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果酒、穀物酒和蒸餾酒的起源,果酒起源最早,蒸餾酒起源最晚

2020-12-16 顏威說歷史

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長河中,酒有著它自身的光輝篇章。關於酒的記述不勝枚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釀酒的國家之一。中國酒的原始發明者到底是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反正可以肯定的是釀酒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根據原料、麯酒和釀造及蒸餾方法的不同,酒的名目繁多,風味各異。但大體說來可分三大類:自然發酵的果酒、釀造酒(如黃酒)和蒸餾酒(如燒酒)。在我國,以上三種酒也正是按照這個順序依次出現的。

不論何種酒,其中最本質的成分皆為酒精,既乙醇。當合成法出現以前,它都是用糖或澱粉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下產生的。如果所用的原料是含糖分的漿果,則原料中的糖分只要經過能產生酒化酶的酵母菌的分解作用,就能產生酒精。根據民族志的材料推測,人類在進入氏族社會後,已可能有意識地利用這種果酒。在我國,這個社會發展階段相當於新石器時代。

果酒起源很早,在人類釀酒史中最為悠久,史籍中記載了「猿猴釀酒」的傳說。這個傳說與杜康造酒、儀狄造酒的傳說,可以算作中國有關造酒的三大傳說。

據《蓬攏夜話》中說:「黃山多猿猱,春夏採雜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粵西偶記》也載:「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採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百,飲之,香美棄常,名曰猿酒」。

江蘇淮陰洪澤湖畔下草灣曾經發現了醉猿化石,「猿猴造酒」聽來近乎荒唐,其實倒很有科學逍理,也能理解。成熟的野果墜落下來後,由於受到果皮上或空氣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生成酒,猿猴居深山老林中,完全有可能遇到成熟後墜落髮酵而帶有酒味的果子,繼而才有了猿猴「採果釀酒」。

果酒是以各種果品和野生果實,如葡萄、梨、橘、荔枝、甘蔗、山楂、楊梅等為原料,採用發酵釀製法製成的各種低度飲料酒。

東漢的時候,扶風人孟佗曾給大宦官張讓送去一斛自釀紅酒,竟得涼州刺史之職,這極有可能是葡萄釀的酒。而在唐代,楊貴妃也鍾情石榴酒,唐玄宗責成專人為其釀造石榴美酒。

在元朝,帝王曾下禁酒令,但是唯獨對果酒放行。在元大都宮城內,還建有「紅酒室」。據《折津志》等記載,石榴酒等都是元代果酒中常見之品。用楊梅釀酒,早在晉代已風行嶺西,非貴人重客不得飲用。柑橘制的甜酒,在宋代已得「洞庭春色」之雅稱。山梨酒採用自然發酵釀製,被古人稱為「真釀」。古代果酒的釀製方法,主要有發酵果酒和蒸餾果酒。

蒸餾果酒必須等蒸餾技術後。所以,我們要先看穀物酒。那麼,我國的穀物釀酒起源於何時?

目前沒有一致的意見,考古學家在遠古遺存和民族社會考察中,發現了一些關於穀物釀酒的實物資料。

距今7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時期發現了一些形制類似於後世酒器的陶器和大量穀物,穀物釀酒的可能性很大。

距今6000-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也發現有陶器和農作物遺存,具備釀酒的物質條件。

距今4800年前的四川省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銅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壺等。

公元1959年發現的山東大汶口文化,發現了許多專用陶製酒器,如高柄杯、雙耳杯、盉等等。而大汶口文化中專用酒器的發現,為我國穀物釀酒起源於六、七千年前的說法提供了有力的物證。

考古學證據證明穀物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當然還流傳著「儀狄釀酒」「杜康釀酒」的說法。

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世本》相傳「儀狄始作酒醪」。公元前二世紀《呂氏春秋》云:「儀狄作酒」。杜康也是夏朝時代的人。東漢《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

