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烏蒙山深處,得名頗具傳奇,踩花山、趕苗場獨具川南特色

2020-08-27 流雲有驚奇

敘永縣合樂苗族鄉位於敘永城東南部22千米,原稱「葫蘆營」,後改為「合樂」。是由原三河鄉、合樂苗族鄉二鄉合併而成。1992年撤區並鄉後,鄉政府駐地由紅店子遷入三岔河場。

合樂苗族鄉下轄興復、紅店子、四美、石良、方元五個行政村,30個村民小組總面積90.9平方千米,是個消暑納涼的好地方。這裡海拔1800多米,山野清風徐徐撲面,藤蔓樹木青綠滿眼,太陽的威力在這裡蕩然無存,特別來龍湖中那一泓碧水,映著無垠的藍天白雲,更讓人感覺好舒服、好愜意的。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雅致靜幽的詩境,在這裡處處都能體驗到。那亭亭玉立的翠竹,粉紅嬌豔的蓮花,徐徐吹拂的山風,賞心悅目的田園,水流潺潺的清泉,一切都在原生態綠色中延伸,即使盛夏,也不會有半點暑氣與燥熱。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筆下描寫過的:「千竿竹翠數蓮紅,水田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雨,水晶簾瑩更通風」。便是這裡的真實寫照。

走進農家小院,清幽、整潔,像盛唐詩人白居易《消暑》詩中描述的:「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這份悠閒、恬淡的味道,都散發在農家小院裡,充盈在清爽的空氣中,豈是城裡「水泥森林」中可以找尋的。這份寧靜與舒心的感覺,可以說世間難求。到樹蔭下去納涼,又是一番味道;到山坡野地去看濃蔭綠樹,又是一種韻味;到竹林深處去品賞竹翠漫山,又是一種快樂;到湖邊溪流戲玩水清,又是一種休閒。真是件件樂事,件件快意事,使人身心愉悅,樂不思歸,正應了元朝詩人釋英《山中景》中的意境:「六丹山深處,輕風冷襲衣。遙知城市裡,撲面火花飛。」

山野鄉村的感覺就是不同一般,合樂苗族鄉不光風涼景美,避開了城市盛夏酷暑的炎熱,而且確實讓人全身心都能得到放鬆,充滿輕快與平和的心態,能尋求到內心的寧靜,她就是這麼一個值得人留戀的好地方。「合樂,合樂,合家歡樂」,名字的由來,也許就是如此吧?但也有另一說,是說此地形狀像一隻葫蘆,人們便叫它「葫蘆營」,也有說叫「葫蘆雲」。雲是雲端的意思,是說這裡山高而美,所以就有了「葫蘆雲」這個稱謂,後來喊順溜了,喊成了諧音「合樂雲」。「合樂」鄉的鄉名,就由此而生。但不管是叫「葫蘆營」還是叫「合樂雲」,她都是一個美好的名字,配得上這裡美好的風景,也配得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苗家兒女。

合樂苗族鄉由於山高的緣故,水源充足,可以在碧水輕流中呼吸,可以在蓮花池邊閒走,可以在竹林翠樹中徜徉,可以在山坡野地遐想。感受習習涼風,感受陸遊《橋南納涼》中的詩境,那種暢快真是語言難描。「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陸遊的感慨,何嘗不是合樂鄉民們的生活呢?去松竹林間閒逛也是一種樂趣:「萬松深處坐,六月午時涼」那種愉悅,一邊品茶,一邊接受山風的到訪,接受涼爽帶來的撫慰,再體會宋代梅堯臣《中伏日妙覺寺避暑》中:「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之意境,也是十分爽心的。

合樂鄉的夜晚也是很迷人的。月朗星繁,夜風輕拂,整個山野籠罩在一片皎潔的月光中,給人脫胎換骨的清幽,猶勝白天的靜謐與安寧。朦朧的月色下,山花、小草、溪流、竹松全披上了銀紗,梯田、小湖、山崗、莊稼地在月色中依然固守一片寧靜,傾聽涼風細語,傾聽夜空細語,傾聽山野細語,在這美好的夜色中,學一回詩人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在月光下縱琴高歌,盡情歡樂,美美地享受曠野夏夜的涼幽之趣,豈能不開心?走向山野,走向田間,走向溪邊,走向合樂苗鄉的每一處地方,看見的都是月色下的大寫意,都是心曠神怡的好去處,都是令人心動的愉悅和前所未有的好心境。

