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18個機場年虧損9億餘臺幣 僅桃園機場賺錢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2日 09:14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網8月2日電 臺島擁有18座機場,竟然僅有1座賺錢。臺灣「監察院審計部」日前提出的審核報告指出,全臺除了桃園中正機場、臺北松山機場、高雄小港機場3座有盈餘之外,其餘15座均呈虧損狀態,且虧損金額一年高達9億餘臺幣(約合2.25億港元)。若排除民航等部門的支出分攤經費,僅桃園中正機場1座有盈餘。
據《中國時報》報導,據臺「審計部」統計,自1988年至2004年底,臺民航局投入機場或航廈的新擴整建工程經費高達415億餘元(臺幣,下同),仍不含軍方撥用的土地建物及人事支出。島內18座機場的收支情形欠佳,2004年各機場的虧損金額高達9.44億元,曾函請民航局積極研謀因應,仍未見改善。
臺「審計部」查核去年營運情形,除桃園中正機場、臺北松山機場、高雄小港機場3個航空站有盈餘之外,其餘15座均呈虧損狀態,且虧損金額高達9億餘元,再加計臺民航局本部、飛航服務總臺等單位的支出分攤經費,僅中正機場1座有盈餘。
就各機場的運量來看,僅中正、臺北、高雄及馬公等4個機場的平均每日起降架次超過100架,屏東、綠島、蘭嶼、望安、七美、馬祖北竿及恆春等7座機場低於10架次,設施使用能量明顯偏低。
再從旅客載運量來看,各機場去年旅客總計4,426萬餘人次,比起2004年的4,411萬,僅小幅增加15萬餘人次;甚至還有15座機場的旅客人次,都比2004年人次減少。
高鐵通車衝擊 虧損將加劇
臺「審計部」指出,各機場的營運情況仍未改善,再加上臺灣高鐵預計在明年底通車,屆時將對各機場的營運造成衝擊,虧損情形恐將變本加厲。
臺「民航局」對此指出,該局正針對航空站委外經營可行性進行評估,並引進民間以提升航空站營運效能,目前各航空站除配合航空公司進行促銷之外,並將配合地方有關單位辦理相關活動,以提升營運績效。
臺「民航局」指出,為因應高鐵通車的衝擊,已研議包括持續檢討島內航線班次、協助業者實施聯營、鼓勵業者合併、調整場站費率、研議增設備降場等措施,以降低業者成本負擔。
責編: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