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CEO貝索斯:不受地球引力限制的企業巨人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格隆匯

作者:矽谷封面企鵝號

來源: 騰訊科技

【編者按】就像南美洲支流眾多的亞馬遜河一樣,商業帝國亞馬遜也擴張至諸多領域。雲計算行業近一半的份額、紙質書銷售的三分之一、視頻平臺上每天的1500萬用戶、6億件待售商品和300多萬個賣家,僅舉的幾例,就足以令人瞠目,但這還不算完。貝索斯還要建設能在太陽系中繁衍1萬億人的太空殖民地!他究竟想幹什麼?他是想賺錢嗎?但他已經是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了。他高中時的女友說,他賺這麼多錢是想去太空。如果您看完本文,很可能會接受其女友的看法。

但在本文中,除了對貝索斯向來痴迷太空進行了詳細介紹,我們還會根據對大量相關人員的採訪,展現他的童年、他的學業、他的性格、他在亞馬遜之前的職業、他如何使亞馬遜壯大、他的理性,以及他那甚至能超越其理性的浪漫的衝動!

對於「貝索斯的信仰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可能不需要固定的答案,誰也很難給出確切的答案,因為在讀完本文後,每個讀者可能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以下為文章正文:

貝索斯究竟意欲何為?

在美國商業巨頭的「神殿」長廊中,安德魯·卡耐基(Andrew Carnegie)的火爐鍛造出大量鋼鐵,這些鋼鐵構成了鐵路和城市的骨架;

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精煉了美國90%的石油,為這個曾經電氣時代的國家提供了照明;

比爾·蓋茨(Bill Gates)創造了一種編程,人們把這種編程視為開啟電腦的先決條件!

那麼,傑夫·貝索斯(Jeffrey Bezos)處在什麼位置?他又算是何種存在?

貝索斯現年55歲,他目前是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但他的財富比巔峰時期的蓋茨所擁有的財富要少,可能更重要的是,他從未像上述那些商業前輩那樣徹底地主宰過一個主要市場。洛克菲勒把持著油井、泵站和軌道車,而蓋茨則「掌管著」作業系統。但是,亞馬遜創始人兼執行長所建立的商業帝國範圍更廣。事實上,亞馬遜在美國資本主義的漫長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存在!

如今,貝索斯控制著美國近40%的電子商務。在亞馬遜上進行的產品搜索比在谷歌上進行的還要多,這讓貝索斯建立了一個與整個IBM一樣有價值的廣告業務。據估計,亞馬遜網絡服務幾乎控制了雲計算行業近一半的份額,從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到聯合利華(Unilever),甚至就連中央情報局(CIA)都依賴於它的伺服器。42%的紙質書銷售和三分之一的流媒體視頻市場由該公司控制;其視頻平臺Twitch在遊戲玩家中很受歡迎,每天能吸引1500萬用戶。再加上《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貝索斯至少可以與迪士尼(Disney)的執行長羅伯特·艾格(Robert A. "Bob" Iger)或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喜歡穿西裝的執行長蘭德爾·史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相媲美。可以說,貝索斯是美國文化中最有權勢的人。

五年前,我第一次開始關注亞馬遜的力量。我對該公司如何「施壓」圖書行業感到焦慮,因為亞馬遜會從對自己有依賴的出版商那裡榨取更優惠的條款。我曾與阿歇特出版集團(Hachette)合作出版過一本書,而當阿歇特集團拒絕接受亞馬遜的要求時,它就受到了懲罰且付出了代價。亞馬遜推遲了阿歇特圖書的出貨;當消費者搜索阿歇特的一些圖書時,亞馬遜會將這些搜索重新定向到其他出版商的類似圖書。2014年,我為美國雜誌《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寫了一篇封面報導,標題就是《亞馬遜必須被制止》(Amazon Must Be Stopped)。因為我的文章,該公司隨後終止了其政治喜劇《阿爾法屋》(Alpha House)在該雜誌上的廣告宣傳活動。

從那時起,貝索斯的影響力就只增不減了。對美國總統來說,他是一個剋星、一個棘手的對象。對許多美國人來說,他是一個能給消費者帶來便利和豐富商品的行家。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亞馬遜宣布要進行以下努力:

1.將為潛在的購房者與房地產中介牽線搭橋,並將他們的新家與亞馬遜的設備整合在一起;

2.將使其語音助手Alexa能夠訪問醫療數據,如處方狀態或血糖讀數;

3.將在辛辛那提(美國俄亥俄州西南部城市)郊外建造一個約28萬平方米的貨運機場;

4.將為那些訂購Prime服務的會員制定次日送達標準;

5.除了已經擁有的Whole Foods超市外,還將開設一家新的連鎖食品商店;

6.將直播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比賽;

7.將發射3000多顆衛星並將其送入軌道,為世界提供高速網際網路。

到目前為止,貝索斯的企業規模如此之大、種類如此之多,以至於很難真正理解其商業帝國的本質,至於其「雄心壯志」的邊界,就更不好說了。貝索斯到底想要什麼?換句話說,他的信仰是什麼?考慮到他對世界的影響力,這些可都不是小問題。然而,他在很大程度上對自己的意圖守口如瓶。許多老同事都不記得他曾表達過什麼政治觀點。而重播對他的採訪,我們聽到的就是,他一遍又一遍重複講述著所謂的還尚未揭露的奇聞軼事。

為了更好地了解他,我花了5個月的時間與亞馬遜現任和前任高管、該公司競爭對手的員工以及學術觀察人士進行了交談。貝索斯本人拒絕參與這個交談,而現任員工只願意私下和我交談。即使是以前的員工也大多不願透露姓名,他們認為自己以後有可能會在一家與貝索斯商業帝國有關聯的公司進行工作。

在這些談話的過程中,我對貝索斯的看法開始轉變。我對他的許多設想都消失了,但欽佩與持續的不安交織在一起。我對他的結局有了新的認識。

貝索斯喜歡「無情」(relentless)這個詞。在他的年度致股東信中,這個詞一次又一次地出現。我過去一直以為他的目的是「支配」(domination)本身。在一個頌揚「企業巨人」的時代,他似乎決心成為巨人中最大的那一位。但要說貝索斯的最終目標是統治地球,那就是誤解了他。因為,他的雄心壯志不受地球引力的限制!

