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固定每年的12月22號嗎?今天為什麼是白天最短的一天

2020-12-11 失落代號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很多人覺得好像冬至的時間是固定每年的12月22日的,其實不是的,雖然冬至的多數時間都是每年的12月22日,但是有時候也會為12月21日或者12月23日當天,時間並不是固定。因此冬至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它會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3日這三天之內出現。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 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我們華夏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用於反映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黃道)一圈360度來平均劃分的,每個節氣寬度為15度。以春分作為起點,定為0度,每前進15度是一個節氣。由此可知,每個節氣,其代表的意義就是地球相對太陽的固定位置點。

目前我們常用的曆法是公曆,來自於羅馬儒勒歷,是太陽曆。因為地球繞日運行周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合365.24219天),約為365天又四分一天,與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不能完全重合。又因為每四年約相差一天,為了抵消這個誤差,故發明了閏年這個算法。所謂閏年就是這一年的時間為366天,比平時多一天,並把這一天加於2月末(即2月29日)。

根據克卜勒第二定律:行星和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掃過相等的面積可知地球在近日點運行的速度比較快,而在遠日點的運行速度比較快。因此會出現兩個節氣之間的運行角度一樣(15°),但時間長度卻不一樣。比如說冬至前後地球運行快,兩節氣之間相隔大約14天多;夏至前後地球運行慢一些,兩節氣相隔往往要16天。

上述也就是冬至以及其他節氣時間並不固定,會有1~2天波動的原因。

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因而北半球太陽高度角最小(陽光對北半球傾斜度最大),白晝最短。但冬至之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直至夏至以後再轉入另一個變化。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呢?

我們都知道,地球有自轉和公轉。在自轉中,地球是以貫穿南北兩極點的軸線旋轉,面向太陽一面為「晝」,背向太陽一面則為「夜」,由此產生晝夜交替。在公轉中,地球是圍繞太陽以一條橢圓軌道轉動,公轉軌道形成的平面(黃道平面)與地軸並不是垂直的,而是形成一個約66°34′的夾角。這就導致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太陽光入射的角度(太陽高度角)是不同的,晝夜的長短也不同。

如在軌道這一面時候地球傾以66°34′對著太陽,到另一邊軌道,則變成地球以113°66′對著太陽。太陽入射角度越大、白晝越長,地球接受的太陽輻射就越多,溫度也就越高,由此產生了四季的變化。

冬至時節,天地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於內。人在這時應當順應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開始食補,以求健康長壽。冬至是陰之極,冬至之後開始陽長陰消,陽氣開始萌發。此時要潛陽補溫,斂陽護陰,要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如蓮子、芡實、薏仁、赤豆、大棗、銀耳、豬肝等。此外,還應多吃些羊肉、雞肉、帶魚等禦寒食物。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對冬至非常重視,會舉行祭祀或慶賀活動,這一傳統也不斷延續發展至今。

對於我們,最重要的是知道,冬至過後,白天的時間一天比一天多了,不斷奮鬥的日子又來到了!

