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路上的私心話》第11期
一到香港,撲面而來一座繁華而擁擠的超級大都市。摩天的高樓,把天空切成一條一條,在香港的街上,大部分時間,只能看到小小的天空。
香港的大部分路都很小很窄。公交車一路上都在這種羊腸小道上拐來拐去,我真的很佩服司機的駕駛技術。
香港由四個部分組成:香港島,九龍,新界、離島。其中離島是200多個碎片片。
香港本來是很小的島嶼,現在的很多土地都是填海而來,從舊照片上看香港,處處可見山巒起伏,現在,山見不得,天際線也越來越近。香港的海,越來越小。
最理想的旅行時間是7天,可以抽空去離島吃海鮮自助,看看原生態的小村子,還有被刷成彩色的小房子。
無論去沒去過香港旅遊,香港在大多數人心裡都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香港給我的印象,是一個「舊」字。
舊情懷、舊傳統、舊工具。走在香港的街上,舊日痕跡隨處可見:繁體的文字、豎版的書籍、風水屋、算命街、老鐵軌、破舊的搭滿腳手架的老樓房……
它對於舊日情懷的執著,就像一個心事重重的成年男子,很多很多年過去了,無論他的味道和氣質如何與眾不同、無論外表如何光鮮,就那麼固執地將舊情人的回憶掩藏心底,一段舊日的回憶,教他永生難忘。
香港有著名的三大舊:太平山頂纜車、叮叮車,還有就,天星小輪。如果你去香港旅遊,舊日的情懷是一定要體驗一下的,它會讓你找回很多舊日的情愫。
天星小輪,已有百年歷史。踏入船艙,仿佛一場穿越的旅行,到處都是隔世的痕跡。當它舊日的夥伴們紛紛陳列入博物館,這隻小輪依舊穿梭于越填越小的這片海上,載著來來往往的旅遊者和市民,來不及回頭看一眼後來人再無法複製的往日時光。
香港,無論怎樣的日新月異,無論有多少旅遊者相追隨,它就這麼硬生生地把持著這些回憶,絲毫不放手。就像這陳舊的、似無生色的小輪一樣,他的故事,刻在船板上、貼在船艙中、漫遊在璀璨神迷的維多利亞港……
天星小輪,香港旅遊最值得體驗的交通工具。它有些簡陋,亦有些陳舊,它軌跡單一,價格低廉,每天搭載數以萬計的旅行者漂洋渡海。作為性價比最高的出行體驗,它得到幾乎所有到港旅行者的一致推薦。
驀然回首,百年無待。香港,執著地守著它的舊憶情懷。
叮叮車,是活躍在香港最繁華市中心街區的有軌電車,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叮叮車步子慢慢的,它的速度和香港人生活的節奏恰好相反。它們活躍在香港遊客最密集的地方,是旅遊香港島的首選交通工具。
香港有很多標誌性的文化符號,叮叮車是其中一道特別的風景。瘦削而挺拔的身軀、豔麗或復古的廣告,引來旅遊的人紛紛駐足拍照。
看起來高大上的樣子,其實坐它很便宜的,只要兩塊錢左右。一共六條線路,可以慢慢體會。
從油麻地一帶到上環一帶,叮叮車,是這個城市中獨有的情懷舊物。香港,在它略顯冷漠的背後,也有情懷的。
當司機腳踩踏板,車子便發出清脆的叮叮聲,清脆悅耳,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就像穿越了一樣,眼前的人群逐漸散去,仿佛一個人,走在上個世紀的老街上。
坐在叮叮車的前排看香港,是一場關於超級大都市的視覺饕餮盛宴。有藝術氣質的城市建築群和特別特別藍的天空,眼前的美景,和電影裡的超級大都市一模一樣。很豪華的享受,兩塊錢買來的豪華體驗,你不試試嗎?
