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表示: 臺北車站將實施 「永久禁坐令」 引發民眾不滿..

2021-02-14 兩岸商匯

↑↑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去關注  

可以看到很多的好文章

建議大家點擊右上角將【兩岸商匯】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臺北車站大廳曾擺出「迷宮陣」活動


臺北車站內黑白相間的棋盤格大廳是其特色之一,經常可以看見民眾席地而坐聊天。

為防範新冠肺炎,臺鐵2月29日起禁止民眾在此聚集,近日臺鐵又表示,可能對臺北車站大廳實施「永久禁坐令」,引發民眾關注。

臺北車站大廳的規劃問題,成為20日臺「立法院」會議焦點。

據臺灣《聯合晚報》20日報導,「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稱,臺北車站大廳7月底前不會開放,臺鐵會在這段期間規劃後續做法。

前臺北市交通局長濮大威認為,臺北車站大廳是否開放民眾席地而坐,屬於價值觀問題,畢竟臺灣還有很多勞工,需要方便舒服的空間社交,算是一種特殊需求。

高雄中山大學學者宋世祥稱,臺北車站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個文化匯集地,並將其與紐約時報廣場相比。

一些臺灣網民在臉書發起「周六坐爆臺北車站,野餐唱歌靜坐躺臥皆可」活動,要求臺鐵重新開放大廳。

目前的臺北車站是1989年啟用的,鋪有黑白格相間地板的大廳因沒有設立座位,一直以來都是當地民眾和遊客的重要群聚地點。

有臺媒20日回顧稱,2012年8月為了慶祝穆斯林開齋節,大批印尼勞工在臺北車站大廳聚會。

臺鐵拉起隔離線,並限制活動範圍,引發「歧視移工」的爭議。

臺北車站之開齋節 


此後幾年內,臺北車站每年在開齋節期間,都會出現人潮散坐在大廳四周、穿戴各色頭巾熱鬧繽紛的景象。

現在,臺北車站一樓中央大廳被當作「多功能展演空間」,以每天1萬元至40萬元新臺幣不等的價碼承租給各機關、學校、公司或慈善公益團體。

臺北車站快閃熱舞,準媽媽性感跳Despacito

臺北車站,不只是車站

這裡藏滿了故事

是許多人夢想和現實交織的地方

是開始但一定不是結束

「 每一個站,都有它的意義 "

每次下臺北捷運站的時候

看著靜止的座椅,流動的列車

還有行走的工作人員

總想對著這個故友說

很多人選擇在這裡下車

帶著對臺北繁華的憧憬

在這裡開始他們的旅程

很多人在這裡分別

離開這個滿滿歸屬感的地方

但的心依然深深在這裡紮根

臺北車站美得很古典卻又現代

站在人潮中明明匆忙卻又覺得安靜

在這裡每時每刻都有不一樣的故事


在地圖上它是臺北的中心

東邊有101,西邊有西門町

南邊有貓空,北邊有故宮


臺北車站承載了最多臺北的歷史

見證了無數的悲歡離合

也承擔了臺北轉運樞紐的重責大任

臺北車站的發展

1891年臺北的第一代車站誕生

那時候的臺北車站是歐洲棚式車站

臺北車站的誕生將臺灣引入了鐵路時代

1941年臺北車站改建為現代主義風格

在之後的發展下臺北車站再次改建

第三代車站以中式傳統建築設計為主

還引進了翻牌式時刻表和百貨公司


臺北車站商圈漸漸開始發展

到了1993年

當時臺北最高樓的新光三越百貨站前店開幕

臺北車站商圈風靡全臺北

隨著臺北地區其他商圈的崛起

臺北車站不再如當時那般風光

但是大部分的臺北人心裡

臺北車站有著不可替代的回憶和地位

在臺灣每個車站都有每個車站的特色

臺北車站最大的特色

就在於你我並不相識

卻能靠著同一根柱子的兩側

各自席地而坐

你聽著音樂而我吃著關東煮


在這裡,兩個陌生人之間的距離

就這麼神奇的悄悄拉近

起身相視的時候,莞爾一笑

成為彼此生命中微風一樣的過客

在車站的地下街

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

他們也許坐在地板上一整夜

也許就地枕著行李躺下睡著


臺北車站就像臺北的一個小縮影

這裡車水馬龍讓你感受到繁華的氣味

但也有著各式各樣的人物

所有的一切都是參差不齊

周邊的商家和景點都是類別繁多

價格也是各種各樣

但是,就在這樣的地方

常常可以找到屬於你的小確幸

不趕著坐車就到誠品書店

靜靜待上一會兒

回味《一頁臺北》影片裡

男女主角相遇的情節

via:微博@俊揚額

在這裡隨處可見旅客們喜歡的伴手禮

最不缺的就是各式雜貨小物品店

還有數不勝數的美食

臺鐵便當

作為臺鐵的第一大IP,臺北車站怎麼可能放過賣臺鐵便當!

