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縫中1野菜,人稱「石頭花」,鈣鐵含量極高,可惜少有人識

2020-12-16 小喬的三農趣聞

導讀:人稱「山螞蚱」,卻長在石頭縫中,鈣鐵含量極高,正當季別錯過

以前的時候,農村孩子羨慕城市孩子,城市孩子羨慕大城市的孩子。如今隨著交通的普及,城市還是開始羨慕農村孩子,農村孩子開始羨慕山區孩子,孩子們看不到醫療、教育的加成,只在意眼中的野果和野菜。山區可以說是天然的寶庫,其中有著數不盡的野生資源,野菜和野果是最不起眼的食材,不過現在卻是難得的好東西。

平原地區其實也有野菜,北方地區的野菜主要以薺菜、馬蜂菜為主,而山區的野菜就比較豐富了,很多野菜都沒有名字,只有當地人才懂得食用。

吃野菜其實有著很大的限制性,主要就是時節,一般只有春季可以食用,進入6月份以後野菜就老了,很少會有人在食用了。不過現在還有一種特殊的野菜,它生長於石頭縫中,人稱「山螞蚱」、「石頭花」,其實它就是山苜楂(shān mù zhā )。

山苜楂是石竹科石頭花屬的植物,它也被稱為長蕊石頭花,而且因為山苜楂獨特的發音,在民間人們更喜歡稱它為「山螞蚱」。 很多人聽到山螞蚱的名字,還以為是一種害蟲,沒想到它是一種野菜。

山苜楂廣泛分布於國內的大部分地區,不過主要還是集中在北方,它環境適應能力極強,不管是草地、荒地、亂石還是石頭縫都可以生長,可以說是一種十分獨特的野菜。

山苜楂的外形並不引人注目,葉片狹長和麵條菜比較類似,不過山苜楂的莖幹一般為紫紅色,這算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因為生長環境嚴苛,所以山苜楂的營養價值特別高,粗纖維、鈣、鐵含量都十分不錯,而且山苜楂還具有獨特的滋味,吃起來口感十分不錯。

雖然山苜楂是一種十分難得的野菜,但是認識它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只是把它當野草而已,以後見到不要錯過啦,現在在野外還有希望可以挖到它!

你吃過山苜楂嗎?你感覺山苜楂能不能大面積種植?你覺得山苜楂有前景嗎?趕快發布你的觀點吧。

美味的山苜楂菜包子

原料:山苜楂、蝦皮、粉條、麵粉、雞蛋

1、先開始和面,小碗中加入酵母用溫水化開,然後用溫水和面,和成光面麵團開始醒發,最好醒發到麵團的2倍大,然後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擀成餃子皮備用。

2、山苜楂清洗乾淨,焯水擠幹水分切碎備用,粉條用溫水泡發,泡好以後剁碎備用。起鍋倒油,倒入雞蛋劃散,盛出備用。所有的材料放入大盆中,繼續加入蝦皮、食鹽、十三香攪拌均勻,然後包成包子即可。

3、菜包子包好以後直接隔水蒸25分鐘即可。

此圖文原創作者:小喬尋味。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收集,如果侵害了您的權益,請立即聯繫我刪除!謝謝!

百度精選:

人稱「大力子」,外形似山藥,國內大量種植出口日本,一斤賣10元

農村1植物,葉子常被忽視,如今15元1斤熱銷,不懂真可惜!