貝索斯高中女友:他賺這麼多錢是想去太空

在貝索斯決定以Amazon.com為域名之前,他曾開玩笑,要用MakeItSo.com給自己尚未推出的商店命名。貝索斯非常崇拜USS Enterprise-D星際飛船的艦長讓-盧克·皮卡德(Jean-Luc Picard),而Make It So就是皮卡德艦長的口頭禪。

今年春天,貝索斯出席了藍色起源的活動。他通過每年出售約1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來資助這個公司。

貝索斯對《星際迷航》及其許多衍生產品的狂熱毫不掩飾。他擁有一家名為Zefram的控股公司,該公司就是以發明曲速引擎(warp drive,也譯為曲率引擎,是一種超光速推進系統,和跳躍引擎、超光速引擎、星際傳送器等設備都是科幻作品中相似但理論不同的常見技術)的澤弗拉姆·科克倫(Zefram Cochrane)命名的。貝索斯還說服了《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Star Trek Beyond)的製作人,讓他在星際艦隊(Starfleet,《星際迷航》中的虛構組織)中客串一個配角。貝索斯給他的狗取名為Kamala。Kamala是在某一集裡出現的一個女人的名字,她是皮卡德的「完美」伴侶,但這個伴侶又遙不可及。隨著時間的流逝,貝索斯和皮卡德艦長至少已經在外表上有了相似之處,因為貝索斯成了光頭髮型,而且還擁有了鋼鐵般的體格。貝索斯的一位朋友曾經說過,貝索斯之所以採用這種艱苦的健身方法,是為了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飛往太空。

記者找到了貝索斯高中時的女朋友。該女友表示,「他賺這麼多錢的原因是想去太空。」作為邁阿密棕櫚高級中學(Miami Palmetto Senior High School)1982屆畢業生的代表,貝索斯在其畢業演講中闡明了他對人類的願景。貝索斯夢想著有一天,他的數百萬地球同胞將移居到太空中的殖民地。當地一家報紙曾報導說,貝索斯的目的是「讓所有人離開地球並看著地球變成一個巨大的國家公園。」

大多數人最終都會放棄十幾歲時的夢想,但貝索斯仍然熱情地致力於自己的夢想,即使他已經富可敵國。批評人士指責貝索斯在慈善上吝嗇,至少相對於其財富總量而言可以稱之為「吝嗇」,但貝索斯認為基本的人道主義貢獻並不是真正的慈善。貝索斯在2000年成立了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該公司將致力於實現他高中畢業演講裡的預言。貝索斯每年出售約1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來為藍色起源提供資金,用於建造火箭、漫遊車以及允許人類飛越地球大氣層的基礎設施。

貝索斯不僅擁有自己龐大的公司以及《華盛頓郵報》,他還承諾向致力於解決無家可歸問題和低收入美國人教育問題的非營利組織捐款20億美元。但貝索斯稱,藍色起源才是他「最重要的工作」。

貝索斯認為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因為該公司要應對的是「非常嚴重的威脅」。貝索斯擔心,在未來幾代人的時間裡,人類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將超過地球有限的供應。他說,危險「並不一定是滅絕」,而是停滯。貝索斯稱「不得不停止增長將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未來」。當其他人可能在擔心氣候變化將很快使地球無法居住時,這位億萬富翁卻對增長放緩的前景而憂心忡忡。但貝索斯所描述的情況確實嚴峻,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能源和糧食,定額配給和飢餓將接踵而至。多年來,貝索斯一直避著記者以至於記者無法採訪他有關亞馬遜的問題。但貝索斯卻以傳教士的熱情分享了自己對太空殖民的信念:「我們必須去太空拯救地球。」

貝索斯在十幾歲時讀過的一段文字,成為了這種信念的核心。1976年,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家傑拉德·奧尼爾(Gerard K. O Neill)寫了一本名為《The High Frontier》的書,書中講述了民粹主義下太空旅行的案例,深受科幻迷、美國宇航局工作人員和上了年紀的嬉皮士喜愛。作為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貝索斯參加了奧尼爾的研討會,並負責「學生探索和發展空間」的校園分會。通過藍色起源,貝索斯正在制定詳細的計劃,以實現奧尼爾的願景。

奧尼爾教授設想太空殖民地將設置在數公裡長的圓柱形管道中,而這種管道則漂浮在地球和月球之間。這些管道依託地球母星,在這裡,也會有土壤、含氧充足的空氣、自由飛翔的鳥類和被海浪拍打的海灘,這一切將維持人類生命。當貝索斯描述這些殖民地並展示藝術家對此景描繪的效果圖時,他的聲音聽起來幾乎欣喜若狂。既然這個殖民地允許人類人口不受任何地球上的限制而增長,那麼這個物種就會空前繁榮:太陽系裡可能有1萬億個人,這意味著我們會有1000個莫扎特和1000個愛因斯坦。這將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

貝索斯用充滿激情的演講和令人信服的對細節的掌控來吸引公眾。然而,他的演講中仍有一個漏洞。這個漏洞就是,誰將統治這個新世界?誰來制定這個世界的法律?誰來決定哪些地球人可以進入太空殖民地?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明確的回答,但他堅信,和他相像的企業家將塑造未來。憑藉其財富和影響力,貝索斯正試圖為人類的未來設定條文,這樣,他的烏託邦就可以紮根。

他打造了一個包羅萬象的體系

在某種程度上或某種意義上來說,貝索斯已經創造了一個如上文所述的能容納數百萬人居住的管道形太空殖民地的原型,這個原型就叫亞馬遜。貝索斯的這個創造與其說是一個公司,不如說是一個包羅萬象的體系。就算我們只是把亞馬遜看作是一家商店,一家能出售幾乎所有暢銷商品並能在48小時內送貨上門的商店,那這個商店仍是美國商業史上最令人敬畏的創造。不過,要說明的是,亞馬遜既是一家有形的公司,也是一個更強大的抽象概念。

