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效果和實用性,是大家一直在討論的話題。簡單說說我對收納的一些見解,收納肯定不是越多越好,畢竟家是用來享受生活的,而不是倉庫。
拿三口之家來說,一般家裡需要的全部收納容積在12m左右,一個房子隔出12m的儲物空間,其實非常容易,但這樣就能把收納做好了嗎?收納除了要達到一定的容積量,更要考慮具體分布的合理、便捷。這次案例是139平的常規戶型,三代同堂,常住的人口有5人,算是收納高峰,一起來看看他家的收納是怎麼安排的吧~
房屋信息
坐標:浙江 杭州
戶型:三室兩廳
面積:139㎡
戶型圖
黃色部分是全家的收納區,計算了一下容積在22m≈700個20寸的行李箱。
具體分布:
1、入戶門進來有兩個櫃體,入戶走廊上也有一組很長的櫃體,可以放置鞋子,主要是居家鞋和女士的高跟鞋(因為非常多啦)。
2、餐廚是收納的核心區域之一,因為廚房屬於「鬆散小件」的集中地。
3、客廳,是顏值和氣場擔當,以美觀大方為前提。而且客廳作為動線交織區,也不會儲藏大件物品,不過小東西肯定會有,所以在沙發後面定製了一個高700mm的L型邊櫃,用來放臨時需要的小件物品,屋主反饋很實用~
4、衛生間,也是核心收納區。衛生間女士一般都會用到很多的化妝品、護膚品,以及備用的廁紙、日化類用品等等。
5、過道,放置一些公用物品會比較方便。畢竟是三代同堂,需要儘可能分開公共和私密,這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去設計,有些戶型不一定滿足。
6、最後是臥室區域,主臥、老人房和兒童房。因為屋主目前有其他住所,(後期可能會來這邊常住,所以收納按常住考慮)現在主要是給爸媽居住。也是考慮到這個點,所以父母房的收納空間會比較強大,而且老一輩的收納習慣和年輕一代有很大的區別。
玄關
入戶玄關區,櫃體主要是放置冬季外套。一般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換衣服,特別是在冬天,家裡空調溫度較高。這裡的一整排衣櫃,讓衣服有地方收納,不會出現堆在沙發或某個椅子上。住得時間久了,家裡空間也不會被衣物佔領,居住的人潛移默化,自然會形成良好的收納習慣。
仔細看,側面是嵌入式合金書架,屋主的藏書真的非常多。這裡放一些經常看的,午後喝個茶、翻翻書,別有一番趣味。
客廳
公共空間,適合放大加成的設計方式。客廳作為房子的顏值擔當,也是動線交錯的區域,所以需要儘可能去放大。拆除原本客廳和餐廳之間的牆體,一進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氣開闊的開放空間,整個屋子的氣場一下子就出來了。
客廳正視角度,2:8黑白相間的色塊分割,40mm黑色踢腳線,空間的層次感強烈。純黑色一般不會大面積使用,因為過多的純黑色,會讓整體空間顯得壓抑、不夠靈動。
屋子整體是黑白現代簡約風,特別加入毛石元素,帶有強烈的自然質感,從而讓整體空間材質更具多樣性,不單單是黑白調,看久了也不會膩歪。
收納主要集中在臥室、過道和廚房區,客餐廳儘可能留白。
客廳兼顧辦公學習的功能,灰玻質感的亞克力書桌和光面質感金屬檯燈,是客廳軟裝上的點睛之筆。元素的多樣性,在家居搭配中也是非常需要關注的點。
沙發背後的儲物架,真的非常實用,特別是臨時存放小東西。另外,沙發單獨放置,外露的背部容易磕碰,影響使用壽命,有了儲物架的支撐,也更有安全感。
上面也有說到,原本客餐廳之間有面牆,頂上有梁體結構。為了弱化梁體,採用鏡面不鏽鋼(薄板)U型包裹。鏡面不鏽鋼,有很好的鏡面反射效果。
餐廳
屋主工作比較忙,平時基本上就父母在家烹飪。所以餐廳主要還是兩個老人+小朋友使用,餐桌選擇1400mm,足夠日常所需,又不佔很大空間。
廚房
恆溫酒櫃,布置在西廚區域。西廚非常實用,既有儲物功能又可以備餐,做一些西點之類的。
中廚是封閉式的,地面選擇了類似砂巖質感的磚,黑白灰色系,兼具高級感與實用性,色調基本與客廳保持一致。
臥室
床尾懸空梳妝檯,再加上一整面鏡子,既作為梳妝鏡,也起到擴大空間的視覺效果。
衛生間
衛生間的風格,相比於公共區域,更加自然,地面、牆面用了和廚房一樣砂巖質感的磚。女主人喜歡這樣有點戶外接近自然的感覺,為了讓這種氛圍更濃烈一些,特別選了一款風格相近的壁燈。
次衛,在臥室區域,洗衣機和烘乾機也都藏在這個空間。左側是一組小柜子,可以放放常用的廁紙、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很實用。
陽臺
保留休閒陽臺,因為老人家很喜歡種花草,而且陽臺外面就是小區的景觀花園,早上在陽臺喝喝茶,停下來看看窗外的景色。
休閒陽臺連接著小孩房,朝北,小朋友現在上小學,放學回家一般是在客廳寫作業。老人房放在朝南的一面,因為相比起來,常住的老人,更需要陽光好一點的南面臥室。
老人房的陽臺,立面造型上沿用了毛石處理。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