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鄧布利多清了清嗓子,「我還有最後一些分數要分配。讓我看看。對了……第一項——羅恩.韋斯萊先生,他下贏了許多年來霍格沃茨最精彩的一盤棋,我為此獎勵格蘭芬多學院五十分。」
麥格教授的局
乍一見到許多比自己還要高大的多的巨型石像棋子,哈利、羅恩和赫敏都嚇得渾身發抖。在哈利和赫敏手足無措的時候,羅恩最先反應過來,知曉必須要下贏這局棋才能通過這一關。在因棋藝不佳而缺乏底氣的哈利和赫敏面前,格蘭芬多小棋聖羅恩當仁不讓的站了出來……
文中代言,上文中哈利等人的處境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最精彩的部分,三人組在闖魔法石守護關卡。為了守護尼可梅勒委託鄧布利多保管的魔法石,霍格沃茨的教授們紛紛應邀設下關卡,其中麥格教授所設下的關卡就是這巨型巫師棋棋陣。想要闖過這一關,闖關者必須以棋子的身份代入棋局中的一方勢力,贏下這局棋才行。
巫師棋=魔法版西洋棋《哈利波特》中所謂的巫師棋其實就是西洋棋,只不過巫師們的棋子是施了魔法,能活動能說話。
1.棋盤與棋子
西洋棋(Chess),又稱西洋棋(其實據考證該棋起源於亞洲,有中國、古印度、古波斯三種說法),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棋類遊戲。西洋棋的棋盤由64個黑白相間的格子組成;棋子分黑白兩方共32枚,每方各16枚;與中國象棋將棋子擺放在棋盤上的點上在點線之間移動不同,西洋棋的棋子是在棋盤的格子中擺放和移動的。
2.棋子的走法
西洋棋的規則是白者先行,每次走一步,雙方輪流行棋,直到對局結束。各種棋子的走法如下:
國王(王):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
皇后(後):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
城堡(車):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除王車易位外不能越子。
主教(象):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
騎士(馬):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往外斜走一格;或者先斜走一格,最後再往外橫走或豎走一格(即走「日」字)。可以越子即沒有中國象棋中的「蹩馬腿」限制。
士兵(兵):只能向前直走,每次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走一格或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通常情況下,兵在吃子的時候,只能斜行一格吃掉對方的棋子。
此外,西洋棋還有「王車易位」,「吃過路兵」和「小兵升級」等特殊走法,這裡就不在詳細介紹了。
3.棋局相關
與中國象棋有「楚河漢界」和「九宮格」的區域限制不同,西洋棋沒有區域限制,所有的棋子都可以在棋盤上按行棋規則任意移動,哪怕是「國王」都可以直逼對方的老巢。
破局的羅恩
「哈利,你代替那個主教的位置;赫敏,你代替那個城堡。」「那麼你呢?」「我來做一個騎士。」
關於羅恩在棋子上的選擇在小說原著中,棋盤上黑白雙方的棋子都是完整列好在各自的位置上的,羅恩做出代入棋子的選擇之後,原有的棋子退出棋盤,讓出了位置,他們三人才站了上去。而電影版中,棋盤上黑棋已經空出了「主教」和「城堡」的位置,於是哈利和赫敏便聽從羅恩的安排,分別站到了「主教」和「城堡」的位置,而羅恩自己騎到一個黑棋「騎士」的馬背上客串了一回「騎士」。
他們三人代替的這三個棋子也是很有些意思的。
西洋棋子力價值是以兵為單位計算的,士兵計1分,騎士的力量相當於3兵,計3分;主教和騎士相當,同計3分(也有人認為象的行棋距離比馬更遠,因此其價值要比馬略強3分加小數點);城堡的力量更強,大致計5分;皇后的威力最強,視局面情況計8-10分。
哈利代入的「主教(象)」,其子力價值和靈活程度(進可攻退可守)都比較好,在棋局任何階段都有很大的存活可能。再者在西洋棋中,除了「國王」和「皇后」之外,就數「主教」的象徵地位最高,在西方文化中它是象徵著神權的,比「城堡」、「騎士」和「士兵」的地位要更高一些。所以作者J.K.羅琳借羅恩之手把這個位置安排給身為主角的哈利。
註:開局雙方各有兩個「主教(象)」,在棋盤上一個佔白格,一個佔黑格,由於其斜行的走法,最初在白格、黑格的主教便只能在限定在白格、黑格中移動了,因此又被稱為「白格象」和「黑格象」。雙象俱全時,能夠形成火力交叉,形成覆蓋面更廣的攻擊防守範圍。
