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價值千萬永樂甜白瓷放在現代瓷器中間,你有多大機率能發現它

2020-12-16 北極弧光HP

如果將我們在超市買的盤子、碗放在油煙下燻烤,時日久了,色彩會不會接近於下面兩圖中的瓷器。

永樂甜白釉盤
永樂甜白釉碗

初見這兩件瓷器,小編就聯想到了小的時候外婆家裡灶臺上常放著一個類似的碗,一點圖案沒有,微微泛黃,但本質上卻有著天差地別。

在瓷器鑑定領域,大家都知道一件事,「白釉瓷器最難鑑定」,對於沒有深厚功底的人來說,準確鑑定出永樂甜白瓷幾乎沒有可能,除非你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但對於一般的博物館來說,根本就沒有幾件,除非你在故宮博物院工作。

好啦,廢話不多說,先來介紹一下永樂甜白釉瓷器。

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政局穩定,綜合國力強大,制瓷業在此朝獲得了極大發展,永樂三年,三寶太監鄭和開始遠洋航海,先後七次下南洋,最遠到達了非洲東海岸,大名鼎鼎的青花瓷,彩料就是來自於中東的蘇勃泥青,然而青花瓷之所以走上歷史巔峰,首先還得需要一個素白無暇、晶瑩如玉的「底子」。

那麼說這個素白的「底子」就是甜白釉嗎?

這樣說只能對一半,可以這樣說:「最好的青花瓷底子接近甜白釉,但甜白釉絕不能用來給青花瓷做底子!」

大家明白了嗎?

甜白釉作為一種瓷器,與青花瓷是不同的兩個種類,青花瓷是在胎體上罩一層無色的透明釉;而甜白釉是在胎體上罩一層乳濁釉,但很多甜白釉瓷器胎體很薄,類似脫胎,致使二者非常接近,那種胎質非常好的青花瓷,看上去確實與接近脫胎的甜白釉幾乎沒有本質區別。

但是,甜白釉絕不是用來給青花瓷當陪襯的,它們被製造出來的第一秒就註定了顯赫的身世,一般的永樂甜白釉按用途可分兩類,一類是宮廷日用器、另一類則是宮廷祭器,因此別看上面圖中的盤子、碗看起來很平常,其價值可能讓你大跌眼鏡,如果您拿一件真品永樂甜白瓷去鑑定, 很可能會被告知價值無法衡量,建議送交博物館。

永樂甜白釉在裝飾手法上,有光素無刻與印紋樣兩種,這樣的手法讓我們聯想到,「永樂甜白瓷與元代青瓷之間可能存在傳承關係」,而這種釉色的出現也不是永樂本朝,向上追溯到洪武、元代,乃至宋代北方的定窯、邢窯,或許都存在一定的傳承。

元代青瓷上的印花
明初瓷器內壁上的乳濁釉

通過上面兩張圖,我們更為確信這種傳承關係,只能夠這樣說,永樂甜白釉是白瓷在明代極大發展的產物,但要想把它們從浩如煙海的白瓷中區分出來,是不容易的,即便斷定為老物件,也不一定就是永樂本朝,在明代嘉靖朝就出現了仿製永樂瓷成風的情況。

但也絕非無跡可尋,永樂甜白瓷還是有很多獨有特點的,這些點都對,就可以做基礎判斷,再結合釉色、包漿等外觀感覺,就能做最終判斷。

永樂甜白瓷的外觀感受?

外觀特點:白中略泛黃、小角度急促轉折處略泛青,開片細碎,但不易察覺,局部黃黑色痕跡,通體素白,幾乎沒有「棕眼」。

直觀感受:白得很「靜」,很柔和,釉面很厚,但乳濁狀明顯,經歲月打磨、沉澱,接近奶白色,包漿瑩潤,寶光四溢。

永樂甜白瓷的特點?

