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十四) | 鄉村旅遊致富路——阿壩州紅原縣瓦切鎮德香村

2020-12-16 澎湃新聞

市場監管系統助力​脫貧攻堅(十四) | 鄉村旅遊致富路——阿壩州紅原縣瓦切鎮德香村

2020-11-03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住上乾淨房,走上平坦路。

產牧相結合,不斷促發展。

安居又樂業,幸福千萬家。

德香村位於紅原縣瓦切鎮,是遠近聞名的貿易集散地。在這個集散地遠牧點的一條溝裡經常偶遇財寶,很多人就把此地當成幸運和財富的福地與代名詞,音譯過來就成了「德香村」。

產牧相融 實現安居樂業

紅原縣過去一直沿襲著「逐水草而居」的傳統牧業方式。近年來,依託國家扶貧開發和牧民定居、住房解困等民生工程,牧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民石鬥家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客廳裡,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動酥油茶機等電器一應俱全。

「以前,遊牧生活風裡來雨裡去,現在我們住在牧民定居點,有了舒適的房屋,孩子上學和老人看病也十分方便,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石鬥很感慨。

過上定居生活的牧民,最現實的問題是如何增加收入。

據原紅原縣環保林業局局長何爾兵介紹,紅原縣已探索出了「人草畜平衡」「聯分結合」「產牧相融」的現代草原畜牧業發展模式,牧區協調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轉型轉出了好收入。」德香村牧民班瑪俄熱現在從事旅遊服務業,一年的收入就超過10萬元。

鄉村旅遊 讓牧民日子美了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駐德香村駐村工作隊員謝金海對記者說道,「德香村是紅軍長徵過草地的主要路徑之一,更是日乾喬溼地的核心保護區,全村主要以傳統畜牧業為主,近年來,我們村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旅遊+』模式逐漸成為促進牧民增收、牧業增效、百姓增樂的重要途徑。2019 年,我們悠牧部落共分紅55700元,為21人提供崗位,發放工資116150元。」

2018年,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村集體經濟,於2019年成立紅原悠牧部落餐飲娛樂有限責任公司。悠牧部落是以「紅色文化為抓手,鄉村旅遊為載體,貧困戶積極參與」方式成立的「體驗式」牧家樂。牧家樂具備獨一無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該牧家樂由村集體和57戶貧困戶以相關物資或勞動力入股形式自願入股經營。

據不完全統計,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累計為悠牧部落政策和財政扶持接近 500 萬元,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更是直接選調精幹力量入駐該村參與脫貧攻堅。

抓產業發展 夯實美好生活基礎

要想真正富裕起來,必須依靠產業發展,要通過實體經濟的發展帶動物質生活的富裕,在此基礎上,逐步帶動生活習慣、語言文化、文明禮儀等精神文明建設的提升。

村駐村工作隊認為,之前發展牧家樂帶來的對貧困群眾的反哺力度還是較初級的,深挖旅遊服務內涵,拓寬收入來源渠道已是當務之急。

為此,他們積極爭取長徵幹部學院的支持,將悠牧部落正式確定為學院的定點教學實踐點。2020年,針對疫情造成的對旅遊業的影響,謝金海主動與成都、綿陽等旅行社對接,用心用情的工作讓旅行社深受感動,紛紛表示會積極考察,全力合作,近期,由相關旅行社帶來的旅遊團隊已陸續來到該村。

「今年是極為困難的一年,但我們將全力以赴,以『對組織負責、對百姓負責』的態度做好旅遊市場的拓展,強化服務,提升遊客的旅遊舒適體驗度,實現旅遊效益不降反升,在此基礎上,從管理、服務、宣傳三方面狠下功夫,主抓產業發展,為實現明年旅遊收益翻番奠定堅實基礎,不負組織重託,不負百姓期待。」謝金海堅定地對記者說。