總之,穀物酒在我國很早就有了,目前並沒有統一的說法。

中國蒸餾酒源起於何時?現今有東漢、唐、宋、元等若干起源說。

首先說起源於東漢的說法。起源於東漢主要是根據上海博物館收藏了一件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蒸餾器的底部有透氣的箅子,用於承接內腹中的蒸料。底部內凹,用於收受兩腹之間的蒸汽流體,並有兩根導流管用於引出蒸餾水。青銅蒸餾器在海昏侯劉賀的墓中被發現的。

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26.6-20.4的蒸餾酒。在安徽滁洲也出土了一件類似的青銅蒸餾器。所以有人認為東漢已有蒸餾酒。

但問題是蒸餾器到底是煉丹用的,還是釀酒用的,目前爭論不休,難以作出判定。

起源於唐代的說法主要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詩中的「燒酒」就是蒸餾酒。而陶雍也有「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的詩句。不過這些說法得不到佐證。

至於起源於宋代,宋代《丹房須知》中描述了蒸餾器「抽汞器」。1975年,河北省青龍縣境內出土了一件金代銅胎燒鍋。這件蒸餾器當時是用來蒸餾花露水的。這裡可以得出宋朝人也已掌握了蒸餾花露的基本技能,所以,很可能會使用蒸餾法釀製燒酒提供借鑑,但蒸餾花露水與蒸餾酒畢竟是兩回事。

所以,起源於宋代的說法難以佐證。可信的說法是起源於元朝。舊史的記載均以元代為起點,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

元朝時期,蒙古人遠徵中亞、西亞和歐洲,使得西方的蒸餾酒法傳入中土。而後,釀酒者發又把歐洲人本來是蒸葡萄酒的器物,變成了蒸穀物酒。獲得蒸餾酒法的元人,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質具有不同揮發性的特點,把最易揮發的酒精蒸餾出來,獲得了最高濃度約70%的蒸餾酒。

