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明星「宵久」抱病而死 三問臺北動物園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七歲的「宵久」(右)去年就出現為爭奪老大,與父親「菊忠」較勁的行為。 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魂斷入贅路的「宵久」,解剖發現患嚴重肺炎,等於是「抱病借殖」,對於這起意外外界三大質疑,一是為何臺北動物園事前都沒發現宵久已生病?再者為何選在高溫溽夏運送?且為什麼要讓長途運輸風險高的成年公長頸鹿冒此風險?

    動物園表示,長頸鹿固定會做檢查,在運送前並無發現異狀,島內外在生前就檢查出長頸鹿有肺炎的案例極少,主要因為現在並沒有適合河馬、犀牛、長頸鹿等大型動物使用的大型X光機,增加檢查出肺炎的困難度。

    臺「農委會」特生中心野生急救站獸醫師詹芳澤表示,診斷是否有肺炎一定要透過X光片加上血液檢查才能確診,若光只有感染導致白血球上升,也不能斷定是肺炎,也可能是其他的細菌感染。至於臺北動物園在運送前有無為宵久進行血檢確定身體有無狀,臺北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基於讓敏感的長頸鹿情緒安穩,不會運送前一周抽血採樣,近一個月內並沒有替宵久抽血檢驗。

    由於成年長頸鹿長途運輸風險極高,過去動物園曾採取先運送小公長頸鹿,等長大再交配,或以其他動物交換小長頸鹿。園方指出,「宵久」的弟弟「宵璋」才五個月大,且宵久與父親已開始競爭,才決定派宵久去。並選在零點30分啟動運送計劃,避免白天高溫。

    臺大關懷生命愛護動物項目計劃動物福利項目教師林怡君說,搬運對動物來說是環境改變,對動物生、心理都會有壓力,若再加上生理、心理狀況不好,會使動物承受更大壓迫感。

    臺大動科系教授陳明汝說,搬運動物應儘量讓動物免於緊迫,但現在天氣熱,高溫就是造成緊迫原因之一。13年前動物園也曾將一批動物搬遷至臺東池上牧場,就刻意選在傍晚出發,就是為避免高溫增加動物運送風險。

    臺「農委會畜牧處長」李春進說,阿河事件後,「動物保護法」增訂運輸過程中飼主若因疏忽導致動物傷亡,可罰15000元到75000元(新臺幣),若是故意還可能面臨一年以下徒刑;至於這次是什麼原因導致長頸鹿死亡,會由臺北市政府動保處處理。

 

