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波茨坦公告》豈容安倍遺忘

2020-12-2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 港媒稱,《波茨坦公告》籤署70周年,當年的協議已經發黃,日本現政府——安倍內閣正試圖把《波茨坦公告》從記憶中抹去,安倍說「沒有仔細看過」,就此輕佻一句,想試圖卸去履行歷史協議的責任,把世人玩於虛幻。 

日選擇性遺忘歷史

香港《太陽報》7月27日刊發題為《選擇性忘記歷史》的文章,作者為陳穎柱。文章稱,沒有看過,就可以遺忘,如果這是安倍對歷史的固有態度,那麼沒有經過,更不必記起。但安倍並非如此,他對外祖父岸信介的「功業」縈縈於懷,對軍國主義橫行於世念念不忘。安倍對《波茨坦公告》選擇性忘記,是因為這礙著他帶領日本重返那段歷史「輝煌」。 

事實上,選擇性忘記歷史的,何止日本?日本敢於故意忘史,那是因為美國作為《波茨坦公告》籤署方,也在故意選擇性忘記歷史。為了現實的政治需要,美國縱容安倍政府復闢軍國主義,以便借日本之力,配合其亞洲再平衡,攪局南海,遏制中國。顯然是對《波茨坦公告》無聲的撕毀。 

日本違反《波茨坦公告》,無損美國絲毫利益,卻有助美國的政治需要,美國這份私心,被安倍政府充分利用以實現其政治需要。美日之間由歷史上的開戰國變為同盟國,現今在世人面前公然無視歷史條約,私行政治交易,暴露國際協議脆弱而無信用的一面,從烏克蘭至日本,大國只重現實,忘記歷史,成為地道的背叛新常態,全沒公義可言。籤署70年後,《波茨坦公告》已經變色了。

安倍對華兩面三刀

香港《信報》7月27日刊發題為《安倍內耍國民 對華兩面三刀》的文章。文章稱,70年前,中美英三國籤署《波茨坦公告》,敲響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喪鐘。如今,世界各地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拒絕明確承認《波茨坦公告》對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定性。安倍不肯直接表態,聲稱「沒有詳細閱讀」《波茨坦公告》,因而無法評論,拙劣的迴避,如同將世人當無知孩童。安倍狡詐隨見。 

一直盼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正式峰會的安倍,獲中國發出邀請,參與北京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安倍的安保局長谷內正太郎正穿梭中日為安倍訪華作安排。安倍迅速抓住中國釋出的善意,卻未知是否聽清楚中方提出的三個前提條件,包括遵守中日四份政治文件、沿襲前首相村山富市對二戰問題的「村山談話」精神、保證不參拜靖國神社。日方有人認為,安倍從來拒絕公開承諾不參拜靖國神社,但估計為成全日中峰會,不排除私下照會中方,滿足該前提條件。顯出安倍善變。

逆民意硬闖無前途

在日本國內,安倍把戲也不少。早前在審議新安保法案時,罕有地出現數以萬計的民眾不停地示威反對,更有多名權威憲法學者表態直指修法違憲,但安倍全然不加理會,硬闖國會。新安保法案過關了,安倍民望指數狂跌9.7個百分點至37.7%,為就任以來最低,不支持度更首次超過半數。

安倍新安保法案敢於逆民意硬闖,所恃是自民黨在國會擁有多數議席。日本今之政局,雖未能讓其一黨獨組政府,但亦沒有力足挑戰其執政地位的反對黨。今次民意形勢,明顯給在野黨帶來可乘之機,安倍團隊慌就慌在日後「票債票償」之上。安倍上臺後,振興經濟連發三箭但效力難繼,國內消費力未能釋放,靠招攬中國旅客撐持,想借經濟提振民望已不切實際。

換個角度,靠外交改善與中韓關係,能否有助扭轉劣勢?這是安倍極欲一試的突圍方向。問題在於,安倍要軍事上走出去,無論是戰略指向,還是順應外交形勢,尤其追隨美國的需要,都必然要以中國為假想敵,才能「合理」推進。安倍主導的對華政策勢將虛虛實實,拉拉打打,只看中國如何與他對弈,趁其民望低下地位動搖再將他一軍,或許會是後著。

《波茨坦公告》全文

中英美三國波茨坦宣言——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發表

(一)餘等美國總統、中國國民政府主席及英國首相,代表餘等億萬國民,業經會商並同意對日本提出勸告,予以一機會以向三國無條件投降,免日本全體人民遭受戰爭之慘禍。

(二)三國陸海空部隊已增強多倍,其由西方調來之軍隊及空軍即將予日本以最後之打擊。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聯合國之決心之支持,對日本全面作戰,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國無效果及無意識抵抗全世界自由人民之力量所得之結果彰彰在前,可為日本人民之殷鑑。此種力量,當其對付抵抗納粹時,不得不將德國人民全體之土地工業及其生活方式摧殘殆盡。但現在集中對付日本之力量則較之更為龐大不可衡量,吾等之軍力加以吾人之堅決意志為後盾,若予以全部使用,必將使日本軍隊完全毀滅,無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終必全部殘毀。