合樂鄉的風光,白天晚上都會讓你有不同的體會。她不光自然環境優美,屬畫稿溪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丹山風景區環線苗族文化旅遊區,與千年古觀玉皇觀風景名勝區連為一片,還有支高巖水庫、友誼水庫、南坳子水庫等豐富的水資源,有近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在茂密的山林中,有熊、猴、巖羊、松鼠、山楂鳥、白鶴、野鴨子、野豬等野生動物,有獼猴桃、蘭花、天麻、核桃等珍稀植物,轄區90.9平方千米中,耕地面積有1.33萬畝,林地面積有7.84萬畝,人口有1.29萬人,盛產烤菸、玉米、馬鈴薯等特色產品,而且每年正月十五苗家的「踩花山」,農曆六月二十三的「苗族場」,都非常熱鬧,很具苗族特色風情。

在這片熱土上,傳承著苗家古老的各種習俗。比如「踩花山」,起源很早,帶有生殖崇拜遺風。相傳很早以前,天造苗祖公、苗祖婆,卻不育後人。天神給苗祖公看了三把米卦,叫苗祖公去跳花壇;給苗祖婆看了三把米卦,叫苗祖婆去立花杆。他(她)們照著做了,天神方讓苗祖公和苗祖婆生兒育女。於是,就傳下了苗家年年「踩花山」的習俗。「踩花山」在苗家人眼中是非常熱鬧而隆重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苗族踏青、會友、交談、對歌、求子、談情說愛的一種活動。立花杆的儀式也很隆重,要祭天地、神靈,然後大家才在花杆下開展各項活動。

「趕苗場」也是苗家人的一種習俗。這天,苗家兒女都會換上最美麗的衣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群結隊,吹著蘆笙,親親熱「趕苗場」。未婚青年男女則會在「跳蘆笙」的歡樂中挑選自己的意中人,成就百年美滿姻緣。這個習俗由來巳久,傳承至今,在合樂苗鄉一直開展得有聲有色,鄉民們都是通過這樣的活動互相結識,青年男女互訴愛意,最後請媒,再完成各種禮俗後建立家庭,成為夫妻。

