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道附近有一個區域常年「寒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0-12-12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在南美洲以西大約1000公裡的太平洋海面上,坐落著20多個由火山噴發不斷堆積而成的海島,這些海島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加拉帕戈斯群島,也有人叫它們為科隆群島。這個群島之所以得到很多人關注,不單單僅是獨特的地形地貌,還在於它特殊的氣候以及在此環境下所生存的形形色色的生物。加拉帕戈斯群島從緯度上看,介於北緯1度40分到南緯1度25分之間,可以看出赤道從中穿過,所處的區域均分布在非常靠近赤道的地方,但是有科學家卻表示,這個群島卻終年寒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從該區域的地質構造來看,它們的地質歷史比較年輕,形成的時間不超過500萬年,該片區域屬於納斯卡板塊,即原本屬於太平洋板塊的一部分,後來在地球板塊漂移的進程中逐漸與太平洋板塊的主體發生分離,逐漸形成了一個非常小的海洋板塊。由於分離出的納斯卡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之間仍然存在著劇烈的應力作用,因此地質活動比較活躍,表現為火山噴發的異常頻繁。

在長期海底火山噴發的作用下,大量巖漿物質在海底逐漸堆積,並沿著火山口向海面不斷升高,最後露出海面,形成了如今由眾多島嶼組成的群島。在這些島嶼之中,有13個面積較大的小島,另外還包括一些島礁,群島之中最高點位為沃爾夫火山,海拔超過了1700米,面積最大的島嶼為伊莎貝拉島。

從地球的整體上來看,決定著表面溫度高低的主要因素,就是太陽的入射角了。當其它條件基本相同時,太陽的入射角越大,即入射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越小,那麼就會產生兩種效果,一個是等量的光線在地面上照射的區域面積會增大,從而造成單位地面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強度減弱。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入射角越大,那麼光線在從外太空到達地表的過程中,受到大氣層的吸收、折射和反射的程度就會越高,因此太陽光線所攜帶的能量在大氣層中的損失也就越多,從而地面直接接收到的太陽輻射總量也就相應減少。這也是為什麼低緯度地區的地表溫度要普遍大於高緯度地區的主要原因。

當然凡事都可能有意外,在太陽入射角這個主導原因之外,還存在著一些可以對地球表面溫度產生波動性影響的其它因素,比如大氣環流、水域分布、植被分布、洋流運動等等。據監測,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年平均氣溫為25攝氏度左右,不過一年中的氣溫變化較為明顯,在雨量充沛的12月至次年6月,平均溫度為能達到28攝氏度,而在每年6月至11月的旱季時平均溫度較低,僅為20攝氏度左右,相較於位於赤道的絕大多數地區,這裡的溫度顯得就比較「寒冷」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洋流運動在這裡起到了使氣溫發生波動的狀況。

在地球赤道的南部和北部,由於地球自轉作用的影響,其主要的洋流方向基本呈現相反的狀態,以太平洋的洋流來說,在赤道的北部,呈現順時針方向,主要包括三大暖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和一大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在赤道的南部,呈現逆時針方向,主要包括南赤道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和一大寒流(秘魯寒冷)。

而加拉帕戈斯群島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南北赤道不同洋流的匯集區域,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秘魯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以及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而當秘魯寒流和加利福尼亞寒流流經處處時,就會使沿途的海水以及海島沿岸的溫度明顯降低,於是就造成了現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相對於其它同緯度區域,出現降水量偏少、氣溫偏低的局面。但是說「寒冷」就有點誇張了,畢竟還有著20攝氏度左右的溫度,只是相比於其它地區顯得明顯偏低而已,因為這一點這裡成為很多人理想的避暑和旅遊勝地。

相對於群島內的大部分區域,在最大島嶼伊莎貝拉島的南部,卻有著另外一番景象,由於這裡地處迎風坡,降雨量十分豐富,這一小塊區域演化成了熱帶海洋性氣候,於是形成了群島內部既有熱帶生物、又有溫帶和寒帶生物共存的特殊模樣。比如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的大蜥蜴、大象龜、椰子樹,也有經常在極地等寒冷地區出現的企鵝、海豹、海獅、極地苔蘚等生物,也就是說無論是喜熱還是喜寒生物,都能夠在這裡尋找到合適的生存環境,因此這裡匯聚了大量珍稀的生物物種,其中大型動物就多達600多種,有近1/3為群島內所獨有,其它物種均是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隨著洋流運動逐漸遷徙到此處,並且在獨立的環境中持續進行著演化,慢慢地形成現在的生物種群結構。

