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2019年的日曆已經沒剩下多少頁了,大家也都開始盼著農曆新年(春節)、藏曆新年快點到來,好回家與親人團聚。那麼,2020年春節和藏曆新年是什麼時候呢?11月20日,記者前往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從專家那裡得到了權威答案。據了解,2020年農曆新年是1月25日,藏曆新年是2月24日。從11月20日起,我區開始進入寒冷時節,但同時也是冬灌的最佳時間。
專家解答 兩個新年相差一個月
為什麼說天文歷算研究所的專家能給出權威答案呢?因為我區家家戶戶都會有一本《西藏天文氣象曆書》,作為安排農事、節日慶祝、婚喪嫁娶等一系列日常事務的依據,因此,每年春節和藏曆新年的時間也都是依照該曆書中的時間而定。每年的《西藏天文氣象曆書》便是由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的專家們編寫完成的。
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從藏曆元月1日開始,持續15天。藏曆新年與農曆新年時間相隔有3種情況:同一天、相差一天、相差一個月。
「2020年農曆新年是1月25日,藏曆新年是2月24日。」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專家格桑平措翻開曆書確認後告訴記者,「2020年的兩個新年相差1個月。」
2019年藏曆新年和農曆新年恰巧是同一天,也就是公曆的2019年2月5日。天文歷算專家表示:「像這種連續兩年同一天的情況很多年才會出現一次,2018年和2019年恰好是連著兩年在同一天。」
沙盤推算 內涵博大精深
那麼,每年藏曆新年的時間是怎麼確定的呢?其實,藏曆新年的確定與藏曆紀年的使用有著密切關係。在藏曆推算中,沙盤是藏曆推算中用到的最基礎也最不可少的工具。從外觀上看,這是一個長方形木製盤,頂部有暗格,盛放著細沙,使用時將木盤傾斜,細沙流到木盤內,演算者用鐵釺在上面書寫計算,通過加減乘除等數學運算方法,把各種天體運動的方位、時間、面積等未知的東西,用數字的方式表達出來。
外行人看不懂的演算過程中,涉及到了依據天文歷算學原理推算各地的農耕牧作時機、物候、節令、人體脈相變化周期,特別是中長短期天氣預報等,可謂博大精深。如今,專家們還開發出了一套天文歷算數據處理軟體,作為輔助手段,確保歷算結果更加精確。
與此同時,天文歷算專家們每年還要去野外通過天文觀測臺進一步確認時間,古老的天文觀測臺為每年天文曆書中列出的日光觀測時間提供了準星。
追溯歷史,我們得知公元前100多年前,住在雍布拉康上的一位紡織老母,勤勞聰慧,她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觀察日月星辰的變化,總結出了日、月以及星期的變化規律,形成了《紡織老母月算》。從那時起,青藏高原上便產生了物候歷,後來人們還引進了時憲歷和時輪歷。隨著時間推移,又引進了五行的運算方法以及佔音術等,從而形成了系統的天文歷算。可以說,藏曆是在西藏原始物候歷的基礎上,吸收了多種曆法精華,從而形成的歷算體系。
指導農事 農區進入冬灌時間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藏曆新年的確定,是與藏曆的使用有密切關係的,藏曆新年正式使用於公元1027年,並沿襲至今。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藏曆紀年中的一「饒瓊」為60年,這與一「甲子」的時間一致。藏曆中也一直採用漢族用的幹支紀年法,不同之處是以五行代替十幹,即甲乙為木、丙丁為火……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即子為鼠、醜為牛……依次類推。
藏曆也有24節氣(和農曆不太一樣),對西藏地區作中長期天氣預報,對五大行星運動和日月食也作預報,體現了藏曆是陰陽合曆的特點。
「從藏曆上來說,11月20日青藏高原開始進入了最寒冷時節的時間。」格桑平措介紹,「流傳在民間的俗話就是背陰的地方開始結薄冰了。」
在民間,老百姓會根據《西藏天文氣象曆書》來安排農事。今年從11月20日起,開始進入寒冷時節,但同時也是冬灌的最佳時間。「11月20日起,老百姓就可以給農田灌水了。」冬灌是為了使土壤儲水,防止春旱。同時,還能把土壤表層的蟲卵衝進冰水裡凍死,防治病蟲害,對於農區老百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日子。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西藏商報 記者 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