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泉:市規劃局 製圖 丁龍
重慶市規劃局11月23日發布消息稱,全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名錄正式「出爐」,渝中區圓廬、巴南區豐盛鎮十全堂等176個建築榜上有名。
市規劃局人士介紹,重慶市優秀歷史建築的調查評定,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加強歷史文化保護的重要舉措。此次調查評定採取了社會公開徵集、專家推薦、區縣政府及部門報送、市級有關部門提供有關信息等多種方式收集,並通過現場實地調查核實、召開座談會等方式,獲取了1000餘個歷史建築信息線索。
此次評定出的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共176個(含2008年市政府已公布的優秀近現代建築中尚未公布為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59個),其中不乏清朝、民國時期、抗戰時期的歷史建築,涵蓋了居住、商業、公共服務、宗教及祠廟會館、工業、軍事防禦設施、風景園林、市政水利設施和其他共9類歷史建築類型。
「確定重慶優秀歷史建築有利於保護巴渝鄉愁。」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黃勇認為,重慶是西部地區較早開展優秀歷史建築確定工作的省區市之一。此次一批優秀歷史建築的確定,為我市保護地域文化、探尋歷史傳統做了非常好的起步工作,也為我市開展相關建築研究提供了較為完整的支撐材料。
「優秀歷史建築禁止拆真建假、拆舊建新。」市規劃局人士表示,我市規劃部門正在組織開展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的定位入庫和掛牌保護工作,今後還將組織開展優秀歷史建筑紫線劃定、規劃控制導則的制定及規劃保護和利用與管理工作。(記者 廖雪梅 實習生 鄧友妍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