臺鐵便當的大名相信小夥伴們已經了解。臺鐵便當的歷史由來已久,

而且如今已經成為各地的產業鏈條之一,提供臺鐵便當的幾個地區目前也成為很多人打卡的重要地方(比如池上)。

同時,臺鐵便當的價位很便宜,而且內容豐富,這是大家都愛臺鐵便當的重要原因。

(某一次在臺鐵上買到的便當)

臺鐵當然也抓住了這一點,在各大車站售賣臺鐵便當,把它做成IP到處宣傳,也只有重文創的灣灣才能做到了。

臺北車站把二樓外包了出去,做成了微風臺北車站美食街,這裡除了往來的遊客外,當地臺北市民也會來這裡餐廳吃飯。

在節假日和周末,人真的非常非常多,建議在平常時段來用餐,要不然要花很久來等位子。這裡有很多不錯的餐廳,價格稍稍比外面高一點,但還是非常不錯的!

搭臺鐵捷運的話,地下二樓是兩個島式臺鐵月臺和兩個島式高鐵月臺,地下三樓和四樓分別為臺北捷運藍線和紅線的島式月臺,共設有8個出入口。

車站為三鐵合一,換線通道以及和各個通道,非常多,有大概70多個出口,分分鐘轉昏頭。

說起臺北車站,就想多嘮叨幾句。打心底說,臺灣在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方面,做的是真的好,整體民眾素質相當之高,深感佩服!

臺北車站大廳地面設計是黑白風格,地磚全以黑白相間的樣式鋪設,沒有任何座椅,人們都是坐在地磚上。

最讓我驚訝的是,大家都是坐在了黑色的地磚上,沒有任何的標示,下意識都選擇了黑色,把白色的地磚留給行人過往之用!

在臺灣是沒有安檢的,不管坐捷運還是火車,即使是在機場,你也只需走過安全門即可,不會有人在拿探測儀摸上摸下。

有人說,安檢是為大眾安全考慮,很正確。但做到不安檢,這更是一種莫名的信任,這種信任是有來源的!

臺灣的捷運和巴士是不許帶食物上車的!

在臺灣的公共運輸上都有博愛座,你可以看到,即使捷運和臺鐵的區間車(PS:這種車不發售座位)擠滿了人,你也會發現博愛座永遠都是空著的。

有時候會有極少數極少數人會坐在博愛座上,我都不大會相信這是臺灣當地人,就是一種莫名的信任感。

車廂很安靜,車廂裡絕對不會有人外放電視劇,都是戴著耳機,即使打電話、交談也都是很低的聲音,也不會有小孩在亂跑亂鬧。

乘坐手扶梯的時候,人們都會排成一列,主動站在電梯右側,把左側空出來留給那些趕時間需要快走上去的人們。

《臺商總匯》一個大家值得推薦的平臺.

你關注了嗎?

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趕快按下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特供大陸地區的平臺

讓你在大陸

也能享用臺灣美食

體驗臺商優質商品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進入特供大陸地區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