1、釉層肥腴,類似白糖,所以叫甜白釉(或甜白瓷),一般通體素白,幾乎沒有褐色的斑點。

2、胎體普遍較薄(尤其小器),迎光透視,胎釉呈現分紅色,幾乎脫胎,顯青亮色的一版是清代仿品。

3、器物的轉折處常有積釉現象,呈現出的是一種清淡的瑕青色,其它地方釉層細潤、平整。

4、器足底部漏胎,胎釉結合線非常工整,應該是經過了精細的修足過程。

5、大型琢器接胎不明顯,幾乎不可見。

綜上,如果將上述兩點都掌握了,知道特點、有了感覺,那麼在一堆現代瓷器中發現一件永樂甜白釉,也並非沒有可能,但現實不可能出現這種機會,要知道在清末到民國這段時間,西方列強的文化販子們幾乎將我們優質的明代瓷器洗劫一空,有多大機率會被我們在民間看到一件呢?我想,機率是微乎其微。

所以,朋友們得調整好心態了,搞收藏玩的是心情,絕不應該是迫切的追逐,小編從來沒有想過收藏一件永樂甜白釉瓷器,但從對明代其它瓷器的學習中掌握甜白瓷的基本特徵,提升審美情趣,也是很有意義的。大家說,對不?

相關焦點

  • 將價值千萬永樂甜白瓷放在現代瓷器中間,你有多大機率能發現它
    永樂甜白釉盤在瓷器鑑定領域,大家都知道一件事,「白釉瓷器最難鑑定」,對於沒有深厚功底的人來說,準確鑑定出永樂甜白瓷幾乎沒有可能,除非你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但對於一般的博物館來說,根本就沒有幾件,除非你在故宮博物院工作。好啦,廢話不多說,先來介紹一下永樂甜白釉瓷器。
  • 同為傑出白瓷,明代「甜白釉」與德化白瓷有何區別
    明代德化白瓷香爐第一種:元代「樞府瓷」、明代甜白釉這裡將兩種名稱的瓷器放在一起介紹,是因為這兩種瓷器確為同一種瓷元代時期景德鎮在前朝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名為「卵白柚」的瓷器,是當時的一個新品種,今人在器物上發現了「樞府」字樣,因此人們稱之為「樞府」窯器,樞府就是元代大名鼎鼎的浮梁瓷局,興建於1369年,延續至明·洪武時期,卵白柚已成為宮廷用瓷,從窯址出土的瓷片來看,此時的卵白釉已經有了向永樂「甜白釉」發展的趨勢。
  • 「白」系列——永樂甜白瓷
    永樂白瓷的特點是胎質細潔,釉色白瑩,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故有「甜白」之稱。又有人認為,這種白瓷可以填上各種彩色,而成彩瓷因此又有「填白」之名。
  • 大明永樂暗刻龍凰紋甜白瓷
    白色的甜白瓷,如同一張白紙,也如同永樂皇帝一生的命運。它白而不空,蘊含深意,有虛實相生之趣,是永樂皇帝傾盡一生的傑作。胎體較薄,釉面柔和,釉色似棉白糖,故稱"甜白"。器物常可見透光刻紋或印紋。永樂甜白價高一等。清三代亦有仿製,區別是工藝精湛,輕盈秀麗,胎壁極薄。
  • 淺談永樂瓷器的甜~
    永樂瓷器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1年)景德鎮生產的瓷器。根據景德鎮御窯廠遺址永樂地層出土瓷器統計,產品有白瓷、青花、紅釉、鬥彩、白地釉上紅彩、青花紅彩、白地孔雀綠彩、白地刻填醬彩、白地刻填醬綠彩、黃地綠彩、綠地醬彩等。
  • 白瓷巔峰--永樂甜白釉瓷器鑑別四要點
    甜白釉釉極瑩潤,能照見人影,比樞府窯卵白釉有更加明顯的乳濁感,給人以溫柔甜淨之感,所以又稱「蔥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現代仿品工藝粗糙,紋飾有仿明清兩代的,也有現代創新的,刻劃 線條也不流暢。二、看胎釉永樂甜白器是在樞府瓷的基礎上創造發展起來的。
  • 同為傑出白瓷,明代「甜白釉」與德化白瓷有何區別
