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半小時直達灣區中心城市

2020-12-15 深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深圳市城際鐵路近期建設方案規劃圖。

  昨日,市交通運輸局公布了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根據建設方案,深圳將從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等五個方面開展試點。近期,深圳將積極開展深莞惠跨市地鐵和城際鐵路建設,力爭到2035年與灣區中心城市實現半小時直達。

  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建設「三步走」

  今年5月,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8月,交通運輸部正式批覆交通強國深圳試點方案,同意深圳在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五個方面開展試點工作。為此,深圳擬定了三個階段發展目標。第一階段是到2022年,初步建成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品質高效能高融合的城市交通運行體系。第二階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全國形成交通高質量發展模式範例。第三階段,到本世紀中葉,率先建成高效率、高品質、低排放、低死亡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成為全球交通運輸創新引領者。

  目前,已制訂了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共涵蓋14大任務42項具體任務。此外還編制了《政策和模式創新任務清單》、制定《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覽表》、明確提出保障措施等。

  跨市地鐵有望納入五期規劃建設

  區域交通一體化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重點,也是市民關注的焦點。根據建設方案,我市將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探索城際鐵路、城市軌道快線、城市軌道幹線、中小運量等多層級一體化運營管理。至2035年,深圳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核心區基本實現樞紐間半小時直達。

  記者從市軌道辦了解到,深圳將加強與東莞、惠州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將地鐵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地鐵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等部分跨市城市軌道項目納入我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並適時推動建設。

  在城際軌道方面,我市在今年6月底開工建設穗莞深城際深圳機場至前海段基礎上,年底前啟動深惠城際、深大城際、龍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先行段的建設。

  據了解,未來五年,我市將進入城際鐵路建設高峰期,深圳將推動深廣中軸城際鐵路納入上位規劃,加快深莞城際、常龍城際等項目規劃建設。

  至2035年綠色交通出行分擔率不低於85%

  在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典範方面,深圳提出要創新發展路徑,積極探索資源緊約束條件下區域樞紐、戰略通道體系的集約協同發展模式,不斷完善國際航線網絡,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提升航運資源配置能力,完善近距離內陸港網絡,將深圳港打造成為綠色集約的國際中轉港;謀劃對外高鐵新走廊,推動樞紐站產城一體化發展。

  在樹立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標杆方面,深圳積極探索不過度依賴小汽車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和多元利益主體協同治理模式,力爭至2035年,全市綠色交通出行分擔率不低於85%。在綠色低碳、交通安全、運輸服務、設施建設、交通治理等方面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按照規劃目標,深圳也將建成全球交通科技創新高地,將超前謀劃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5G、物聯網、人工智慧、BIM等技術在交通服務管理中的應用,促進交通大數據開放共享,提升數據資產管理水平。

我市城際鐵路相關規劃方案一覽

  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

  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正線全長21.1公裡,動走線長3.2公裡(單線),設超級總部站、皇崗口岸站2座車站。全線採用地下敷設,在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和皇崗口岸地區與城際、地鐵等軌道線路形成綜合交通樞紐。

  深大城際深圳段

  深大城際深圳段線路全長68.8公裡,全線採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T4樞紐、機場東、黃麻布、石巖中心、龍勝、民治北、五和、白坭坑、大運、坪山、聚龍共11座車站。

  深惠城際前海至龍崗段

  深惠城際前海至龍崗段全長約62.8公裡,設前保、怡海、鯉魚門、西麗、深圳北、五和、平湖、鳳崗、大運北、龍城、坪地共11座車站。

  龍大城際(深惠城際大鵬支線)

  龍大城際全線長約39.5公裡,全線採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龍城站、坪山站、燕子嶺站、葵湧站、大鵬站、新大站6座車站。龍大城際通過坪山站與深大城際跨線運行、五和站與深惠城際跨線運行,建成後可實現大鵬至深圳機場T4、前海60分鐘內直達。