貝索斯的企業顛覆了關於資本主義基本性質的長期訓詞,尤其顛覆了偉大的奧地利經濟學家弗裡德裡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所揭示的一個觀點。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哈耶克寫了一篇題為《知識在社會中的應用》(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的文章,這是對集中式計劃經濟的一份開創性的控訴。哈耶克認為,任何官僚機構都無法與市場的奇蹟相匹敵,因為市場能自發而有效地把一個社會的知識集合起來。當市場集體制定價格時,這個價格就能反映出分散在管理人員、工人和消費者之間的零散知識。任何試圖取代這一有機機制的政府行為,如單方面定價,都是純粹的狂妄自大。

然而,哈耶克從未想過有任何一個單獨實體能擁有對經濟的上帝視角,但是,現在的亞馬遜已經擁有了這種視角。亞馬遜的網站上都有超過6億件待售商品和300多萬個賣家。憑藉以往的購買歷史,亞馬遜收集了世界上最全面的消費者願望清單,這使其能夠預測個人和集體的需求。憑藉其物流業務,以及其不斷完善的卡車和飛機運輸網絡,亞馬遜對世界各地的貨物流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亞馬遜之所以讓批評者如此恐懼,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規模,還因為它的發展軌跡。亞馬遜的知識儲備讓它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成功模式,打造一系列驚人的業務。因此,面對亞馬遜的增長,長期潛伏的對壟斷的恐懼開始浮出水面,據報導,亞馬遜發現自己正在接受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和美國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的審查。但與政府審查的另一個對象Facebook不同,貝索斯的公司仍然深受公眾信任。2018年,由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和奈特基金會(Knight Foundation)發起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亞馬遜比美國其他任何機構都更能激發人們的信心。儘管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對貝索斯進行了抨擊,但人們對這家公司的普遍信任促成了兩黨達成共識。儘管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呼籲拆分亞馬遜,但民主黨仍認為亞馬遜甚至比美國軍方更值得信賴。有人說這個時代功能失調,有的人對這個時代冷嘲熱諷,但亞馬遜的不同之處和其能力在於,其是一個罕見的正常運轉的機構。

所有這些對亞馬遜公司的信心使貝索斯成為了公司文化中的一個獨特的人物,有時,亞馬遜文化把他視為有血有肉的現實版皮卡德艦長。如果「民主在黑暗中消亡」(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這是貝索斯時代《華盛頓郵報》的標語),那麼貝索斯就是光明的救星,是扭轉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這兩人是揭發水門事件的《華盛頓郵報》記者)舊報紙最終衰落趨勢的英雄。曾在媒體上發帖稱《國家詢問報》(National Enquirer)曾試圖敲詐自己的貝索斯還因反對小報的低俗報導和網絡欺凌而受到讚揚。

隨著亞馬遜的成熟,它已經超越了私有企業的範疇。亞馬遜日益擺出一種以社會公共利益為導向的社會機構的姿態。此前,亞馬遜公司因其對待工人的方式而受到諷刺。舉一個例子,亞馬遜的一些倉庫員工表示,為了達到工作效率目標,他們被迫放棄上廁所的時間。在受到諷刺之後,亞馬遜單方面將美國的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5美元,然後就去羞辱那些沒有效仿此舉的競爭對手。同時,亞馬遜表示,員工可以隨時使用洗手間。此外,該公司已撥出7億美元對約三分之一的美國員工進行再培訓,以讓他們適應有新需求的崗位。

這些姿態,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使該公司的聲譽免受「強取豪奪」的指控。但這些舉措也將亞馬遜與一種更古老的企業概念聯繫在一起。以目前的形式來看,亞馬遜是在吸取二戰後那些年興起的大企業的做法。1953年,當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的總裁查爾斯·威爾遜(Charles E. Wilson)被提名為國防部長時,他在參議院的一個確認小組討論會上說了一句著名的話:「我認為對我們國家有利的事情對通用汽車也有利,反之亦然。」一般來說,大家相信,這是一則誠摯的宣言。為了避免階級鬥爭,當時的大佬們承認了工會,並且他們還為僱員提供了醫療保險和養老金。像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John K. Galbraith)這樣的自由派人士也稱讚公司是建立良好社會秩序的基礎。加爾布雷斯讚揚了企業的社會效用,因為他相信,企業可以被馴化和利用,以服務於自身利益以外的利益。他認為,當企業的自私自利的衝動被工會和政府的抵消力量所遏制時,企業的行為就會變得有益。

然而,工會和政府的抵消力量已經消退。工會組織的努力在亞馬遜經常遭到壓制,但無論如何,其已不再是從前那般渺小;而監管部門則嚴重生疏了自己的本行。因此,儘管亞馬遜值得信賴,但沒有任何與之抗衡的力量有意願或有能力去約束之。雖然權力可以積聚在一個比貝索斯更邪惡的人物身上,但這並不能緩解這種集中度所帶來的焦慮。亞馬遜可能是一家擁有60多萬名員工的大型企業,但它也是一個才華橫溢、意志堅定的個人的延伸。這個人擁有讓世界屈從於其價值觀的本領,這是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本領。

各種獨特模式推動了亞馬遜的擴張

傑姬·貝索斯(Jackie Bezos)和貝索斯的父親結婚後,她幾乎把自己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他們唯一的後代身上。在貝索斯17個月大的時候,他的父母離婚了。這位來自阿爾伯克基(美國新墨西哥州中部大城)的年輕媽媽開始承擔起兒子的一切。傑姬每天要開近65公裡的車程,這樣她就能把小貝索斯送到休斯頓的一所高水平兒童小學去上學。當貝索斯快上中學時,他的名字被列在一份候補名單上,這將對他的學業造成影響。但正是這時,貝索斯的母親傑姬想方設法說服管事的人,最終他們破例錄取貝索斯。貝索斯的童年是漂泊的,在此期間,傑姬還鼓勵兒子學習電子及機器相關知識,她經常把他送到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專業零售商RadioShack那裡去。

「我在學術上一直很聰明,」去年,貝索斯在華盛頓特區對聽眾演講時說道。這是他成為精英後世界都認可的一個觀點。在普林斯頓,他曾考慮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在華爾街,他加入了D. E. Shaw的行列,而D. E. Shaw可以說是90年代最精明、最具冒險精神的對衝基金。該公司會主動向頂尖大學的院長名單(Dean's List)上的學生發送信件並告訴他們:「我們以不容置疑的精英方式進行招聘。」

