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臺語受邀唱臺語歌 李懿驚呼:膽子很大

2021-01-10 ETtoday星光雲

記者蕭雅玲/臺北報導

有「最美女丑」之稱的李懿,上山下海、主持都難不倒她,對她來說,難度最高的事情就是唱歌和講臺語,日前受邀到臺南工研院代表各行各業代表演唱公益歌曲《伸手》,還直言:「我唱歌很難聽,臺語又很爛,他們(工研院)真的膽子很大。」

李懿日前進棚錄音唱臺語歌。(圖/伊林娛樂提供)

進錄音室錄音前,李懿還與臺語歌手謝銘佑在現場直播玩起「臺語大挑戰」暖身,卻沒想到她的「破臺語」讓網友們笑爆,後來在謝銘佑的臨時臺語惡補教學下,錄音才順利完成。

工研院推出臺語公益歌曲《伸手》,邀請臺南各行各業代表演唱,李懿是歌曲中的驚喜嘉賓,她表示,家裡平時沒有講臺語的習慣,她的臺語則是跟臺南出身的前男友學的,這次唱臺語歌,除了要注意發音還要記歌曲的音調,讓她覺得超困難,過程中「老師(謝銘佑),分配4句歌詞給我,我錄音時他一直鼓勵我說我唱得很好,超感動。」

