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容易了!上海中風險小區三名孕婦今天生寶寶!現場來了!

2020-12-14 儂好上海

  位於上海浦東周浦地區的明天華城

  屬於中風險管控小區

  然而

  小區裡恰巧有三名孕婦即將生產!

  今天她們將先後

  在周浦醫院誕下寶寶

  阿拉一起為她們加油!


  「3650克,是個男寶,母嬰平安!」上午11時38分,上海市周浦醫院手術室傳來好消息,居住在中風險管控小區明天華城的產婦潘女士順利生下寶寶。在她之後「排隊」進手術室的,還有同住一個小區的葉女士和陸女士,預計今天下午完成分娩。

  因為所居住的小區意外成為了中風險地區,毫不相干的三名孕產婦突然有了人生的交叉點,她們的寶寶,因為一段相同的經歷,也有了一個相同的生日。34歲的陸女士覺得,這也許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第一個寶寶降臨

  帶來信心和希望

  「我們準備先把潘女士送進手術室,她雖然是初產婦,但胎兒臀圍,屬於胎位不正,符合剖宮產的指徵,且她孕周已經39了,如果今天不生,明後天是雙休日,擔心她胎膜早破,我們判定下來還是今天生……」上午9時多,周浦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吳素勤快步離開會議室,去做手術前的最後準備。她告訴新民晚報記者,潘女士昨天下午已經由母親陪同來到醫院,經過了核酸檢測等一系列步驟,安排在專門為明天華城小區居民臨時設置的應急病區裡。

  第一次生孩子難免緊張,寶寶又胎位不正,好不容易熬到了衝刺階段又遇到疫情這樣的「大事」,分娩計劃徹底打亂,去不了原先產檢的醫院,甚至連家中大門都不能邁出,怎麼辦?內心焦灼之際,潘女士接到了一通來自周浦醫院的電話。「你好,我是周浦醫院的吳醫生,接下來將由我們的團隊來負責你的產檢及分娩。請你不要擔心,我們會一直陪著你的。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者不舒服,可以及時與我聯繫,我的手機24小時開機。」放下電話,潘女士的情緒穩定了不少,當她得知吳素勤已經有30多年的臨床經驗,周浦醫院又為她提供了非常時期的專屬服務後,一顆懸著的心放下了。

  今天上午10點30分,潘女士進入了專門設置的手術室,吳素勤和同事們早就穿好了防護服。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傳來,所有人長籲一口氣。「穿著防護服,行動不夠利索,但現在1/3任務順利完成,我心裡踏實了不少。」吳素勤說。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對於吳素勤來說,穿成「大白」給產婦做手術,還是職業生涯第一次。視線和行動難免會受到影響,手術時間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延長,但憑藉豐富的經驗和過硬的技術,她沉著細心應對,順利完成任務,也給後面兩位即將生產的準媽媽帶來了信心。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盼早點回家

  小區順利解封

  32歲的葉女士今天一大早由丈夫陪同入院,連綿不絕的小雨並沒有影響她的心情,得知還有兩個女士和她一樣都在今天生孩子,葉女士有些小激動,「是特殊的緣分沒錯了!」

  丈夫帶來了28寸的行李箱,格外醒目。葉女士說,這是超規格的「待產包」,裡面裝的都是吃的喝用的,水果和零食就有不少。昨天下午本來要來醫院,結果收到通知要重新做核酸檢測,她和丈夫在家完成了採樣。

  「在家多睡了一晚,多陪了一天大寶。」葉女士的心態很樂觀,說話語氣輕鬆隨意。她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自己已經是個6歲女孩的媽媽了,第二次生孩子產檢的醫院是一婦嬰,由於疫情緣故,她被迫隔離在家,不能去一婦嬰產檢。預產期臨近,生孩子的時候怎麼辦?去哪兒生?一個個問號,讓她心中忐忑不已。