當然,不管是自己的發明還是外國的傳入,蒸餾酒最遲應該起源於元代,最早呢?暫無定論,可能是東漢。如果是東漢,則比西方早幾百年。這是毫無爭議的。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蒸餾酒的起源
    中國白酒與法國的白蘭地、俄羅斯的伏特加、英格蘭的威士忌、起源於西印度地區的朗姆酒、荷蘭的金酒並稱為世界六大蒸餾酒。然而,中國的釀酒和中國的白酒歷史最久遠,在世界蒸餾酒史上有不可動搖的鼻祖地位。通過以上關於蒸餾酒起源不同說法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結論:中國是最早發明蒸餾技術的國家
  • 酒肉穿腸過,酒從何處來,中國概念酒的起源是果酒
    用一句話概括,中國概念酒最早起源於被發現的果酒。可以這樣設想,在尚無糧食等農作物的年代,果樹滿山遍野。缺少外來採摘的「食客」,果子們自生自滅,自由落體到樹下,有的化作春夏秋冬泥更護樹,有的則聚積在樹坑或石窩裡。
  • 酒知堂——釀造酒、蒸餾酒、配製酒的區別,酒的分類調酒師必學
    酒的歷史源遠流長,古埃及大概在4000多年以前就開始釀造酒了;而根據蘇美爾文明時期的泥板記載,至少在距今6000多年以前,蘇美爾人已經發展出了成熟的釀酒技術;而目前我國最早的考古材料是賈湖遺址(約公元前7000年),對陶器碎片殘留物分析發現當時有酒,釀造材料是稻米、蜂蜜和水果。
  • 「酒行天下」酒究竟是誰釀的?它是如何進化的?
    下面為大家講講,中國酒的起源進化史。壹酒的1.0版本:人類發現了酒地球上最早的酒,乃是大自然野果自然發酵而成。這可以看作酒的1.0版本——自然發酵果酒。到了殷商時代,人們已經學會了用曲釀酒,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早以曲釀酒的國家。什麼是曲?他們又是如何得到這個偉大的發現?古人雖然沒學過生物,但是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發芽、發黴的穀物可以變成酒。
  • 蒸餾酒釀造
    現代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蘭姆酒」等。白酒:中國特有,穀物酒蒸餾而成;白蘭地:葡萄酒蒸餾而成;威士忌:大麥等穀物發酵釀製後經蒸餾而成;蘭姆酒:甘蔗酒經蒸餾而成。蒸餾酒與釀造酒相比,不僅在翎造工藝上多了一道蒸餾工序,而且製作的關鍵是蒸餾器,它的發明是蒸餾酒起源的先決條件。【蒸餾酒起源說】 蒸餾酒起源於什麼朝代,還存在著比較大的爭論。
  • 什麼是發酵酒,什麼是蒸餾酒,別再傻傻的分不清
    雅大蒸酒設備發酵酒。發酵酒又被稱為釀造酒、原汁酒,是指以水果、穀物等含有澱粉和糖質原料的物質,經發酵、過濾製成的,酒度低於20度,刺激性較弱的酒。 水果發酵酒發酵酒根據不同的製酒原料,主要分為葡萄酒(果酒)和穀物發酵酒兩大類。其實穀物發酵酒又包括啤酒、黃酒、清酒三類。
  • 「酒道」酒的起源(一)
    2003 年 11 月 18 日 ,在安徽省蒙城縣尉遲寺進行的史前遺址考古發掘中 ,發現了大量古人盛酒用的器具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懷研究員說 :「從出土的大量酒具分析 ,在尉遲寺史前遺址大汶口文化晚期 ,這裡的酒文化就非常盛行 ,據此可以把我國酒文化和釀酒業的歷史再向前推進近 1 000 年 。」
  • 酒文化裡的五大類酒都是怎麼區分的?有些什麼特點?都在這裡了!
    中國酒品種繁多,涉及的酒知識如同一門繁雜的學科,分類的標準和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以酒精含量高低為標準來分類的,也有以原材料的不同為標準來進行分類的,或者以酒特性的不同來進行分類的。但是最常見的分類方法還是經營部門的分類法,經營部門習慣將中國的酒品種分為五大類:白酒、黃酒、果酒、藥酒及啤酒。
  • 虧本的買賣不願做,殺頭的酒敢去喝——史話中國古代的酒類與酒律
    在仰韶遺址中,出土了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歷史最早的一組酒器,這組陶製酒器,距今大約6000年,由一個葫蘆瓶、五個小杯和四個大杯組成。商代人喜歡喝酒,有「商人重飲,周人重食」的說法。商紂王曾「以酒為池,懸肉為林」,「長夜之飲」。這說明這一時期製酒的數量有所提高,同時,酒麴的種類也增多了。
  • 酒文化:白酒起源何代?
    然白酒起源,讓人一直存疑,白酒究竟起源何代?人們眾說紛紜。現今仍有唐、宋、元三個朝代起源說,每個起源的說法,都並不無道理。01對於「中國白酒的起源」說,首先我們要清楚「白酒」的概念。中國白酒亦被稱為燒酒、高粱酒、白幹酒等。是因為其酒無色稱之白酒。
  • 釀酒篇之三:中國的酒分為:白酒、黃酒、啤酒、果酒和配製酒