相關焦點

  • 破臺語受邀唱臺語歌 李懿驚呼:膽子很大
    記者蕭雅玲/臺北報導有「最美女丑」之稱的李懿,上山下海、主持都難不倒她,對她來說,難度最高的事情就是唱歌和講臺語,日前受邀到臺南工研院代表各行各業代表演唱公益歌曲《伸手》,還直言:「我唱歌很難聽,臺語又很爛,他們(工研院)真的膽子很大。」
  • 臺語歌曲概說
    臺語歌曲是臺灣同胞用鄉音抒發的心聲,尤其是那些流傳久遠的臺語老歌,是臺灣同胞的集體記憶,積澱著對生於斯長於斯的鄉土的深情眷念。不同歷史時期的臺語歌曲,呈現出不同的內容和風貌,反映了臺灣同胞對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現實的內心感受和精神訴求。
  • 許慧欣首次個唱謝博安助陣 唱臺語歌壓力大爆瘦
    來源:東星娛樂 責編:楊洪園 日期:2013-5-5 許慧欣首次個唱謝博安助陣
  • 31歲上海姑娘、首位臺語歌后李婭莎和範揚景、鄭力銘爆三角戀(圖)
    李婭莎金曲獎史上第一位大陸籍的臺語歌后李婭莎的「樂觀音樂」製作公司,控告旗下藝人範揚景違約,要求範揚景給付300萬違約金。判決書中還爆出「製作人近水樓臺橫刀奪愛,歌后的總經理男友,怒毆情敵逼籤約」的三角戀。判決指出,李婭莎原是鄭力銘女友,卻在製作金曲獎得獎專輯《愛》期間,與製作人範揚景走到一起。鄭力銘去年3月知情後,暴怒直奔範家揮拳毆傷範揚景,要求範揚景不準和李婭莎談戀愛,並當著範揚景和範父母親的面,用電腦修改先前籤的合約。
  • 黃乙玲奪金曲臺語歌后:唱歌唱到一度想放棄
    黃乙玲拿下金曲臺語歌后寶座,她從金曲常勝軍江蕙手中拿下獎座,她直說:「坐在臺下腦袋一片空白,沒想到她會叫到我的名字!」黃乙玲拿下金曲臺語歌后寶座,她從金曲常勝軍江蕙手中拿下獎座,她直說:「坐在臺下腦袋一片空白,沒想到她會叫到我的名字!」她坦言,本來對唱歌一度想放棄,因為從小六七歲就開始唱歌,私下自己已經覺得不快樂了,但因為師父與唱片公司老闆的支持,讓她開始做自己想做的音樂。她笑說:「以前總是唱哀怨、悲傷的歌,現在我要唱溫暖、愛跟勇氣的歌曲,給大家更多力量。」
  • 專訪蕭煌奇:遺憾缺席金曲獎 望臺語歌受肯定
    ,也希望自己在閩南語歌曲這方面的努力可以獲得金曲獎評審的肯定,但是非常遺憾的是26日當晚他無法親臨現場,因為早前就答應黃小琥會在馬來西亞擔任她的個唱嘉賓。網易娛樂臺灣特派報導組獨家訪問蕭煌奇,這位謙虛的臺語歌王表示對金曲獎的結果非常期待,也希望自己在閩南語歌曲這方面的努力可以獲得金曲獎評審的肯定,但是非常遺憾的是26日當晚他無法親臨現場,因為早前就答應黃小琥會在馬來西亞擔任她的個唱嘉賓,同樣也希望黃小琥這次可以如願拿到金曲歌后的殊榮。
  • 盤點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黃妃的六首歌,真是好聽哭了
    歲月如水,走過才知深淺;時光若歌,唱過方品心音。愛情因珍惜而美好;友情因真誠而長久;親情因相依而溫暖。人與人間,就是一份緣;情與情中,就是一顆心。情再濃,時間久了也會淡忘;愛再深,回應少了亦會心涼;心再熱,冷漠慣了只會冷卻;人再好,疲憊累了定會離開。珍惜每一次的相遇或際會。你們能與與這篇文章相遇便是緣分,希望你們讀過之後中有溫暖的感覺。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黃妃的六首歌。
  • 「臺語」、閩南語、「臺語文學」
    最近臺灣又有人炒作「臺語」了,《自由時報》的大標題:「臺語改稱閩南話是去臺灣化」。某綠色「立委」甚至說;「閩」字是門裡面有一隻蟲,是侮辱臺灣。可謂數典忘祖之極。  「臺語」和閩南語之爭也是老話題,民進黨「執政」時推行母語教育,指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數十年逼迫民眾學「國語」,小學生說母語還要受罰,成長經驗痛苦。
  • 「臺語」、閩南語、「臺語文學」
    最近臺灣又有人炒作「臺語」了,《自由時報》的大標題:「臺語改稱閩南話是去臺灣化」。某綠色「立委」甚至說;「閩」字是門裡面有一隻蟲,是侮辱臺灣。可謂數典忘祖之極。  「臺語」和閩南語之爭也是老話題,民進黨「執政」時推行母語教育,指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數十年逼迫民眾學「國語」,小學生說母語還要受罰,成長經驗痛苦。
  • 羅大佑去做「指甲光療」,迎接李千那飆唱經典臺語歌!
    30日將首次開臺語演唱會,邀請李千那合作,近期李千那的臺語專輯也讓他相當驚豔,羅大佑表示,「李千那的臺語歌很別致,她的喉音有一種韌度,使得悲傷的情歌 傷心而不悲哀,甚至有點撒嬌的韻味,是一種新女性臺語歌。」▲▼羅大佑為演唱會做指甲光療。
  • 專訪蕭煌奇:遺憾缺席金曲獎 望臺語歌受肯定
    ,也希望自己在閩南語歌曲這方面的努力可以獲得金曲獎評審的肯定,但是非常遺憾的是26日當晚他無法親臨現場,因為早前就答應黃小琥會在馬來西亞擔任她的個唱嘉賓。網易娛樂臺灣特派報導組獨家訪問蕭煌奇,這位謙虛的臺語歌王表示對金曲獎的結果非常期待,也希望自己在閩南語歌曲這方面的努力可以獲得金曲獎評審的肯定,但是非常遺憾的是26日當晚他無法親臨現場,因為早前就答應黃小琥會在馬來西亞擔任她的個唱嘉賓,同樣也希望黃小琥這次可以如願拿到金曲歌后的殊榮。
