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輿訊 據僑報網報導 1月24日,中國農曆新年前夕,舊金山東華醫院(San Francisco’s Chinese Hospital)執行長張建清在微信瀏覽節日問候時,看到了一張令人震驚的照片。一位醫學院的老同事正準備和另外100多家醫療機構一起趕往武漢,幫助控制新冠疫情的暴發。張醫生立即意識到了這是個威脅。
據《紐約時報》報導,她回憶起當時的想法:「12個小時,我們有武漢到舊金山的直飛航班,單程只需要12個小時。」而那些農曆新年回中國探親的華人很快就會回來。
1月31日,一名戴口罩的工人在舊金山唐人街區打掃街道。(圖片來源:美聯社)
唐人街是美國人口最稠密的街區之一, 一場風暴似乎正向這裡襲來。
東華醫院是唐人街社區的急救中心,社區內許多中國老年人都住在狹小的單人房旅館裡,而且唐人街和中國之間的人口流動非常密切。
張醫生給代表唐人街的舊金山市議員佩斯金(Aaron Peskin)打了電話:「如果在唐人街暴發疫情,那將是我們的噩夢。」
但是到目前為止,唐人街一直保持著和噩夢的距離。
在舊金山其他社區出現新冠肺炎患者3周後,東華醫院於3月26日收治了首例確診患者。
根據佩斯金辦公室收集的數據,截至4月中旬,在舊金山的22個單人間住宅中至少發現了34例確診患者,但是這些病例都不在唐人街社區內,儘管有3人住在邊界上。
佩斯金說:「這真是太神奇了。現在是4月初,唐人街看起來非常不錯。」
儘管唐人街非常容易受到新冠疫情的侵襲,但事實證明,與美國其他地方不同,唐人街準備得很充分。
東華醫院是壁壘的中心,而且唐人街的每個主要機構都對曾經的傳染病暴發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非常珍貴的是,東華醫院還保持著與中國一線醫療工作者的深層聯繫,這有助於該醫院盡力避免疫情。
鑑於這種高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不可預測,張建清和唐人街的其他官員都清楚,情況可能會在瞬間發生變化。
2月1日,農曆新年一周後,張建清、佩斯金和唐人街社區領導主持了一個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了減緩病毒傳播的做法。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前來介紹了中國政府的最新應對措施。
社區裡很多人的家庭成員都經歷過非典疫情,張建清表示,這一經歷使他們更容易接受當地領導人的建議。
在2月初,中華學校(Chinese Central High School)校長宣布了針對教室進行消毒的舉措,並建議近期去過中國的師生留在家中進行為期14天的自我隔離。
截至2月中旬,唐人街社區發展中心已經在11處單人間住宅內安放了洗手液,並開始向住戶宣傳基本的防疫原則。
佩斯金每天開車經過唐人街去市政廳時都能看到他們努力的成效。他說:「有一段時間,在百老匯北側一切都很『正常』,沒有人戴口罩。但是當你穿過百老匯進入唐人街時,就會看到每個人都帶著口罩。真的很令人吃驚。」
但是,其他人卻輕易相信了「唐人街是病毒的溫床」這一說法。
今年2月,早在舊金山發現首例確診病例之前,唐人街的旅遊業就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1月31日,川普總統宣布了對中國實行旅行限制,不久他就提到了「中國病毒」,針對亞裔美國人的歧視和襲擊在全美範圍內激增。
2月下旬,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回到自己的家鄉舊金山,與社區和商界領袖共同高調訪問唐人街。她說:「這裡已經採取了預防措施,一切都很好。」
張建清和同事們與中國的持續聯繫也讓他們從武漢的第一線獲得了經驗。他們借鑑的一個應對措施就是,每個病人在進入醫院前都要戴上口罩,以儘量減少病毒在醫院的傳播。
當地的武漢僑民也提供了幫助。張建清的朋友蘇海(Hai Su,音譯)是來自武漢的軟體工程師,他幫助組織了兩個武漢校友會,在武漢情況最嚴重的時候把價值數千元的醫療設備送到家鄉。當疫情在美國暴發後,他們將幫助重心轉移到了灣區(Bay Area)。3月和4月間,他們向東華醫院捐助口罩和現金共計5萬多元。(原標題:《紐約時報》: 舊金山唐人街靠中國經驗預防疫情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