因此,這裡被科學界譽為海洋生物大熔爐和活生物進化博物館,據說達爾文當時之所以提出進化論,也是在對此地進行深入調研之後產生的靈感,很多從事生物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者們將這裡視為理想的研究目標。該群島於197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自然遺產,相信今後,這裡肯定還會為人類自然科學的發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北極地區極為寒冷,為何會成為蚊子的樂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北極地區極為寒冷,為何會成為蚊子的樂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夏天已經悄然而至,除了需要面對酷暑之外,還有一種生物在夏天的時候讓人感到非常的頭疼,那就是蚊子。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蚊子是在夏天才會出現的生物,只有在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蚊子才會異常的活躍,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每一天這片極寒的土地竟然成為了蚊子的樂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雖然北極地區的溫度相對比較低,但是在北極卻有著完整的生態系統。
  • 世界上最寒冷的村莊,這裡寸草不生,人們是怎麼生活的呢?
    大家一定都知道,在地球上最熱的地區,基本上就是赤道附近了吧,這裡常年被太陽直射,白天的日照時間長,所以這些地方接收到的熱量也是特別多的。在赤道附近的人們往往都是黑色的皮膚。這些黑皮膚就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抵抗紫外線的傷害。雖然在我國也有很多地區,夏季是十分炎熱的。
  • 寒冷的赤道島嶼,在這裡有企鵝卻沒見過雪,被稱為地獄海岸
    1.反常地帶加拉帕戈斯橫跨南北兩個半球,介於北緯1度與南緯1度之間,是一個典型的赤道島嶼,但是群島上的景色和其他赤道島嶼的景色完全不同.這裡的氣候寒冷乾燥,植被完全沒有熱帶植物的特徵,但卻有著不少典型的寒帶生物,這麼反常的地帶和現象,在赤道其他地方是無處可尋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加拉帕戈斯群島如此奇異呢?
  • 為什麼地處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會生活著適應寒冷環境的企鵝?
    確實南極地區是企鵝分布最多的地區,目前全球大約有18種企鵝,其中大部分都分布在南極地區,所以一說到企鵝,我們都會想到寒冷的環境。不過企鵝也並不是一定要生活在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在南非開普敦地區也分布有企鵝,不過更為神奇的是在赤道地區居然也有企鵝分布生活。
  • 吉力馬札羅山在赤道附近,為什麼卻常年積雪呢
    在人們的印象中,赤道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那裡當是「赤日炎炎似火燒」的氣候然而,在非洲東部的赤道附近,卻有一座海拔5895米,終年被冰雪覆蓋的高山—吉力馬札羅山。這裡終年積雪,「奧秘」就在於地形對氣溫的影響。
  • 為什麼不在赤道附近的地區,也會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多年的平均狀況,具有較穩定的特徵,氣候可以有許多氣候要素來組成,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氣候類型,那就是熱帶雨林氣候,全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具體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多雨。
  • 赤道附近的印尼海島,風景秀美,被稱為新加坡後花園
    我說去海島旅遊相比非常大的一部分人,首先跳入腦海中的就是像三亞,馬爾地夫等等這種十分著名的海盜,但是有的時候其實也會因為人數過多,不一定這些島嶼就是最適合旅行的地方,所以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個位於印度尼西亞的一個旅遊島嶼,因為知道這裡的人比較少,所以這裡並不會有太多遊人而造成的煩惱,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卻是熱帶草原氣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氣候是一個區域的大氣多年平均狀況,形成氣候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緯度、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等)、海陸位置、下墊面狀況、洋流和人類活動因素等,其中大氣環流中的氣壓帶和風帶是形成氣候的重要因素
  • 赤道附近的「萬米裂痕」,到底是誰建造的?至今沒有答案!
    在人類不斷探索地球的過程中,發現地球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在地球的赤道附近發現了一道非常長的裂痕,這是怎麼回事呢?自從人類發射衛星之後,就開始通過衛星來監測地球,時刻掌握地球的狀態,如果出現什麼異常,能第一時間反應並解決。衛星曾經在非洲的一塊地區拍下了很神秘的景象,從衛星拍攝的圖片來看,地球上好像盤踞著一條超級大的蟒蛇。
