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5點過,17歲的婷婷(化名)醉酒昏迷後,被送到市急救中心上清寺分部救治,下午5時許才甦醒,隨後被父親接出院。
酒醉女生昏迷
陪護同學也有酒味
昨上午,市急救中心內一科26床,婷婷躺在病床上打著點滴,一名女同學陪護在她身邊。醫生介紹,婷婷酒精中毒嚴重,已進行輸液等治療,但還未甦醒,情況較嚴重。
婷婷皮膚白皙,緊閉的雙眼上黑色睫毛膏清晰可見,眼皮上畫有淡淡眼影,馬尾辮梳在腦後。她的女同學穿著綠色外套,剪著短短的寸頭,趴在病床旁睡著了,旁人喊她無任何反應。
同病房病友說,凌晨6時,這名同學跟著婷婷進入病房,「身上有酒味,可能也喝了不少。」
少女從不喝酒
放假前卻喝醉入院
婷婷的父親黃先生接到通知,昨晨趕到醫院。「我女兒從來不喝酒,怎麼會喝成這樣?」他很是不解。
黃先生說,女兒在南岸區一所重點中學讀高二,成績還可以。黃先生一家住江北區,婷婷一直住校。1月份,學校已經放假,高二學生留校補課,「明天就放假了。」
黃先生說,前晚,女兒打了個電話回家:「她跟我說,要放假了,晚上要和同學慶祝一下。」黃先生認為課餘放鬆一下很正常,便答應了。
黃先生介紹,婷婷很乖,過年過節都不喝酒,也從未看到過女兒喝酒。直到接到婷婷同學的電話,他才知道女兒喝醉進了醫院。
「沒想到她會喝這麼多酒,而且還是白酒。」婷婷父親說,小瓶郎酒大概有二兩,酒精度為40度。「她同學告訴我她喝了3瓶郎酒,我差點嚇昏了!」黃先生說,成年男子喝這麼多也受不了,更何況她才17歲,還從來不喝酒。
聚會喝了啤酒
回家又喝3瓶郎酒
守在婷婷病床前的同學叫小紫(化名)。她醒來後介紹,前晚,班上10多名同學一起到解放碑吃火鍋,一方面慶祝要放假了,一方面是放鬆心情,大家喝了一些啤酒。
當晚9點過,吃完火鍋,同學們各自離開。婷婷和小紫平時很要好,兩人決定到小紫位於江南體育館雅典匯小區的租賃房談心,兩人還買了些點心和幾瓶郎酒。到家後,兩人一邊喝酒,一邊談心,不知不覺中,幾杯白酒就下了肚。
凌晨,小紫想扶婷婷到床上休息,發現叫不醒她,於是撥打了120。醫護人員趕來,檢查後確診婷婷是酒精中毒,立即送回急救中心。
平時學習太累
或想通過喝酒解壓
黃先生分析,可能是平時學習壓力大,這下終於放假了,他們太想放鬆一下了,估計是太高興,全部勁頭釋放到喝酒上。孩子不知道白酒的厲害,才喝得昏迷。 黃先生也很懊悔,平時因為忙沒空照顧女兒,交流也很少,只是在物質上儘量滿足女兒。「以後要多溝通,為她解壓。」他很肯定地說。
記者 朱雋 實習生 韓宇舟
一名高三學生給本報來信:
好想痛痛快快耍一個雙休啊
學生喊累:假期裡一天只能睡6個小時,整天頭昏腦脹
家長喊累:孩子上學花錢如流水,還擔心他在外面學壞
老師喊累:補課怕被舉報,學生成績不好要挨罵要被扣錢
上了高三,學生和家長頭上的弦一下子繃緊了。為了考上理想大學,學生們沒日沒夜地苦讀,節假日也忙著參加各種培訓班、補課班。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也操碎了心。
2月2日,中小學寒假期間,綦江某中學一位高三學生給本報發來簡訊,還在和同學參加課外培訓的他,直言「太累了」。
一名高三學生的來信
我是綦江某中學的高三學生,剛剛考完,頭還是懵的,老師又從今天起給我們補課,這次是在縣城裡一棟閒置樓上。補課10天交200元……
進入高三,基本上沒有假期的概念:平時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6點半起床,第二天凌晨1點左右才上床睡覺;星期六、星期天,雙休日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在上課、做題;寒暑假,本以為能放開手腳耍幾天,卻要參加培訓班、補課班,一天到晚腦袋都塞滿了ABC、函數和加速度……
好想痛痛快快地耍一個雙休,過一個完整的長假!