經常被認成「山藥」,國內大量種植沒多少人吃,專供日本10元1斤

農村經常被「誤會」的1種野菜,沒想到如此珍貴,曬乾賣20元1斤

它是麥田雜草,城市人當高檔菜,農村人把種子當成寶,別忽視

相關焦點

  • 農村1野草,人稱「碎米薺」,維C鈣含量極高,遇見切勿錯過
    那麼相信很多人會說是麥田裡的薺菜,俗話說得好「吃了薺菜,百蔬不鮮」,薺菜莖葉鮮嫩含豐富的維生素C,鈣、鐵等微量元素人稱「高鈣菜」,可以做成薺菜餃子,薺菜餛飩,薺菜炒雞蛋,薺菜雞蛋湯等等吃法。薺菜為十字花科植物,常見的薺菜有板葉薺菜、散葉薺菜,花葉薺菜,油勺薺菜(勺勺菜),小葉薺菜等等,薺菜作為蔬菜來說營養豐富鮮香味美,是當仁不讓的「野菜之王」,在農村很多野菜雖說食用和藥用價值不錯,卻被薺菜搶了風頭,就像今天說到的這種叫「碎米薺」的野菜,包餃子味道好,老一輩人都吃過,而今卻少有人識,淪為雜草。
  • 生於泰山深潭,3年不到10釐米,如今300元1斤,經常被當成小雜魚
    其中鐵赤鱗魚因為環境適應能力強,所以數量比赤鱗魚豐富很多。赤鱗魚在泰山地區被稱為螭霖魚,是山東泰山地區的珍稀魚類,它一般生長於山區的陰暗深潭中,而且對水質要求特別高,根據資料記載,古代就有「赤鱗魚不下山」的說法,可見水質對赤鱗魚的影響極大。
  • 常見1野草,「鈣鋅鐵」含量極高,卻慘遭忽視,可惜了
    歡迎來到「農民愛花草」,這裡每天都會分享一些養花的小方法,小知識,喜歡的朋友請「關注」今日導讀:常見1野草,「鈣鋅鐵」含量極高,卻慘遭忽視,可惜了清明前後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清明前後,是採挖野菜的好時候,比較常見的野菜有很多,比如說薺菜、曲曲菜、野莧菜、麥田裡的麵條菜等等。但是有一種野草,它也可以食用,而且營養價值挺好的,卻很少有人採挖 ,原在是人們對它的價值了解不多,不像一般的野菜,很多人都知道它好吃,而這種野草,雖然常見,卻慘遭忽視,真的很可惜。
  • 石頭縫裡長出的西瓜珍品—硒砂瓜
    今天的主角,不是普通的西瓜,而是硒砂瓜,是從石頭縫裡長出的大西瓜。沒聽說過吧。硒砂瓜又被稱為「戈壁西瓜」、「石頭縫裡長出的西瓜」,主產於寧夏中衛市環香山地區。故又稱為「香山硒砂瓜」。在如此惡劣環境下,中衛農民卻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旱地壓砂種瓜的方法。
  • 農村石頭縫裡的野草,長滿倒刺,人稱「透骨草」,是筋骨止痛良藥
    而且很多野草生長不挑地方,有一點點泥土就能長,常常紮根在石頭縫裡,常被農民朋友忽視。在農村有一種看起來很不起眼的野草,人稱「透骨草」,它也是長在石頭縫裡,很少有人會注意它,但它卻是筋骨止痛良藥。透骨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每年6月份開始開花,花朵非常小,有點像益母草的花,如果不仔細看的話,可能都不知道它開花了。
  • 孫悟空為什麼是從石頭縫兒蹦出來的?
    孫猴子是由石頭縫兒蹦出來的 !中國老百姓盡人皆知。花果山,專家學者還可研究,論證考據。若論起這石頭縫裡蹦出來個石猴,難倒專家。記得有位紅學專家說過,為什麼?孫悟空和賈寶玉都是由石頭生出來?,不明白!若論此處,西遊記的……石,其實就是……識!此識即是神識,阿賴耶識,心意識的識。也有人叫靈魂。今日以告之大眾,天機 也。 今後盡人皆知,盡人皆明。西遊記就是讓大家悟的,智慧文字,也稱文字般若。所以讀西遊記,能開悟心智。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內觀不識因無相,外令明知作有形。
  • 海邊石頭上的「頭髮」,過去用來養殖鮑魚,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菜
    今天要為您介紹的這種蔬菜,它是海邊石頭上的「頭髮」,過去常用來養殖鮑魚,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菜。這種野菜就是龍鬚菜,如果您對這個名字並不是很熟悉的話,它的另外兩個別名您也許聽說過,那就是線菜和髮菜。這種蔬菜對於農村小夥伴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尤其是一直生活在海邊的小夥伴們,很多人小的時候估計都吃過這種野菜。
  • 這種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硒砂瓜,竟是中國最好吃的西瓜?
    西瓜的品種很多,可是你了解這種從「石頭縫裡」長出來的大西瓜嗎?是不是覺得很奇怪,據了解,這種西瓜名叫硒砂瓜,因為其生長環境的特殊,在生長時吸收了大量的微量元素,所以口感比普通的西瓜更甜。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特殊的西瓜品種吧。
  • 普普通通小毛蕨,石頭縫裡最常見,怎麼還能拿去賣?
