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11:5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8月3日下午,上海江橋批發市場迎來一輛掛有「助力扶貧」字樣的大紅廂式貨車,滿載著來自1750公裡外的2萬餘斤「官堰香蔥」,即將通過各個銷售渠道走進千家萬戶。
這是遵義「官堰香蔥」首次進入上海市場,
也是楊浦援助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
「黔貨出山」的又一個扶貧成果
「官堰香蔥」首次入滬銷售發車儀式,於8月2日在湄潭縣黃家壩街道官堰香蔥交易市場舉行。滿載香蔥的專車,經過26個小時奔波後抵達上海,標誌著「『蔥』出湄潭、香飄上海」的產業發展目標即將實現。
對口幫扶以來,楊浦已投入市級幫扶資金270萬元,在湄潭縣「三個萬畝單品壩區」之一的田壩社區基地,建設了2個香蔥交易市場、1座製冰廠,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產業配套設施。截至目前,項目已經基本建成,部分已投入使用。
「官堰香蔥」已有40多年種植歷史,官堰村民個個都是香蔥種植的「專家」。最初,村民大多自發組織,散戶種植香蔥規模不大,僅能自給自足;通過多年發展,香蔥市場價值提升,種植規模逐年擴大,不僅能滿足湄潭本地的需求,銷售渠道也逐漸拓展到周邊地區。
官堰壩區隸屬於湄潭縣黃家壩街道官堰居、合同居,共有住戶2296戶,其中貧困戶29戶68人。對口幫扶工作中,湄潭縣將壩區發展目標規劃定位為以香蔥單品為主導產業,列入遵義市「500畝以上示範基地」「七大萬畝單品樣板壩區」之一。至去年底,官堰壩區種植面積達到3500餘畝,年產量達21000噸,實現產值6000萬元。
「小香蔥」發展成了「大扶貧」產業
銷售難問題怎麼解決?
今年6月,經上海、楊浦援黔幹部努力,對接了上農批、江揚、江橋批發市場、叮咚買菜、食行生鮮等滬上銷售平臺,促成了第一批「官堰香蔥」進入江橋批發市場。
「我們還在積極爭取資金,計劃在香蔥基地建設灌溉設備和洗蔥池,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發動更多群眾參與種植,進一步提高香蔥品質,把湄潭的優質香蔥推薦給上海市民。」楊浦援黔幹部、湄潭縣委常委、副縣長孟焱表示,小香蔥成就大產業,「官堰香蔥」首發上海,將對湄潭縣全面推進「黔貨出山」,助力消費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五大體系「建設,發揮推動作用。
審核:袁航
來源:動靜貴州
編輯:蔡乾軍、甘露瑤
投稿郵箱:914606321@qq.com
為您
精選
●
●
●
原標題:《【黔貨出山】遵義小蔥香飄上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