合樂苗鄉,山野清風灌滿心扉,苗家風情灌滿心扉,在苗鄉裡盡情徜佯,飛升,融化身體中每一個細胞,體味身體中每一份快樂和愜意,與苗鄉一道陶醉,一道舒心。

相關焦點

  • 四川敘永:數千名苗漢兒女「趕苗場」
    趕苗場的人群。 蘇忠國 攝趕苗場的人群。蘇忠國 攝8月20日至21日,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摩尼鎮熱鬧非凡,一年一度的「趕苗場」活動先後在當地黑尼村包包上、黑馬寨(小地名)及場鎮隆重舉行,數千名苗漢兒女身著節日盛裝一起「趕苗場」。苗場節上,他們載歌載舞、交友、交易,一派苗嶺歡歌迎盛世的景象。
  • 烏蒙山深處「守橋人」
    烏蒙山深處「守橋人」 2020-05-05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赤水大石盤苗寨踩山節醉倒八方客人
    大石盤苗寨位於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距赤水市區約25公裡、距大同古鎮約5公裡,緊鄰四洞溝景區,這裡聚居苗族約2000人,是「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貴州省30個最具魅力民族村寨」「貴州十佳美麗鄉村」之一。   苗族踩山節又稱花山會、花杆會、踩山會、趕苗場,是苗族同胞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大石盤苗寨踩山節歷史悠久、年年舉辦、遠近聞名。
  • 演繹花山傳奇 引爆旅遊經濟
    編者按寧明縣地處桂西南邊陲,是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所在地,旅遊資源豐富。近幾年來,寧明縣抓住花山巖畫成功申遺契機,高揚文旅融合旗幟,共投入旅遊發展資金30多億元,夯實全域旅遊基礎設施,狠抓優質景區建設,舉辦文旅活動,不斷打響「駱越根祖·巖畫花山」國際文化旅遊品牌。
  • 演繹花山傳奇引爆旅遊經濟
    寧明縣地處桂西南邊陲,是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所在地,旅遊資源豐富。近幾年來,寧明縣抓住花山巖畫成功申遺契機,高揚文旅融合旗幟,共投入旅遊發展資金30多億元,夯實全域旅遊基礎設施,狠抓優質景區建設,舉辦文旅活動,不斷打響「駱越根祖·巖畫花山」國際文化旅遊品牌。
  • 跨省旅遊解禁 彭水踩花山節7月24日盛裝開幕
    7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從重 慶市彭水縣獲悉,2020·第九屆中國烏江苗族踩花山節開幕式將於7月24日上午在重慶彭水縣舉行。據了解,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踩花山節將在阿依河景區、摩圍山景區同時進行。屆時,民族歌舞展演、民俗文化展演、集體展示「一歌一舞」將會在阿依河、摩圍山兩個分會場同時演出。
  • 崇左寧明縣:演繹花山傳奇 引爆旅遊經濟
    寧明縣地處桂西南邊陲,是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所在地,旅遊資源豐富。近幾年來,寧明縣抓住花山巖畫成功申遺契機,高揚文旅融合旗幟,共投入旅遊發展資金30多億元,夯實全域旅遊基礎設施,狠抓優質景區建設,舉辦文旅活動,不斷打響「駱越根祖·巖畫花山」國際文化旅遊品牌。2018年,寧明縣獲評首批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旅遊發展邁上新臺階。
  • 崇左寧明縣:演繹花山傳奇 引爆旅遊經濟
    寧明縣地處桂西南邊陲,是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所在地,旅遊資源豐富近幾年來,寧明縣抓住花山巖畫成功申遺契機,高揚文旅融合旗幟,共投入旅遊發展資金30多億元,夯實全域旅遊基礎設施,狠抓優質景區建設,舉辦文旅活動,不斷打響「駱越根祖·巖畫花山」國際文化旅遊品牌。
  • 【貴州美麗鄉村】餘慶縣花山苗族鄉飛龍寨(011)
    【貴州美麗鄉村】餘慶縣花山苗族鄉飛龍寨(01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5年09月07日17:40 飛龍寨位於餘慶縣花山苗族鄉花山村水口組,地處國家森林溼地公園飛龍湖畔,是飛龍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結整個飛龍湖水上旅遊線路的樞紐,屬於典型的旅遊型村寨,於2013年6月被評定為國家
  • 【歷程】花山小鎮:從落寞僑鄉到「國字號」殊榮,未來可期!
    花縣人民政府舊址洛場村歷史悠久於清朝乾隆十六年立村開建是傳統的鄉村聚居地擁有百年歷史的僑鄉保留有在特定歷史中築建而成並保存百年的碉樓群落共有華僑碉樓45座,青磚房200多間獨具僑鄉人文風情特色洛場碉樓既有中國的傳統特色又滲入海外僑居地的風土人情獨具濃鬱的僑鄉文化特色
  • 寧山鳳凰美 花山添新景——發展中的淮北東部新城花山公園走筆