(四)時機業已到來,日本必須決定一途:其將繼續受其一意孤行計算錯誤而將日本帝國陷於完全毀滅之境之軍人統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為吾人之條件,吾人決不許更改,亦無其他另一方式。猶豫遷延,更為吾人所不容許。

(六)欺騙及錯誤領導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徵服世界者之權威及勢力必須永久剷除,蓋吾人堅持非將負責之窮兵黷武主義驅出世界,則和平安全及正義之新秩序勢不可能建立。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時,及直到日本製造戰爭之力量業已毀滅而有確實可信之證據時,日本領土須經盟國之軍隊予以佔領,俾吾人在此陳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可以領有之小島在內。 

(九)日本軍隊在完全解除武裝以後,將被允許其返鄉,得以和平從事生產生活之機會。

(十)吾人無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滅其國家,但對於戰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虜者在內)將處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須將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趨勢之復興及增強之所有障礙予以消除,言論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對於基本人權之重視必須成立。 

(十一)日本將被許維持其經濟所必需及可以償付賠款所需要之工業,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裝作戰之工業不在其內。為此目的,可準其獲得原料(別於統制原料)日本最後參加國際貿易關係當可準許。

(十二)上述目的達到時,日本得依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保障和平及負責之政府,屆時三國佔領之軍隊即撤退。

(十三)吾人勸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對此種行動誠意實行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 

(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中文抄本)

