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花83元窮遊西藏,不願解開衣扣的女孩,11年後現狀如何?

2020-10-17 格局太小

執筆為劍,寫天寫地寫華年;落棋為子,點兵點將點江山。

01

「以夢為馬,詩酒趁年華,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11年前,這句話爆火於全國上下各個角落,單單憑藉這一句話下定決心辭職,義無反顧前往西藏「洗滌靈魂」的人,不在少數。

一句話,創造了一個神話。

然而,鮮有人知,寫下這句話的女孩,竟然花了83塊錢,硬生生來了場說走就走的窮遊,走完整條川藏路,只用了83塊錢。

一個女孩,創造了第二個神話。

這女孩,名為張小硯

時光如白駒過隙,現如今,11年時光已過,她現狀如何?

02

張小硯生於江西農村,是個「離經叛道」的孩子,高中沒念完就輟學了。

輟學並非是因為成績不好,反而在校時常常考年級第一,家裡也不是窮得上不起學,更沒有重病的老母親要照顧。

她輟學的理由,很簡單——覺得學校學的東西沒意思。

那個時代的農村,女孩能上學,已然是一件幸事,父母能支持,則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可張小硯偏偏要逆其道而行之。

父親在家裡,日夜勸她,好好讀書,她不聽;母親在一旁聽著,勃然大怒,對她動了手,她還是不聽。

最終,二老徹底無奈了,便遂了她的願,給她買了張船票,送往孤身一人前往城裡打拼。

這一年,張小硯15歲。

沒有學歷,面試官壓根不願給她一個面試的機會,找不到像樣的工作,只能端盤子,擺地攤,幹銷售……

每過半年,她就會換一個城市,換一份工作,極不穩定。

你以為她會被殘酷的現實狠狠打醒,幡然醒悟,學歷這塊敲門磚真的太重要了?

事實證明,這個年紀輕輕的女孩,不僅沒有灰溜溜地逃回家裡,反而越挫越勇,在網上搜集各個公司的信息,以各種藉口直接找到老闆。

就這樣,聊一聊,磨一磨,還真就讓她搞定了工作,並且不止一次。

張小硯在北京待的時間最久,做過攝影師,廣告人,兒童雜誌編輯,影視美術指導……

同事們得知,這女孩沒有學歷,沒有人脈,竟能出現在這個辦公室裡,與一眾高學歷的人平起平坐,只覺得匪夷所思。

轉機發生在08年,這一年,張小硯來到了四川,這一年,恰巧發生了百年難得一遇的——汶川大地震。

天府之城,一夜之間,萬物傾塌,煙塵滾滾,哀嚎遍野,哭泣如斯,宛如人間地獄。

這是張小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面對死亡,看著跪在廢墟上一個個哭得撕心裂肺的人,她滿目悲戚,噙著眼淚,拼盡全力在災區建了7所帳篷學校和一所簡易幼兒園。

儘管簡陋,卻撐起了一位又一位孩子破碎的童年。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個先來。」

這是「劫後逃生」的張小硯,刻進骨子裡的一句話,觸及靈魂深處。

09年,她欲回到災區探訪學校,卻因橋斷繞道回了成都,又因路段塌方,再繞道,逐漸越走越遠,到了雅魯藏布江,心想:

來都來了,順道去西藏吧,地圖上不過一紮遠,應該挺近。

沒有計劃,沒多少錢,從雅魯藏布江到西藏,再從西藏到成都,十分兇險,九死一生。

就這樣,一個神話,誕生了。

03

到達西藏時,張小硯全身上下,只剩下兩塊錢,看到路邊有人磕頭乞討,索性將最後兩塊錢給了乞討者,將自己清零,重新開始。

正如她所說:

我是追求自由的亡命之徒。

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過不了沒錢的生活,張小硯也一樣,於是,身無分文的她,去了寺院,借了喇叭,坐在街邊,給路過的人說書,說的繪聲繪色。

好心人給她丟下錢財,她數了數,一共114塊8毛。

捧著這些錢,她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準備憑藉著這114塊8毛,從西藏返回成都。

