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技術類企業家埃隆·馬斯克18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向公眾揭曉他的又一項交通革新產品,名為「地下交通隧道」,邀請媒體記者和社會名流充當第一批體驗嘉賓。
隧道內部 新華社資料圖
地下隧道入口「奧利裡站」:建在一個居民小區的中央,汽車搭電梯下行試驗駕駛時速僅為每小時64公裡,預期速度可達241公裡,「對我來說,那是一個振聾發聵的時刻。我當時覺得,『這東西肯定能成』。」馬斯克告訴媒體記者,第一次隧道旅行帶給他「史詩般」感受。
體驗隧道旅行
嘉賓登上馬斯克名下特斯拉汽車公司生產的電動車,穿行洛杉磯地上街道大約1.6公裡,抵達地下隧道入口「奧利裡站」。這個入口建在一個居民小區的中央,用馬斯克的話描述,「基本就在某人的後院裡」,裝備一部「無轎廂」電梯。
嘉賓所乘汽車搭電梯下行,來到地下9米處的幽暗空間,一條「意外狹窄」的隧道呈現眼前。
隧道入口 新華社資料圖
隧道燈光由紅變綠,營造類似太空或舞廳的效果。司機加速駛入隧道,據美聯社記者描述,汽車通行過程頗為顛簸,以致一名記者有「暈車」感。馬斯克解釋「顛簸」原因:「因為我們有點趕時間」,而且鋪路機效率出現問題。他承諾改善體驗:「以後會像(行進在)玻璃上一樣滑順。這只是一個樣品,所以邊緣會有點粗糙。」
地下高速路
馬斯克當天乘坐特斯拉汽車、再次親身體驗地下隧道。出「洞」後,他向在場嘉賓發表演說,描述這一新技術的意義和前景。
馬斯克說,地面交通狀況「太耗神」。他把這種地下交通隧道稱為「環」,期待未來能在世界各地城市地下運行;屆時,自主駕駛的電動汽車用電梯送達地下,需要配備經特殊設計、從汽車正常輪胎垂直方向「彈出」的「側輪」,沿「環」內軌道行駛。
據馬斯克說,每輛車配備這種「側輪」的成本是200美元至300美元。可通行車輛為自主駕駛類型,不限於特斯拉品牌,但必須是電動車,以避免產生尾氣。
隧道內將保留一定數量的自主駕駛汽車,以備行人和自行車騎手不時之需。一旦進入主隧道系統,每輛汽車都能保持最高速行駛,只有在隧道進出口處需要減速。「與其說像地鐵,它更像是一條地下高速公路。」
18日試驗駕駛時速僅為每小時64公裡,未來預期限速可達241公裡;即使以現有速度,走完整條大約1.6公裡的隧道僅耗費3分鐘,而在洛杉磯正常交通狀況下,這個時間還不夠汽車「開出停車場、右轉進入地面街道」。
隧道出口 新華社資料圖
被交通堵塞折磨出的新產品
馬斯克大約兩年前在社交媒體「推特」上抱怨「被交通堵塞折磨瘋了」,宣布他「要打造一部隧道挖掘機,準備開挖」。他隨後創建博林公司,英文意為「打洞公司」,同時諧音「無聊公司」。
隧道挖掘工程一度遭到附近居民抗議,抱怨噪音和揚塵幹擾日常生活。打洞公司因而取消在洛杉磯西區挖掘另一條試驗隧道的計劃。
馬斯克正在籌劃兩個地下隧道工程項目:一個「環」計劃連接洛杉磯道奇職業棒球隊主場道奇體育館和一座地鐵站;另一個「環」連接芝加哥市中心和奧黑爾國際機場。兩個項目都在接受環境影響評估階段。
他認為芝加哥的項目有望更早落成,希望洛杉磯項目能趕上在這座城市主辦202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馬斯克說,打造試驗隧道花了大約1000萬美元,僅是大多數地下隧道的挖掘成本百分之一。
馬斯克的企業當天同時發布一款新型隧道挖掘機,預期不久將出售,據稱挖掘效率4倍於現有隧道工程所用設備。
沈敏 據新華社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