    明代德化白瓷香爐第一種:元代「樞府瓷」、明代甜白釉這裡將兩種名稱的瓷器放在一起介紹,是因為這兩種瓷器確為同一種瓷,系出同門,又有傳承關係。元代時期景德鎮在前朝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名為「卵白柚」的瓷器,是當時的一個新品種,今人在器物上發現了「樞府」字樣,因此人們稱之為「樞府」窯器,樞府就是元代大名鼎鼎的浮梁瓷局,興建於1369年,延續至明·洪武時期,卵白柚已成為宮廷用瓷,從窯址出土的瓷片來看,此時的卵白釉已經有了向永樂「甜白釉」發展的趨勢。
  • 瓷器鑑藏:明清甜白瓷如何區分
    原標題:瓷器鑑藏:明清甜白瓷如何區分  原標題:瓷器鑑藏:明清甜白瓷如何區分   在瓷器審美方面,經過兩宋數百年輝煌瓷史的洗禮和薰陶,到了明代,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工藝能讓人眼前一亮。謂尚書鄭賜曰:『朕朝夕所用中國瓷器,潔素瑩然,甚適於心,不必此也。況此物今府庫亦有之,但朕自不用。』」由此可見,朱棣對白瓷情有獨鍾。上有好之,下必甚焉。故而永樂白瓷製瓷工藝上精益求精,取得了極大發展。這種白瓷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給人以「甜」的感受,所以「甜白」瓷因此得名。   甜白瓷是一種素色釉瓷,唐代白瓷便有了極大的盛名,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鼎盛局面。
  • 出土永樂官窯"甜白釉"白瓷賞析(一)
    「官窯」就是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廠,而景德鎮官窯集中了從元代至清代最優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燒造出了當時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在中國五千年的陶瓷發展史上,景德鎮明代官窯瓷器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其中永樂的甜白、宣德的青花、成化的鬥彩精美絕倫,代表了明代官窯瓷器的最高成就。
  • 甜白釉和白瓷區別 甜白釉正品鑑定是怎樣
    瓷器這個物品,古往今來一直都是在流行的前列中,瓷器不論是在裝飾效果還是使用情況上,都會特別好,但是在與選擇方面,也只有很到位才可以,往往事情不做到極致,肯定也是沒有太好的效果,而瓷器選擇也同樣,近期較流行的應該就是甜白釉與白瓷,那麼甜白釉和白瓷區別?甜白釉正品鑑定是怎樣?
  • 臺北故宮珍藏的明代永樂甜白釉瓷器鑑賞
    永樂年間,景德鎮所制一種白瓷,釉色瑩潤,如脂似玉的白,迎光透視呈肉紅色,給人甜甜的感覺,故稱「甜白」,也叫「填白」。
  • 大明永樂暗刻龍凰紋甜白瓷
    白色的甜白瓷,如同一張白紙,也如同永樂皇帝一生的命運。它白而不空,蘊含深意,有虛實相生之趣,是永樂皇帝傾盡一生的傑作。胎體較薄,釉面柔和,釉色似棉白糖,故稱"甜白"。器物常可見透光刻紋或印紋。永樂甜白價高一等。清三代亦有仿製,區別是工藝精湛,輕盈秀麗,胎壁極薄。
  • 大明風華-永樂大帝的甜白瓷跟白砂糖有關?
    帶你去看真實的永樂官窯瓷器書接上回,我們繼續講述臺北故宮永樂瓷器特展裡面的展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我們現在看到上圖的這個青花爵,造型比較特別,這是做什麼用的呢?這是一個祭祀的禮器。可以看到它其實主要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是爵杯,一個是爵託盤,但這個爵託盤的中央,我們可以看到,就是有一個豎立起來像山的形狀的一個構造物,那中間有三個孔洞那那三個孔洞其實就是紅這個爵杯的三個角可以插在裡面安放的。可以看出它的造型非常的精巧,它中間的位置有個內凹的形式,所以爵杯的杯底可以很安穩地陳放在爵託盤之上,所以這個盤子它有個名字叫做歇爵山盤。
