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菜鳥,央企和深圳國資 國貨航混改項目終於落定

2020-12-17 財富中國網

從2018年開始啟動的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航集團」)旗下的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國貨航」)混改項目終於落定。

根據深圳國際(00152.HK)最新發布的公告,包括深圳國際、菜鳥網絡、國改雙百發展基金和國貨航員工持股平臺在內的投資者,共出資48.52億元,向國貨航增資,合計佔股31%。

公告透露,深國際(深圳)、資本控股、國泰貨運、朗星及其他投資者與國貨航訂立增資協議,國貨航同意增加其註冊資本人民幣33.14億元。其中,深國際(深圳)出資15.65億元認購國貨航新增註冊資本10.69億元,持有國貨航10%股權,成為後者第四大股東。不過公告並未透露其他新股東的持股比例。

引入菜鳥,央企和深圳國資

國貨航成立於2003年11月,註冊資本73.76億元,主要經營內地、香港和澳門地區,國際定期和不定期航空貨運、郵件運輸和按照貨物運輸的行李運輸,以及航空器維修,同時開展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地面服務和航空速遞,地面設備的製造、維修、汽車及零配件的銷售和汽車租賃等業務。

截至2020年7月31日,國貨航的資產總計157.16億元,所有者權益87.11億元,今年前7個月公司的營業收入105.24億元,淨利潤18.53億元。

目前,國貨航擁有8架B777F貨機、3架B747-400F貨機及4架B757-200SF貨機,同時獨家經營國航的全部客機腹艙業務,在全球通航43個國家和地區及187個城市,具有國內外航空運輸能力、國內外貨站經營能力及國內外地面配送能力。

在此之前,國貨航的控股股東為中航集團旗下的中國航空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持有65.22%的股權,剩餘股份分別由國泰航空中國貨運控股有限公司和朗星有限公司持有,持股比例分別為17.74%和17.04%。

本次增資完成後,國貨航原來的兩大股東中航集團和國泰航空的股權被相應稀釋。其中,中航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45%,國泰貨運和朗星的持股比例分別降為12.24%和11.75%。

據記者了解,早在2018年,國航就表示正在推進旗下航空貨運物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當年,國貨航完成了置出上市公司中國國航(601111.SH)的工作,也意味著混改工作實質性啟動。

而此次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後,意味著混改工作的落定。深圳國際的公告稱,國貨航將通過本次增資項目,引入多元化股東並實行員工持股,增強資本實力,優化產業布局結構。未來,國貨航將成為具有採購、運輸和銷售能力的「電商+物流」綜合服務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參與國貨航混改的菜鳥網絡,是阿里巴巴旗下物流相關板塊,深圳國際則隸屬深圳市國資委,主要從事物流港、收費公路的投資經營;國改雙百發展基金是由央企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發起成立的基金,主要參與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資產重組和改制上市等項目的投資。

航空央企混改引資全面開花

上述投資方選擇方式,與已經完成混改工作的東航旗下東航物流相似。

最近幾年,央企三大航的混改工作動作頻頻,最迅速的就是東航。2017年6月19日,東航物流引入聯想控股、普洛斯、德邦、綠地集團等幾家戰略投資者,以22.55億元出讓45%的股權。

與此同時,東航物流還開放了員工持股,核心員工持股方持股比例為10%左右,主要集中在中高級管理人員和對公司發展起重要作用的核心業務骨幹,首批持股人員的入股價格,與戰略投資者入股東航物流的價格一樣,相當於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企業命運綁定。

此外,當時的混改還明確,東航物流的所有員工都要「脫馬甲」,也就是脫離國有企業員工身份,與混改後的新東航物流重新建立市場化勞動關係,形成「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獎懲管理體系,以及市場化的薪酬分配與考核機制。

這樣的改革也推動了東航物流體制機制的變革,並扭轉了貨運航空「十年九虧」的窘境。去年,東航物流還披露了招股說明書,擬在上海主板上市。

另據記者獨家了解到的信息,東航集團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中聯航和航食公司也已成立了混改推進小組,預計也會按照東航物流的路徑開展引進戰略投資者、員工持股、上市的三步走。此外,東航還完成了集團層面的股權多元化工作,在集團層面引入來自四家戰略投資者的資金,總計310億元。

而除了東航和國航,南航旗下公司的混改工作也在推進之中。去年,南航集團已經宣布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在集團層面引入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確定的投資主體廣東恆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鵬航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增資資金各100億元,合計增資300億元。之後,南航集團將部分注資注入上市公司南方航空(600029.SH)。

