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六省冷成北極多地破紀錄,全球變暖是騙局?專家:恰好相反

2021-01-11 中國氣象愛好者

1月6日下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北方大部地區轉為晴朗,而南方多地則被冷雲籠罩,實際上,渤海黃海大範圍的冷流雲宣告著今天天氣的不尋常——隨著北極渦旋親徵,寒潮已經在我國中東部大舉南下,北方多地已經處在寒潮南下後的晴朗乾冷中。

對於我國北方來說,這次的寒潮威力可謂「多年少見」,午後15點,原本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間段,但北方氣溫普遍在-5度以下,山東半島還在-10度以下,太陽跟冰箱裡的照明燈差不多了,而今天昨夜今晨更是誇張,山西大同、河北承德張家口滄州康保懷來、山東日照臨沂青島、北京南郊和天津西青等站點均打破該站最低氣溫歷史記錄。

除了很多城市破紀錄外,今天我國北方的山西內蒙古北京河北山東天津這六省區市的不少站點也接近歷史最低記錄,再加上寒潮南下時風勢十分囂張,狂風呼嘯下風寒指數更是驚人,不少網友直呼體驗到了北極般的嚴寒,說實話,嚴酷的低溫加上呼嘯的寒風,昨天今天北方六省區市部分地區的體感溫度真不一定比北極暖。

為什麼今天華北多地破紀錄?甚至於北京降到了令人髮指的-19.5度,從超級計算機的初始場分析數據上看,1月7日晚到1月8日早晨,北極渦旋捲起西伯利亞最寒冷的空氣(圖上發紅的區域),不偏不倚華北一線正好正面承接這些嚴寒空氣,在這條極寒空氣通道上,迎來如「北極」一般的嚴寒也在所難免了。

那有的網友要問了,這都破紀錄嚴寒了,這些年大家都在說的全球變暖難道是騙局?關於這個問題,近日新華社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在採訪中宋連春表示:「並不是氣候變暖,就沒有寒潮了。」宋連春指出,氣候變暖導致了氣候更加不穩定,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其中,寒潮也是一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而且從全球變暖的字面意義上說,全球變暖指的是全球範圍內的變化,是要計算整個地球的溫度,局地的偏冷和整個地球的增暖也並不矛盾。