對了,香港所有的車輛內禁止飲食,所以進了計程車、地鐵和巴士就不要吃東西了。
香港可說是一個國際化超級大都市,其繁盛程度在中國首屈一指。但由於香港面積小,人口多(外籍常住人士和遊客也多),長此以來,形成了一個極其擁擠的城市,導致這裡寸土寸金,物價飛飆。所以在香港生存,大部分香港人和遊客的感觸就是「小」、「貴」、「擠」。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香港成為「全世界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之一。香港,雖人多,但治安穩定;雖車多,但秩序井然;雖物價高,但美食名揚世界;雖擁擠,但空氣極好;到了香港,你會明白為什麼說「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上拼天賦」,因為香港人的高收入,和他們的努力程度之高,成正比。香港人長壽,和如上種種不無關係。
在香港(以及海外的很多國家和城市,網際網路行業並沒有像我們內地這麼發達,我們現在出門不用帶現金,一部手機搞定,但他們還不可以(2017)。
在商場和一些餐廳,能用支付寶和微信的地方就用支付寶和微信,能刷卡的地方就刷卡,因為這些是實時匯率,不用手續費;你在海外購物的記錄會被系統記錄下來,有助於提高你在銀行的信譽度。
香港dfs免稅店不時會有低價商品放出。別的不用買,就買他們做活動打折的幾款低價商品就行,低價商品真的很低。
香港,是一個很實際的地方。酒店位置越偏,價格越低;價格低的房間,必然面積小。你在網上看到的價格,和你的住宿位置、環境、面積,是成正比的。想在香港撿大的便宜,是沒有什麼機會的,香港人基本不吃人情世故後門和關係這一套,很現實,發達的世界都是如此。
想了解真正的香港,要去老區。去做街坊生意的小店子裡坐一坐,會收穫很多真實的生活。像淺水灣那樣富人住的地方,看看就好。香港,並沒有那麼多的富人,他們也會水深火熱,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平頭百姓的生活。我眼中的香港,它不平實,但真真切切。
總的來說,就是你還是要準備一些錢才能香港自由行的,但看看攻略,能讓你省掉很多冤枉錢。在香港,要想和內地一樣一百多塊錢就住條件不錯的快捷酒店,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儘量省,在眾多高價中找低價的竅門。
還有就是,量力而行,你是什麼生活條件,就選擇什麼條件的匹配,這才是靠譜的人生。
我在香港旅行期間,不止一次看到老年人一個人坐輪椅乘車。司機先是把車停穩,然後從駕駛室下來,打開門檻下面的一個小斜坡,親自把老年人推上車。等把老人安置好,再收起小斜坡,啟動車子。到站又把了老年人推下車。
整個過程需要約5分鐘時間,乘客都乖乖等著,且很自覺地讓出一條道,無人搶座,隊伍也不亂。一路都有年輕人自發地扶著那輪椅。在香港,老人摔倒有人扶。
香港也有廣場舞,但大都在周邊區域,市裡沒有,大約是因為地方有限,沒有可以跳舞的地方。葵湧的街區公園,每天早上都有中老年人跳舞。
香港中產階層的老人,喜歡吃早茶,這也是他們養老的一種生活方式。早茶的場面十分壯觀,老年人互相打著招呼聊著家常瑣事,老人們通常比較愛面子,穿得乾乾淨淨,講講兒媳婦又送了多少錢的鐲子給自己,兒子在中環的工作如何如何。
當然,香港的很多老年人,也都是自食其力奔波在底層,但是他們,真的很努力。
在香港,經常看到老人推著捆滿廢品或者垃圾的小推車過街,有時候還是在深夜。
幾次到香港旅遊,我走遍了香港的每一個區,香港市區裡駝背的老人挺多的,不知道為什麼。反而離島的老人,精神矍鑠、腰杆筆直、神採奕奕。
香港對於人群等級的劃分似乎比較鮮明,有錢人是很受仰慕的,當然,有錢人也大多都是值得仰慕的。尤其在香港,能做個有錢人,首先是會做人,其次才能賺到錢。
李嘉誠曾說:「我個人對生活一無所求,吃住都十分簡單,上天給我的恩賜,我並沒多要財產的奢求。如果此生能做多點對人類、民族、國家長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樂此不疲的。」能說出這樣的話,不到達某一個物質高度,精神上也是悟不出來的。
我在香港旅遊的感悟:當一個人犯懶,往往是因為他的背後有足以支撐他活下去的後盾。有家、有業,有人做飯、有人更衣,有人噓寒問暖,有精神支柱體。當你像香港的小市民一樣一無所有,連退路也沒有的時候,就只能靠自己,要很勤奮很努力用十分的力氣去努力,才能健康地立足,並三觀端正地活下去。
香港,一個長壽的島,香港人也很務實,光鮮被尊重,襤褸無人問津。我一直記得十年前,我的香港同事對我說:在香港生活和工作,就像打架一般忙碌,所以香港人才會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加努力賺錢和生存,只有不斷爬上去,才有話語權,才有出路。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我到處旅行
就是為了體驗各地不同的平民生活
做不一樣的遊記和攻略
歡迎關注
跟著我看更有意思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