相關焦點

  • 港媒稱美國配合日本"撕毀"波茨坦公告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 香港《太陽報》7月27日發表題為《選擇性忘記歷史》的文章稱,《波茨坦公告》籤署70周年,當年的協議已經發黃,日本現政府——安倍內閣正試圖把《波茨坦公告》從記憶中抹去,安倍說「沒有仔細看過」,就此輕佻一句,想試圖卸去履行歷史協議的責任,把世人玩於虛幻。
  • 外交部三問安倍:《波茨坦公告》算不算數?
    京華時報訊(記者商西)「《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還算不算數?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成果以及二戰後的國際秩序還要不要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還要不要遵守?」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天就釣魚島問題對日連發三問。
  • 新華社:如否定《波茨坦公告》,安倍政府聯合國入常就是做夢
    7月26日,中美英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這份由美國起草的對日最後通牒式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8月8日,蘇聯聲明加入《波茨坦公告》,並對日宣戰。這是一份構建戰後國際秩序、確立亞洲和平穩定發展奠定基礎的重要文件。《波茨坦公告》共13條,定性日本發動戰爭是侵略性質,對日發出最後通牒:無條件投降。
  • 《波茨坦公告》的前世和今生
    在今年5月日本國會黨首辯論中,首相安倍晉三聲稱沒有好好看過《波茨坦公告》,拒絕承認這份文件對日本侵略戰爭的定性。     安倍政府對《波茨坦公告》等法律文件確立的戰後秩序發起公然挑戰,這引起了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輿論的強烈擔憂和不滿。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金以林告訴記者,日本某些右翼言論是完全沒有說服力、毫無歷史常識的「妄言」。
  • 《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現實意義
    2015年7月26日,是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70周年的紀念日,日本媒體對《波茨坦公告》集體失聲,在平時的日本歷史教育當中,也幾乎不提《波茨坦公告》。
  • 《波茨坦公告》70周年 隆重紀念重要意義何在
    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是日本近現代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或者說《波茨坦公告》奠定了日本放棄軍國主義道路、走和平發展道理的一個歷史起點,這一點不可動搖,否則日本就無法正視歷史,也無法面對未來,更不能共同創造繁榮,以及尋求國際社會的和解和寬容。  高洪說,重溫《波茨坦公告》最重要的現實意義就是要捍衛和平。
  • 《波茨坦公告》對日本約束力今何在?(組圖)
    「永久剷除軍國主義,建立崇尚和平之政府是《波茨坦公告》的重要內容之一。安倍政權所作所為恰恰與《波茨坦公告》相關規定相背離。因此,日本政要對《波茨坦公告》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呂耀東說。日前安倍內閣強推安保法案之舉遭到日本國內的反對。《朝日新聞》1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56%的日本民眾反對安保法案。
  • 《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現實意義
    2015年7月26日,是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70周年的紀念日,日本媒體對《波茨坦公告》集體失聲,在平時的日本歷史教育當中,也幾乎不提《波茨坦公告》。
  • 日本投降並接受《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史實不可更改
    》70周年的紀念日,日本媒體對《波茨坦公告》集體失聲,在平時的日本歷史教育當中,也幾乎不提《波茨坦公告》。2015年5月20日,在日本國會的答辯當中,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表示,《波茨坦公告》第六條和第八條提到的《開羅宣言》,確認日本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戰爭,要求安倍就那場戰爭的性質明確表態。安倍居然聲稱自己沒有看過《波茨坦公告》這部分內容,所以「無法做出評論」,更顯示出其故意迴避《波茨坦公告》實質內容的特點。那麼,《波茨坦公告》究竟講了什麼?讓日本安倍政府這樣害怕,這樣竭力迴避呢?
  • 日本須遵守《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國際論壇)
    《開羅宣言》隨後在《波茨坦公告》中再次體現。1945年7月籤署的《波茨坦公告》強調,《開羅宣言》中的內容必須被落實。 然而在《開羅宣言》發表70年後的今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試圖修改日和平憲法,這是公然對《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的侵犯。《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日本的軍國主義要徹底終結,日本不允許再擁有作戰部隊。
  • 日本投降並接受《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史實不可更改
    》集體失聲,在平時的日本歷史教育當中,也幾乎不提《波茨坦公告》。2015年5月20日,在日本國會的答辯當中,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表示,《波茨坦公告》第六條和第八條提到的《開羅宣言》,確認日本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戰爭,要求安倍就那場戰爭的性質明確表態。安倍居然聲稱自己沒有看過《波茨坦公告》這部分內容,所以「無法做出評論」,更顯示出其故意迴避《波茨坦公告》實質內容的特點。那麼,《波茨坦公告》究竟講了什麼?讓日本安倍政府這樣害怕,這樣竭力迴避呢?
  • 日本須遵守《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國際論壇)
    《開羅宣言》隨後在《波茨坦公告》中再次體現。1945年7月籤署的《波茨坦公告》強調,《開羅宣言》中的內容必須被落實。 然而在《開羅宣言》發表70年後的今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試圖修改日和平憲法,這是公然對《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的侵犯。《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日本的軍國主義要徹底終結,日本不允許再擁有作戰部隊。
  • 日右翼勢力仇視波茨坦公告 因不想歸還釣魚島
    專家認為,對於中國而言,《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重要文件從國際法上確認了臺灣及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神聖領土,是我國維護釣魚島主權的國際法依據。歷史問題成中日關係障礙當銘記歷史、維護和平已成世界主流之時,安倍政府在政治右傾化道路上越走越遠,引起中外學者批評。
  • 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就《波茨坦公告》70周年發表聲明
    人民網華盛頓7月25日電 (記者 溫憲)7月25日,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就《波茨坦公告》70周年發表聲明。聲明全文如下: 今年7月26日是著名的《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發表70周年。
  • 中國沒有參加波茨坦會議,為何在《波茨坦公告》中排第二?
    這個秘密小組起草了一份公告,公告的內容是督促日本無條件投降以及對日本戰後的處置。公告出來之後,杜魯門首先拿給邱吉爾看,徵求他的意見,邱吉爾看過之後表示完全同意。史達林因為蘇聯還與日本籤訂有和平條約,當時就沒參加《波茨坦公告》。
  • 安倍否認《波茨坦宣言》 稱投降只為「結束戰爭」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6月1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1日舉行的眾議院特別委員會上再次對《波茨坦宣言》定位問題作出表示稱:「《波茨坦宣言》作為當中美英聯合發布的官方文件,僅代表當時同盟國一方的政治意圖。而當時的日本政府只能選擇接受投降。」現如今該宣言內容已無任何實質性作用。
  • 美國僑學界:中美應攜手為履行《波茨坦公告》承諾做出貢獻
    》70周年發表聲明,表示中美應尊重歷史、遵守和履行《波茨坦公告》等歷史文件的承諾,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繁榮共同作出負責任大國應有的貢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一份奠定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文件誕生。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當天在聲明中說,《波茨坦公告》規定「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可以領有之小島在內」,這意味著日本要控制任何「小島嶼」須得到三國一致同意。
  • 波茨坦公告的效力不可替代
    1945年7月26日,中國、美國和英國三國政府共同宣布《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下稱《波茨坦公告》,也稱《波茨坦宣言》),前蘇聯隨後附署參加。發布《波茨坦公告》的目的是促令日本武裝部隊儘速無條件投降,以及日本投降時必須接受的各項條款。
  • 戰後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於《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基礎上...
    [呂耀東] 《波茨坦公告》是作為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主要盟國而決定的,從這一點來講,戰後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於《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基礎上所確定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從《波茨坦公告》的一些條款可以看出,它是對於日本的軍國主義所犯的侵略罪行的懲罰。
  • 日本學者:《波茨坦公告》明確釣魚島是中國領土
    要摧毀「安倍政權的歷史認識」,這樣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絕對不能放棄。要世代傳承下去,向全國去宣傳、擴散。 老兵們年紀都大了,中國還鄉者聯絡會也解散了。聽說年輕人們成立了「撫順奇蹟」繼承會,並正在開展一些活動,我真心覺得將這樣的遺產留給下一代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