不管是來西藏時,還是從西藏離開時,都沒有任何不堪發生,不曾一次「解開衣扣」,背上行囊,一步又一步地走在川藏線上。

她的窮遊,不是白吃白喝,和如今極具貶義的「窮遊」不同。

碰見有司機願意捎帶一段路程,她就幫貨車司機搬運貨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碰見藏族人了,就和他們打一場球,贏得一碗泡麵或者一瓶水;

碰見喇嘛了,就主動上去幫他們背柴,換得一個大餅吃。

最終,在帳篷裡度過了70多個夜晚的張小硯,順利抵達成都,此時,身上還剩下31塊錢。

也就是說,從西藏到成都,70多天的日程,她只用了83元,並且未曾一次「解開衣扣」。

10年,她將經歷寫成書,造成了現象級的傳播,一舉爆火,沒有留戀凡塵俗世,悄悄買了船票,隱居桃花源,種稻釀酒。

為了尋得最可口的泉水,她搬至廬山腳下的桃花源,對面的山頭,就是陶淵明的家。

後來,央視攝影組不惜千裡迢迢前來採訪她,被她直接拒絕,原因讓整個劇組哭笑不得。

她說:

回去吧,下次,帶了下酒菜再來。

這是她親手創造的桃花源,桃花源下,有張小桌,這是她的一扇窗,每天會聚集著五湖四海的人,將外面的世界帶至她面前。

這便是她的江湖,全世界都無可替代。

曾有讀者問我:

那些披著洗滌心靈的外衣,自願解開衣扣窮遊的年輕人,到底圖什麼?

她們,不是圖什麼,而是在自欺欺人,所謂窮遊,只是一個偽精緻的騙局。

我有個朋友,去過西藏,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

「網上鋪天蓋地說西藏搭車特別容易,其實啊,那只是針對女孩而言,特別是美女,都知道是圖什麼,我一男的,站在路邊一天也攔不到一輛車。」

網上也有個熱門提問:

去西藏有意義嗎?旅行有意義嗎?

說實話,沒有任何意義,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才是最大的意義。

《旅行的藝術》裡有這麼一句話:

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於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旅行目的地本身。

如果可以將遊山玩水的心境帶入自己的居所,那麼,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亞於洪堡的南美之旅中,所經過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叢林。

你瞧,並非一定要苦行萬裡,才能尋得生命的意義。

食用的五穀雜糧,乘坐的擁擠地鐵,看過的人生百態,嘗過的酸甜苦辣,哪一個不比遠方擁有更大的學問和智慧?