    趙德才 寧山又稱花山、九頂鳳凰山。曾經因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大司田寧戚居於此而得名(據清代·光緒《宿州志》)。現已成為新建的花山公園主題園區,也是綠金淮北、碳谷名城的旅遊新亮點。 這裡不僅松柏茂盛,景色宜人,還因交通便捷,公共資源豐富吸引眾多的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
  • 一場獨具民族特色的盛會,萬達小鎮長桌宴等著你的到來
    長桌宴是沿襲了千年的苗家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一張張桌子整齊的排列,足足有幾公裡那麼長,一眼望不到邊,桌子上擺放著最具苗族特色的美食,還有盛裝出席的苗族姑娘高唱勸酒歌,讓人不自覺捧起酒杯,一飲而盡。如果看慣了城市中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那麼不妨到丹寨小鎮來,與萬人共同參與萬達長桌宴,沉醉在最淳樸的少數民族風情中。
  • 興文縣花山公園
    興文縣花山公園是結合苗族獨特的「踩花山」傳統節日和苗族自由、浪漫、純潔的愛情文化打造的一個集苗族文化、休閒娛樂、運動健身、生態環保等多重功能於一體的苗族文化主題公園。整個公園依山而建,山下便是雙擁廣場,每天在此地遊玩的人絡繹不絕。花山公園保護了喀斯特地貌的獨特自然肌理格局,是光明新城區的地標景觀。
  • 同唱嬌阿依共舞踩花山 今晚21時30分彭水「雙曬」邀您點讚
    一曲苗舞•踩花山 原汁原味原生態「遍舞摩圍,遞歌彭水,拂雲驚浪……」這是北宋詩人黃庭堅描繪彭水民間歌舞的詩詞。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彭水苗族的舞蹈起源尚早,黃庭堅在欣賞彭水歌舞后,即興揮筆寫下「酒闌傳碗舞紅裳」等詩句。
  • 川南城際鐵路著力打造「精品川南」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6日電 12月16日,由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三公司負責施工的川南城際鐵路瀘縣牽引變電所、自貢東配電所以及自貢東-富順區間接觸網工程,作為首件項目順利完成驗收評估工作。評估會上,川南城際鐵路首件工程的施工組織、工藝工法以及內頁資料等得到在場專家的肯定認可,尤其是BIM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得到較好的運用和發揮。國鐵集團工管中心副主任劉永紅表示:川南城際鐵路首件工程的工藝質量是嚴格落實《鐵總建設〔2018〕35號》文件要求,工藝工法、質量規格比以往開通各線有較大提高。
  • 五百裡磅礴烏蒙山,哪兒才是真正的最高峰
    烏蒙山居住著彝族、苗族、回族、布依族、穿青人等數十個民族,民俗和民族文化獨特,甚至是全國唯一。烏蒙山歷史文化悠久,貴州境內的烏蒙山區有幾千年奇蹟一般消失又奇蹟一般進入西南歷史重要地位的夜郎文化。雲南境內的烏蒙山有採礦、冶銅、鑄幣、銅運等連續幾千年影響全國的銅商和銅政文化。還融入了古生物化文化、古人類文化、紅色文化、礦業文化、古城文化。
  • 踩高蹺,捕小蝦,山海天非遺文化成獨特風景
    在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兩城街道沿海,有一種獨特的捕撈海蝦的方式——「踩高蹺捕小蝦」。每年的夏至到冬至時節,沿海的漁民們瞅準海水潮汐規律,踩著高蹺下海推網捕撈小蝦。由於兩城遺址地處沿海,先民可以經常在岸邊捕到魚蝦,為了捕到更多的魚蝦,先民便創造了依靠高蹺來增高身體的方法,推著魚網,來穩定身體,以便能到更深的海裡進行捕撈。
  • 抖音烏蒙山連著山外山是什麼歌 奢香夫人歌詞介紹
    抖音烏蒙山連著山外山是什麼歌?其實這首歌是鳳凰傳奇唱的奢香夫人,歌曲非常的震撼,非常有節奏感,氣勢磅礴,也是抖音上非常好聽的歌曲,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奢香夫人 - 鳳凰傳奇  詞:張超  曲:張超  編曲:張超  男:落腳河上面崖對崖  威寧草海蕎花盛開  誰把月亮掛天上  照得想說的話  流成海流成海  流成海流成海  女:越過綿綿的高山  越過無盡的滄海  如果期待依然在
  • 江西大山深處的客家農村,地處贛州兩縣交界處,秋收仍用傳統方式
    地處贛州興國縣社富鄉,于都縣仙下鄉兩鄉交界處,地處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之間。這裡沒有平原的一馬平川,起起伏伏的山讓人恍如處在世外桃源一般。九山最出名的就是這裡生薑了,九山村的特色產品這裡的秋收不像山下一樣能用上現代化的農用機械收割機只能依然以傳統的打穀機脫粒,踩打穀機對於在農村成長的贛州人來說還是印象深刻的。
  • 端午來崇左看斥資6億的《花山》,帶你穿越時空看實景話劇
    花山一帶有很多巖崖,平整得像被斧子縱向劈開。時空劇場選址所在的這片巖崖有10000㎡,與花山巖畫所在的那塊崖壁相似,但比其更大更平整,是天賜的巨幕。當夜幕降臨,燈光和投影打在巨大的崖壁上,視覺震撼效果如非親眼所見,根本難以想像。能完成高難度動作的液壓升降舞臺除了先天條件,劇場還加入了許多厲害的高科技設備,來輔助演出的完成,增加可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