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了一首讚美佛陀的詩,佛印二話不說,回復了1個字:屁!

2020-12-11 青夜聊點文史

宋朝是我國歷史上文化昌隆的一個朝代,這個時期的陶瓷文化湧現了「宋代五大窯」工藝,直到今日還是蜚聲海內外,令人驚嘆。而詩詞文化更是風靡,雖不能說宋代的詩詞名家們呈現井噴地橫空出世,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卻大多出自這個時期,可見宋朝文化的蓬勃鼎盛。

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流傳至今的詩作家喻戶曉,深受文學愛好者的喜歡,而令人稱道的,卻是他樂天曠達的性格,讓痴迷他詩詞的讀者由衷的敬仰和佩服,激發出更多的想了解這位偉大詩詞大家生平事跡的願望。

今天講的這個故事,也是從偶爾收集到的,整理加工,供諸位看官品讀。

那年蘇軾在江北瓜州一帶就任,府邸恰巧與好友佛印所在的金山寺隔著江水遙遙相望,要知蘇軾向來對佛學明理也是頗有研究,平常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和佛印談經論道,那日登高望遠,感受著江風習習,突然想到了佛印這位老友,心中有感,提筆就寫下了一首五言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蘇軾一氣呵成寫下,自己有拿起來端詳了好多遍,越發覺得喜不勝收,忙叫來書童,讓他帶著詩作過江去金山寺給佛印禪師印證,自己則獨自一人在望江樓上獨酌獨飲,好不得已。

等到佛印好奇地接過手稿攤開,不覺一陣好笑,他是金山寺的住持,佛法高深,怎能看不出來蘇軾這自賣自誇的深層含義?先來看看這「稽首」兩個字,自然就是跪拜行禮的意思,「天中天」連同後半句豪光萬丈的比喻,若不是指西天如來,那也是說佛光普照的一方佛陀。

而「八風」在佛家思想裡也是有出處的,《大智度論》就曾有說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違,能鼓動物情。」

這八種人間狀態或者情感,寫盡了人的一生興衰榮辱,普通人遇到好的事情,如功名利祿、如為人稱讚都會有情不自禁的快樂;而遭遇毀謗、嘲諷譏笑,則怒髮衝冠或憂傷悲戚,人的情感往往為事務所牽絆,喜怒哀樂只是人之常情。蘇東坡卻說有這麼一個人,面臨「八風」而紋絲不動,儼然活脫脫一尊佛法無邊的佛陀模樣。

這首詩表面雖然是讚嘆佛陀,但卻是蘇軾自持佛法已經超凡入聖的自吹自擂,世間「八風」任吹不動,心如磐石,儼然要成佛的跡象。

佛印心裡好笑,稍稍一想,便在手稿的背面,提筆寫下了一個字,然後讓書童帶回去。書童不明白這兩個人打的是什麼啞謎,稀裡糊塗的回去了。等到蘇軾滿懷希冀地打開一看,卻見紙上赫然一個大大的「屁」字擺在那裡,寫的歪歪斜斜,像是故意嘲笑他一樣。

蘇軾心頭火起,拽著書童風風火火就過江去找佛印理論,卻不想遠遠地船還沒靠岸,就見佛印老早就在江邊等候,蘇軾料想事有蹊蹺,好不容易等到船靠岸,還沒開口追問,卻聽佛印呵呵大笑,道:「不是說了『八風吹不動』,怎麼一個「屁」就把施主打過江來了?」

蘇軾一愣神,登時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來。原來佛印正是用了「屁」字譏諷他,破了他的「八風吹不動」,這啪啪啪的打臉,讓蘇軾老臉通紅。