  • 「臺語歌后」江蕙 告別歌壇
    臺語天后江蕙在高雄封麥。(中時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編者按】「臺語歌后」江蕙今年1月初宣布今年的「祝福」演唱會,同時也是她的封麥演唱會,而臺北加高雄場足足,一如她之前在演唱會上所說的,越唱越不捨得,而在之前24場演唱會中,江蕙一直沒有演唱相當經典的名作《藝界人生》,讓歌迷小小扼腕,今天的封麥最終場,舞臺上確定沒有嘉賓,時間全都留給江蕙自己,兒歌后昨日演唱了《藝界人生》,唱自己這些年的生活,也未歌唱生涯畫下完美的句點。
  • 臺語片盛行20年間階段流行的分門別類
    等等新劇雨夜花、望春風、廖添丁破網補情天、海邊風、恨命莫怨天嘆煙花、雲霧奇緣、薄命花1962 年流行歌唱片 + 引起隨片登臺熱潮洪一峰主演歌唱片- 舊情綿綿文夏主演歌唱片- 臺北之夜【兩部引起潮流並帶起隨片登臺熱潮】歌唱片
  • 盤點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黃妃的六首歌,真是好聽哭了
    歲月如水,走過才知深淺;時光若歌,唱過方品心音。愛情因珍惜而美好;友情因真誠而長久;親情因相依而溫暖。人與人間,就是一份緣;情與情中,就是一顆心。情再濃,時間久了也會淡忘;愛再深,回應少了亦會心涼;心再熱,冷漠慣了只會冷卻;人再好,疲憊累了定會離開。珍惜每一次的相遇或際會。你們能與與這篇文章相遇便是緣分,希望你們讀過之後中有溫暖的感覺。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黃妃的六首歌。
  • 徐若瑄重返歌壇,臺語新曲憶亡父!
    藝人徐若瑄重返歌壇,全新單曲別人的今天在全臺電臺首播,這首歌曲是她首次嘗試臺語歌詞創作,要將這首歌送給已辭世的父親,也透露對父親的思念。徐若瑄近年的演藝活動多在戲劇、電影上,但過去她在樂壇其實曾有許多代表作品,如「愛笑的眼睛」、「狠狠愛」、「不敗的戀人」等歌曲都由她唱紅。除了歌唱外,她在歌曲作詞也多有表現,如周杰倫的「可愛女人」、方大同「如果愛」。
  • 「臺語」片開山祖是廈門人
    臺灣的觀眾對閩南語片的粗製濫造、閩南語發音不純,逐漸失去了興趣,幾年後,就由「臺語片」取而代之。所謂「臺語」,其實就是閩南話。因而,在臺灣的電影檢查檔案中,「臺語」片都稱為閩南語片。   1955年4月,臺灣的歌仔劇團嘗試拍「臺語」片。
  • 「臺語電影」大事紀
    9月底,第一部35㎜臺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何基明執導)殺青。由麥寮拱樂社女子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演出。   1956   1/4,首部35㎜臺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在臺北中央戲院放映,大獲成功,引發臺語片風潮。本年臺語片共出品21部。多以民俗(《廖添丁》、《瘋女十八年》、《望春風》)為題材。吸收歌仔戲、新劇、話劇人材。
  • 臺灣歌姬 非常女 黃妃 期待再度拿下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非常女.追追追的原唱者-黃妃出生於高雄的黃妃,小時候的夢想是當老師但是書讀的不怎麼好,後來改讀高職學習美發從小就很愛哼哼唱唱的她16度~黃妃一度拒絕演唱2000年正式出道,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即獲得第12屆金曲獎「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今最佳臺語女歌手獎)提名,而專輯中的主打歌〈追追追〉更成了她出道後的成名曲。
  • 「臺語」是如何從語言變成「政治」的?
    「臺語」是泉漳人帶過去的  在臺灣民間的口語中,一般講「淡水河也沒有加蓋啊,你去跳啊」,意思是叫人去死,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話,而陳水扁刻意用這段「臺語」俚語來回應用國語「嗆」他的人,還把淡水河改成太平洋,更莫名其妙把邏輯引導為「嗆」他的人是因為「覺得中國好、不愛臺灣」,所以才「嗆」他。  所謂「臺語」,其實就是閩南語。
  • (臺語原來是這樣)撲克牌的臺語怎麼說?
    「刮之枋」(khe-tsi-pang),是臺語諧音字,撲克牌的意思。這個詞若以華語表示,也是用諧音字湊合英文顯示為「K擊邦」,語源自日語的「揭示板」(Keijiban),中文是「佈告欄」的意思。那麼為什麼臺語要用「刮之枋」(khe-tsi-pang)來稱「撲克排」呢?雖說此音節源自於日語的「揭示板」(Keijiban),本意「佈告欄」似乎也和「撲克牌」紙牌遊戲相差甚遠。而且,日語的「撲克牌」說法為トランプ(Toranpu),並不是「揭示板」(Keijiban),可以說臺語這個詞彙雖源自於日語,但意思已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