創立該對衝基金公司的計算機科學家大衛·肖(David E. Shaw)曾在上世紀80年代涉足剛剛起步的網際網路。因此,大衛對即將到來的「革命」及其商業意義有了不同尋常的清晰認識。大衛指定貝索斯在新私有化的媒介中尋找投資機會,而這一探索也讓貝索斯有了自己的偉大想法。

1994年,貝索斯創建了亞馬遜,他開始著手建立一個機構。他將建立自己的智力團隊。早些時候,貝索斯詢問求職者的SAT(是由美國大學委員會主辦的一場考試,其成績是世界各國高中生申請美國大學入學資格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和ACT都被稱為美國高考)分數。該公司的第五名員工尼古拉斯·洛夫喬伊(Nicholas Lovejoy)後來告訴美國媒體,面試會採取蘇格拉底式的測試形式。貝索斯會問一些問題,比如為什麼井蓋是圓的?根據洛夫喬伊的說法,「他的座右銘之一是,每次我們僱用一個人,被僱傭的人都應該提高下一次僱用的標準,這樣才能使整個人才庫不斷改善。」換句話說,當貝索斯尋找人才時,他自覺地採用了達爾文模式。

書店能成為數字經濟的主導優勢?根據自然選擇的邏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從亞馬遜成立早期開始,貝索斯就掌握了一種巧妙的技巧,即,他能巧妙地迴避有關他打算把公司帶往何處的問題。但在他做對衝基金的日子裡,他曾考慮過和大衛·肖一起開一家「萬貨商店」(everything store)。貝索斯總是給人一種有著宏偉計劃的印象。貝索斯認為小說書店和自助購物可以作為通往制高點的起點。

通常情況下,人們經常將亞馬遜與矽谷相提並論。然而,就其精神中心來看,亞馬遜是一家零售商,而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亞馬遜需要擠進一個擁擠、無情的行業,在這個行業,它面對的是美國最大的實體書店Barnes & Noble、世界性連鎖企業沃爾瑪和在美國僅次於沃爾瑪的第二大零售百貨集團塔吉特。在面向大眾市場的零售業,利潤率最低的公司通常會勝出,但第12月表現疲軟的話可能就會毀了全年。儘管貝索斯對自己對未來的遠見卓識感到自豪,但他也不得不擔心未來的崩潰。在吝嗇的亞馬遜,年終沒有高額獎金,也不會獎勵商務艙機票,至於員工廚房內,也沒有蛋白棒。

貝索斯並不是一個成熟的領導者,尤其是在公司的早期。為了按照自己的想像塑造其組織,貝索斯經常猛烈抨擊那些沒有達到其高標準的人。在記者布拉德·斯通(Brad Stone)寫的《萬貨商店》(The Everything Store一書中,就列有貝索斯的一些「尖刻」的話:「你是懶惰還是無能?」「很顯然,這個文件是二流團隊寫的,誰能把一流團隊寫的文件給我?」「你為什麼要毀了我的生活?」而亞馬遜方面則對此表示,該篇報導並不能反映貝索斯的領導風格。不過,貝索斯敏銳的智慧以及對細節的關注,比如,他總是會關注到一個腳註或一篇附錄,這在引起了員工的緊張之餘,也引起了欽佩。「如果你要參加貝索斯的會議,那你就跟在準備世界末日似的,」一名前高管說道。「比如說,我已經準備了三個星期了。我向每一個我認識的人提問,讓他們想想(針對這個文件或方案)還有沒有可以問的問題。但最後,貝索斯會問一個我從沒有考慮過的問題。」

公司成立的第七年已經帶來了近30億美元的收入,公司的增長促使貝索斯調整了自己的方法。他創造了一個新職位,即技術顧問,以向高層管理者灌輸他的觀點;這些技術顧問將跟隨貝索斯至少一年,而高管們則把這些技術顧問戲稱為「傑夫-機器人」(Jeff-bots)。貝索斯的管理風格是高度個人化的,其風格幾乎已被編入系統和程序。這些讓他擴大自己的存在範圍,即使他沒有坐在會議上,他的影響力也會在那裡。

2002年,亞馬遜將貝索斯的感性提煉為一套領導原則和一套格言集,包括「創造和簡化」(Invent and Simplify)、「貴在行動(Bias for Action)「有膽量」(Have Backbone)和「說出質疑且作出決定後就要承諾成功」(Disagree and Commit)。在外人看來,這些或許有些做作,不能成為狂熱信仰的基礎。但是,亞馬遜人(員工們這樣自稱)卻對之信誓旦旦。這些原則現在有14條,是求職面試中會被問到的問題。這些原則還會被完整傳授給員工,而且在對員工的績效考核中還要涉及這些原則。

1998年貝索斯在西雅圖。貝索斯始終相信,小說類書籍可能會成為通往制高點的開路先鋒。

在所有的原則中,也許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就是「顧客至上」(Customer Obsession)。這條原則就是:做決定時只考慮取悅顧客,而不是盯著競爭對手。大約10年前,貝索斯了解到,亞馬遜正在向客戶發送電子郵件,建議他們購買情趣潤滑劑。而貝索斯對這種推銷很不滿。因為,如果是青少年或者兒童看到這種郵件,可能會向家長提出一些「尷尬」的問題。貝索斯下令解決這一問題,並威脅說,如果解決不好,亞馬遜的電子郵件促銷活動將全部關閉。克莉絲蒂·庫爾特(Kristi Coulter)當時是該公司在全球範圍的編輯和網站營銷的負責人,她領導了一個團隊,花了數周時間彙編了一份禁止推銷的產品清單,而貝索斯的高級副手們隨後審閱了這份清單。庫爾特告訴我,

不只是痔瘡膏或者潤滑劑,比如染髮劑,任何一種(含有)視黃醇(的商品都被列入清單)。對於他們認為會令人尷尬的事情,他們非常保守。即使是用於牙齒美白的東西,他們也會說,『不,這可能會令人尷尬。』亞馬遜組織結構圖上的最高位置就是S-Team資深團隊。團隊內的17位高管會定期與貝索斯會面,討論公司最重要的決策。貝索斯用親人般的感情對待這一團隊,其成員最接近於能夠讀懂貝索斯的思想。該團隊吸收了貝索斯的方法,並將其應用到公司的各個角落,包括那些單靠他個人所不可能觸及的角落。詹姆斯·湯姆森(James Thomson)是一名經理,他幫助建立了亞馬遜Marketplace,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該網站銷售新商品或二手商品。湯姆森表示,「在大多數公司,高管們喜歡展示自己懂得很多。在亞馬遜,重點是提出合適的問題。領導力在於找到數據上的漏洞。