    有一種植物叫做毛蕨,在南方隨處可見,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1米高,根狀莖長而且是橫著走的。有一種植物叫做毛蕨,在南方比北方常見,多分布在臺灣、福建、海南、廣東、香港、廣西、江西等地。常見於石頭縫裡。莖葉還是一種美味野菜,採摘回去後焯水曬乾,用來煲湯,也可以直接當蔬菜吃,不過需要用開水煮熟後一直泡,還要經常換水,直到泡的水完全不紅了才可,而且不可多吃。
  • 石頭縫裡長出小樹,樹根將石頭一分為二
    6月29日,有網友爆料稱,石家莊市鐵院北路某小區的小花園裡有一塊石頭長出一棵小樹非常壯觀。我們在小區花園的現場看到,這塊石頭呈三角狀,長約一米。在石頭縫隙處生長了兩棵小樹,小樹粗約二三釐米。據園林專家介紹,有可能草種和樹種飛濺到景觀石中,如果石頭上哪怕有個很小的縫隙,樹根就能鑽進這縫隙中,隨著樹根的長大,石頭就會被擠開,樹木就這麼長了出來。更有意思的是,在這個小區的一處圍牆上,一根樹枝竟然穿透了堅硬的圍牆。
  • 普普通通小毛蕨,石頭縫裡最常見,怎麼還能拿去賣?
    有一種植物叫做毛蕨,在南方隨處可見,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1米高,根狀莖長而且是橫著走的。有一種植物叫做毛蕨,在南方比北方常見,多分布在臺灣、福建、海南、廣東、香港、廣西、江西等地。常見於石頭縫裡。莖葉還是一種美味野菜,採摘回去後焯水曬乾,用來煲湯,也可以直接當蔬菜吃,不過需要用開水煮熟後一直泡,還要經常換水,直到泡的水完全不紅了才可,而且不可多吃。
  • 石頭縫裡「擠」石油
    可是,它的滲透率超低,要把勘探數字變為成桶成桶的石油,必須想辦法把油從石頭縫裡『擠』出來,這可是一道大難題!」面對記者,大港油田頁巖油勘探開發研究所副所長官全勝既興奮,又擔憂。今年35歲的官全勝,此時住在一個鐵皮房子裡。雖然已近中秋,又有風扇在吹,裡面依然悶熱難耐,待一會兒就一身汗。為解決技術難題,保障頁巖油穩產,他全然顧不上這些。
  • 珍貴石頭開花,美極了!
    比鮮花還美的石頭! 石頭開花了,千年一見。 菊花石 錳白雲石 水矽釩鈣與輝沸石
  • [視頻]石頭縫裡的金西瓜
    也就是當地人所說的「石頭縫裡的西瓜」所獨有的沙和甜。中衛人種瓜歷史悠久,早些年就有用石頭壓砂保持土壤水分的做法。2000年以後,寧夏把硒砂瓜確定為十大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之一,開始在旱區大面積推廣壓砂種植技術。大片的砂地上覆蓋著一層石頭,遠遠望去,綠色的瓜秧就像是從石頭縫中頑強地生長出來,「石頭縫裡的西瓜」因此得名。
  • 這種神奇的野草,從石頭縫裡「蹦」出來,主治咳嗽哮喘
    野菜野草對於農村長大的孩子,一點都不陌生,經常用到的野草還能倒背如流,什麼功效都能一一說出來。其中有一種神奇的野草,它從石頭縫裡「蹦」出來,專門治療咳嗽哮喘。以前農村人一咳嗽生病了,都找它,每次都能見效,因而它在農民的心中舉足輕重,有了它農民看醫生都少了,因為它主治咳嗽哮喘。
  • 石頭開花原來這麼美石頭開花原來這麼美
    今天為大家呈現不同的花兒,會開花的石頭,真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你不能錯過的視覺盛宴! 蛤蜊化石中的方解石
  • 這種野草喜歡在石頭縫裡生根發芽,常被農村人所忽視,殊不知珍貴難得
    導讀:這種野草喜歡在石頭縫裡生根發芽,常被農村人所忽視,殊不知珍貴難得!在鄉下農村遍地生長著很多這樣或那樣的野生植物,尤其是野生花草更是常見,無論是在村頭路邊、田間地頭,還是在房前屋後、河邊、山坡林地,隨處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 山澗小溪石頭縫裡的這種魚,全身有花紋,用來煮湯非常美味!
    上個周末回農村老家,跟隨老爸到山澗小溪裡抓魚,我們在山澗小溪石頭縫裡發現很多魚,一段時間下來還收穫了不少呢,抓得最多的是身上有些斑紋的魚,老爸說這些是張公魚,營養價值很高的,是「魚中珍品」呢 。山澗小溪石頭縫裡這種魚,全身有花紋,用來煮湯非常美味!
  • 一種植物,人稱「圓錐石頭花」,常用來送人,可盆栽,開花很漂亮
    一種植物,人稱「圓錐石頭花」,常用來送人,可盆栽,開花很漂亮農村是植物生長最茂盛的地方,這裡有各種珍稀的植物,以前農村是貧窮的代名詞,現在漸漸開始發展的它成了科學家最想研究的地方,因為農村生長的各種植物都有很多未知的作用
  • 1種野草「個頭小」,名稱是「羊耳蒜」,長在石頭縫裡,植株珍貴
    在農村的山坡下、小路旁甚至是瓦房上,都會有一些特別的植物,就像瓦松這種多肉植物就經常會在瓦房上生長,植株依靠陽光和雨水成活,在瓦房上生長半年,就可以繁殖出來一大片,所以我覺得瓦松的生命力比家裡的一些長壽花、君子蘭、吊蘭、綠蘿、虎皮蘭、龜背竹、富貴竹、蟹爪蘭等花卉盆栽都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