學生累
寒假一天睡6小時
前日上午11時30分,記者在綦江縣城古南鎮一套閒置房裡,看到20名學生端坐在裡面,聽著數學老師講解。
中午,記者找到一名自稱「高四」(即高三複習班)理科班的女生萍萍(化名),她講述了2月2日這天自己是如何度過的。
出門:早上6時30分,鬧鐘響起,我立馬爬起來,刷牙、洗臉、上廁所、整理書包。7時,我拖起書包衝出門,邊跑邊梳頭。
路上:我住在學校,學校離補課的地方有兩三裡。公交車半天都不來,我趕緊買了兩個小包子,一袋牛奶,準備坐車時吃。7時15分,車來了。我上車,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早自習:7時30分,車到站,我一個箭步跳下車。5分鐘後,當我氣喘籲籲地撲到補課教室門邊時,其他同學已在大聲朗讀英語了。我坐下來,打開英語書,朗讀起來。
上午課:上午共有4節課,從8時30分到12時。前兩節是心理講座,講如何減壓,如何把家長的過高期望值降到學生現實的狀況。第3節是語文課,講的是如何遣詞造句,這是我的弱項,我聽得雲裡霧裡。第4節是數學課,老師講的東西我都懂,我一邊在草稿本上畫圈,一邊無聊地望著窗外,窗外樹枝上活蹦亂跳的小鳥讓我好生羨慕。每節課一下課,我都迫不及待地往外鑽,去透點新鮮空氣。
午餐及午休:我和另外兩名女生「打平夥」,炒了一份肉絲一份紅燒茄子,外加一份小菜湯。為了趕時間,菜一端上桌,我們幾下便將它們消滅掉了。12時45分,我們回到教室複習英語。有點疲憊,打瞌睡,我還是挺了過來。
下午課:共3節,15時到17時35分,講的是物理、生物和化學。重力加速度、細胞……一個個抽象的詞,一個個公式和理論,讓人昏昏欲睡。
晚自習:吃了晚飯,19時30分開始在學校上晚自習。不停地做習題,可以舉一反三的習題,總是做了一遍又一遍。21時30分,下晚自習,我已搞不清這是白天還是黑夜了。
開夜車:22時回到寢室,洗了臉腳,又習慣性地掏出課本,看到凌晨零點,才上床睡覺。
這種學習方式,效果不好,耳朵裡「嗡嗡」作響,頭昏腦脹,不知道是我在看書,還是書在看我。
老師累
「這年頭當老師很難」
「你們真的很想給學生補課嗎?」記者與一位補課的老師閒聊。
「一天收入二三十塊錢,你幹不幹嘛?」他反問。「在外面給學生補課,生怕被舉報,一天到晚擔驚受怕,那才是真正的累——是心累!」
他說,不僅如此,作為老師,還得為學生的成績負責,「學生考得不好,學生、家長和學校都要罵,影響了升學率,收入也要打折扣。當老師,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容易。」
家長累
高三學生的一本帳
昨日,記者在綦江縣城找到一個高三學生的母親劉英(化名)。
她稱,孩子上高三很累,她和丈夫也跟著累。上學期,她用本子記錄了為兒子繳的費用:
2009年9月,學費920元,桶裝水及其他費用85元;10月,會考費27元,高考報名費280元;11月,資料費355元;12月,一卡通費20元,水費10元;2010年1月,油印費200元。共計1897元。
另外,沒記在帳上的還有每個月至少600元的生活費,50元的零用錢,添衣買鞋800元,以及其他記不清的費用約500元,共計4350元。
兩者相加,兒子一學期至少花掉6247元。
她稱,兒子所在學校周末一般會補課,有時節假日也不例外。她猜測這些費用裡面可能包含了補課費,但兒子從不在她面前提。
她稱,這幾年,除了擔心兒子成績不好,跟別人學壞,心裡累之外,經濟上也承受著巨大壓力。「下學期,娃兒就要高考了,他肯定更累,花錢更多。」她很擔心。
記者 陳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