  很快,葉女士和家人收到了詳細的預案:提前安排周浦醫院與孕婦建檔醫院進行互通,安排周浦醫院婦產科醫生點對點密切關注孕婦情況,合理預判。如臨產,則由周浦醫院負責分娩各項事宜。總之,把能想到的事情做在前面,確保各項服務、各個環節到位,幫助孕婦順利生產。

產婦葉女士所在的病房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攝

  「既來之,則安之。疫情改變生活,也給我帶來一段特殊的回憶,以後回想起來肯定很難忘。」葉女士說,小區封鎖後,許多朋友發來消息詢問她的情況,讓她很感動。實際上,除了不能出門,其他一切如常。周浦醫院也反覆打來電話與她確認,由於自己是瘢痕子宮,根據評估要接受剖宮產手術,權衡再三也把分娩日子選在了今天。「我偷偷看過了,今天是個好日子呢!」

  「醫院都給我們安排好了,很安心,唯一的遺憾是大寶不能陪在身邊。」葉女士說,懂事的女兒這幾天也被隔離在家,沒去幼兒園,一直陪著她,昨晚臨睡前還給她「敲了兩個章」,「一個是祝媽媽順利,另一個是祝小弟弟或小妹妹順利」。女兒的小名叫咩咩,她給這個新來的家庭成員取名為卷卷,並反覆提醒媽媽,生完一定要和她視頻通話。

  「生完孩子後,還要在醫院住三四天,最想做的事是回家。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還有一個星期我們小區就『解封』了,我盼望這一點早點到來。」葉女士說。

  要給孩子改小名

  讓寶寶記住這段經歷

  和葉女士一樣,34歲的陸女士也是一位通情達理的二胎媽媽。「小區封閉後,我收到了來自醫院、居委會等方方面面的關心。」陸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建卡產檢,一下子換了一家不熟悉的醫院,又是陌生的醫生,心中難免焦慮。好在,這種情緒僅僅存在了一會兒,就被吳素勤的一通電話改變了。「電話裡,吳主任不斷安慰我,讓我不要緊張,她說她們會陪伴我一起渡過這段非常時期的。我一下子就覺得有了依靠。」

  大寶已經4歲半,在讀幼兒園中班,在陸女士住院期間不得不託付給雙方老人照顧。她還告訴記者,生完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抱抱自己的大寶,因為懷胎十月,肚子那麼大,每天都很吃力,很久沒有抱他了。

  至於二寶的名字,陸女士透露了一個「早期方案」,叫米樂,因為今年的生肖是老鼠,考慮「老鼠愛大米」,就想了這個名字。不過,這個點子如今已被推翻,這兩天,夫妻倆一直在琢磨,給小寶重新起一個小名,「這個孩子誕生在特殊的時期,一生下來就有特殊的人生經歷,所以我們也要給他一個有意義的名字!」陸女士還說,這一個星期的經歷,讓夫妻倆感慨萬千。等孩子長大了,要把這段經歷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成為懂得感恩、對社會有用的人。

陸女士在病房裡填寫告知書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攝

  醫院提前開出手術室和病區

  做好充足準備

  疫情來得突然,明天華城的一對夫妻先後確診,相隔2公裡的周浦醫院,因接診過確診患者,一度上了熱搜。其實,周浦醫院並非網上說的那樣「封閉管理」,疫情發生後,醫院門急診均照常運行。

  院方透露,其實在營前村病例發生後,醫院就已經對發熱門診、核酸檢測採樣點進行擴容擴建,此次成為明天華城小區居民的「定點醫院」後,也就是說,無論小區居民發生什麼需要就診的情況,都由周浦醫院接診。最近幾天,醫院就處理過吃魚導致魚刺卡喉、被狗咬傷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等病例。

  除了加強流調、核酸檢測力量外,周浦醫院25日起專門開設了一個病區,用於收治來自中風險管控地區的、有軀體性疾病需緊急治療的患者,前提是這些患者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並經過專家的風險評判。