相關焦點

  • 臺北車站「永久禁坐令」引不滿 島內網民發起「坐爆」活動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北車站內黑白相間的棋盤格大廳是其特色之一,經常可以看見民眾席地而坐聊天。為防範新冠肺炎,臺鐵2月29日起禁止民眾在此聚集,近日臺鐵又表示,可能對臺北車站大廳實施「永久禁坐令」,引發島內關注。
  • 臺北車站"永久禁坐令"引不滿 民眾發起"坐爆"活動
    ,經常可以看見民眾席地而坐聊天。為防範新冠肺炎,臺鐵2月29日起禁止民眾在此聚集,近日臺鐵又表示,可能對臺北車站大廳實施「永久禁坐令」,引發島內關注。臺北車站大廳的規劃問題,成為20日臺「立法院」會議焦點。據臺灣《聯合晚報》20日報導,「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稱,臺北車站大廳7月底前不會開放,臺鐵會在這段期間規劃後續做法。
  • 不滿臺北車站禁坐地板,臺灣人要去野餐唱歌躺臥抗議
    臺鐵的臺北車站內黑白相間的棋盤格大廳,是其特色之一,常見臺灣民眾席地而坐聊天。不過因應防疫需求,臺鐵從2月29日起,禁止民眾在臺北車站大廳群聚,席地而坐,近期評估考量這個空間應是作為旅客購票服務及疏散場所,永久不開放席地而坐。
  • 臺北車站大廳坐不坐?網友揭過去真實用途
    北車大廳坐不坐?網揭過去真實用途。圖為包括人權團體在內的400人23日中午在北車大廳席地而坐,抗議臺鐵,網友卻不以為然 (圖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陳佑誠攝)    臺鐵一度研擬臺北車站大廳永遠禁止席地而坐,引發部分民眾不滿,23日吸引上百人至該處靜坐抗議。
  • 全臺最大迷宮:臺北車站
    車站複雜的程度,讓「地頭蛇」臺鐵臺北站長李永生都承認「偶爾也會迷路」,他說,很多人剛從地下車站一出來,往往就會搞不清楚方向,加上臺北站是以東南西北為劃分,臺灣民眾比較不習慣,所以如果你在臺北車站看到有人提著行李慌張奔跑,十之八九,他迷走了。
  • 臺北車站大廳「禁坐令」解除?柯文哲給答案
    臺北車站大廳是否延續禁坐令引發論戰,臺交通部門政務次長王國材指出,臺鐵沒有永久禁止的選項,擬用規劃座位、限制時間等措施,臺鐵到7月底解禁前都會持續檢討。身為臺北市大家長的市長柯文哲20日在社交平臺上發表對禁令的看法,「只強調管理方便,常常成了壓抑多元的殺手」。柯文哲甚至打趣說:「我比較喜歡坐在白色格子,能坐就不要站」。
  • 不滿臺北車站大廳禁止席地而坐 島內約400人到場靜坐抗議
    不滿臺北車站大廳禁止席地而坐 島內約400人到場靜坐抗議 2020年05月23日 14:4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網友發起「坐爆臺北車站」活動。(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鐵路部門研擬疫情後繼續禁止民眾在臺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有網友發起「坐爆臺北車站」活動,相約今日(23日)中午12點到臺北車站大廳靜坐抗議,現場估計有400人到場。臺鐵指出,疫情過後會邀集相關單位與學者,討論大廳該如何使用。
  • 臺北車站成全臺最大迷宮:設施混亂旅客迷路(圖)
    中新網5月25日電 臺灣《聯合報》今日在頭版頭條報導,全臺最大的迷宮是哪裡?臺北車站。每天至少有二十萬旅次進出的臺北車站,三鐵共構加上五條地下街及高達七十多個出口,站體設施盤根錯節,加上轉乘動線指引「各吹各的調」,讓車站成了一座大迷宮,天天都有人「迷走」!
  • 400人群聚坐爆臺北車站 網友怒了:別人怎麼通行!
    包括人權團體在內的400人昨日在北車大廳席地而坐,抗議臺鐵,網友卻不以為然 (圖/陳佑誠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5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鐵研擬臺北車站大廳禁坐政策
  • 臺北車站搭舞臺 4萬外勞歡慶開齋節(圖)
    前年開齋節後的假日,數萬名印尼外勞湧進臺北車站大廳,事後臺鐵拉起紅龍「維持動線」,但多次遭人權團體抗議;去年臺鐵改採柔性勸導,卻引發某檢察官在臉書上抱怨,指眾人群聚在大廳吃喝,有礙觀瞻。今年臺鐵以紅龍區隔售票區與活動區,派出多位服務人員引導,隨時保持出入口淨空。
  • 臺北車站是「三鐵共構」的車站,是全臺最大的交通樞紐
    臺北車站臺北車站,位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中正區,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管轄的特等站,也是臺灣高速鐵路北端起訖點站 ,為三鐵共構(地鐵、臺鐵、高鐵)車站。臺北車站為地上六層(每層樓約3000坪) 、地下四層建築,站場規模為4臺9線。臺北車站(第四代站房)建築主體系仿中式傳統建築設計,其屋頂採單簷廡殿頂,建築中央並設有天井。