一旦一位高管進入了S-Team,他就會留在該團隊。毫無疑問,這個部門的穩定性給貝索斯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慰,但在多元化視角下,這個團隊也可能會「僵化」。在S-Team中,沒有一位非洲裔美國人,而且唯一的女性負責的是人力資源管理。領導層的構成也沒有太大的變化。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調查了經營亞馬遜核心業務(括零售、雲計算和硬體)的48名高管,發現只有4名女性。

一位有色人種的前團隊負責人告訴我,當高管們聽到「多樣性」(diversity)這個詞時,他們會將之理解為「降低標準」。「這是典型的自由至上主義思想,」庫爾特告訴我。「他們認為亞馬遜是一個以數據為基礎的精英管理系統,但是誰來決定評判標準呢?如果副總裁要把會議安排在上午7點,又有多少母親能按時來呢?」

亞馬遜對上述美媒用來統計女性高管的方法提出質疑。「有數十名女性高管在亞馬遜的成功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亞馬遜的一位發言人在電子郵件中告訴我。他指出,公司慷慨的產假政策、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以及全球40%以上的員工是女性的事實,都證明了公司對性別平等的追求。

精英的無知在於,他認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是靠智力和努力工作得來的。這種信念削弱了他真正傾聽批評的能力。兩年前,在一次全公司範圍的會議上,當被問及S-Team的組成時,貝索斯似乎不認為這是一項需要緊急處理的事項。據美媒報導,貝索斯表示,他認為「任何轉型都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漸進的方式發生。」此外,今年加入該團隊的最新成員是一名白人男性。

貝索斯把他的組織打造成了一個反官僚主義機構。為了對抗團隊成員過多而導致效率低下,他創立了「雙比薩團隊」(two-pizza teams)。根據這一理論,亞馬遜的團隊規模應該保持在兩個比薩能讓隊員吃飽的小規模。

在公司倉庫中,亞馬遜會用視頻遊戲來激發員工。這些遊戲會用像MissionRacer這樣的名字以促使員工們更快地進行工作。雙比薩團隊就是這種遊戲的更微妙的白領版。小團隊會被灌輸一種意識,即要為項目完全負責。因此,被置於如此小的團隊中的員工就會更加恐懼失敗,因為如果項目出問題,沒有更大的團隊來分擔責任。

亞馬遜有一系列的程序來指導其不同的團隊。貝索斯要求,團隊的計劃要寫在六頁的備忘錄裡,要用完全句來表述,他把這種形式描述為「敘述體」(narrative)。在貝索斯看來,寫作需要更線性的推理。約翰·羅斯曼(John Rossman)寫了一本名為《像亞馬遜一樣思考》(Think Like Amazon)的書,他在書中這樣描述六頁備忘錄:「如果你不能把你所想的寫出來,那麼你就沒有準備好為這種想法進行辯護。」六頁紙在會議開始時就用完了,這種方法確保了聽眾不會在會議中作假。只有在安靜地消化了這份備忘錄後,團隊才能就這份文件提出問題。

貝索斯到底想要什麼?換句話說,他的信仰是什麼?

亞馬遜的大多數團隊都是封閉式的,每個團隊都有必要的專門知識。以亞馬遜擁有眾多博士學位的經濟學家為例,在過去幾年裡,該公司僱傭了150多名經濟學家,亞馬遜僱傭的經濟學家的數量,比美國僱傭經濟學家最多的大學僱傭的數量還要多。微軟和優步等科技公司也聘請了經濟學家,但不如亞馬遜僱傭的多。其他公司傾向於把經濟學家集中安置在專門的團隊中,讓他們經常處理預測或政策問題,但亞馬遜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亞馬遜將經濟學家安排在不同的團隊中,在這些團隊中,經濟學家可以進行控制實驗,從而對消費者行為進行科學有效的操控。

貝索斯還闡述了「漫遊」(wandering)的好處。「漫遊對效率來說是一個必要的平衡,」貝索斯在今年寫給股東的信中寫道。當我與亞馬遜西雅圖總部的員工交談時,他們表示,他們最欣賞的是這家公司給他們帶來的理智上的自主性。一旦他們在一份批准的六頁備忘錄上清楚地闡述了一項任務,他們通常就有廣泛的行動自由來完成之,而不必經過層層審批。

這種「漫遊式心態」幫助亞馬遜不斷擴張,進入相鄰的業務領域,或那些起初看起來不相關的業務領域。亞馬遜收集到消費者和供應商數據越來越多,因此,其對人的需求和人的行為的認識就更深刻,藉此,公司就不斷尋地尋找新的增長機會。

說到尋求新的增長機會,我們再回到2005年,也就是亞馬遜首次創建Prime會員的時候。貝索斯堅持要把會員訂閱價定得足夠高,他相信這樣才能讓消費者相信這是實打實的服務。後來,訂閱用戶數達到1億,也就證明了該舉可謂經濟學上的神來之筆。消費者情報研究合作夥伴(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的Prime會員每年在亞馬遜上的購物支出為1400美元,而非會員的支出為600美元。調查發現,93%的優質客戶在使用一年後仍保持訂閱,而使用兩年後會有98%的保留率。通過Prime,貝索斯為自己帶來了一大筆現金:當訂閱每年自動更新時,公司的口袋裡立刻就有了數十億美元。

除了作為上市公司,亞馬遜究竟還代表著什麼?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該公司以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命名,該河流的支流能向四面八方延伸。如今,亞馬遜既是電影製片廠,又是人工智慧開發商,既是設備製造商,又是網絡服務提供商,我們很難用「零售商」這個詞來描述這家公司。但將其描述為一個企業集團也不太合適,因為它的許多業務都是緊密整合的,或者最終會變得緊密成整體。當我向亞馬遜人提出本段開頭的那個問題時,我有一種感覺,他們認為亞馬遜是一種典範,這種典範涵蓋了一種獨特的決策方式、一套價值觀,還包括延伸到約60萬名員工身上的貝索斯的世界觀。這種描述意味著該公司的擴張沒有邊界。