  • 龜殼發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龜殼發白,有的星星點點,有的白茫茫的一片,失去光澤,沒有了質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蛻甲發白的區域主要在龜盾甲的縫隙周圍,水中浸泡後不明顯(這點和真菌很像),出水乾燥後明顯,已經停止發育的成熟老龜不會有此現象。
  • 崑崙山上到底有什麼東西?為什麼那裡常年重兵把守?
    崑崙山上到底有什麼東西?為什麼那裡常年重兵把守?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存在,有很多事物應為大自然而變得美輪美奐。像我國著名的一座山——崑崙山就可以說是大自然的一個奇蹟之作。很多人也是陶醉於崑崙山的美,一年四季總會有遊客去往崑崙山,享探索崑崙山的美和神秘。當然對於崑崙山也是有很多傳說存在,所以也有很多科學家會去往崑崙山,去追溯這些傳說的原由。不僅這樣,現在的崑崙山更是每年都有重兵把守在山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相信很多朋友都很好奇,接下來就同小編一起聊聊吧!
  • 天空下「魚雨」的地方,一大波海鮮從天而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天空下「魚雨」的地方,一大波海鮮從天而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下雨、下雪是地球上極為常見的天氣,但如果天空下的是「魚雨」,就顯得有點怪異了,以前我們都以為這種事情只會出現了童話故事裡,但現實生活中,還真有下「魚雨」的地方,你們知道在哪裡嗎
  • 南北極溫度驟升,地球到底是怎麼了?
    南北極溫度驟升,地球到底是怎麼了?今年的地球與歷年的地球相比,完全是兩個極端。自從進入2020年,地球就像是一個生了病的孩子,遇到各種各樣的災難。無論環境問題還是自然災害,都讓地球變得千瘡百孔,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溫室效應,導致各個地區的氣溫變化極大,很多地區直接越過了春季,迎來炎熱的夏季,這些都是高溫引發的連鎖反應。
  • 最奇葩的島嶼:地處赤道卻有企鵝,達爾文都在這裡驚掉了下巴
    我們知道,地球上分為熱帶,溫帶和寒帶,不同的氣候帶的溫度有很大差異。熱帶常年炎熱,氣溫少說也有30攝氏度,而溫帶則有四季變化,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夏天的時候溫度最高也能超過30攝氏度。而到了寒帶夏天就比較溫暖短暫,整體氣溫偏低。
  • 衛星在赤道附近,發現3萬米長隧道,不像是人類建造的!
    在前段時間就有一顆衛星在赤道的附近發現了一個非常大的裂縫,就像是一個萬米的巨蟒一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衛星所拍攝下的這一幕位於非洲地區,通過衛星來看就像是一個非常粗的巨蟒盤旋在非洲大陸上一樣,讓當地的很多居民都不敢靠近這個地方,認為這可能是不祥的徵兆,也有可能存在著他們意識不到的危險
  • 人站在赤道和北極 哪個區域體重更大?
    然而,有時孩子們提出的問題會令家長們十分棘手,例如:當一個人分別站在赤道和北極,他在哪個區域的體重更大?通常家長們很難立即給出答案,家長們心裡有自己的答案,但他們也想知道老師的答案結果,這兩個答案可能並不相同。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有些模糊,以下是通過科學方式徹底分析解答這個問題。人們所說的「重量」是什麼?
  • 秘魯寒流的強大減溼作用,使南美洲西岸赤道附近出現熱帶沙漠氣候
    赤道附近的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多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地區,該地區緯度低,所以氣溫高。從氣壓帶風帶角度來看,該緯度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多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氣。
  • 東航超額出售機票50張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東航超額出售機票50張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時間:2016-01-21 19:57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東航超額出售機票50多張,40多人滯留機場。這麼大的航空公司怎麼會出這麼大的失誤,而且還讓人到了機場白等一大天,應急措施如此緩慢,最後還要求旅客放棄追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標題:東航超額出售機票50張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東航超額出售機票50多張,40多人滯留機場。
  • 孫彩瑛和紋身師戀愛怎麼回事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孫彩瑛和紋身師戀愛怎麼回事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時間:2020-11-09 12:36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孫彩瑛和紋身師戀愛怎麼回事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020年11月6日,孫彩瑛和紋身師戀愛一事遭曝光,公司回應:沒有官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