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荒野大鏢客2》,都玩上了嗎?不得不說,剛解鎖的那幾個小時,閃退的、暴卡的,還有根本進不去遊戲和下不動遊戲的,搞得大家怨聲載道。好在R星及時發現自己手生,大步流星地向前衝,連續兩天發布了兩個兩G的更新補丁。到了今天,也就是遊戲解鎖後的第三天,大家玩上這個遊戲已經沒什麼問題,剩下的問題就是配置了。
Are you kidding me?(via.9gag)
眾所周知,R星的優化功底不錯,這次的大表哥也如是,雖然沒有到「是臺電腦都能玩」的程度,但普及主流大眾還是靠譜的。而我對於配置的關注,倒不在於能不能玩,而在於最高畫質下的表現。
相信對於有主機的人來說,選擇PC版的其中一個重要理由就是高畫質。所以這時候其實有一種挺自負的心態,就是說這樣的玩家,他要玩PC遊戲,就必須開最高配置,否則就失去意義了。
下面是官方推薦配置:
CPU: Intel Core i7-4770K/AMD Ryzen 5 1500X
內存: 12G
顯卡: GTX 1060 6GB/AMD RX 480 4GB
硬碟: 150G空間
下面是我的測試機配置:
CPU: Intel Core i7-6700
內存: 16GB 2400MHz
顯卡:GTX 1080 8GB
存儲: 三星固態500G
如上所示,我這臺三年前的老機皇,CPU雖然差了一點,但顯卡可以找補回來。以Steam的統計數據來看,現今主流顯卡是GTX1060系,所以我這個配置應該還能算中等偏上。基本上這臺電腦跑大多數流行遊戲的最高畫質是沒問題的,4K困難點,2K穩拿下。以這個標準來看,我用2K+最高畫質玩RDR2至少不應該出現明顯的卡頓。
進入遊戲的圖形設置以後,我看到了茫茫多的選項,這讓我想起PC版的GTA5,提供了能翻好幾屏的細節選項。這次的RDR2還要更多一些,光畫質檔位就多達20個,還不算高級圖形中的自定義選項。從如此繁多的設置來看,你可以明顯感覺到這是一個在畫質上很有野心的作品。
畫質選項界面:
如果不知道怎麼選,預設方案也是不錯的。從默認的20個檔位開始,每個檔位的變化會略微改變具體選項中的細節。一上來是沒有必要直接自定義的,建議大家還是從低到高適應一下各個檔位的壓力,直到電腦開始出現「卡」的現象後再進行微調。
圖形界面附帶了機能測試程序,憑你當前的設置,對幾個標誌性場景——如騎馬趕路、室內槍戰、暴風雪山莊等進行幀數測試,最後給出一個結果:平均幀、最低幀和最高幀各是多少。
1080P vs 2K vs 4K
如圖所示,我的電腦在固定開20檔畫質下,1080P/2K/4K的平均幀分別為45/34/20——這個數據應該說是很準確的,我自己玩的時候一直開著RTSS的偵測觀察。從這組數據來看,在畫質不變的情況下,每降低一檔解析度,平均幀數會提高10~15幀。可以說解析度對於幀數的影響是最為明顯的。
至於那個誇張的最低幀不用管,我不知道為何有那麼低的幀數,我自己玩前兩章的過程中沒發現有特別掉幀的地方。
從實際體驗來說,2K是最合適的選擇,平均35幀實際上已經很少感覺到掉幀和卡頓現象;1080P更順滑,但是在27寸顯示器上,2K和1080P的區別還是能看出明顯區別的;而4K的這個20幀,我個人覺得已經很難正常進行遊戲,到處都能感受到明顯的卡頓,所以我將它視為「不能玩」的程度。
我還測試了一下10檔(也就是標準畫質)+各個解析度的幀數,理論上這應該對幀數有一個較明顯的改善。但不知為何我在畫質降低到10檔以後,居然反覆出現了報錯跳出的情況,20檔倒沒問題。我想這裡存在一些不易發現的小BUG,亟待修復。