與其在能力不夠時,天天喊著「詩和遠方」,不如先提升自己,內心充實的人,哪兒都有詩,哪兒都有遠方。

相關焦點

  • 花83元窮遊西藏,不願「解開衣扣」的女孩,11年後現狀如何?
    然而,鮮有人知,寫下這句話的女孩,竟然花了83塊錢,硬生生來了場說走就走的窮遊,時光如白駒過隙,現如今,11年時光已過,她現狀如何?,還是從西藏離開時,都沒有任何不堪發生,不曾一次「解開衣扣」,背上行囊,一步又一步地走在川藏線上。
  • 11年過去了,花83元窮遊西藏,不曾解開衣扣的女孩,現狀如何
    便果斷辭職,孑然一身前往西藏窮遊。然而,張小硯走完川藏線時,僅花費83元。我們不得不佩服這個女孩的勇氣,以及對自己的嚮往。如今,11年過去了,這個女孩現狀如何呢?張小硯,生於江西農村,年幼時便表現出異於常人之處,早早輟學在家,無論父母如何勸說,也未能使其改變自己想法。
  • 11年前,花83元窮遊西藏的女孩結局如何?
    夢想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骯髒,一些女孩子從西藏洗滌心靈後回來,就懷孕了,更可怕的是,她自己也說不敢說是誰的。這個造夢者的名字叫做張小硯,出生於江西的某農村,是一位真正的「離經叛道者」,堪稱現代版的三毛,在2009年的時候,她在災區探訪學校,繞道走到雅魯藏布江,這時候,她突發奇想,乾脆去一趟西藏吧,一念生,張小硯就開始了自己的窮遊之旅。
  • 11年前那個花83元窮遊西藏,拒絕央視採訪的女生,如今過得如何?
    聽了這番以窮遊享樂的行徑,恐怕許多老一輩恐怕都是匪夷所思,畢竟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身上分不帶甚至坐不起公共汽車,更別提拿去旅遊了。可以窮遊的驢友群體其實並不少,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有人開始行動了,比如11年前,有一個女孩,身上只帶了83塊錢就隻身跑到西藏。
  • 不要把「窮遊」,變成一場解開衣扣的「狂歡」
    窮遊,遊的是什麼,早被拋之腦後。夢想之路,一地雞毛。01、窮遊不是身無分文的出發「我要走遍全中國,不花一分錢。」這是一名男子對窮遊的理解。這個想法的由來,是因為他看過一篇報導。一位德國老奶奶不花一分錢生活了17年,於是這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便萌發了「不花一分錢走遍全國」的想法。毅然決然辭去了工作,2013年的秋天,他開始了這場異想天開的奇幻之旅。走過了福建、浙江、上海、四川、甘肅...一路上,衣食住行全靠別人施捨。
  • 窮遊川藏線,一場解開衣扣的狂歡?「窮遊女」真實的生活百態
    窮遊,就是用最經濟的方式去&34;盡天下美景,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窮遊」似乎變了味兒,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不想花錢,一蹭到底」的旅行方式。只要帶上美貌就可以窮遊,去西藏洗刷心靈也成為一個文青標配了,其實網上有很多的自駕遊的日誌,窮遊的攻略,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輕的女性寫的,寫出什麼【帶上自己心靈去西藏僅花1000元!】
  • 11年前,那個花83元窮遊西藏的姑娘,後來怎麼樣了...
    >- 生活 故事 -說起窮遊西藏有太多的人能講述出太多的故事而今天講述張小硯的故事網上關於她的「傳說」都是從「83遠走西藏」開始的卻因橋斷繞道松潘回成都後又因路段塌方,再繞道漸漸走遠…到了雅江索性湊錢買了摩託車一路開進了西藏…
  • 11年前,那個花83元窮遊西藏的姑娘,後來怎麼樣了.
    「江湖上」關於她的故事,都是從「83元走西藏」開始的。數了數身上的錢,還有31塊錢,從拉薩回到成都,70多天的行程,只花了83元。2020年,不知不覺間,11年過去了。那個地方要有最清冽的泉水,要有最適宜的溫度,要有花、有草、有山、有林。
  • 那個花83元窮遊西藏的姑娘,後來怎麼樣了...
    「江湖上」關於她的故事,都是從「83元走西藏」開始的。數了數身上的錢,還有31塊錢,從拉薩回到成都,70多天的行程,只花了83元。2020年,不知不覺間,11年過去了。那個地方要有最清冽的泉水,要有最適宜的溫度,要有花、有草、有山、有林。
  • 窮遊,如今已經變成一場解開衣扣的狂歡?
    答案就是「窮遊」!窮遊,也叫做經濟旅行,就是用最經濟的方式去遊盡天下美景。當年因為「窮遊」失聯的人數,高達全國總失聯人數的30%。「窮遊」路上遇害:「窮遊」被騙入傳銷組織等,這樣的負面新聞比比皆是。有位女大學生自述窮遊經歷,趕路的途中,她試圖搭順風車,但最後發現,只有解開衣扣,才會有司機願意停下來。
