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永縣合樂苗族鄉位於敘永城東南部22千米,原稱「葫蘆營」,後改為「合樂」。是由原三河鄉、合樂苗族鄉二鄉合併而成。1992年撤區並鄉後,鄉政府駐地由紅店子遷入三岔河場。
合樂苗族鄉下轄興復、紅店子、四美、石良、方元五個行政村,30個村民小組總面積90.9平方千米,是個消暑納涼的好地方。這裡海拔1800多米,山野清風徐徐撲面,藤蔓樹木青綠滿眼,太陽的威力在這裡蕩然無存,特別來龍湖中那一泓碧水,映著無垠的藍天白雲,更讓人感覺好舒服、好愜意的。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雅致靜幽的詩境,在這裡處處都能體驗到。那亭亭玉立的翠竹,粉紅嬌豔的蓮花,徐徐吹拂的山風,賞心悅目的田園,水流潺潺的清泉,一切都在原生態綠色中延伸,即使盛夏,也不會有半點暑氣與燥熱。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筆下描寫過的:「千竿竹翠數蓮紅,水田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雨,水晶簾瑩更通風」。便是這裡的真實寫照。
走進農家小院,清幽、整潔,像盛唐詩人白居易《消暑》詩中描述的:「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這份悠閒、恬淡的味道,都散發在農家小院裡,充盈在清爽的空氣中,豈是城裡「水泥森林」中可以找尋的。這份寧靜與舒心的感覺,可以說世間難求。到樹蔭下去納涼,又是一番味道;到山坡野地去看濃蔭綠樹,又是一種韻味;到竹林深處去品賞竹翠漫山,又是一種快樂;到湖邊溪流戲玩水清,又是一種休閒。真是件件樂事,件件快意事,使人身心愉悅,樂不思歸,正應了元朝詩人釋英《山中景》中的意境:「六丹山深處,輕風冷襲衣。遙知城市裡,撲面火花飛。」
山野鄉村的感覺就是不同一般,合樂苗族鄉不光風涼景美,避開了城市盛夏酷暑的炎熱,而且確實讓人全身心都能得到放鬆,充滿輕快與平和的心態,能尋求到內心的寧靜,她就是這麼一個值得人留戀的好地方。「合樂,合樂,合家歡樂」,名字的由來,也許就是如此吧?但也有另一說,是說此地形狀像一隻葫蘆,人們便叫它「葫蘆營」,也有說叫「葫蘆雲」。雲是雲端的意思,是說這裡山高而美,所以就有了「葫蘆雲」這個稱謂,後來喊順溜了,喊成了諧音「合樂雲」。「合樂」鄉的鄉名,就由此而生。但不管是叫「葫蘆營」還是叫「合樂雲」,她都是一個美好的名字,配得上這裡美好的風景,也配得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苗家兒女。
合樂苗族鄉由於山高的緣故,水源充足,可以在碧水輕流中呼吸,可以在蓮花池邊閒走,可以在竹林翠樹中徜徉,可以在山坡野地遐想。感受習習涼風,感受陸遊《橋南納涼》中的詩境,那種暢快真是語言難描。「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陸遊的感慨,何嘗不是合樂鄉民們的生活呢?去松竹林間閒逛也是一種樂趣:「萬松深處坐,六月午時涼」那種愉悅,一邊品茶,一邊接受山風的到訪,接受涼爽帶來的撫慰,再體會宋代梅堯臣《中伏日妙覺寺避暑》中:「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之意境,也是十分爽心的。
合樂鄉的夜晚也是很迷人的。月朗星繁,夜風輕拂,整個山野籠罩在一片皎潔的月光中,給人脫胎換骨的清幽,猶勝白天的靜謐與安寧。朦朧的月色下,山花、小草、溪流、竹松全披上了銀紗,梯田、小湖、山崗、莊稼地在月色中依然固守一片寧靜,傾聽涼風細語,傾聽夜空細語,傾聽山野細語,在這美好的夜色中,學一回詩人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在月光下縱琴高歌,盡情歡樂,美美地享受曠野夏夜的涼幽之趣,豈能不開心?走向山野,走向田間,走向溪邊,走向合樂苗鄉的每一處地方,看見的都是月色下的大寫意,都是心曠神怡的好去處,都是令人心動的愉悅和前所未有的好心境。
合樂鄉的風光,白天晚上都會讓你有不同的體會。她不光自然環境優美,屬畫稿溪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丹山風景區環線苗族文化旅遊區,與千年古觀玉皇觀風景名勝區連為一片,還有支高巖水庫、友誼水庫、南坳子水庫等豐富的水資源,有近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在茂密的山林中,有熊、猴、巖羊、松鼠、山楂鳥、白鶴、野鴨子、野豬等野生動物,有獼猴桃、蘭花、天麻、核桃等珍稀植物,轄區90.9平方千米中,耕地面積有1.33萬畝,林地面積有7.84萬畝,人口有1.29萬人,盛產烤菸、玉米、馬鈴薯等特色產品,而且每年正月十五苗家的「踩花山」,農曆六月二十三的「苗族場」,都非常熱鬧,很具苗族特色風情。
在這片熱土上,傳承著苗家古老的各種習俗。比如「踩花山」,起源很早,帶有生殖崇拜遺風。相傳很早以前,天造苗祖公、苗祖婆,卻不育後人。天神給苗祖公看了三把米卦,叫苗祖公去跳花壇;給苗祖婆看了三把米卦,叫苗祖婆去立花杆。他(她)們照著做了,天神方讓苗祖公和苗祖婆生兒育女。於是,就傳下了苗家年年「踩花山」的習俗。「踩花山」在苗家人眼中是非常熱鬧而隆重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苗族踏青、會友、交談、對歌、求子、談情說愛的一種活動。立花杆的儀式也很隆重,要祭天地、神靈,然後大家才在花杆下開展各項活動。
「趕苗場」也是苗家人的一種習俗。這天,苗家兒女都會換上最美麗的衣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群結隊,吹著蘆笙,親親熱「趕苗場」。未婚青年男女則會在「跳蘆笙」的歡樂中挑選自己的意中人,成就百年美滿姻緣。這個習俗由來巳久,傳承至今,在合樂苗鄉一直開展得有聲有色,鄉民們都是通過這樣的活動互相結識,青年男女互訴愛意,最後請媒,再完成各種禮俗後建立家庭,成為夫妻。
合樂苗鄉,山野清風灌滿心扉,苗家風情灌滿心扉,在苗鄉裡盡情徜佯,飛升,融化身體中每一個細胞,體味身體中每一份快樂和愜意,與苗鄉一道陶醉,一道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