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能轉念佛人橫死定業嗎
問:阿彌陀佛能轉專修念佛人橫死的定業嗎?
答:這個問題的起因是因為有專修念佛的人信心也蠻好,大家都認為他往生是沒問題的,可是走的時候,或者是出車禍了,特別是有一位騎自行車摔到大溝裡,表象是很痛苦的,好像也算是一種橫死。像這種情況,作為凡夫,心裡都希望「阿彌陀佛保佑我最好不要這樣」,那不就更好、更圓滿了嗎?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阿彌陀佛當然能轉橫死的定業。
阿彌陀佛稱為「十二光如來」,即是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其光明十方諸佛讚嘆,十方諸佛所不能及,所以稱為「威神光明,最尊第一」。阿彌陀佛光明能轉一個人的地獄果報,像《觀經》五逆十惡眾生,善導大師說「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大家想一想,地獄是多麼慘烈的果報,整個地獄、整個三界六道輪迴的境界都能轉,那何況是一個人小小的死相因緣,死時的景象,怎麼不能轉呢?轉不轉,是看業消不消,業能消,境就能轉。就如同一個人能單手託起一座大山,那放一粒麥子在手上,又算什麼呢?所以,以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既能轉地獄果報、三界染汙境界,那麼轉橫死的業緣當然也絲毫不難。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裡說到「現生護念增上緣」(《聖教集》825頁),有一段說:「《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此是現生護念增上緣。」這是聖教明顯的證文。那接下來就有矛盾了。如果說橫死都能轉了,可是有的人平時專修念佛,信願堅定,但死的時候突發車禍,或者突發空難,或者突發腦溢血,種種的病障顯現,那到底有沒有轉呢?
還是說他平常念佛就不至心,不具足信願,所以就根本沒有往生?或者說臨終的時候沒有好相的人,沒有明顯瑞相的人,都通通沒有往生呢?
阿彌陀佛的救度,根據淨土教理,只要信願決定者,專修念佛者,平生入彌陀攝取光明當中,平生業成,往生是決定之事;倒沒有說臨終一定要有好的瑞相才能確定他已往生。所以,臨終有好相沒有好相,不是往生的標準;平時歸命阿彌陀佛,信願具足,這是往生的標準。
這裡就有一個矛盾:既然肯定信願具足決定往生了,那麼按說就應該轉了;可是臨終死相又不好,如果依死相看,好像沒有往生。
其實,這是我們自己的見解。關於這個題目,祖師的著作、古德的講解當中沒有那麼詳細。因為問的人也比較多,下面本人結合一般的常理和淨土宗的教理,作一點說明,供大家參考。
首先說這個轉分為兩種,一種是就往生來說的,一種是就有瑞相沒瑞相這個表象來說的。往生,是實質;表象,就是表現出來的一個相狀,未必是實質。往生是根本,表象是枝末。佛度眾生首先關心的是往生,所謂「截斷眾生生死根本」。
就往生來說,當一個人初發三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當下就進入阿彌陀佛攝取光明當中。他本來是六道輪迴無窮盡的生命,當下就轉入無量光的生命,從此再也不用去輪迴了;他就是極樂世界的嘉賓,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了。這種轉,可以說是頓轉,從他歸命阿彌陀佛開始,當下就是阿彌陀佛的人,「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三界銷號,淨土落戶。就好像他的戶口、國籍已經變了,這可以講是剎那之間的,是頓轉,頓時就轉了。
他還在娑婆世界過一種凡夫的生活,但內在根本之處已歸命阿彌陀佛了。佛性生命甦醒了,淨土的生命覺醒了,他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現出逐漸地改變。這個表象上的改變是漸次深入的。
從時節點來說,有的人在平生的時候,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念佛相續,念佛薰心;在平生的時候,這個人性情就變得非常好,非常溫和,人事都很順利;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臨終,也沒有多大的病苦,很安詳、很自在地往生了。這是大家看得見的,這是一種狀況。雖然同樣歸入念佛,但是眾生的業力各有不等,過去世的業力深淺、輕重各有不等;今生念佛是精勤,還是怠惰;性情是比較剛強,還是比較柔和;念佛的時間是長時燻修,還是才入念佛時間不久:這種種的因素會決定他生活當中的表現不同。
雖然內在念佛往生已經把輪迴的生命轉了,輪迴生命轉為無量光壽的生命,但體現在外表就有種種不同的景象。這一定是千人千面、萬人不同的。就是說佛的救度雖然一樣,但是對業相的轉換,是要眾生配合的,在眾生這一邊是不一樣的。
摘自《淨宗之聲問答集》
釋慧政法師履歷:
2009年 在廣東潮州寶雲寺光虛法師剃度
2010年 在廣東陽江淨業寺參學,最後常住
2011年 在廣東廣州光孝寺受三大戒拜
恩師弘降大和尚
2012-2014 在廣東韶關南華寺讀曹溪佛學院
2014-2015 在淨業寺任職副寺
2016年 在廣州大佛古寺參學並常住
2017年 隨廣州佛協去往香港紅磡體育館
表演五方佛節目,
隨後任職廣州大佛古寺法務部
第一組金剛上師,
2018年前往江西深坳寺任職住持
釋慧政法師不疲不倦、
不怕吃苦修繕深坳寺
已由當初的破敗不堪已乾淨整潔。
慧政法師
悲心宏願
恆以弘教利生續佛慧命為已任
十數年來不辭勞苦,專弘念佛法門
堅守信念矢志不移,恩師待人真誠熱情
接引信眾無窮善巧。種種方便 善言勸勉
令信眾獲益良多。今因緣殊勝 應眾祈請
發心於江西德安啟建念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