赫敏代入的「城堡(車)」,其子力價值、靈活程度是非常強的。在西洋棋中,除了「皇后」之外,就數「城堡」的威力最強,用「城堡」來攻城略地是無堅不摧的強大,用來防守後方也是極為穩固的堅實。在「王車易位」的規則下,用「城堡」來保護「國王」鎮守後方的用法也更加便利。於是羅恩安排赫敏來代替「城堡」也有照顧妹紙的用意。
哈利和赫敏都是巫師棋菜鳥的水平,作為主力隊員,羅恩選擇代入「騎士」來挑大梁。「騎士」的走法類似中國象棋中的「馬」,也可以稱為「馬走日」,它走的是三乘二的「日」字格。在西洋棋中,是唯一可以越子行棋的棋子,「騎士」沒有"中國象棋"中「馬」的"蹩馬腿"限制。這使得「騎士」的價值雖然不是很高,卻非常靈活,容易調動,也容易雙抽,從這一點看,它的價值不亞於後。
羅恩選擇「騎士」這種操作難度相對大的棋子,既彰顯了羅恩棋力高超,也對應了西方的「騎士精神」。騎在戰馬上的羅恩也確實將騎士精神貫徹落實到了這局棋中。在哈利和赫敏一籌莫展之時,向來沒什麼主見的羅恩意氣風發的站了出來,以自己高超的棋藝帶領了夥伴們闖過了難關,捍衛了自己霍格沃茨小棋聖的榮譽(Honor);哈利和赫敏棋力不佳,挑大梁的羅恩將夥伴們放到安全的位置,自己衝鋒陷陣吃掉了白棋的大量棋子,印證了自己格蘭芬多的英勇(Valor);在殘局之時,羅恩勇於為朋友犧牲(Sacrifice)自己,以自己的犧牲為朋友的勝利來鋪路。
荊棘滿地的勝利之路與中國象棋圍繞著「將」「帥」為核心的規則相似,西洋棋是圍繞著「國王」這個棋子為核心的棋類遊戲,最原始的規則就是守護好自己的「國王」,吃掉對方的「國王」即可獲得棋局的勝利。
由於哈利等人代入了「主教」「城堡」和「騎士」三個棋子,羅恩在這局棋中除了要保護好己方的「國王」,還要守護好哈利、赫敏和自己所代入的棋子,這使得破局的難度大大增加。畢竟如果下棋的人被掃地出局了,那麼無論棋盤上佔據了多大的優勢也是一切成空。
按《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電影來看,羅恩在第一步棋時出於試探的目的,在白棋走了兵E4後,跟了一步黑兵D5,結果被對方果斷吃掉了送上門的小兵。開局就被對方單兵直入地吃掉了自己一個兵,這使得背負四個要害的羅恩陷入了非常被動的局勢。
在一番艱苦奮戰後羅恩打破了困局,贏得了棋盤上的主動。不過在勝利有望的情況下,他們似乎又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
從影視中的局面來看,哈利所在的黑格象以及白格象和另一個騎士都在白皇后的攻擊範圍之內,羅恩在保全自己的情況下,救下哈利不難,但黑棋好不容易營造的大好局面將再度出現變數。
羅恩的選擇是「騎士」G5-H3將軍,在G1位置的白「國王」不能動彈,橫豎斜幾個方向都被黑棋的「白格象」和赫敏所代表的「城堡」封死了。面對這種局面,白棋只能用「皇后」吃掉羅恩所代表的「騎士」。
羅恩的「騎士」被白「皇后」吃掉了,但白棋步入末路,白「國王」依然無法動彈,而白「皇后」也陷入棋局邊緣,沒了機動性。羅恩「犧牲」出局之後,哈利按照羅恩的囑咐行棋「教士」A3-C5將軍,至此白棋徹底沒戲了,縱然白「皇后」再由H3-E3替「國王」擋一下,下一步哈利的「教士」C5-E3吃掉白「皇后」再度將軍,至此白棋「國王」無路可去被徹底將死。
註:哈利等人的巫師棋殘局局面是一位油管大神按《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版中的細節還原的。
圖片中黑線:黑棋相關棋子的攻擊區域覆蓋線路;白線:白棋相關棋子(主要是「皇后」)的攻擊或行棋區域覆蓋線路;紅線:黑棋羅恩和哈利的行棋路線;紅色箭頭:黑棋將軍或白棋威脅到哈利的攻擊線路;五角星:白「國王」的行棋禁區(不能送將)。
總得來說,羅恩.韋斯萊在這局棋中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他不但展示出了精湛的棋藝,而且還表現出了屬於真正格蘭芬多的高貴品格。鄧布利多加給他的50分,雖然有開後門的嫌疑,但終究也是羅恩應得的獎勵。
後記:羅恩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那樣子活像一個被曬乾的紅蘿蔔。格蘭芬多們的歡呼聲差點把施了魔法的天花板掀翻了。他們頭頂上的星星似乎也被震得微微顫抖。珀西在大聲告訴其他級長:「是我弟弟,你們知道的!我最小的弟弟!順利通過了麥格教授的巨型棋盤陣!」
開最大的腦洞,品最有趣的故事。我是靈衝霄,歡迎關注評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往期精彩回顧:鄧布利多:都是巫師,為啥甘道夫能絕處逢生,我就只能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