醫院為中風險管控區開設了專屬的病房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攝

  「這三個孕婦就入住了這個病區。同時我們新開闢了專門的手術室,還安排了高年資責任護士的班,為母嬰安全保駕護航。其實幾天前護士長就著手準備了,一直在手術室裡忙著添設備,給器械消毒。」吳素勤說,這三名孕產婦在同一天手術,絕非「刻意安排」,她們中兩個是瘢痕子宮,一個是胎位不正,都有明確的剖宮產指徵。考慮到三人中2個已經過了38周,1個已經39周,都已足月,隨時都有「發動」可能,周末一般不安排擇期手術,所以放在工作日穩妥一些。

  不過,有網友疑惑,醫生做了手術,是不是要跟孕產婦一起隔離?對此,院方表示,醫院本身正常運行,沒有封閉管理,且所有醫護人員均做好規範的防護,為隔離期的產婦做手術,是不需要隔離的。不過,由於這3名產婦尚未度過14天隔離期,所以生完孩子後暫時不安排月嫂護工陪同。根據規定,每位產婦可以由一位陪護人員陪同。

  至於新生的寶寶,也不會和媽媽分開,而是母嬰同室,有專職護士護理寶寶並擦身,如果評估下來沒有其他問題的話可以一起出院回家。

  而就在幾天前,吳素勤還和同事們在120救護車上完成了對該小區幾名孕婦的產檢。所幸的是,肚子裡的小寶寶都很配合,胎心平穩有力,而整個產檢算上胎心監護,三四十分鐘就搞定了。她說,這段經歷對她來說相當「寶貴」,「作為一名醫生,我有義務也有信心把工作做好,不讓產婦們留下遺憾。我是周浦本地人,在醫院已經工作了30多年,在非常時期,我們更要勇於擔當,確保居民的平安!」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今天下午,葉女士和陸女士也將在這裡迎來自己的寶寶!這段特殊的經歷將成為她們人生中值得紀念的一刻!

  阿拉為你們送上最美好的祝願!