在子公司層面,南航已經獨資組建了中國南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整合了南航集團旗下相關貨機及腹艙運力、貨站及機坪保障、國際物流等相關貨運資源,並希望尋找戰略投資者。此外,目前南航獨資的通航公司也計劃出讓不超過35%的股權,引進不超過4個投資方,並開展員工持股。

「目前三大航子公司層面的混改試點都不約而同優先選擇了貨運板塊,主要原因一是貨運不改不行,近幾年物流行業大發展,但航空貨運逐漸邊緣化,盈利水平不強,儘管疫情期間貨運業務火爆,成為各公司的救命稻草,但隨著各國醫療裝備生產進入正軌,國際航空貨運已回歸常態,接下去也賺不了多少錢,不改看不到出路;二是貨運收入佔比均不超過10%,存在感較低,怎麼改都不會傷筋動骨,更有利於放開手腳。」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對記者分析。

相關焦點

  • 國貨航混改方案邁大步 菜鳥網絡、深圳國際等出資入股
    根據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國際」)11月9日發布的公告,菜鳥網絡、深圳國際、國改雙百發展基金和國貨航員工持股平臺共出資48.52億元向國貨航增資,合計佔股31%。具體來說,根據公告,本次增資的近50億元中,深圳國際出資15.65億元,認購國航新增註冊資本10.69億元,其他投資者合計出資32.87億元,認購22.45億元新增註冊資本,但這些投資者的具體出資金額公告中並未進行披露。據悉,增資項目完成後,深圳國際將持有國貨航10%的股權,並將提名一名董事,而包括菜鳥網絡在內的其他投資者持股比例則為21% 。
  • 三大航旗下企業 混改加速進行中
    此次引入戰略投資者,將為通航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和體制機制支持,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加快通航做優做強做大,這也是激發活力動力、推動南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而在南航通航混改消息發布前,各方對航企混改的關注都集中在航空貨運領域。除了之前已經完成混改的東航物流外,國貨航混改的消息也在11月9日有更新消息傳出。
  • 國內三大航混改繼續深入 南航通航引入國改雙百發展基金等3家投資...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丹昱)訊,11月26日,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旗下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南航通航」)正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國改雙百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電網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南航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3家投資主體,並實施員工持股。
  • 南航物流混改落地 航空貨運競爭力待提升
    12月22日,南方航空下屬全資子公司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簡稱「南航物流」)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引入普洛斯隱山資本等7家投資主體,共計增資約33.55億元。至此,國內三大航空公司旗下物流子公司混改全部落定。
  • 南航通航混改落地 三大航子公司戰投相繼亮相
    在保持南航股份控股地位的前提下,南航通航通過本次混改,引入國改雙百發展基金、南網產業投資集團、南航資本控股和珠海通航通(員工持股平臺)。由此,國有三大航(國航、南航、東航)子公司層面混改引入的投資方紛紛亮相。根據南航港股上市公司25日晚間公告,南航通航本次混改分為增資和股權轉讓兩部分。
  • 南航物流混改落地,前十月賺了33億
    今天上午,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混改增資籤約儀式在廣州舉行,南航引入普洛斯隱山資本、鐘鼎資本、國改雙百基金、君聯逸格、中國外運、中金啟辰和中金浦成等7家投資主體,並實施員工持股。航空央企混改引資全面開花在此之前,東航集團旗下的東航物流最先開始混改,也是三大航貨運物流混改力度最大的。2017年6月19日,東航物流引入聯想控股、普洛斯、德邦、綠地集團等幾家戰略投資者,以22.55億元出讓45%的股權。
  • 央企航司混改跑步前進 三管齊下成為「標配」
    至此,繼東航物流混改、國航貨運混改之後,三大央企航司的貨運混改相繼落地。近年來,從集團到子公司,從貨運到通航板塊,央企航司的混改工作全面開花,並且加速落地。在混改路徑方面三管齊下——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實施員工持股,已成為央企航司混改的「標配」。
  • 三大航旗下物流業務先後混改 貨運航空成產業新動能
    借鑑東航經驗 國航南航混改值得期待 從混改步伐最快的東航物流改革進程來看,國貨航和南航物流的混改,無論是引入的投資者陣容,或是混改進展速度,都頗為值得期待。
  • 旅遊業成國資混改尖兵 哪些細分領域有更多機會?