責任編輯:徐亞旻

相關焦點

  • 臺北動物園長頸鹿明星「宵久」 魂斷相親路
    臺北市動物園雄性長頸鹿明星「宵久」要前往六福村相親,動物園在二月就將箱籠放置在園區旁,讓它慢慢熟悉。 圖/臺北市動物園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圖/臺北市動物園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昨天凌晨安排長頸鹿明星「宵久」送往六福村「相親」,不料喜事變憾事,宵久才被送入專門打造的搬運箱,就出現不適,團隊緊急終止運送施救,宵久一度甦醒,但僅五分鐘就停止呼吸。
  • 臺北動物園明星長頸鹿「相親」途中不幸死亡
    臺北動物園的明星長頸鹿「宵久」,原計劃10日清晨搬運到位於新竹的六福村主題遊樂園「相親」,不料出發不久就不幸死亡。這是臺灣第一例長頸鹿在運輸過程中死亡案例,臺北動物園和六福村的「借殖」計劃也暫時停擺。 據臺北動物園方面介紹,園內的網紋長頸鹿家族都屬一個家族。
  • 臺北市立動物園再傳長頸鹿死訊
    中國臺灣網8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長頸鹿「妞妞」2015年8月底因難產母女雙亡,今(10日)又傳出園內另一隻長頸鹿的死訊。臺北動物園表示,長頸鹿「宵久」原訂今天清晨搬運到六福村主題遊樂園借殖,順利進入搬運箱的「宵久」,在吊掛搬運過程中突然坐臥在搬運箱中,獸醫師評估不適合搬運,隨即重新將「宵久」送回長頸鹿的內舍。經麻醉檢查未見異狀,注射麻藥解劑時,「宵久」出現甦醒前跡象,未料隨後停止呼吸,經急救未成功,宣告死亡。(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
  • 臺北動物園長頸鹿連死3隻 園方:無關近親繁殖
    中新網9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內長頸鹿都是同一家族,近5個月內就死3隻,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無關近親繁殖,但已考慮家族隔離飼養。  長頸鹿「麒麟妹」今年3月生下女兒「小鶴」,但「小鶴」拒絕進食,5月夭折;緊接著懷孕的「妞妞」8月底難產,母女同時死亡,5個月內折損3隻長頸鹿。
  • 長頸鹿之死:歷史的受害者
    目前臺灣擁有長頸鹿的動物園分別是臺北市立動物園、新竹六福村及臺南頑皮世界,而「菊忠」與「長宵」最小的孩子「宵璋」,也已繼「宵久」的死亡之後,「順利」借殖到六福村。可以想見,未來這三家動物園無論如何交換動物個體,近親繁殖都在所難免。
  • 禁錮與瘋狂動物園是誰的快樂天堂?
    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7歲的公長頸鹿「宵久」,被送往私人動物園新竹六福村「借殖」的搬運過程中意外死亡。
  • 中國最好的動物園在臺灣 | 臺北動物園遊記_1256
    作為動物園愛好者,花老師自然不會錯過素有美名的臺北市立動物園。逛完以後我確認了一件事:這是全中國最好的動物園,沒有之一。按照分布地理和類群,臺北動物園的動物被劃入亞洲熱帶雨林區、非洲區、澳洲區、溫帶動物區、鳥園等若干個展區。這些展區中,和熱帶沾邊的幾個最好看,畢竟臺灣是個居於亞熱帶的地區。
  • 臺北動物園建園100周年 三代動物明星出門迎賓
    (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今年是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100周年,為讓民眾一窺動物園的「前世今生」,園方近日在入口廣場設置3個大門意象,從第一代的動物明星、紅毛猩猩「一郎君」,圓山時期的「臺柱」大象林旺,及木柵時期的無尾熊,通通看得到。
  • 臺北動物園
    非洲動物區模擬非洲草原的生態環境,展示以中大型動物為主,大多數採混群展示,以鄰近水塘的樹蔭與灌叢來模擬東非莽原動物聚集的情境。本區展示動物中有數種列名於華盛頓公約,受國際貿易管制的瀕危珍稀物種,包括非洲象、斑馬、河馬、長頸鹿、犀牛、黑猩猩等。獅子明星:非洲獅獅忠,原為英國皇家大馬戲團所豢養,1990年至臺灣巡迴演出時遭遺棄,隔年由臺北動物園所收留,在園期間長達16年,由於曾長期受過馬戲團訓練,性情溫馴聽話,2007年4月22日過世,享年26歲。
  • 臺北動物園&民權東路花鳥市場
    【這是剛好五年前的今天碼的,關於臺北動物園和民權東路(花鳥市場)的遊記,今年因為疫情原因沒有機會去參加臺北馬拉松,做個留念。