  【小主綜合編輯】

  新聞來源:新民晚報 首席記者 左妍 記者 徐程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上海中風險小區仨寶寶同日誕生
    昨天,上海中風險小區——周浦明天華城小區接連迎來喜訊,三名孕產婦在周浦醫院順利誕下寶寶,均為男寶寶,真是三「陽」開泰,好「孕」連連!疫情之下的這一非常時期,新生命的誕生讓許多人感覺心頭一暖,連接生的資深產科醫生都在感慨:當寶寶降臨、聽到新生命啼哭的那一刻,自己「都瞬間感覺擁有了無窮的力量」!
  • 中風險小區明天華城3孕婦生娃,周浦醫院非常時期精心守護
    上午11時38分,上海市周浦醫院手術室傳來好消息,居住在中風險管控小區明天華城的產婦潘女士順利生下寶寶。「排隊」在她之後進手術室的,還有同住一個小區的葉女士和陸女士。下午1時31分,陸女士喜得貴子,重3435克。下午15點35分,葉女士產下一名男寶,重2860克。
  • 孕婦初一搶生"豬寶寶" 專家:對寶寶不利
    孕婦初一搶生"豬寶寶" 專家:對寶寶不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5日 09:52 來源: 半島都市報    豬年即將到來,為了能讓自己的寶寶在豬年第一時間出生,近來,本市一些預產期在春節期間的孕婦紛紛提前和醫生預約,希望能在農曆大年初一零時後生一個象徵吉祥、好運的「豬寶寶」。
  • 上海中風險地區清零!小布直擊祝橋鎮航城七路450弄小區「解封」 現場
    直擊上海中風險地區清零:零時整小區解封,居民揮舞國旗出門 2020-12-08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些懷孕不忌口的孕婦,生下的寶寶怎麼樣了?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今年7月中旬份的時候,不忌口的準媽媽生了,7斤4兩大胖小子,孩子白白淨淨的,也很健康,連新生兒黃疸都沒有。8月初的時候,另一個忌口準媽媽也生了,寶寶的黃疸卻比較嚴重。這兩位寶媽一對比,反倒忌口的這位準媽媽問題比較多。
  • 明天華城小區3位產婦在周浦醫院順利生下3名男寶
    LOVE驚喜在意外中出現對於浦東這幾個被實行封閉管理的小區居民而言,疫情打破了所有計劃,然而,驚喜也在意外中出現!今天,周浦鎮明天華城小區就先後誕生3個寶寶。若干年後,他們回憶起這段特殊的經歷,以及慶祝同一天生日時,不知會是怎樣一種心情。
  • 分娩前幾天,寶寶會給你信號,有這些表現證明孕婦要生了
    分娩前幾天,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如何通過孕婦的種種表現,才能判斷寶寶出生的時間呢?作為寶寶的準媽媽與準爸爸們,這些分娩常識一定要多多了解。不打無準備之仗,只有深入了解分娩前的各種表現,做好全方位準備,才能制定出完美的分娩方案,寶寶才能健康順產。
  • 實地探訪上海防疫一線:浦東機場「秩序井然」 中風險小區「只進不...
    張亨偉 攝從22日晚7點一直到今天清晨5點,240名醫護人員、300名工作人員,為超過15000名機場貨運相關的人員進行了核酸檢測的採樣工作。現場,每一個醫務人員行動迅速,平均每分鐘為4人進行採樣。目前,該小區被列為中風險地區,並實行「只進不出」規定,禁止非疫情管控的外來人員擅自進出。「給你拿的魚腥草你記得放在湯裡!」在警戒線外,一位媽媽正對著裡面的女兒遙喊,隨後工作人員將這位媽媽送來的生活物品交到她女兒手裡。
  • 以為孕婦是去遊泳,沒想到在海裡生了個娃,網友:不愧是戰鬥民族
    網友紛紛表示,不愧是戰鬥民族,太強悍了。海中產子不是意外,是早就計劃好的事情後來我們了解到,其實那名老者是有名的水中分娩的醫生,所以這一切也不是個意外,而是早就計劃好的。其實水中分娩在外國已經流行多年了,外國女性的骨架比中國女性的要寬,所以對於生孩子來說要簡單點。
  • 古代生寶寶遇到的難產今天都不叫事,馬桶搋子、大鐵鉗一起上!
    只是今天的醫療水平在不斷的進步,分娩時出現的問題都可以馬上得到解決,但是古代的醫療條件十分有限,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古代女子懷孕生子的那些事。在說古代生孩子遇到的難產那些事之前呢,我們先來說說這樣的有趣現象。古代要生一個孩子,其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即便如此,為什麼所有的女人還要前赴後繼的生孩子,並且生很多孩子呢?