2012年底,唐納德·格雷厄姆(Donald Graham)準備出售《華盛頓郵報》。他想找一個懂得管理工作更深層意義的人來接管這個報紙。而《華盛頓郵報》的股東之一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和格雷厄姆共進早餐時提到,他認為貝索斯是「美國最好的CEO」。但格雷厄姆通過谷歌搜索,卻發現貝索斯都沒表達過什麼政見。格雷厄姆認為,這是一個理想的報紙老闆的特質。

格雷厄姆派了一名使者去推銷。貝索斯沒有排除競購《華盛頓郵報》的可能性,但也沒有表現出任何明顯的熱情。而在數月的沉默之後,貝索斯發出了一封三句話的電子郵件,表達了對《華盛頓郵報》的興趣。於是,那個譴責媒體的人突然變成了這個國家最重要的一家媒體的掌管者。

2016年,貝索斯訪問《華盛頓郵報》新聞編輯室。

在貝索斯的一生中,收購《華盛頓郵報》算不上什麼重大的財務事件。除了他持有的亞馬遜數十億美元的股票,他還在谷歌和優步的初創階段悄悄地進行了投資。這兩家年輕的公司明白,貝索斯的認可,將使他們與任何其他潛在投資者的合作機會變得更加光明。今年早些時候,僅優步的首次公開募股就為他帶來了約4億美元的收入,遠遠超過他在2013年買郵報所花的錢。

但這次收購是貝索斯聲譽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重新確立了他在世界上的地位。拯救一個像《華盛頓郵報》這樣有公民意識的機構,就相當於給自己創造了一個留下不同遺產的機會。貝索斯讓《華盛頓郵報》在結構上與亞馬遜保持獨立。但他經營該報的方式與經營自己的公司一樣,帶有擴張主義精神。在他接管後的六年裡,該報的新聞編輯室從500個發展到850多個。

這個人從未獲得過選票,

卻承擔了一度只屬於國家的職責

亞馬遜早在競爭對手之前就涉足雲計算業務。亞馬遜雲計算服務AWS,本質上是一個遍布全球的伺服器集群,它以低成本租用這些伺服器然後再推出高度安全的數據容器服務。蘋果公司、Slack公司以及許多初創企業都選擇了AWS。

如果說零售是一項利潤率極低的業務,AWS的收入則更接近於純利潤。亞馬遜可以說是獨霸這一領域。「七年來,我們沒有遇到過什麼競爭,這太不可思議了,」貝索斯去年曾吹噓道。AWS的主導地位如此之高,甚至連包括Netflix在內的亞馬遜競爭對手,也在使用AWS存儲數據。但沃爾瑪堅決拒絕,該公司不想將其商業秘密放在競爭對手的伺服器上。不過,就連情報界都和亞馬遜合作:201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同意斥資6億美元將數據存儲在亞馬遜雲上。

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對與國家安全產生聯繫而產生的問題感到擔憂。但貝索斯從未表達過這類意見。他的祖父為五角大樓開發了飛彈防禦系統,並監督核實驗室。美國最神秘的機構都將秘密「交給」亞馬遜,這就使亞馬遜在推銷自己時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亞馬遜的目標不僅僅是贏得雲計算合同,他們還向執法機構出售面部識別軟體。據報導,亞馬遜還向美國移民海關局推銷這款軟體。亞馬遜還希望政府機構在他們那兒購買主食、椅子、咖啡豆和電子設備。要知道,美國政府每年在消費品上的開支超過500億美元,這可不是個小數。2017年,眾議院悄然通過了所謂的亞馬遜修正案(Amazon amendment),該修正案被一項規模更大的撥款法案所掩蓋。這些條款聲稱要使政府採購現代化,但似乎也為亞馬遜在這一行業的主導地位提供了幫助。

2017年,亞馬遜與一家名為「美國社區」(U.S. Communities)的鮮為人知的組織籤署了一項協議,可能會產生約55億美元的潛在收益。「美國社區」代表超過5.5萬個縣和市政實體(學區、圖書館系統、警察局)和亞馬遜進行談判,以購買粉筆、電子產品、書籍等。地方自力更生研究所(Institute for Local Self-Reliance)在2018年的一份報告中記錄了越來越多的公共空間裡的實物物品是如何由亞馬遜供應的。

貝索斯和他當時的妻子麥肯齊出席了2017年《名利場》奧斯卡派對

小時候,貝索斯會在他祖父的位於德克薩斯州科圖拉的農場裡度過夏天,他會幫忙閹割公牛,還會幫著安裝管道。他還會和祖母一起看肥皂劇。但在那段漫長的日子裡,他的主要娛樂是科幻小說。科幻愛好者們向當地圖書館捐贈了大量藏書,貝索斯就在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和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書架上翻來翻去。在描述自己對科幻作家伊恩·M.班克斯(Iain M. Banks)的小說的喜愛時,貝索斯曾說,「其中有一種烏託邦的元素,我覺得很有吸引力。」這句話閃現了貝索斯的一絲自我意識。儘管他代表著技術領導論,儘管他學習過工程技術,也受過衝基金分析的訓練,但在他的理性之外,仍存在著浪漫的衝動,而且這種衝動有時甚至超越了理性。

雖然貝索斯有時被奉為超級英雄,但他終究是個凡人。當他為自己的企業或社會創造條件時,他並不比任何人都更冷靜。生活在貝索斯創造的世界裡,就是生活在他的偏見和偏好的世界裡。

只要賣家選擇在亞馬遜平臺售賣商品,那他們就得接受這兒的紀律和懲罰制度。不遵守規定就要罰款。如果一家通過亞馬遜平臺銷售產品的公司感到不公平,它幾乎沒有求償權,因為合同上已經放棄了起訴的權利。

亞馬遜還有沒有其他可以進軍的領域?這個問題對企業的影響遠遠大於對消費者的影響。耐克等公司多年來一直抵制亞馬遜,他們投入大量資金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不過,即使耐克沒有在亞馬遜上銷售商品,但耐克在亞馬遜上的銷量也超過了其他任何品牌。任何人都可以在亞馬遜上兜售耐克鞋,而無需解釋他們是如何獲得庫存的。