相關焦點

  • 12月21日冬至以後白天變長嗎 冬至節氣知識黑夜最長一天嗎
    冬至之後的天會變得長一些嗎,冬至之後白天的時間是不是有所不同,那麼冬至之後白天會有所變化嗎,小編就來說說吧。  冬至之後白天會變長嗎  冬至之後白天的時間會變得更長,不會跟現在一樣了。而冬至那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
  • 冬至: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
    這首冬季九九歌熟悉嗎?冬至將帶我們進入「數九」時節。  冬至不光是北半球一年中最冷時段的開始,也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此時人們常常感嘆白天太短,天黑太快。詩聖杜甫就發出了「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的感慨。  晝短夜長的這種變化,緯度越高的地區越明顯。
  • 你知道冬至的地理意義嗎?為什麼冬至的日期總是12月22日左右呢?
    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古人利用土圭觀測日影的變化,將每年日影最長之日定為冬至。之後又分別測定了日影最短、白晝最長的夏至日,以及晝夜等長的春分和秋分。
  • 2017年冬至是12月幾號哪一天?2017冬至幾點幾分具體日期時間
    2017冬至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古說,冬至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麼,今年的冬至是幾月幾號幾時?下面小編整理了2017年冬至時間。2017年冬至日期  冬至常見日期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二日。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冬至為什麼要祭祖?
    本期花草樂小編就來告訴你今年冬至的時間,和冬至為什麼要祭祖?一、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年12月22日,星期六,農曆戊戌年(狗年)冬月十六。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太陽慢慢開始回升,這天也是白天最短的一天。
  • 冬至: 這一天白天最短,這一天思念最長
    今年的冬至時間2017年12月22日00:27歲月匆匆,料峭又一冬,轉眼,冬至來了!這一天白天最短,這一天思念最長。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是哪一天 2020年冬至為什麼是12月21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每年冬至的時間也有所不同,那麼2020年冬至是哪一天農曆?下面小編介紹今年冬至的具體時間。2020年冬至節氣日期時間: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2019冬至是哪一天農曆日期?冬至是幾月幾日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2019冬至是哪一天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12點18分  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2019冬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冬至是幾月幾日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2019年冬至的時間是12月20日12點18分。我國除少數海島和海濱局部地區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間有「冬至不過不冷」之說,天文學上也把「冬至」規定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2、氣溫走低氣候寒冷。
  • 2018年冬至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今年12月幾號冬至時間
    2018今年冬至時間是什麼時候,12月的幾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2018冬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日期介紹。  2018年冬至日期時間  陽曆時刻:2018年12月22日(星期六)  陰曆日期:冬月(大) 十六  更多:
  • 2019年冬至時辰幾點幾分幾秒 12月22日今年冬至具體時間點
    新華社天津12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陰律隨寒改,陽和應節生。」《中國天文年曆》顯示,12月22日12時19分迎來「冬至」,標誌我國迎來「數九寒天」。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冬至這天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所以古人認為,「冬至一陽生,是陽動用而陰復於靜也。」
  • 六月至日:一年中最長和最短的一天
    北半球2020年的六月至日發生在6月20日(星期六)的世界標準時間21:44,這一天也是這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繼續閱讀,你將了解到更多有關這一天文現象的知識。至日是一個天文現象,發生在太陽離赤道最遠的時候。它是由地球自轉軸傾斜及地球繞太陽公轉造成的。每年我們都會經歷兩個至日——冬至和夏至。它們分別發生在6月20-22日期間和12月20-22日期間。在至日,太陽到達離赤道最北或最南的位置。
  • 白天最短的冬至為什麼不是最冷一天?吃餃子的時候別忘了漲姿勢!
    今天是冬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這一天,從漢朝時期便被定為節日,唐宋時期得以興盛,據說那時還要放假呢!漢朝時放5天,唐朝則是7天,真是很羨慕啊!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是下一個循環的起點,寓意大吉大利!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多吃幾個餃子慶祝一下!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
  • 今日冬至 白天最短 全天日照時間:9小時36分鐘(圖)
    今日冬至 白天最短 全天日照時間:9小時36分鐘(圖) NEWS.SOHU.COM  2004年12月21日14:29  來源:北方網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時間:2020-12-15 13:51   來源:中華網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
  • 2018冬至具體時間是哪一天 2018年冬至是什麼時候
    人們常說:「冬至大如年」,此話由來已久。相傳在古代,冬至這一天就是團圓的節日,漂泊四方的遊子都會紛紛趕往家中與家人團聚。那麼今年的冬至是什麼時候呢?2018年冬至哪一天呢?2018冬至具體時間是哪一天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戊戌年(狗年)冬月十六)  》》2018冬至具體準確時間幾點幾分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今年冬至日期農曆時間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每年冬至的時間也有所不同,那麼2020年冬至是哪一天農曆?下面小編介紹今年冬至的具體時間。  2020年冬至節氣日期時間: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十一月初七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 2020冬至是什麼時候哪一天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
    冬至是什麼時候  2020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 18:02:12,農曆2020年十一月(小)初七。  2021年冬至時間:2021年12月21日 23:59:09,農曆2021年十一月(大)十八。
  • 明日立冬,你知道立冬和冬至的區別嗎?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幹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兩日。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此時天氣開始由涼轉冷。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8冬至是哪一天是數九的第一天嗎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吃什麼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吃什麼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吃什麼?山東中公教育下面帶大家一起看下,今年冬至是哪天?冬至都吃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