相關焦點

  • 如果全球變暖是真的 為什麼這幾年冬天感覺格外冷?
    1月2日起,中國中東部多個省份的暴雪導致交通受阻,積雪深度破紀錄,部分地區降溫至零下16攝氏度。在大洋彼岸,「炸彈氣旋」席捲美國和加拿大東部,美國東南部佛羅裡達州出現30年來罕見降雪,北邊的加拿大渥太華可能降溫至零下40攝氏度,成為全球「最冷首都」。鑑於此,一些人作出和美國總統川普一樣的結論也不足為奇:既然冬天這麼冷,全球變暖毫無疑問是一場「騙局」。
  •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專家釋疑
    具體來說,今年冬季以來,我國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雲南、黑龍江西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1981年至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區北部、內蒙古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偏低2℃以上。 實際上,從統計數據來看,與歷史同期相比,今冬以來冷空氣活動的頻次並不多。
  • 六問氣候變暖下的持續嚴寒
    ,北方冷空氣和暖溼氣流交匯,因而降水偏多。  從大的氣候背景考慮,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副主任周波濤把寒冷的原因歸結到北極海冰面積減小。  北極海冰是影響東亞及我國冬季氣候的主要因子之一。周波濤說,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北極海冰融化加劇。2012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下降至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最低。
  • 全球變暖,為何「冬天越來越冷」?
    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為何我們的冬天反而變得更冷呢?難道是全球變暖真的停滯了?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文摘》專刊特約請《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權威氣象專家為讀者解疑釋惑。而該事件同時也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對世界氣候的影響正在越來越明顯。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拉姆斯多夫表示,由於氣候變暖,北極冰蓋體積減少。極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層覆蓋,其海面相對溫暖的空氣就會向寒冷的高空移動,影響極地大氣循環。這樣,極地冷空氣在高壓系統推動下,向北半球大陸地區進發,導致地區氣溫驟降。  全球變暖進入停滯期?
  • 全球氣溫節節升,為何有人說「全球變暖」是騙局?
    然而,全球變暖的說法正被質疑。近年的某些觀測結果與全球變暖的預測矛盾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個論調:人類活動影響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人類發展最大的威脅。然而,目前的某些事實與幾年前的預測背道而馳。支持全球變暖的專家認為,氣溫升高將使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根據觀測,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相對穩定,還沒到人類要擔心的地步。北極冰蓋相比前幾年的確縮小了,但南極冰蓋擴張了,二者抵消,極地冰蓋面積基本不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提供的數據揭示,從1900年到2017年,全球年平均地面氣溫變化僅1攝氏度。
  • 南極變冷北極變暖,瑞士計劃用人造雪來補阿爾卑斯山冰川
    就全球氣候來說,南極變冷,北極變暖,被西方白左勢力以及想打壓發展中國家的力量,歪曲成所謂的「全球氣候變暖」。在4000萬年前,南極洲是有多樣化的植物的。同是地球一極,北極卻在不斷變暖,也成了「全球氣候變暖」騙局的最有力支撐。各種具體說法紛至沓來。比如冰川變小變少,北極熊不擅遊泳找食物困難,在俄羅斯經常到城市裡找吃的;永凍土提前融化;北極圈一些地方野火頻發……在冰川消凍方面,統計說自1850年以來,阿爾卑斯山冰川已減少約60%了,在最近10年,更是減少迅速。
  • 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 全球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
    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 全球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說,此次澳大利亞的高溫熱浪主要是由於大氣環流出現異常(即高壓系統持續維持),高溫熱浪情況下容易發生山火。1月7日,澳全國平均氣溫攀升至40.33℃以上,打破1972年12月21日創下的40.17℃的紀錄。之後幾天,澳大利亞多地仍維持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 今年冬天這麼冷,居然是因為全球變暖?
    較真要點: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大幅升溫,和赤道溫差減小,影響了大氣環流,使本該待在北極的冷空氣漩渦侵入南方,再結合拉尼娜現象的影響,造成了今年的寒冬。
  • 全球變暖是騙局?北極渦旋再南下,超強寒潮襲擊日本多地創紀錄!
    自從春節以來,我國的天氣逐漸開始不平靜,這是因為亞洲地區北極渦旋部分勢力回歸,它向我國放出一些冷空氣騷擾,因此帶來了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但實際上,北極渦旋雖然回歸亞洲,但主體其實並未南下我國,它反而是改道去了我國以東的日本,在那裡,它製造了超強寒潮!
  • 全球氣溫緣何連續三年破紀錄
    繼2014年和2015年後,2016年又一次打破全球平均氣溫紀錄,奪走史上最熱年頭銜。專家們說,一年比一年熱,除了厄爾尼諾事件的助力外,更主要的還在於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已成常態,這凸顯出世界各國採取應對行動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 變暖!變冷!誰在忽悠地球?
    然而,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近日發布的監測數據卻給出完全出乎人們意料的結果:「與2012年8月相比,今年同期北極冰蓋面積已增加了60%,增加超過100萬平方英裡。」(見圖一)同時,一些科學家發出警告,世界正經歷氣溫急速下降時期,必須為「全球變冷」做好準備。
  • 你以為全球在變暖嗎?專家:不!地球正在變冷,而且持續20年
    1.全國共同的感受是冷最近,是不是有個特別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冷!冷的可不是北方,而是席捲全國各地。2.溫室效應讓地球變暖進入工業時代,人類開始大量使煤炭等能源,大量溫室氣體排出室外,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巨大影響,溫室效應逐漸顯現,全球氣候正在變暖。全球氣溫的上升,導致了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低海拔地區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以目前冰川融化的速度來看,300年以內將全部消融,到時日本將全部淹沒消失。
  • 今年冬天為何格外冷?恰恰與全球變暖有關
    ◎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
  • 科學家稱全球變暖正在毀滅北極苔原生態系統
    科學家表示,由苔蘚、地衣和漿果植物構成的北極苔原生態系統正在逐步讓位於灌木從和北方森林。最近的研究發現,與全球變暖有關的主要事件,包括永久凍土帶不斷消融引發的火災以及塌坡,正是北極苔原消失的「幕後推手」。2007年夏季,雷電天氣在阿拉斯加北坡引發了5場苔原火災,這在北極圈以北極為罕見。
  • 數據告訴你美國到底有多冷
    美國多地氣溫之低破紀錄,30餘州發布寒潮預警,是美國20年來最冷的時期。美國到底有多冷?紐約度過118年來最冷一天受寒潮影響,美國「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湖泊、碼頭、噴泉通通結冰,網友驚呼電影《後天》中的場景來臨、冷似北極。美國到底有多冷,數據來說話。1月7日是此次寒潮天氣「威力」最強的一天。
  • 中國氣象局局長: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場騙局?
    極端的意見甚至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場鬧劇和騙局。這些情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困惑。氣候變化科學問題爭論和質疑的焦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近百年來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全球氣候變化是否真實?二是這一變暖現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呈波動式變化、總體升溫的特徵。全球地表年平均氣溫的變化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地球大氣運動的客觀規律。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全球氣候還在變暖嗎?
    到底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入冬以來,低溫天氣確實比較多。以北京為例,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氣溫為-5.2℃,較常年同期氣溫(-3.2℃)偏低2.0℃。今年更冷,多站最低氣溫跌破歷史極值。
  • 北極升溫又創紀錄,和東北差不多冷了!
    ,全球變暖問題十分嚴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氣象學家和氣候專家傑夫·貝拉德爾(Jeff Berardell)寫道:「如今全球變暖的速度是數百萬年來最快的,沒有哪個地方比北極變暖的速度更快。」北極地區的氣溫上升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區的三倍。 今年,由於全球變暖導致的氣溫飆升,北冰洋海冰數量降至創紀錄的最低點。通常來說,9月是海冰最少的月份,但2020年的海冰數量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
  • 區域之「冷」與全球之「暖」 丁一匯院士復盤近期寒潮背後的全球變暖
    但全球氣候系統平衡被打破後,西風帶開始不穩定,環流形勢也躁動起來,開始擴張自己的「地盤」,這時就會出現寬闊的大槽大脊,引導著冷空氣順著大槽長驅南下。  而今年此次寒潮背後,癥結正在這裡。  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北極以其他地區2倍到3倍的速率升溫,即其他地區增溫1℃,北極可以增溫2℃到3℃。
  • 這個冬天為何冷——專家詳解嚴寒天氣
    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這個冬季,嚴寒成了歐亞許多國家的噩夢,在曾經普遍被認為全球變暖的背景下,為何會出現讓人「意外」的嚴寒天氣?「新華視點」記者約請權威專家進行了解讀。新華社/美聯社    「小冰河期」還是「繼續變暖」  專家各持己見    在近年來全球變暖這一判斷已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大背景下,今年入冬以來的極寒天氣令許多人費解。對此次極寒天氣出現的原因,專家們基本給出了大體一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