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稱「山螞蚱」,卻長在石頭縫中,鈣鐵含量極高,正當季別錯過
以前的時候,農村孩子羨慕城市孩子,城市孩子羨慕大城市的孩子。如今隨著交通的普及,城市還是開始羨慕農村孩子,農村孩子開始羨慕山區孩子,孩子們看不到醫療、教育的加成,只在意眼中的野果和野菜。山區可以說是天然的寶庫,其中有著數不盡的野生資源,野菜和野果是最不起眼的食材,不過現在卻是難得的好東西。
平原地區其實也有野菜,北方地區的野菜主要以薺菜、馬蜂菜為主,而山區的野菜就比較豐富了,很多野菜都沒有名字,只有當地人才懂得食用。
吃野菜其實有著很大的限制性,主要就是時節,一般只有春季可以食用,進入6月份以後野菜就老了,很少會有人在食用了。不過現在還有一種特殊的野菜,它生長於石頭縫中,人稱「山螞蚱」、「石頭花」,其實它就是山苜楂(shān mù zhā )。
山苜楂是石竹科石頭花屬的植物,它也被稱為長蕊石頭花,而且因為山苜楂獨特的發音,在民間人們更喜歡稱它為「山螞蚱」。 很多人聽到山螞蚱的名字,還以為是一種害蟲,沒想到它是一種野菜。
山苜楂廣泛分布於國內的大部分地區,不過主要還是集中在北方,它環境適應能力極強,不管是草地、荒地、亂石還是石頭縫都可以生長,可以說是一種十分獨特的野菜。
山苜楂的外形並不引人注目,葉片狹長和麵條菜比較類似,不過山苜楂的莖幹一般為紫紅色,這算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因為生長環境嚴苛,所以山苜楂的營養價值特別高,粗纖維、鈣、鐵含量都十分不錯,而且山苜楂還具有獨特的滋味,吃起來口感十分不錯。
雖然山苜楂是一種十分難得的野菜,但是認識它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只是把它當野草而已,以後見到不要錯過啦,現在在野外還有希望可以挖到它!
你吃過山苜楂嗎?你感覺山苜楂能不能大面積種植?你覺得山苜楂有前景嗎?趕快發布你的觀點吧。
美味的山苜楂菜包子
原料:山苜楂、蝦皮、粉條、麵粉、雞蛋
1、先開始和面,小碗中加入酵母用溫水化開,然後用溫水和面,和成光面麵團開始醒發,最好醒發到麵團的2倍大,然後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擀成餃子皮備用。
2、山苜楂清洗乾淨,焯水擠幹水分切碎備用,粉條用溫水泡發,泡好以後剁碎備用。起鍋倒油,倒入雞蛋劃散,盛出備用。所有的材料放入大盆中,繼續加入蝦皮、食鹽、十三香攪拌均勻,然後包成包子即可。
3、菜包子包好以後直接隔水蒸25分鐘即可。
此圖文原創作者:小喬尋味。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收集,如果侵害了您的權益,請立即聯繫我刪除!謝謝!
百度精選:
人稱「大力子」,外形似山藥,國內大量種植出口日本,一斤賣10元
農村1植物,葉子常被忽視,如今15元1斤熱銷,不懂真可惜!
經常被認成「山藥」,國內大量種植沒多少人吃,專供日本10元1斤
農村經常被「誤會」的1種野菜,沒想到如此珍貴,曬乾賣20元1斤
它是麥田雜草,城市人當高檔菜,農村人把種子當成寶,別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