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宣以氣,吹息以候
《三隻小豬》兒童劇淺談
文/文麒滔
兒童劇囿於表演形式和服化道的限制,一直以來都只得在正規劇院進行演出,走出劇院便失了味兒。
2020年疫情肆掠讓眾人悲慟,亦為所有高雅藝術提供了一次走出「神壇」的契機,這段時期,從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到涼都大劇院、六盤水市鐘山區一門藝術培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門藝術中心),都突破了桎梏的限制,通過媒體網絡等各種平臺走進了大眾的生活中。
《三隻小豬》是涼都大劇院和一門藝術中心自製的本土首部兒童劇,改編自一個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經典童話故事,創作初衷是想以此方式讓更多的孩子接觸到兒童劇這樣的藝術形式,從而讓孩子們去了解和喜歡上這門藝術,該劇是《三隻小豬》的「續集」。一門藝術中心一直以來專注藝術教育,遵從「教育為本」的理念,開設了藝考培訓與多門藝術類別培訓課程。
童話故事裡著筆於三隻小豬分別用不同的材料建房抵抗灰太狼,結果只有豬老三的石頭房子保衛了所有小豬的故事,突出了遇事勤動腦,選擇需謹慎的人生觀。而該劇將故事進行了延伸創作,在更加突出豬老三聰明伶俐的前提下,也增加了一些起伏跌宕的坎坷情節,新增的豬媽媽一角兒將整個親情和愛的氛圍渲染到了極致,劇中還設有互動環節,充分帶動觀劇小朋友的積極性與互動性,使之更好的融入劇中,通感劇情,讓孩子在劇中樹立良好的「三觀」:
一、遇事冷靜,合理分析的人生觀。劇中三隻小豬性格各異,並且角兒如其名,睡睡(豬老大)、吃吃(豬老二)、聰聰(豬老三),每一個都有鮮明的個性,也代表著小朋友的一種共性。而豬老三是睿智和勇氣的代表,也是整個劇中的主線人物,三兄弟遇到事情都是由他來做決定,雖經歷坎坷,但不氣餒繼續前行,最終戰勝了灰大狼和狐狸爵士,給小朋友樹立了一個正面且積極的勇敢形象。
二、無私奉獻,為愛犧牲的價值觀。劇中無論是三隻小豬花光所有零花錢為豬媽媽辦了一個生日派對的孝心,還是豬老大豬老二犧牲自己作誘餌讓兄弟逃脫的決心,亦或是豬媽媽用生命交換豬老三甦醒的愛心,無一不體現著為他人犧牲,為他人奉獻的價值觀,小朋友在跟隨劇情逐漸深入的過程中,將切身體會到各種情緒,歡樂或是悲傷,急迫或是憤慨,體會到公心的最高極形式——無私。
三、團結協作,合力取勝的世界觀。社會的本質是人與人的聯結,大到一個國,小到一個家都是一個聯結和一個聯結的集合,孤軍奮戰遠比不上團結合作的力量雄厚,各行各業也提倡著團隊的理念,對於孩子我們也應當進行正確的引導。三隻小豬是一個無私的整體,他們各有缺陷,但親密無間,單靠任何一人是無法戰勝灰大狼和狐狸爵士的,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團結才贏得了最後的勝利,而這將是小朋友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課。
總的說來,《三隻小豬》改編自經典童話故事,其本身的光環對再創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證故事結構完整性和延續性的同時,增加了新的劇情和新的元素是有難度的,更難得的是這些新增元素為整個故事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該劇在正式公演後取得了現場觀眾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由此看來,當屬一次成功的改編創作,十分推薦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生觀看。
責任編輯:趙江
值班主任:劉加飛
值班編委:程麗清
總編輯:楊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