    本文屬辛籮說酒文化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關注我導語:釀酒篇之三:中國的酒分為:白酒、黃酒、啤酒、果酒和配製酒無論對酒持啥態度,喝與不喝都無所謂,但要了解些酒常識,最起碼知道酒分幾大類。一是按照釀造原料不同,可分為糧類酒、薯類酒、米類酒、乳類酒和果類酒。五類分子殊途同歸,都為釀出精華成酒精。二是根據酒精含量的高低,可分為高度酒、中度酒和低度酒。酒精度超過40%即為高度酒,中度酒的酒精度介於20%到40%之間,酒精度低於20%就是低度酒。三是比對釀造工藝的區別,可分為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
  • 我國蒸餾酒起源於何時?
    它是由酒醪經過蒸餾器蒸餾而成的,所以研究白酒的起源,應以蒸餾器為佐證。關於白酒起源的說法,在沒有發現古代蒸餾器以前,只憑文獻和詩句來推測。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提到:「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袁翰青對李時珍的說法持否定態度。
  • 古人喝的都是什麼酒,怎么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酒從古代開始,是怎麼來的呢?酒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原始人類,因為無意中吃到了天然發酵的酒,所以就學著去製作酒;另一種是杜康釀酒,相傳杜康把沒有吃完的飯放到桑園的樹洞之中,後來剩飯自家發酵,這就形成了最初的酒。
  • 一文讀懂中國酒史
    酒,也在進化。人類最早有意識釀酒是從模仿大自然的傑作開始,因為水果和動物的乳汁極易發酵成酒,所需的釀造技術較為簡單,人類最早學會釀造的酒,應是果酒和乳酒。公元前5000年-3000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出現耕作農具,即出現了農業,酒也隨之進化到2.0版本——穀物釀造酒。
  • 酒神杜康真的發明了酒?古代蒸餾器具如此完善,不知白酒起源何時
    古往今來,酒文化算是中國歷史文化中最璀璨的文化。文人墨客對酒的詩句創作每朝每代未曾間斷,無奈時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灑脫時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最充滿浪漫主義彩色的說法便是說酒是上天所造,天上有「酒星」,最先的酒是由酒星所造。酒星便是酒麴星君,是天上星宿。
  • 關於中國酒的起源,為什麼說猿猴造酒說是最初的酒的來源?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一點是,白酒在我國起源是相對較晚的,在白酒之前大多是黃酒、果酒、藥酒以及葡萄酒等等,白酒的發明大致是在元朝時期,明代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說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起始創其法。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因此,我們只能在中國酒文化中說說酒的起源,而不是在白酒文化中談酒的起源。其實,關於酒的起源有許多說法,不只是有猿猴造酒一種說法,還有上天造酒說,上皇興酒說、儀狄造酒說以及眾所周知的杜康造酒說。
  • 杏花村遺址與世界酒的起源
    根據目前所能得到的考古發現研究表明,人類具備以上條件最早不會早幹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大約有四五萬年的歷史,果酒和乳酒作為上蒼的恩賜開始進入人類生活。    關於穀物什麼時候自然發酵成酒,學術界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在人類進入農耕時代以前,人們先是發現採集而來的穀物可以吃,更可以釀造成酒,才開始有意識地種植穀物。
  • 「秦族果酒」帶你速懂果酒知識第五講——果酒為什麼要躺著放?
    喜歡酒的人更是喜歡收藏酒,如果收藏陳年的酒一定要躺著放,因為這類酒用的都是軟木塞,如果長時間豎著放的話,軟木塞會收縮乾癟,空氣會漏進酒裡,酒會氧化變質;躺著放軟木塞可以和酒液接觸,保持溼潤和膨脹,這樣的話外面的空氣就進不來,可以延遲氧化,酒放得更久。
  • 餐廳酒吧裡,有哪些常見「蒸餾酒/烈酒」?
    我有些學生平時不去酒吧,偶爾也就陪客戶去下,他們一聽到「蒸餾酒」「烈酒」,就會懵圈,「誒,這是什麼意思?它們是什麼酒?」廣東是美食聖地,你也知道,鄭小塔就是個資深吃貨,所以,我經常跟朋友們去廣州、潮州和順德等地,尋覓美食小吃。有幾次,廣東當地朋友請客做東,他們也知道我是品酒師課程的老師,又要請我喝酒,這一喝酒,什麼蒸餾酒、烈酒等名字又冒出來了。
  • 從枸骨的食用看中國的茶文化以及果酒文化
    枸骨原產於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對枸骨的使用就遍及藥用、茶用、酒用等各個方面。下面,我們就主要從食用的角度看看枸骨還有哪些妙處。從枸骨茶看中國的茶養生文化據植物學家分析,茶樹起源於至今已有約四千多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