    在混改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國企也通過資本市場獲得了大量融資。據國資委初步統計,2017年,中央企業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超過700戶,其中通過資本市場引入社會資本超過3386億元。旅遊將成混改尖兵 民企需重點關注  從混改推進的時序來看,在下一步的混改工作推進中,旅遊行業由於其非國計民生核心地位,且完全競爭的產業屬性,將有可能成為混改的尖兵和先行領域,面對有限的資源和國資混改機會,民企確需認真研究,重點關注,紮實發力。
  • 南航混改再下一城;誰拍下龍江航空
    更多可刷微信或微博「航旅圈」,加入航旅圈俱樂部(微信群)參與探討和互動,可加微信hanglvquan1、南航混改再下一城南方航空晚間在港交所公告,於11月25日交易時間後,與南航通航、南方電網產業投資集團、國新雙百壹號、南航資本控股及通航通投資訂立協議
  • 央企混改進程加速
    本次專題會議釋放出兩個政策信號,即首批央企混改試點落地加速、七大壟斷領域央企混改全面推廣。按照目前的政策推進思路,在央企層面,混改優先在具有示範和推廣意義的試點企業展開,第一批6家試點央企集團包括東航集團、聯通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中國船舶工業。其中,聯通集團混改推進較快,公司公告顯示改革試點方案正在推進。
  • 引入三大投資方 南航旗下通航公司混改起跑
    來源:北京商報備受關注的南航混改逐步揭開神秘面紗,而這一輪身先士卒的是南航旗下的通航企業。11月26日,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通航」)正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國改雙百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電網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南航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三家投資主體,並實施員工持股。
  • 夜話丨南航子公司啟動混改,三大航混改哪家快
    來源:航旅圈1南方航空(600029)全資子公司——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南航通航」)增資項目在北交所掛牌,擬出讓約50%股權,引入2至4名戰略投資方,並開展員工持股,比例為5%-10%。南航通航的引資,也是南航混改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南航集團已在去年7月底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在集團層面引入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確定的投資主體廣東恆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鵬航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增資資金各100億元,合計增資300億元。之後,南航集團將部分注資注入上市公司南方航空。
  • 吉祥航空:參與央企混改,與東航交叉持股落定
    2002年,均瑤集團與東方航空合資成立了武漢航空,後均瑤集團退出;2006年在上海成立吉祥航空,東方航空總基地也在上海;2016年,東航集團進入國家發改委首批央企混改試點名單,均瑤集團看到作為民營航企參與的機會。
  • 中國誠通再推2000億基金 萬科參投尋混改合作
    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包括華僑城A、華貿物流、招商蛇口、中國中車、中國電建、中國鐵建、中國中鐵等上市公司的股份都曾劃轉至中國誠通。一位央企開發商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其所在的公司一部分股權於2018年被無償劃轉給誠通。誠通和國新作為僅有的兩家試點企業,主要是打造持股平臺,言下之意即不會幹涉公司運營。
  • 「三大航混改」持續 籌謀電商勝算幾何?
    醞釀多時的南航旗下物流板塊混改靴子終於落地,從最終方案來看,「天地合一」的產業體系以及電商貿易等業務成改革重點。12月22日,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物流」)宣布正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7家投資主體,並實施員工持股,這也標誌著南航集團在關鍵改革領域又邁出實質性步伐。
  • 上海國資研究院完成混改:引入安徽國控廣州國發等戰略投資人
    上海國資研究院完成混改:引入安徽國控廣州國發等戰略投資人 澎湃新聞記者 戴高城 2020-07-28 19:12 來源
  • 解局|中國誠通再推2000億基金 萬科參投尋混改合作
    誠通和國新作為僅有的兩家試點企業,主要是打造持股平臺,言下之意即不會幹涉公司運營。混改基金則是國資運營的創新性市場化手段,2016年中國誠通發起設立國內首個國企結構調整基金,總規模達3500億元,創私募基金規模之最。國調基金成立一年來便參與了中國中治、中國國航、中國電建、洛陽鉬業的定增,以及出資129.75億元參與聯通混改,此後還與招商局集團組建首隻子基金等。
  • 央企混改提速 國資委透露下一步重組計劃
    兩家重組央企旗下的中國船舶、中國重工等上市公司陸續發布公告,披露更多合作細節: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實施聯合重組,新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整體劃入中國船舶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