本·湯普森(Ben Thompson)是Stratechery網站的創始人,該網站專門對矽谷的公司進行調研,他們精闢地描述了亞馬遜的總體規劃。湯普森認為,該公司希望「為基本上所有人、所有東西」提供物流服務,因為如果所有東西都通過亞馬遜運輸,該公司就可以對這些大量的交易「徵稅」。據報導,當亞馬遜向Showtime和Starz等高級有線電視頻道出售訂閱服務時,會收取15%到50%的費用。當一件商品在亞馬遜的倉庫裡等待購買時,賣家要支付租金。只要供應商肯花錢,就有可能在亞馬遜的搜索結果中獲得更優越的展示位置。亞馬遜還在網站頁面上開闢空間,這樣就可以出租廣告位。一個把自己塑造成英勇的皮卡德艦長的人,卻建立了一個更像皮卡德的死敵博格人(Borg)的企業。博格人是《星際迷航》中虛構的最大反派,他們不能繁殖,同化是他們維持種族存續的唯一方式。博格人會告訴受害者,「你將被同化,反抗乃徒勞。」

結果到頭來,亞馬遜將其所有令人欽佩的和令人畏懼的特點都匯聚到了一起。幾乎任何商品都可在其網站上找到,這使其帶來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購物體驗。同時,幾乎任何商品都可以在其網站上找到,也意味著市場支配力集中到了一家公司。亞馬遜的智能音箱和帶有攝像頭的智能門鈴就被指收集用戶隱私。憑藉其獨特的管理結構、清晰的價值表達和全面的數據收集,亞馬遜能毫不費力地擴展到新的業務領域,這的確足以令人驚訝和擔憂。

在貝索斯位於德克薩斯州西部的大農場上,有一座山。在山中挖出的地下洞室中,正在建造一座巨型「萬年鍾」。貝索斯已經提供了4200萬美元來建造這座巨型鍾。貝索斯認為,如果人類「從長遠考慮,我們就能完成原本無法完成的事情。」

但是,這個國家也應該像貝索斯一樣,做出長遠的思考,因為一個人還沒有得到投票的情況下,就承擔原本屬於國家的職責。他的公司幾乎已變了國家基礎設施;他用機器人塑造了工作場所的未來;他將把他們的無人機飛滿天空;他的網站決定了哪些行業會衰落,哪些會繁榮。他在太空旅行上的投資也可能會重塑天堂,但美國的體系沒有能力去衡量或思考他的勢力可能會帶來的問題,更不用說去遏制這種勢力,這就保證了他的長存。他注視著遠方,因為他知道,遠方也是屬於他的。