  • 逛了臺北這麼多次竟然沒有發現這麼有趣的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又稱木柵動物園,這裡的動物擁有原生居住環境,宛如一座原始森林。臺北動物園分戶外展示區和室內展示館兩部分,戶外展示區包括了臺灣鄉土動物區、兒童動物園、亞洲熱帶雨林區、沙漠動物區、澳洲動物區、非洲動物區、溫帶動物區、鳥園區、水鳥觀察區、溼地生態園、蟲蟲探索谷以及蕨園;室內展示館則有教育中心、昆蟲館、兩棲爬蟲動物館、無尾熊館、企鵝館以及酷cool節能屋等分區。園區很大,想要一天逛完會比較辛苦,建議有選擇地前往明星場館參觀,感受該園的精華。
  • 昆明一動物園,長頸鹿卡在枝杈上異常死亡…(視頻曝光)
    4月16日下午,昆明圓通山動物園長頸鹿「海榮」,不慎將頭卡在樹杈上,因頸部受損致腦供血不足而不治身亡。
  • 快樂的臺北市立戲精動物園一日遊(圖超多)
    在一個風和日麗,春暖花開的上午,我來到位於臺北市木柵的動物園,現場都是父母帶孩子,老師帶小朋友,女生帶男生,好一幅祥和的氛圍,只有我中年怪黍薯獨身一人,而且還一路傻笑。現在動物園共有三隻臺灣黑熊,分別叫」寶貝」、」小熊」、」小敏」,年紀都很大了,所以這是」黑熊養老村」。
  • 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周年歡樂嘉年華 動物大搬家
    中新網4月2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今年是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100周年,19日舉辦「世紀方舟、快樂啟航」踩街遊行,隊伍長14公裡,重現1986年動物園從圓山搬遷到木柵的盛況,臺北市24所小學上千位學童扮演數十種動物造型,遊園列車浩蕩隊伍模擬28年前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大搬家」數千隻動物搬遷的路線與過程
  • GlamuzinaPatterson在奧克蘭動物園創建了有角度的長頸鹿庇護所
    紐西蘭奧克蘭動物園的長頸鹿屋的兩個相交的屋頂旨在舒適地容納長頸居民及其人類飼養者。紐西蘭工作室 Monk Mackenzie和Glamuzina Patterson被要求創建一個新的長頸鹿繁殖庇護所,以容納動物園不斷擴大的種群。該簡報呼籲建立一個低調的低成本庇護所,其中應包括兩個窩點,並為動物園管理員提供一個單獨的區域。
  • 臺北動物園無尾熊Coral難敵病魔 被施以安樂死
    原標題:臺北動物園無尾熊Coral難敵病魔 被施以安樂死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3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無尾熊「Coral」罹患重病,一路照顧「Coral」的保育員袁知芃曾為它到行天宮祈福,病情仍不見起色,園方決定為「Coral」安樂死,16日在保育員袁知芃懷中離世。   動物園說,「Coral」剛滿5歲,2010年3月16日出生於澳洲,在2011年10月23日來到臺北動物園。
  • 臺北故宮策劃新展:走進古畫裡的「動物園」
    2019年7月5日起,想看動物的兒童除了去動物園外,還可以去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澎湃新聞獲悉,今年夏天,臺北故宮博物院首度與臺北市立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高雄壽山動物園及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聯手為小學童策劃「故宮動物園特展」, 將真實動物的照片、標本和古畫同臺呈現。試圖以繪畫、標本等多角度呈現,讓觀眾彷彿置身於真實動物園,營造親子共學共玩的輕鬆學習情境。
  • 除了林旺和馬蘭,你還認識哪些動物園明星?那些風靡臺灣的動物們
    動物園的明星動物與人類的明星一樣,種類一直隨著時間而變化,園方除維持一些各動物園常會飼養的大型動物外,也常不斷追求搜集更多所謂珍奇動物以吸引遊客,而這些動物便可稱為明星動物。就臺灣近代動物園的明星動物而言,除熱帶地區特有的大蛇外,大型哺乳類動物中的虎、獅、猿、象等是當時遊客注目的焦點,而河馬及長頸鹿則是日本內地動物園的珍奇動物;臺灣到戰後1958 年及1976 年才購入長頸鹿、河馬。獅子雖受遊客喜愛,是動物園內不可少的動物,但繁殖力較強,並不算罕見,相較之下老虎更形珍貴。
  • 每一處細節,都能感受到他們對動物的愛--【臺北動物園】考察!
    Easy come easy go--臺北動物園
  • 長頸鹿能輕鬆踢死獅子?實際上長頸鹿也是獅子的主要獵物
    受網上各種東拼西湊的視頻所誤導,很多人認為長頸鹿可以輕輕鬆鬆的踢死獅子,就如同「河馬把鱷魚一口咬成兩截」一樣,都是誇大其詞,長頸鹿確實可以踢死獅子,但這是極少數的特例,需要極高的運氣,並不是每隻長頸鹿都有這麼好的運氣。實際上長頸鹿也是獅子的獵物之一,獅子捕殺長頸鹿的情況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