相關焦點

  • 深惠等4條城際軌道年內開建 2035年深圳與大灣區中心城市半小時直達
    會議透露,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等4段城際軌道都將在年內啟動建設,至2035年,深圳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核心區基本實現樞紐間半小時直達。第一階段,到2022年初步建成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品質高效能高融合的城市交通運行體系,與全球樞紐及國內主要城市群連通度,與灣區互聯互通水平,城市交通品質化程度均穩步提升,為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撐。
  • 2021年,廣州南沙構建灣區「半小時交通圈」
    為貫徹實施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打造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粵港澳大灣區區域交通樞紐,支撐南沙高標準推進國家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廣州城市副中心「三區一中心」建設,近日,廣州市政府、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實施《南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2020-2035年)》。
  • 深圳跨市地鐵有望納入五期規劃,2035年深圳與大灣區中心城市半小時...
    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等 4 段城際軌道都將在年內啟動建設,至 2035 年,深圳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核心區基本實現樞紐間半小時直達。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建設 " 三步走 "深圳是全國首批交通強國試點城市。第一階段是到 2022 年,初步建成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品質高效能高融合的城市交通運行體系,與全球樞紐及國內主要城市群連通度,與灣區互聯互通水平,城市交通品質化程度均穩步提升,為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撐。第二階段,到 2035 年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全國形成交通高質量發展模式範例。
  • ...深大等4條城際軌道今年內啟動建設 2035年深圳與大灣區核心城市...
    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等4段城際軌道都將在年內啟動建設,至2035年,深圳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核心區基本實現樞紐間半小時直達。第一階段是到2022年,初步建成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品質高效能高融合的城市交通運行體系,與全球樞紐及國內主要城市群連通度,與灣區互聯互通水平,城市交通品質化程度均穩步提升,為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撐。第二階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全國形成交通高質量發展模式範例。
  • 灣區發展 | 省人大代表暢想灣區通勤:"內灣半小時、灣區一小時"不再是夢!
    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獲得提問機會,向省人大代表、深圳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呂國林提問。呂國林還有一個身份,是專業總工程師。在回答未來在推進「雙區」建設中,廣東交通建設如何發力時,呂國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我老家在湛江市,開車回家不堵車的話約6小時,2018年國慶假期回家我開了足足14個小時,現在好了,深圳至湛江通了高鐵,我回去只要三個半小時,真的是非常方便。」她建議,如果加快軌道建設,"內灣半小時、灣區一小時"的通勤目標將不再是夢想。
  • 構建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廣州將再迎兩條鐵路連接深圳
    構建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廣州將再迎兩條鐵路連接深圳 2021-01-07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將海洋置於城市發展的戰略位置《決定》以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總綱,借鑑國際知名海洋城市發展經驗,立足深圳實際,確定了三個階段目標:到2020年,海洋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穩步改善,海洋綜合管理水平國內領先,海洋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 2035年實現菏澤交通現代化!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國家級樞紐城市
    山東省工程諮詢院受委託,對《菏澤市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5年)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進行評估。根據國家和山東省關於發展規劃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要求,為廣泛徵詢利益相關者對規劃編制和實施階段社會穩定風險方面的意見和訴求,現將規劃有關情況公示如下,請積極參與。
  • 深惠等4條城際軌道年內開建
    會議透露,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等4段城際軌道都將在年內啟動建設,至2035年,深圳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核心區基本實現樞紐間半小時直達。 交通強國城市範例「三步走」 據介紹,深圳是全國首批交通強國試點城市。
  • 深圳公布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建設方案
    深圳市城際鐵路近期建設方案規劃圖。   11月12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公布了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根據建設方案,深圳將從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等五個方面開展試點。近期,深圳將積極開展深莞惠跨市地鐵和城際鐵路建設,力爭到2035年與灣區中心城市實現半小時直達。
  •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全文內容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  2018 年12月  北京正面臨一次歷史性抉擇,從攤大餅轉向在北京中心城區之外,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載地,將形成北京新的「兩翼」,也是京津冀區域新的增長極。
  • 2035年, 江門將建成珠西中心城市
    江門大道東甲立交,江門大道將成為江門市東部城市的中樞軸線文/圖 金羊網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譚耀廣17日,記者從江門市發展和改革局獲悉,該局日前公示了《江門市東部城市帶發展戰略規劃(2018-2035年)》(下稱《規劃》)。
  • 廣州:推動研究至深圳高鐵新通道,實現兩市中心城區高速軌道直達
    在發展目標上,近期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裡程達到4700公裡,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遠期到203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裡程達到5700公裡,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市。進入大灣區時代,廣州迎來發展軌道交通的又一次重大契機。
  • 粵港澳灣區四大中心城市:廣州,香港,深圳和澳門
    粵港澳灣區作為世界上四大灣區之一(另外三個灣區分別是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是中國甚至是世界上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粵港澳灣區毗鄰海洋,交通極其的便利(新修建的港珠澳大橋又進一步拉近了粵港澳灣區中心城市之間的距離)。
  • 日後去廣州可以坐地鐵直達?新一輪軌道交通線網規劃...
    從「城市」走向「區域」 新一輪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將構建「廣佛一張網、穗莞多通道、其他城市中心直連」的軌道網絡,實現廣州向四面八方輻射的城市軌道網絡。
  • 廣州規劃14座高鐵站 1小時直達灣區城市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懷宇)1月2日,廣州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披露了廣州面向2035年的交通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工作詳情:定位為「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廣州規劃了「一心五向」鐵路樞紐群,未來將通過14座高鐵站,實現分區進站,就近乘車,站站聯通。
  • ...城市綜合體|灣區|長江三角洲|蘇州灣|綠地集團|東太湖|城市綜合體
    今天,吳江因為坐擁東太湖灣,以及由此衍生的「灣區經濟」,再度閃耀迷人的光環。灣區經濟依灣而興,在以都市圈為節點的世界經濟網絡中佔據戰略地位。作為吳江先規劃後發展的蘇州灣,擁有國內罕見的內湖風景灣,自然資源豐富,將積極搶抓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快上新臺階。2012年蘇州「一核四城」戰略落定,南部核心板塊吳江成為備受矚目的新秀。
  • 位居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 中山軌道交通建設乘勢而上
    位居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中山,勢必會在這一「藍圖」中描繪出濃墨重彩的一筆。歷史飛躍從「路無寸鐵」駛向「高鐵時代」2011年廣珠城際軌道通車,結束了中山「路無寸鐵」的歷史;2017年1月5日,從珠海始發至貴陽北的D 2808次列車緩緩駛入城軌中山站,標誌著中山高鐵時代正式到來。
  • 「江海之城」江蘇南通:向海而生 逐夢「灣區」
    從鑑真東渡到文天祥出海,從宋代轉運海鹽到近代孫中山擘畫東方大港,「向海而生」始終是這座城市的氣質。如今,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為「向海而生」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江蘇這個中國沿海大省關於「灣區」的夢想,也在這裡起航。中天綠色精品鋼示範工廠項目建設現場。
  • 武漢計劃2035年初步建成國家中心城市
    湖北日報訊(記者蔡朝陽、楊然)1月16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審議了《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施方案》(送審稿)。方案提出,武漢將分三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21年基本形成框架,2035年初步建成,2049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全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世界亮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