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的應用,大大節省了旅客出行的時間成本,但同時,「網上訂票-站臺排隊取票」的模式也成為不少乘客的小煩惱。
「能識別人臉,卻『讀不懂』身份證」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仍局限於「票證同驗」的進站方式,旅客需要換取紙質客票進行驗票、檢票。因此,對於一些潛意識裡認為不用取票就能上高鐵的人來說,誤車風險極高。在北京工作的黃女士就曾遇到過「沒取票進不了站」的窘境。
今年春節假期,黃女士在山東老家過完年準備返京工作時發現,老家的高鐵站已經開通了「人臉識別」功能,正準備刷臉進站的她卻被提示「請將紙質車票如圖示位置放置於身份證上方」。在北京和山東間往返多次,黃女士從來沒有取過紙質票,現在開通了刷臉進站功能,卻要求自己取了票才能進站。
「剛看到人臉識別閘機的時候還覺得很高科技,直到刷臉進站的時候才發現,它的識別功能並不智能,以前人工檢票口只需要刷身份證就能進站,現在呢?那臺機器只認火車票。」黃女士說,「於是我匆匆趕去人工檢票口,可發現隊伍已經排到了門口,只好麻煩別的乘客插了個隊。」
黃女士還曾因未取紙質票,被高鐵站的工作人員「警告」一次。「前一陣我去成都找朋友,還信誓旦旦的告訴她高鐵票不用取,直接刷身份證就行。誰知到了檢票口,明明閘機上註明了身份證驗票處,刷了卻毫無反應,隨後工作人員就警告我們說,這次先讓我們通過,下次必須取票進站。」
另外一次在武漢未取票的經歷,則是直接讓黃女士誤了車。
在經歷了多次「無票窘境」後黃女士都會提前取票,但售票口和自動售票機前的人時多時少,預留時間難控制,這也一直困擾著她。黃女士感慨,取票手續不僅增加了旅客的時間成本,也使鐵路部門付出了相應的設備和管理等成本。
7月5日上午,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科學技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智能高鐵發展暨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十周年論壇」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宣布,電子客票將於明年在全國推廣,以後乘坐高鐵終於不用取票了!
據報導,在開幕式上,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公布了多項鐵路建設的近期規劃,其中提到將於2018年四季度試點運營電子客票。屆時,在部分試點線路上,乘客或可實現「刷手機」、「刷身份證」直接進站乘車,而無需換取紙質車票,明年將在全國高鐵推廣。
據了解,電子客票也叫「無紙化客票」。是指旅客通過網際網路訂購車票之後,無需前往售票處取紙質車票,僅憑有效身份證件直接到車站辦理乘車手續即可進站乘車,真正實現「無票乘車」。
來源:中新經緯客戶端
要聞回顧:
▲ 從「搖一搖」到「談一談」,尷尬的西安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一場「生意經」
▲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院長在學校辦公室遇刺身亡
社會、民生類稿件徵稿
一經採用,稿費1000元起
徵稿郵箱:newmedia@radio9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