  • 窮遊,不是一場解開衣扣的狂歡
    窮遊,更多時候指的是一場旅行的性價比。該花的錢一分不少,不是必須花的錢一分不掏。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窮遊」被一些人曲解為乞討式旅行。他們讓「伸手」變得理所當然。她們把「賣肉作為籌碼」說成是「各取所需」那般好聽。
  • 10年前,那個花83元窮遊西藏的姑娘,後來怎麼樣了...
    而今天小編講述張小硯的故事網上關於她的「傳說」都是從「83元走西藏」開始的2009年她回到災區探訪學校卻因橋斷繞道松潘回成都後又因路段塌方,再繞道漸漸走遠…到了雅江索性湊錢買了摩託車一路開進了西藏…一路睡帳篷或是最便宜的床位70多天後平安從拉薩回到了成都數了數身上的錢還剩餘了31塊錢70多天的旅行僅僅花了83元
  • 不解開衣扣,你還想免費搭車?「窮遊」風光的背後,充滿狼狽
    」,從字面意思上也不難理解,就是花最少的錢讓自己出門旅遊一趟,很多驢友甚至連路費都不想出,就想著怎麼省錢怎麼來。之所以川藏線上的「窮遊女」最多,原因就是318國道在2006年就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而其精華部分川藏線,橫跨中國中西部,攬括了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觀等不同的自然景觀,自然成為了很多旅遊人士必去的「打卡」之處。
  • 川藏線上的窮遊女孩很混亂?
    川藏線上的窮遊女孩很混亂?窮遊搭車,解開衣扣;開個客棧,美女投懷送抱,幾乎不少人對川藏遊的想法便是如此。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旅行的路上,遠離都市喧囂的川藏風光,吸引一大波文藝男女,特別是大學生和剛進入職場不久的新人。而這些人往往資金並不充沛,窮遊沙發客便成為了一個選擇。
  • 到底該不該窮遊?
    前些日子,男子窮遊四川失聯一事,再一次把「窮遊」這個詞推向了輿論旋渦。窮遊,更多時候指的是一場旅行的性價比。該花的錢一分不少,不是必須花的錢一分不掏。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窮遊」被一些人曲解為乞討式旅行。他們讓「伸手」變得理所當然。
  • 偽窮遊,掏空了多少中國年輕人
    最近,男子窮遊四川失聯一事,再一次把「窮遊」這個詞推向了輿論旋渦。旅行菌今天就想和大家討論一下:什麼是窮遊?窮遊,更多時候指的是一場旅行的性價比。該花的錢一分不少,不是必須花的錢一分不掏。窮遊,遊的是什麼,早被拋之腦後。夢想之路,一地雞毛。- 01- 窮遊不是身無分文的出發「我要走遍全中國,不花一分錢。」這是一名男子對窮遊的理解。
  • 偽窮遊,掏空了多少中國年輕人...
    窮遊,遊的是什麼,早被拋之腦後。夢想之路,一地雞毛。一位德國老奶奶不花一分錢生活了17年,於是這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便萌發了「不花一分錢走遍全國」的想法。毅然決然辭去了工作,2013年的秋天,他開始了這場異想天開的奇幻之旅。走過了福建、浙江、上海、四川、甘肅...一路上,衣食住行全靠別人施捨。
  • 80後女孩帶5000元窮遊11國 邊擺攤賺錢邊旅遊
    沒錢了擺攤掙錢,為省錢借宿陌生人家,一路感動和驚險相伴……  80後女生帶著5000元遊了11國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黃婧 實習生 藍粵  核心提示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曾經風靡網絡的話,不知鼓舞了多少嚮往自由旅行的年輕人。
  • 女白領講述「窮遊」之旅:被摸腿、為搭車解開自己的衣扣...
    資料圖(來源網絡)「我一直夢想去西藏,但巨大的開支只能讓夢想擱置。『窮遊』點燃了我的西部遊夢想。」胡佳告訴記者,她用一個星期時間制定了只花5000元往返拉薩的旅遊路線。為了安全起見,她在網上發出了同遊邀請。很快,也在北京上班的鄭冠(化名)成為同行者。
  • 川藏線奇怪,為什麼司機不願搭載窮遊女?司機表示惹不起
    去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走走,感覺身心都能得到一次洗滌,而因為西藏是被稱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因此每年向西藏出發的遊客不在少數。只是,藏遊雖好,所花費的路費卻不是所有人能接受的,這種時候,選擇窮遊就成為少部分人的選擇。今天講講川藏線奇怪,為什麼司機不願搭載窮遊女?司機表示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