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住上乾淨房,走上平坦路。
產牧相結合,不斷促發展。
安居又樂業,幸福千萬家。
德香村位於紅原縣瓦切鎮,是遠近聞名的貿易集散地。在這個集散地遠牧點的一條溝裡經常偶遇財寶,很多人就把此地當成幸運和財富的福地與代名詞,音譯過來就成了「德香村」。
產牧相融 實現安居樂業
紅原縣過去一直沿襲著「逐水草而居」的傳統牧業方式。近年來,依託國家扶貧開發和牧民定居、住房解困等民生工程,牧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民石鬥家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客廳裡,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動酥油茶機等電器一應俱全。
「以前,遊牧生活風裡來雨裡去,現在我們住在牧民定居點,有了舒適的房屋,孩子上學和老人看病也十分方便,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石鬥很感慨。
過上定居生活的牧民,最現實的問題是如何增加收入。
據原紅原縣環保林業局局長何爾兵介紹,紅原縣已探索出了「人草畜平衡」「聯分結合」「產牧相融」的現代草原畜牧業發展模式,牧區協調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轉型轉出了好收入。」德香村牧民班瑪俄熱現在從事旅遊服務業,一年的收入就超過10萬元。
鄉村旅遊 讓牧民日子美了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駐德香村駐村工作隊員謝金海對記者說道,「德香村是紅軍長徵過草地的主要路徑之一,更是日乾喬溼地的核心保護區,全村主要以傳統畜牧業為主,近年來,我們村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旅遊+』模式逐漸成為促進牧民增收、牧業增效、百姓增樂的重要途徑。2019 年,我們悠牧部落共分紅55700元,為21人提供崗位,發放工資116150元。」
2018年,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村集體經濟,於2019年成立紅原悠牧部落餐飲娛樂有限責任公司。悠牧部落是以「紅色文化為抓手,鄉村旅遊為載體,貧困戶積極參與」方式成立的「體驗式」牧家樂。牧家樂具備獨一無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該牧家樂由村集體和57戶貧困戶以相關物資或勞動力入股形式自願入股經營。
據不完全統計,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累計為悠牧部落政策和財政扶持接近 500 萬元,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更是直接選調精幹力量入駐該村參與脫貧攻堅。
抓產業發展 夯實美好生活基礎
要想真正富裕起來,必須依靠產業發展,要通過實體經濟的發展帶動物質生活的富裕,在此基礎上,逐步帶動生活習慣、語言文化、文明禮儀等精神文明建設的提升。
村駐村工作隊認為,之前發展牧家樂帶來的對貧困群眾的反哺力度還是較初級的,深挖旅遊服務內涵,拓寬收入來源渠道已是當務之急。
為此,他們積極爭取長徵幹部學院的支持,將悠牧部落正式確定為學院的定點教學實踐點。2020年,針對疫情造成的對旅遊業的影響,謝金海主動與成都、綿陽等旅行社對接,用心用情的工作讓旅行社深受感動,紛紛表示會積極考察,全力合作,近期,由相關旅行社帶來的旅遊團隊已陸續來到該村。
「今年是極為困難的一年,但我們將全力以赴,以『對組織負責、對百姓負責』的態度做好旅遊市場的拓展,強化服務,提升遊客的旅遊舒適體驗度,實現旅遊效益不降反升,在此基礎上,從管理、服務、宣傳三方面狠下功夫,主抓產業發展,為實現明年旅遊收益翻番奠定堅實基礎,不負組織重託,不負百姓期待。」謝金海堅定地對記者說。
來源:消費質量報
原標題:《市場監管系統助力脫貧攻堅(十四) | 鄉村旅遊致富路——阿壩州紅原縣瓦切鎮德香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