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6 14:42: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瑪納斯1月16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瑪納斯臺記者瓦力斯江)進入1月以來,地處世界候鳥遷徙三號線上的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迎來大範圍降溫降雪,新增積雪厚度達20釐米,最低氣溫也隨之接近零下25度,溼地95%的湖面已經封凍,這給溼地公園裡的野生動物棲息覓食造成了影響。近日,溼地管護人員就成功救助放飛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鷺。
被放飛的蒼鷺是瑪納斯縣廣東地鄉新湖坪村農民徐東仁,當時,他在路邊的蘆葦叢中發現並救助了它,為了讓這隻蒼鷺能得到更專業的救護,他將蒼鷺送到了溼地管護站。徐東仁說:「當時蒼鷺的頭也耷拉著,窩那不動,我就把它抱起來,帶到房子裡面,當時腳上都是冰,站也站不起來,用電暖風幫它把身上的,腳上的冰融化,第二天精神就好了,也能站起來了,餵它食也能吃一點了。」
溼地管護員介紹,這隻蒼鷺是因為氣溫持續偏低,95%以上的湖面都結上了厚厚的冰,導致蒼鷺棲息覓食區域縮小,蒼鷺只能在很小的水域長時間棲息覓食,惡劣的天氣加劇讓它腿部結冰凍傷,不能站立起飛。經過加溫措施,蒼鷺腿上的冰消融,情況略有好轉後,溼地管護員選著了一處有泉眼的水域,將這隻蒼鷺放飛。
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管護隊隊長劉永軍說:「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的溫度在零下25度左右,95%的冰面已經上凍,冰面的厚度在10幾公分左右,所以我們這唯一有泉眼的地方,蒼鷺把它放飛,因為這個這裡有泉水,還有食物小魚小蝦這裡都有,後期我們將加大巡查力度,要是天氣特別寒冷的情況下,我們將加大投食量,這點水面也將結冰,我們將人工破冰,使溼地裡的越冬的野生動物,都有充足的食物和越冬的水源。」
為了讓在溼地裡的野生動物有足夠的體能應對惡劣天氣,溼地還儲備了20餘噸玉米,給白天鵝、綠頭鴨等野生動物人工投食,並逐漸加大投食量,好讓它們能吃得飽、吃得好。溼地工作人員還對冰面上的蘆葦進行了清除,並人工破冰,增加補水點。
經過多年的生態保護,作為世界候鳥遷徙必經之路的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面積極已達11萬畝,園內有野生動物33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40餘種,溼地植物達200餘種,佔新疆溼地植物總數的45.3%。目前在此棲息越冬的天鵝已有350多隻。
編輯: 劉拓拓
關鍵詞: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