相關焦點

  • 亞馬遜CEO貝索斯天才經營的核心
    多少企業為了客戶,花式提供服務?亞馬遜的創始人貝索斯卻認為,最好的客戶服務是沒有客戶服務,最好的體驗是客戶根本不需要求助他人。這篇文章,講述了亞馬遜對「客戶至上」原則與眾不同的履行方式,如何通過改進客戶體驗形成「飛輪效應」,以及亞馬遜是如何圍繞「三位一體」的客戶需求,建立自己的業務的。
  • 亞馬遜CEO貝索斯捐巨款應對氣候變化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據報導,早些時候,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在Instagram上宣布,已經向多家關注氣候變化的公益機構捐出7.91億美元。這種做法已成為富豪們的最新趨勢,比爾·蓋茨和麥可·布隆伯格等人也在這樣做。不過,貝索斯還將在這個領域捐出更多資金,這批捐款僅僅只是他100億美元「貝索斯地球基金」的開始。
  • 貝索斯:叫醒亞馬遜的從來不是鬧鐘
    所有人都在津津樂道麥肯齊是否會變成世界女首富,貝索斯的股權是否會被衝淡,對亞馬遜的控制權是否會減弱,亞馬遜的股價會不會受影響——作為繼蘋果之後,美國第二家市值破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亞馬遜的發展勢頭迅猛,有專家預測在雲計算和廣告等高額利潤業務的推動下,未來五年,亞馬遜的市值有望達到2萬億美金。
  • 亞馬遜CEO貝索斯的前妻成世界最富有的女性
    據美國《財富》雜誌最新報導,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的前妻麥肯齊·斯科特,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同時也是全球排名第12位的富豪。彭博社億萬富翁的數據顯示,斯科特的淨資產現在已達到6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09億元,超過了歐萊雅繼承人弗朗索瓦·梅耶斯。
  • 創始人貝索斯「出軌門」和亞馬遜的盛世危機
    圍繞貝索斯離婚事件的一系列問題如亞馬遜股價及市值變化、巨額財產分割、貝索斯對亞馬遜控制權等,一直是近期的輿論熱點。   一位美籍華人律師與《中國經營報》記者交流時表示,如何分割亞馬遜股權將成為這樁離婚案的核心,因為貝索斯婚後創辦亞馬遜,配偶有權利分割亞馬遜股票,這將改變亞馬遜的股權結構。
  • 亞馬遜CEO貝索斯和50歲女友,印度走紅毯,主播的魅力他人難欣賞
    56歲的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正在享受他的印度之旅,他穿著印度傳統服裝,參觀了聖雄甘地紀念館,並送上了花盤,閉目並雙手合十的樣子顯得十分虔誠。作為全球電子商務巨頭,貝索斯到達印度還有一個目的,他稱想要幫助印度的中小企業實現數位化。
  • 亞馬遜 CEO 傑夫·貝索斯的 21 個經營哲學
    公司均表示希望保持創新,但它們往往不願意「遭遇成功之前所需的一系列失敗的嘗試。」 但採取過于謹慎的做法是錯誤的。「每隔一段時間,你出擊就可以獲得1000分。」貝索斯寫道。 關鍵是要弄清楚,如何將創新精神與任何大型組織中存在的風險規避現實結合起來。 解決之道 據貝索斯稱,亞馬遜的成功源於公司對風險的接受。
  • 貝索斯的長期主義
    (圖片來源:IC Photo)吳晨/文1999年末,美國網際網路泡沫即將破裂前夕,亞馬遜剛上市沒幾年,老闆貝索斯上了美國三大電視臺之一NBC的晚間新聞節目。當時,曾經紅地發紫的網際網路企業開始紛紛被質疑,亞馬遜也不例外。
  • 長期主義者貝索斯
    當時,曾經紅得發紫的網際網路企業開始紛紛被質疑,亞馬遜也不例外。而貝索斯堅持燒錢低價擴大市場份額的戰略,在很多投資人和觀察家眼裡看來,簡直就是離經叛道。 NBC著名主播布羅考(Tom Brokaw)在訪問中用挑釁的語氣問貝索斯:你知道利潤(Profit)這個詞怎麼拼麼?「當然知道」,貝索斯不假思索地回答:PROPHET(先知,洞察先機)。
  • 福布斯2020全球億萬富豪榜:亞馬遜CEO貝索斯連續第3年位列榜首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福布斯最新資訊 > 正文 福布斯2020全球億萬富豪榜:亞馬遜CEO貝索斯連續第3年位列榜首
  • 亞馬遜市值全球第二,貝索斯牽波士頓動力狗出席機器人大會
    【新智元導讀】剛剛,亞馬遜市值超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成為全球第二大公司。昨天,亞馬遜一年一度的MARS大會開幕,貝索斯帶著波士頓動力的SpotMini炫酷登場。MARS大會聚焦機器學習、家庭自動化、機器人以及太空探索,會上出現了許多黑科技。如今的亞馬遜越來越有以前谷歌的風範,未來還會有怎樣的表現,值得期待。
  • 貝索斯減持200萬股亞馬遜(AMZN.US)股票 套現逾41億美元
    過去十年來,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在亞馬遜(AMZN.US)的股份幾乎沒有變化,但如今這一點已經開始改變了。對於貝索斯來說,他的這一動作與自己多年來相對克制的做法是一個急劇的轉向,儘管他在亞馬遜持有的股份早在2017年時的價值就超過了12位數。在此次拋售前,貝索斯還曾在去年8月分兩次出售了近150萬股股票,當時價值約29億美元。
  • 地球周邊遊|布蘭森、馬斯克、貝索斯瘋狂燒錢打火箭
    這幾年,商業資本的進入,使得太空商業開發由國家層面向個人層面變化,高科技的太空項目也越來越受資本的追逐。布蘭森創辦了維珍銀河太空遊,馬斯克用自己的獵鷹火箭把特斯拉跑車打上了太空,亞馬遜CEO貝索斯每年投入10億美元的「藍色起源」航天計劃也進行了測試發射。維珍銀河的創始人布蘭森曾表示,他與馬斯克的SpaceX不同,他的商業太空項目並非針對火星,儘管他承認那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挑戰」。
  • 1天賺近19億,貝索斯身家破萬億,超過一個中國銀行……
    每經編輯:杜宇受疫情影響,在全球裁員、企業停工的大背景下,多數股票一路下跌,不少企業甚至倒閉。亞馬遜的股價卻在2020年一路飆升,迄今為止漲幅超過20%。周一到周四,亞馬遜股價連續走高,接連幾日創下歷史新高。周五收盤,亞馬遜股價略有回落,公司市值仍超過1.1萬億美元。在亞馬遜股價上漲的推動下,貝索斯身家再度逼近其歷史最高水平。據證券時報,福布斯億萬富豪實時數據顯示,貝索斯最新身家達到1431億美元,按7.07的匯率計算身家再度突破萬億元人民幣,超過一個中國銀行的總市值,蟬聯全球首富。
  • 貝索斯疫情期間不虧反賺 或將成首個萬億富豪
    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疫情期間不虧反賺,或將成首個萬億富豪傑夫·貝索斯新冠疫情之下,全球經濟遭受巨大衝擊。然而,據澳大利亞新聞網5月15日報導,疫情期間,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個人財富仍在持續增長。有研究預測,數年後,他將成為全球首個萬億美元富豪。貝索斯也因此上了社交媒體熱榜。貝索斯擁有電商巨頭亞馬遜11.2%的股權,在2017年就成為世界首富。他還是今年新冠疫情中沒有虧錢的5個全球最富的人之一。
  • ...11 日宣布,亞馬遜創始人傑夫 · 貝索斯的前妻麥肯齊已成為了...
    【貝索斯前妻成為美國女首富】據界面新聞報導,福布斯 11 日宣布,亞馬遜創始人傑夫 · 貝索斯的前妻麥肯齊已成為了美國最富有的女性。2019 年,麥肯齊根據雙方的離婚協議,獲得了 4% 的亞馬遜股份,當時這些股份價值 383 億美元。
  • 全球AI巨頭CEO的第一份工作:貝索斯烤漢堡、庫克送報紙
    1、傑夫·貝索斯,亞馬遜創始人:麥當勞店裡炸漢堡 說來可能有點奇葩,今天的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麥當勞裡做漢堡。
  • 地球上方到多少米的時候就沒有引力了?
    理論上任何一個物體的引力都作用於整個宇宙,所以說不存在地球上方多少米就沒有引力的問題,只能說離地球多遠的範圍,地球引力的影響就不明顯了。可以這樣說,所有抱數據說明的引力範圍都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引力的範圍,可以達到無限遠。但這裡有一點,引力效果的強弱是和距離成反比的。距離越近,引力越強,距離越遠,引力越弱。
  • 亞馬遜的百億無人零售和貝索斯的人民戰爭
    亞馬遜自從在2018年宣布Just Walk Out相關計劃以來,就一直在致力於這項技術的更新換代。經過2年左右的內部測試跑通之後,亞馬遜顯然已經加快了對外授權拓展的步伐。亞馬遜告訴媒體說,他已經與「幾個」客戶籤署了合作協議。
  • 亞馬遜收購電影院AMC?貝索斯要的是《絕命毒師》AMC!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給出了悲觀預期,認為這次經濟衰退的規模是史無前例的,如果政府不儘快推出新一輪經濟救助方案,經濟可能會陷入長期衰退。經濟衰退導致大批企業倒閉,也給巨頭企業帶來了收購機遇。本周一則交易消息成為了市場焦點。英國《每日郵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電商巨頭亞馬遜正在商談收購美國最大的電影院連鎖運營商AMC,受此消息提振,AMC股價一度飆升了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