寨、船頭寨、水杉樹、穿眼石、吊頸石、筷子石、大梁山、小青梁等方圓幾十公裡的名山都連貫起來推敲;更不乏請風水大師架羅盤尋找的。均無結果!神秘的銅鑼對石鼓銀子五萬五,就這樣讓人牽掛著,最後只能天真地寄希於銅鑼關的菩薩能顯靈「投夢」解秘。
如今銅鑼關依舊發揮著關卡的功能,進出的車和人循規蹈矩地通過卡門在它健壯的身軀上穿梭!銅鑼關的菩薩依然端坐在神位上,時時保佑一方平安!石鼓寶藏的秘密依舊無法破解,留給更多智者去探索發現!消失的古廟還留有它最初的基腳,以及當地長者對他清晰的記憶。期待著文物部門給予修復!即使無法還原古廟的原貌,我們也可以停下匆忙的腳步站立在古廟遺址上,用心靈去感應古廟裡發出的誦經和敲罄的聲音,甚至可以感應到晨鐘渾厚的回音以及開啟木質大門時發出的的吱呀聲。重溫過去,我們能讓自己的心境得以棲息、靈魂得以升華。置身「銅鑼配石鼓千古奇觀,靈神坐寶地萬民安康」之處,我們便可虔誠地雙手合十,口念真經……只要一心向佛,從此佛便永駐心中!
作者簡介:向群召,謀道大興人,文學愛好者。現從事民宿旅遊行業。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