  • 今天零時上海全市全部為低風險地區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要求,經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決定,今天零時起,浦東新區祝橋鎮航城七路450弄小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至此,上海全市全部為低風險地區。
  • 高齡產婦生下健康寶寶,老公卻對醫生一頓痛打,醫生是這樣解釋的
    害怕孩子不能順利生下來,好不容易熬到了快要生產的時候,但是寶寶似乎更加著急,提前一個月就要生了,於是全家人趕緊將娟娟送到醫院。在經歷了三個多小時後,順利生下了二寶,但是沒過一會,娟娟就說自己「心慌難受」,兩眼看不清。
  • 上海浦東明天華城小區由中風險調整為低風險,「明天」一定會...
    摘要:站在小區門口,一位居民的話代表了許多人的心聲,「加油!明天,會更好!」5日零時,浦東新區周浦鎮明天華城小區門口,隨著警戒線的撤除,等候在大門內的人群發出了一陣歡呼聲,不少人或騎車、或走路,從大門內走出。「慢點,慢點,大家注意安全。」
  • 塞班成中國孕婦新「產房」 違規中介潛藏風險
    花費十幾萬就可以生個美國戶籍的寶寶?距中國旅程較短的美屬塞班島近來成為很多中國媽媽的選擇,隨之而來的赴塞班生子潮,讓塞班出臺了不接受孕婦入境產子的政策。但在政策嚴控下,仍有不少中介頂風作案,吸引不少中國孕婦。「中國網事」記者調查發現,違規中介背後已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 疫情期闖關赴美生子,近百名中國孕婦被遣返還有人被判刑 !
    7月初,關島的一家中國孕婦服務中心,在微博上曬出幾張圖片,聲稱有三個孕婦入境美國關島,兩個孕婦入境成功,另一個以疫情不適合旅遊遣返。據一位專門從事中國孕婦赴美生子遊的人士,以「赴美生子劉博士」的名字,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則信息,稱「最近有三個在《赴美生子群》中的群友接到了美國大使館的電話調查,詢問是否去美國生孩子。在2019年之前,接到這個電話的人,90%會被撤銷籤證。最近,接到電話的人,籤證被撤銷的概率只有30-40%。」
  • 疫情期闖關赴美生子,近百名中國孕婦被遣返還有人被判刑!
    7月初,關島的一家中國孕婦服務中心,在微博上曬出幾張圖片,聲稱有三個孕婦入境美國關島,兩個孕婦入境成功,另一個以疫情不適合旅遊遣返。 至少有百人左右的來自上海、廣東等地的孕婦,通過關島、紐約、西雅圖、舊金山等地入境成功。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位之前曾在美國生過一個男孩並拿到美國「出生紙」的上海孕婦,六月底竟然以自己是美國人的直系親屬的名義,入境西雅圖成功。她所謂的美國人就是之前的第一胎在美國拿到出生紙的孩子。而之前所傳美國政府將取消落地即可入美國籍的情況,並沒有發生變化。
  • 中國赴塞班生子潮引取消免籤擔憂 孕婦面臨風險多
    赴塞班生子潮引發取消免籤擔憂  中介熱推相關產品,但孕婦面臨「黑戶」、遣返等風險;遊客擔心塞班取消對中國免籤  在政策方面,從去年開始,塞班方面已經不接受孕婦入境產子。記者昨日從部分生子中介了解到,赴塞班生子產品仍在銷售,北京赴美屬塞班島生子的價格大約在十六七萬元人民幣。
  • 滄州一寶寶出生在了門衛室
    寒冬的清晨,很多人還在香甜的睡夢中,鹽山縣陽光駿景小區門衛室內卻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一名即將臨盆的孕婦將孩子生在了門衛室。在保安、醫護人員、民警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母子抵達醫院。昨天,這名產婦平安回到家中。
  • 高齡產婦生寶寶,旁人見面不知是什麼輩分,網友:感覺有點尷尬
    一般來說女性初產在三十五歲以上稱為「高齡產婦」這個年齡生寶寶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對孕婦本身和胎兒都是不利的,所以並不建議女性成為高齡孕婦,即便是想要生二胎或者是做母親,一定要注意孕前準備和孕期檢查。記得有位寶媽媽在小區內看見一位四十多歲的女人帶孩子玩,還誤以為她是在帶孫子,後來從別人那得知是她的兒子,弄得十分尷尬,從那以後在小區遇見都要躲著走,真怕不小心再說錯話。
  • 孕婦只要不摸貓糞、不吃生肉
    該倡議書的大致內容是:「最近我夫人檢查確認懷孕,在高興之餘不免擔心,小區不少住戶飼養寵物貓狗,對孕婦會有危害,我建議住戶們在我夫人懷孕期間請將貓狗送走,不要在公共場合遛狗……」  □記者 王婭青  雖然像上面這樣,因為妻子懷孕就請求小區住戶送走貓狗的人極少,但是因為懷孕把自家貓狗送人的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