  • 鑑識永樂甜白瓷,掌握這幾個要領是關鍵
    在釉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便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故名「甜白」。尤其是脫胎製作工藝極其複雜,大約需要幾十道工序。甜白釉釉極瑩潤,能照見人影,比樞府窯卵白釉有更加明顯的乳濁感,給人以溫柔甜淨之感,所以又稱「蔥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
  • 甜白釉和白瓷區別 甜白釉正品鑑定是怎樣
    瓷器這個物品,古往今來一直都是在流行的前列中,瓷器不論是在裝飾效果還是使用情況上,都會特別好,但是在與選擇方面,也只有很到位才可以,往往事情不做到極致,肯定也是沒有太好的效果,而瓷器選擇也同樣,近期較流行的應該就是甜白釉與白瓷,那麼甜白釉和白瓷區別?甜白釉正品鑑定是怎樣?
  • 臺北故宮珍藏的明代永樂甜白釉瓷器鑑賞
    永樂年間,景德鎮所制一種白瓷,釉色瑩潤,如脂似玉的白,迎光透視呈肉紅色這種甜白瓷,反映了永樂皇帝朱棣特有的審美情趣以及當時工匠的高超制瓷技藝。本文展示的是臺北故宮珍藏的明代永樂甜白釉瓷器。
  • 瓷器中的白富美——甜白瓷,帶給你不一樣的美!
    僅有元代樞府卵白釉,是真正失透的乳濁釉,符合現代對於白釉的定義。不過,這種釉質的定義差別,並不影響白釉瓷在制瓷歷史上大放光芒,尤其是一些數量少、製作精、風格獨樹一幟的白瓷品種,更是成為如今收藏界風頭難擋的「尖貨」。明代永樂甜白瓷,就是其中典型。之所以叫做甜白瓷,是因為它如同美玉一般清潤細柔,釉色晶瑩剔透,對著光可以看到淡淡粉色,給人一絲甜膩的感覺。
  • 永樂三寶,甜白釉瓷器為常,青花瓷器為貴,鮮紅釉瓷器為寶
    明初景德鎮設立御窯廠,專門燒制宮廷御用瓷器,這時候的瓷器無論是工藝,還是器具種類都達到了陶瓷史上的高峰。以永樂官窯為例,最為名貴的瓷器有3種,甜白釉瓷器為常,青花瓷器為貴,鮮紅釉瓷器為寶。之所以能成就樣的成就,是因為當時釉料加工精細,對原料中的粗顆粒和有害雜質進行精細的粉碎和淘洗,釉中含鐵量極地,所以永樂白瓷白度較高,被人們稱為「甜白瓷」。可填劃彩,故又叫「填白釉」。其中以薄胎暗花者最為珍貴。大多薄胎,釉極瑩潤,能照見人影,胎體迎光或者用強光手電照射,可以呈現淺淡的粉紅色,釉面堆釉、聚釉或積釉處用10倍放大鏡可見微微的蝦青色。
  • 聽文物講故事:明朝永樂年間的甜白釉瓷器
    (周潤健 9月23日攝)新華社天津11月2日電 景德鎮,歷史上著名的御窯之地,代表明代官窯瓷器最高水平的永樂甜白、宣德青花、成化鬥彩均出自這裡。而永樂甜白的出現源於明成祖朱棣的「幸運色」。天津博物館現藏有一件永樂甜白,這是一尊梅瓶,是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 曦和收藏語箋-明代甜白釉瓷器風格特徵,市場行情價值分析
    甜白釉釉極瑩潤,能照見人影,比樞府窯卵白釉有更加明顯的乳濁感,給人以溫柔甜淨之感,所以又稱「蔥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猶積雪」之譽。 永樂以後,宣德、成化包括弘治年間多有甜白精品,並且康乾雍三朝仿製無數,清代康、雍、乾的甜白釉,其釉色白而不潤,一般多閃青色,民窯器多仿宣德、成化、弘治款,有青花書寫,也有暗刻楷書款,以青花為多;清代仿品仰光透視,胎釉呈青灰色;現代仿品暗花、暗款過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