來源:消費質量報

原標題:《市場監管系統助力​脫貧攻堅(十四) | 鄉村旅遊致富路——阿壩州紅原縣瓦切鎮德香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阿壩州紅原縣花海、月亮灣AAAA級景區
    阿壩州紅原縣花海、月亮灣AAAA級景區  紅色草原、江河之源、犛牛家園、自駕樂園>  近年來,紅原縣全面落實省委川西北生態經濟示範區、州委「三區一中心」關於發展全域旅遊的決策部署,緊抓阿壩州被列入首批創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四川省推進民族地區全域旅遊助力脫貧攻堅的重大機遇,有力加快該縣全域旅遊建設步伐,搶抓阿壩州全面推動旅遊經濟止滑回升、恢復振興機遇,以打造阿壩州文旅融合樣板縣、旅遊脫貧示範縣、全域旅遊先行縣為目標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一個高原深度貧困村的「追星」脫貧之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荔枝新聞記者/李照 剪輯/毛婧 編輯/德青一間藏式新房,一張寫著3000元「星級激勵」的牌子被在客廳最顯眼處,這樣的陳設是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瓦切鎮紅原縣委縣政府意識到,只有徹底斬斷這些「窮根」,著力把蘊藏在貧困群眾中的奮鬥熱情和幹勁激發出來,從思想上、精神上幫助他們「站起來」並且「走得遠」,才能真正確保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因而,解決好精神層面的問題,為貧困戶注入致富奮進精神之「鈣」,讓他們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走進全新的生活,才能贏得脫貧攻堅事業的最終勝利。
  • 阿壩州州長的脫貧攻堅新目標
    (兩會訪談)阿壩州州長的脫貧攻堅新目標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題:阿壩州州長的脫貧攻堅新目標作者 賀劭清 單鵬 安源「高原犛牛、藏系綿羊安源 攝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阿壩州交出這樣一張答卷:貧困人群收入從2015年的2625元增長到2019年的8503元,37.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6.2萬貧困人口用電問題解決,所有行政村通了寬帶,農村公路裡程達9778公裡;公共服務條件「大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控輟保學成效明顯,貧困人群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
  • 綿陽市人社局到阿壩州壤塘縣、紅原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脫貧攻堅系列部署,鞏固我市對口幫扶阿壩州壤塘縣、紅原縣工作成效,7月8日至12日,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斯恩帶隊到壤塘縣、紅原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組織開展對口幫扶就業專場招聘會,舉辦就業扶貧技能培訓專班,召開人社對口幫扶工作座談會並看望慰問援建幹部。
  • 阿壩州「大熊貓」金獎先進集體和個人名單出爐
    人民網成都9月25日電 (任重)據阿壩州門戶網站消息,9月23日,在2019年阿壩州文化旅遊暨全域旅遊發展大會上,阿壩州人民政府辦公室決定對理縣畢棚溝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等56個先進集體和馬爾康市嚴木初崩等75名先進個人予以表揚。
  • 雪山草地展新貌——四川阿壩州脫貧奔小康紀實
    丘地村在2005年整體搬遷後,實現水電、畜牧、旅遊產業齊頭並進,2019年成功創建3A級景區,村民人均純收入達24780元。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佳山村僅是阿壩州山區產業變化的一個縮影。在壤塘縣,不少牧民因為「上南天路」,進入了致富快車道。「上南天路」最高處海拔4200米,連接壤塘縣上杜柯鄉和南木達鎮,此前兩個鄉鎮之間無路可通。
  • 阿壩州建立川西北最大的犛牛交易市場 最多一天交易量逾3000頭
    9月19日一大早,紅原縣瓦切鎮瓦切五村牧民德波拉了20多頭犛牛,來到交易市場。  「來這裡賣牛,價格很公道。」德波說,通過一番競價比價,不到半天時間,他家的犛牛分別被湖南和甘肅的商人買走了,共賣了10多萬元,「價格比預想的要好很多。」  德波告訴記者,以前賣犛牛隻有兩種方式:一是等牛商販上門收。
  • 四川省阿壩州建立川西北最大的犛牛交易市場 最多一天交易量逾3000頭
    9月19日一大早,紅原縣瓦切鎮瓦切五村牧民德波拉了20多頭犛牛,來到交易市場。  「來這裡賣牛,價格很公道。」德波說,通過一番競價比價,不到半天時間,他家的犛牛分別被湖南和甘肅的商人買走了,共賣了10多萬元,「價格比預想的要好很多。」  德波告訴記者,以前賣犛牛隻有兩種方式:一是等牛商販上門收。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吉上村:牽著「扶貧牛」 走上致富路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吉上村:牽著「扶貧牛」 走上致富路 2020-12-23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脫貧攻堅 推動鄉村振興 ——專訪甘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迭部...