後世這才有了「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的典故。

相關焦點

  • 蘇軾寫了一首讚美佛陀的詩,佛印二話不說,回復了1個字:屁!
    那年蘇軾在江北瓜州一帶就任,府邸恰巧與好友佛印所在的金山寺隔著江水遙遙相望,要知蘇軾向來對佛學明理也是頗有研究,平常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和佛印談經論道,那日登高望遠,感受著江風習習,突然想到了佛印這位老友,心中有感,提筆就寫下了一首五言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 蘇軾調侃佛印是個「鳥人」,佛印僅回一句話,巧妙「反殺」了蘇軾
    佛印禪師被他的信徒稱之為"英靈的衲子"。宋神宗敬仰佛印的道風,賜號"佛印禪師"。東坡居士與佛印禪師的趣事很多,有次蘇東坡修禪出定後,喜孜孜地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立刻差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然一笑,順手拈來一枝紅筆,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鬥大的字:「放屁」,再交給書童帶回。
  • 蘇軾寫詩炫耀悟性,佛印和尚回他2個字,蘇軾氣得鼻孔冒煙
    蘇軾若有所思,笑著說出五個字:「狗啃河上骨。」此處的「河上」是「和尚」的諧音,滿腹經綸的佛印,豈能聽不出蘇軾的言外之意,二話不說把手上的扇子扔進水裡,因扇子是蘇軾之前送的,上面寫著蘇軾的詩,佛印給出下聯:「水流東坡屍(詩)。」
  • 蘇軾寫首詩給佛印,對方鄙視地回他兩個字,去理論卻輸得無話可說
    北宋有個高僧,名叫佛印,此人佛法如何高深世人不知,卻對他和蘇軾的日常互懟很有興趣。當年中學課本上有篇說明文,名叫《核舟記》,文中寫道:「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這裡說的三個人就分別是蘇軾、佛印和黃庭堅。蘇軾和佛印是鐵哥們兒。
  • 蘇東坡與佛印的較量,佛印的回覆亮了,真是太有智慧!
    在黃州,東坡遇到了一位損友——佛印。-1-東坡家與佛印家隔了一條河,有一天,蘇東坡作詩一首贊佛——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東坡洋洋自得,這詩我寫的真是好,不僅贊了佛,還暗喻自己。於是他就派個門童把這首詩送到河對面那裡,向佛印顯擺顯擺。
  • 蘇軾的「八風吹不動」,為什麼會輸給佛印的「一屁過江來」?
    一屁過江來:發生在蘇軾與佛印之間的有趣故事很多,其中筆者最鍾愛的一則發生在蘇軾被貶黃州期間,當時,佛印住在廬山歸宗寺,中間雖有長江相隔,但二者卻往來不斷,經常在一起談詩論道。蘇軾的「八風吹不動」,看似是在贊佛,實際上卻是在說自己修行高、道行深,自得之意溢於言表。對於這首小詩,蘇軾非常滿意,忍不住要在好友佛印面前嘚瑟一下,於是將詩謄抄在詩箋上,封好信封,派小童乘船渡江送給佛印品鑑。小童剛走,蘇軾就已經坐不住了,心急如焚地等著看佛印怎麼誇他。
  • 蘇軾寫了一首詩讚美金山寺,正讀倒讀都可以,成為千古絕唱
    白素貞水漫金山寺這個情節,可是《白蛇傳》最精彩的地方之一,金山寺也因此出名了,除了這個故事以外,金山寺還有很多歷史典故,著名的詩人蘇軾就很喜歡來這裡,蘇軾還寫了一首詩來讚美金山寺,這首詩還成為了千古絕唱。
  • 蘇軾調侃佛印是個「鳥人」,佛印僅回一句話,巧妙「反殺」了蘇軾
    佛印禪師被他的信徒稱之為"英靈的衲子"。宋神宗敬仰佛印的道風,賜號"佛印禪師"。東坡居士與佛印禪師的趣事很多,有次蘇東坡修禪出定後,喜孜孜地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立刻差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然一笑,順手拈來一枝紅筆,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鬥大的字:「放屁」,再交給書童帶回。
  • 蘇軾曾被佛印禪師的一個「屁」打的飛過了一條江!
    眾所周知,蘇軾乃是我國宋代的大文豪,他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他「東坡居士」的來歷據說是在他被貶至黃州任團練副使的時候,因為心情鬱悶,便多次來到黃州城東的赤壁山遊覽,對這片地方情有獨鍾,便帶領家人在城東開墾了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也就是在這裡
  • 蘇軾訪秦觀未遂,秦觀回詩一首,雖只有14個字,蘇軾讀完卻驚呆了
    蘇軾和秦觀都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二人有著密切的師生之誼。秦觀36歲之前曾兩次科舉不第,但是他的詞卻受到了蘇軾的賞識。不得不說蘇軾有雙慧眼,挖掘出了這一詞壇巨匠,在他的舉薦下,秦觀在36歲時考中了進士。所以,秦觀也名正言順地成了「蘇門四學士」之一。
  • 蘇軾寫的一首連環詩,只用了十四個字,便構成了一首七言詩
    說起連環詩,據說蘇軾有一首連環詩最為著名,就是下面這一首:《賞花歸去》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十四個字,倘若循環反覆來讀,就成了一首七言詩。大致的意思是:賞花回來的時候,馬跑得飛快。騎在奔馳的馬上,漸漸感覺酒醒過來的時候,天色漸晚。天黑了下來,酒也完全醒了,賞花也已成為過去 。