關於畫質的檔位,這裡還有一個誤解。20檔是默認畫質檔位可以調整到的最高級別,但並不是遊戲的極限畫質。因為你即便調到了20檔,你會發現仍然有一些選項並不是高和超高,還有一些功能為關閉狀態。也就是說,如果你想體驗極限畫質,就需要手動把所有選項拉到最高。
我這麼試了一下,全拉到最高,點擊確認,然後直接崩潰了。估計是顯存或者內存爆表,看來我這臺老機皇在RDR2的極限畫質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以下時我自己遊玩PC版前兩章的截圖(2K+20檔):
有幾個場景讓我感覺到刷新了PS4 Pro版的印象,比如雪山上騎馬乾狼這段,高速運動狀態下的清晰度和流暢度要更好;而第一章末尾就更明顯,一行人去截火車的過程,天空由陰轉晴,陽光碟機散黑暗的場面,PC版的表現力要更好一些。
關於HDR,在PC版中開啟HDR需要先運動一下小小的腦細胞。HDR這個功能是被隱藏起來的,遊戲中的默認圖形API選項是VULKAN,而VULKAN不支持HDR功能,只有DirectX12才支持。所以如果想打開HDR,正確的操作順序應該是:
1、首先確保顯示設備支持HDR,並且已經在系統中打開HDR顯示(桌面右鍵→顯示設置→HDR)
2、進入遊戲中的「圖形」選項,將「圖形API」由「VULKAN」改成「DirectX12」
3、重啟遊戲,進入「顯示」選項,這時候HDR設置出現了,打開它。
可以看到,HDR設置像主機版一樣分為「電影」和「遊戲」兩個模式,同時允許你進行峰值亮度和紙白亮度的調整。
至於電影模式和遊戲模式的區別。僅憑畫面的直觀感受來看,這種區別有點像電視設置中的電影和遊戲模式,電影模式的亮度較低,畫面比較柔和;而遊戲模式的對比度顯然更高。除此之外,兩者之間基本趨同。
以下為HDR開閉效果對比:
(PS:
※1、測試方法與主機+電視的設置相同,即開啟顯示器的HDR功能,然後在遊戲中開關HDR選項。
※2、下圖皆為相機屏射直出
※3、顯示器為HDR400認證)
從上到下分別為【無HDR】、【HDR遊戲模式】、【HDR電影模式】
其實單就這個場景來說,就跟很多遊戲開啟HDR後一樣,HDR把過度豔麗的色調抹淡了,讓畫面中的顏色沒有刺眼的感覺。這不是一種單純的去鮮豔化,而是提供一種色彩過渡的方案。可以看到雲層和暗部是最明顯的改變,對比度提升後可以從光線掠過的陰翳處和暗影中看到更多細節。
下面這兩張圖要更明顯一點:
上為【無HDR】、下為【HDR遊戲模式】
這兩張圖的分別要明顯一些,開啟HDR後可以感受到對比度的提升,角色與背景區分開,沒有含混在一起的錯亂感,樹影間也開始浮現出一些細節。
其實我覺得關於HDR,這裡還有一個差分點,本作的HDR本身就在追求一種顏色不飽和的電影感,就跟40年前的西部片一樣。主機版的時候就引起過討論,開了HDR反而像畫面上蒙了一層霧。單看照片的話收效甚微,實際觀看和動態效果中的差異要更加明顯。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變數,就是顯示設備。低端與中高端的差異不言而喻,顯示器和電視的差距就更大了。我使用的這臺顯示器是HDR400認證,只能算中低端,有條件的玩家可以用HDR1000認證的顯示器或者中高端電視來遊玩,想必能看到更好的效果。
好吧,最後再來看看什麼是PC版《荒野大鏢客2》的極限畫質。
下面這些是R星官方給我們發來的截圖包,裡面的截圖出自一臺「4K解析度+畫質選項全最高(只要能調的都算上)」的頂級PC。其中還特地附上了一張設置界面的截圖,大概是想證明這些圖片不是P出來、而就是截出來的。
您說說開到這種程度的PC它得賣多少錢,我覺得怎麼也得大幾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