    ,著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壯大文化旅遊產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南。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和新奮鬥的起點。從今天起,本臺推出大型訪談類欄目「回眸與展望——一把手談扶貧」,重點邀請全州各縣市黨政一把手談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謀劃「十四五」規劃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路和舉措。
  • 【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鄉村旅遊成致富「金鑰匙」 農民實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26日訊(記者 王茂林)近日,「決勝2020——脫貧攻堅看山東」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了山東的一些農村,親身體驗了鄉村脫貧致富的巨大變化。
  • 拔掉窮根子,走上振興路——脫貧攻堅的青川實踐
    通過多年接續奮鬥,全縣城鄉環境優美宜居,城鎮化率不斷提高;旅遊景區提檔升級,國內外遊客接待量逐年遞增;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家家通連戶路;經濟規模逐年擴大,獲評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探索出了一套貧困山區精準脫貧奔康的解決方案,受到國務院扶貧辦充分肯定,為全面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敢於「克」難關,穩步從貧困大縣走向脫貧摘帽。
  • 阿壩州金川縣:發展鄉村旅遊 助力脫貧增收
    金川群眾與遊人在梨花林中歡歌起舞  供圖  金川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張黎萍):近日,阿壩州金川縣第六屆古樹梨花節在金川縣世外梨園景區拉開帷幕。伴隨著成千上萬遊人的到來,鄉村旅遊在帶給遊人快樂的同時,也給當地群眾帶來了持續的增收,有力推動了金川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據了解,金川縣旅遊接待人次從2011年的40.22萬人次增長到2018年的116.1萬人次,增長188.66%;實現旅遊收入從2011年的2.8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8.91億元,增長210.45%。
  • 四川阿壩州紅原縣雪景迷人
    張金川 攝紅原縣雪景迷人。張金川 攝紅原縣雪景迷人。張金川 攝紅原縣雪景迷人。張金川 攝紅原縣雪景迷人。張金川 攝紅原縣雪景迷人。 張金川 攝10月21日,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雪景迷人。這兩天,海拔3600米的紅原縣下雪了,從遠處望去,宛如仙境。
  • 桐城市:「旅遊+」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中新網安徽新聞3月26日電 (潘月琴 查怡君) 近年來,桐城市「旅遊+」、「+旅遊」發展思路,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實施,圍繞規劃引領、項目推進、品牌打造、宣傳營銷和公共服務等重點工作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在南疆,不僅僅看到的是瓜果飄香,而且看到了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貧困戶的「金點子」比比皆是,紛紛念起了「致富經」,奔上了小康大道。 「賒牛」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達吾提•買買提本是庫爾勒市英下鄉的貧困戶,正當他為如何甩掉貧困帽而發愁時,得到鄉裡的一個好消息:鄉裡無償送一頭牛給他們飼養,幫助他們脫貧。
  • 市領導調研南龍鎮脫貧攻堅普查和鄉村旅遊工作
    市領導調研南龍鎮脫貧攻堅普查和鄉村旅遊工作 2020-07-10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這件大事,溫州做得怎麼樣?
    實現鄉村旅遊經營總收入增長23.1%  帶動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5%  增速全省前三  對口合作的吉林省吉林市  全面落實好助力對口地區脫貧攻堅的  具體任務和推進措施能否談談這個主平臺是如何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市扶貧辦主任 何莉平:  溫州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比較突出,溫州既有樂清、瑞安這樣的千億級經濟強市,也還有文成、泰順等5個加快發展縣,特別是溫州中西部山區的發展條件相對較差些,是低收入農戶相對集中、扶貧攻堅任務較重的區域。
  • 2019年阿壩州文化旅遊暨全域旅遊發展大會在松潘舉行
    要按照實現「七個融合」總體原則,紮實推進文旅、綠旅、城旅、農旅、牧旅、體旅、交旅融合發展,把豐厚文化資源的價值展現在遊客面前,把每一寸土地都當作生態載體來建設、作為生態景觀來塑造,把民族特色、旅遊要素融入城市和鄉村建設,把傳統農牧業發展與鄉村旅遊緊密相融,把山水地貌、森林田園與體育競賽、戶外運動相結合,把深化「交通服務重在提供『人在旅途體驗』」的理念貫穿旅遊發展,使我州旅遊業發展更有特色、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