  • 蘇軾那麼博學多才,為何總是「算計」不過佛印?
    蘇軾可謂是中國千古以來少見的全才,他的詩詞,繪畫、書法等都達到超一流的水平,更讓人欽佩的是蘇東坡幽默而豁達的性格讓人津津樂道。他的很多奇聞異事至今流傳至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與佛印之間的故事,他們之間有著最高級的幽默而智慧的較量。
  • 蘇東坡與佛印的較量,蘇東坡每次刁難,佛印應對堪稱神回復
    蘇軾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詩,詞,書,畫都有很高的造詣,不過提到蘇軾我們不得不提起另一個人,他就是佛印和尚,這兩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好基友,佛印也是個才子,自幼精讀儒家經典,說話頗有禪機。蘇軾每次想捉弄佛印,都被佛印巧妙化解,十分有趣。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兩人之間的小故事。
  • 蘇軾打趣佛印:「大師乃牛屎」,佛印巧用12字回懟,後成千古絕對
    就是這種跌宕起伏,四海飄零的一生,卻被蘇軾過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蘇軾打趣佛印:「大師乃牛屎」,佛印巧用12字回,後成千古絕對早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職的時候,蘇軾結識了一位好友,便是江南金山寺的高僧佛印,二人經常在一起談禪論道,同時也時常在一起開玩笑,其中有一些含著人生哲理開玩笑的故事流傳下來,也成為了佛門的千古佳話。
  •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定風波·紅梅宋代:蘇軾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貶官在黃州,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詩引起感觸,遂作詩三首。稍後,作者把其中一首改制成詞,即取調名《定風波紅梅》。相比較而言,總體上變化不大,為了符合詞的格式,蘇軾增加了很多兩個字的短語,也讓全文更加抑揚頓挫。作者通過讚美紅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抒寫遷謫後的艱難處境和複雜心情,表現了一種達觀灑脫的品格。
  • 蘇軾調侃:寺中禿驢何在?和尚妙語回六個字,不成想成為千古名篇
    按照蘇軾這樣擅長苦中作樂的人,自然不會讓自己沉浸在鬱鬱不樂的情緒裡,而他和好朋友佛印之間更是上演了無數的傳奇。有一次,蘇軾覺得自己修禪大有長進,所以立即提筆賦詩一首,並派遣書童立馬將詩送給佛印禪師看。這首詩裡面的「八風」指的是修禪裡面的「譏、毀、苦、樂」等八種影響人的情緒,蘇軾認為這些情緒已經影響不了他修禪打坐,特地向佛印禪師炫耀一番。當佛印禪師看了蘇軾的詩後,揮筆批了兩個字,然後叫書童帶回去。
  • 蘇軾慫恿歌女向高僧表白,高僧回敬一首詩,短短28字卻驚豔了千年
    中學時,我們曾學過一篇《核舟記》,雕刻的是蘇軾、黃庭堅、佛印遊赤壁的場景。黃庭堅我們都知道,是蘇軾的大弟子,也是他一生的摯友。而佛印是北宋高僧,與蘇軾私交甚密。至今坊間還流傳著很多關於兩人的趣事。有一次蘇軾進廟找佛印,剛進門就見到一個小沙彌,起了逗弄之心,道「禿驢何在」。
  • 佛印說蘇軾是:「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讓蘇軾感到無地自容
    不知不覺講究喜從中來,頓覺自己是已經開悟了,於是不免就詩興大發,寫了一首詩用作表達自己的情緒。想著自己才正式學習佛道多長時間,就已經有如此的領悟,於是叫人將自己的這首詩交給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向自己的好朋友炫耀著什麼,但是在一個時辰之後,僕人帶著蘇東坡的詩作回來了,說什麼佛印大師,只在上面寫了兩個字就讓自己回來了。
  • 蘇軾與好友佛印的故事
    蘇東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啊?」佛印一本正經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來跟你打聽一個字。」「什麼字啊?」「你姓蘇的『蘇』字怎麼寫法?」蘇東坡一聽,眉頭一皺,知道佛印學問好,不會連個「蘇」字也不會寫,一定有名堂,便裝作認真地回答:「喔,「蘇」字嘛,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左邊一個「魚」字,右邊一個 「禾」字。」佛印也假裝糊塗地問:「喔,假如草字頭下面左邊是「禾」右邊是「魚」 呢?」蘇東坡說:「那還是念「蘇」啊:」佛印接著說:「那把「魚」擱到草字頭上邊呢?」
  • 蘇軾和佛印和尚不得不說的故事
    話說有一天蘇東坡寫了一首詩,自己感覺不錯寫得特別滿意,就派書童把這首詩送過江去請佛印長老品評,詩這麼寫的「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詩寫的還有點禪意,因為蘇東坡也經常和佛印和尚在一起參禪論道,所以說對佛教也比較懂。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我的心已經不再受到外界的誘惑了,就好比佛陀端坐在蓮花座上一樣。詩裡的八風不是自然界的風,是特指佛教裡的喜怒哀樂、誇獎、詆毀、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