  • 臺北車站大廳禁席地而坐 臺鐵局擬不再開放
    臺鐵局因疫情關係,自2月29日起禁止民眾於臺北車站大廳席地而坐。由於島內疫情趨緩,臺交通部門正研議三階段鬆綁海陸空禁令,其中,預計8月1日起公共空間重新開放。不過,臺鐵有意延續禁止民眾席地而坐的禁令。
  • 臺北車站公交車大調整 2016年元旦正式實施
    華夏經緯網10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公共運輸處12日表示,配合西區門戶計劃,行經臺北車站前忠孝西路的公交車路線明年1月起要大調整,部分路線將停駛、縮短營運路線或避開忠孝西路,預計將減少10%以上班次。
  • 臺北捷運喋血事件令臺各界震動 臺當局高度重視
    □王豐收  2014年5月21日下午,在臺北捷運板橋線龍山寺站至江子翠站發生重大隨機殺人事件,目前已造成4死24人輕重傷。犯罪實施者鄭捷被現場民眾制伏並在新北市江子翠站被警方拘捕,目前已被新北市警政署羈押,臺灣「內政部」警政署正與新北市警方進一步合作,力圖查清全部事實和犯罪動機。  鄭某為何許人也?為何實施如此殘酷犯罪?
  • 洗刷「全臺最大迷宮」封號 臺北車站導航誕生
    臺北車站素有「全臺最大迷宮」封號。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系資料照     華夏經緯網4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鐵首創車站導航。臺北車站有「全臺最大迷宮」封號,為洗刷這稱號,最近研發出「臺北車站不迷路導航」,民眾尋找出入口、購票點或與人相約,下載「臺鐵EZ GO」App,可在手機不上網狀態下使用導航,全球首創採擴增實境方式,「傻瓜版」設計讓老中少都適用,界面有如指南針,臺鐵信息處長黃勢芳說,「只要看得懂箭頭,跟著走就不再怕迷路!」最快5月初上線。
  • 臺北車站,一個有故事,會讓你流留忘返的車站!
    1891年臺北的第一代車站誕生那時候的臺北車站是歐洲棚式車站臺北車站的誕生將臺灣引入了鐵路時代同時,臺鐵便當的價位通常比大陸的火車便當便宜,內容比較豐富,這是大家都愛臺鐵便當的重要原因。搭臺鐵捷運的話,地下二樓是兩個島式臺鐵月臺和兩個島式高鐵月臺,地下三樓和四樓分別為臺北捷運藍線和紅線的島式月臺,共設有8個出入口。
  • 臺北車站不開放移工群聚 未規劃提供特定地點
    臺北車站移工群聚現象存在已久,若北車不開放群聚,雙北尊重移工移動的自由,雖無提供場所給移工休憩聚集的規劃,但部分地點因常見移工身影而別具特色。    臺鐵因應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防疫,2月29日起禁民眾在北車大廳席地而坐及群聚,隨著疫情減緩而擬朝不開放方向規劃,引起部分人質疑,甚至有外溢到雙北其他地區的聯想。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統計指出,全市約有4萬名外籍移工,高達9成來自印度尼西亞,其他則是菲律賓、越南、泰國。移工多半會在臺北車站、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公園等地出入。
  • 重現臺鐵車站風華 臺南、山佳等車站將全面大修
    華夏經緯網1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展現濃濃臺灣味,臺鐵將整修臺南、山佳和內灣支線竹東、九贊頭車站,要恢復這些古蹟的風華,成為民眾觀光新景點,甚至還規劃旅店,要讓民眾睡在車站。    據報導,臺鐵表示,臺南車站、山佳老車站和內灣支線竹東、九贊頭車站都是日據時代遺留下的古蹟,隨著時代的變化,原本的絕代風華也逐漸褪色,臺鐵為重現這些建築往日風光,決定整修這修車站,以後民眾不用遠赴日本就可以看見絕美車站。
  • 臺鐵局長視察臺北車站屋頂工程 要求做好防颱風準備
    8月7日,工人正在臺北車站屋頂清理屋瓦。(圖片來源:蘋果即時)東南網臺北8月7日訊 (福建日報駐臺記者 李芳)「蘇迪羅」颱風襲臺,臺鐵方面繃緊神經,嚴加防臺。但近來,臺北車站正在進行拆除屋瓦工程,今天,臺鐵局長周永暉帶隊視察臺北車站屋頂工程,並指示將瓦礫清除乾淨,避免掉落。
  • 臺北車站神經緊繃(圖)
    (圖片來源:臺灣媒體)  中國臺灣網6月4日消息 臺北地鐵殺人事件恐重演?據臺灣媒體報導,一名黃姓民眾日前寫信至臺鐵局長信箱,指他最近在創作小說的過程中,遭5月21日臺北地鐵殺人案件幹擾情緒,希望臺鐵能安撫他;信中還提及他一度想在臺北車站內重演殺人事件,讓臺鐵繃緊神經,上周緊急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