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7月4日訊:(記者侯哲)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簡稱津臺會暨臺博會)4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此次活動為期四天,共吸引了來自臺灣600多家中小企業參展。中共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蔣孝嚴,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楊雄,中共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等嘉賓出席開幕式並為活動啟幕。
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簡稱津臺會暨臺博會)在梅江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據報導,開幕式結束後,出席開幕儀式的領導和嘉賓在主辦方負責人陪同下巡視了N2展館。
本屆展會將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圍繞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臺商關注的投資熱點,聯合京津冀臺四地有關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舉辦京津冀臺企業家交流峰會、京津冀臺大健康創新科技研討會、京津冀臺人才交流洽談會、京津冀臺知名品牌發展對接交流會等交流活動,邀請京津冀臺企業家和專家學者進行研討交流。活動期間,還將舉辦人才對接交流會,對臺灣青年發布實習就業崗位,鼓勵和吸引臺灣青年到天津追夢、築夢、圓夢。
天津市民排隊品嘗臺灣美食
據了解,此次活動共吸引了臺灣600多家中小企業參展。設置了標準展位1200多個,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展區規劃5大展館和12大主題專區,其中展館包括珠寶藝品館、臺灣縣市精品館、臺灣美食館、大健康館、京津冀臺合作交流館;主題專區包括珠寶藝品區、城市特色精品區、美容生技區、健康醫療區、運動休閒區、服裝飾品區、科技創新區、臺灣美食區、文創禮品區、家居生活區、親子產品區、京津冀臺合作交流區等。
據悉,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協天津市委員會共同主辦,以「新理念、新產業、新合作」為主題;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由天津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天津市商務局、中國貿促會天津分會、天津市商會、臺灣中華經濟貿易合作促進會、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共同主辦,以「新機遇、新生活、新體驗」為主題。
津臺會自200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十一屆,臺博會自2010年開始已連續舉辦了九年,是津臺兩地經貿活動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交流盛會,深受兩岸民眾的歡迎和喜愛,成為臺灣商品拓展大陸北方市場重要展示平臺,促進了津臺兩地交流合作和經貿往來。十年來,津臺會累計邀請臺灣政商界人士2300餘人次,臺博會累計參觀採購人數約360萬人次,推動促成了一批臺資項目落戶天津。
劉結一出席第12屆「津臺會」開幕式
第十二屆津臺會暨2019年臺博會開幕
第十二屆津臺會暨2019年臺博會開幕式。 張道正 攝
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簡稱「津臺會暨2019年臺博會)4日在梅江會展中心開幕。
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蔣孝嚴,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臺灣中華經濟貿易合作促進會理事長劉大貝,臺灣新竹縣縣長、新竹科技產業服務協會理事長楊文科等臺灣政商界人士代表出席開幕式。
臺灣水果受青睞。 張道正 攝
本屆津臺會暨臺博會以「新理念新產業新合作」為主題,突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分享天津發展新機遇,不斷提升津臺經貿合作層次和水平,支持臺商臺企在津更好更快發展,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津臺會自200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十一屆,臺博會自2010年開始已連續舉辦九年,累計邀請臺灣政商界人士2300餘人次,累計參觀採購人數360萬人次,是津臺兩地經貿活動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交流盛會,成為臺灣商品拓展大陸北方市場重要展示平臺,推動促成一批臺資項目落戶天津,促進了津臺兩地交流合作和經貿往來。
臺灣工藝書法大師林榮宗展會現場揮墨吸引不少人圍觀。 張道正 攝
本界津臺會暨臺博會吸引600家臺灣企業參展,共5個展館,1200個攤位,展出產品包括文創、觀光、農特產品、運動休閒、健康醫療等領域。其中,今年規劃的臺灣縣市主題館為最大特色,設置新竹、臺中、嘉義、苗慄、馬祖等近150個攤位的專區,展出別具地方特色的精品,力圖完整呈現臺灣豐饒的物產。
600家臺灣企業亮相「臺博會」
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以下簡稱「津臺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以下簡稱「臺博會」)4日開幕,約600家臺灣企業參展,共開設1200多個標準展位,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
據了解,本屆「津臺會」以「新理念、新產業、新合作」為主題,緊扣國家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聚焦兩岸新經濟、新產業合作,舉辦京津冀臺企業家交流和企業、品牌、人才、科技等對接活動,率先同廣大臺胞臺企分享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
同步舉行的「臺博會」則以「新機遇、新生活、新體驗」為主題,設有珠寶藝品館、臺灣縣市精品館、臺灣美食館、大健康館、京津冀臺合作交流館等5大展館、12大主題專區,對廣大市民開放。
據天津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介紹,「津臺會」自2008年以來,累計邀請臺灣各界人士2300餘人次,「臺博會」自2010年舉辦以來,累計參觀採購人數約360萬人次,兩項活動共同構成津臺之間經貿活動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交流盛會,推動促成了一批臺資項目落戶天津。
京津冀臺企業家交流峰會在天津舉行
以「新理念、新產業、新未來」為主題的京津冀臺企業家交流峰會4日下午在津啟幕。近200位來自京津冀臺的政商嘉賓相聚天津,共議新時代新形勢下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
7月4日,以「新理念、新產業、新未來」為主題的京津冀臺企業家交流峰會在天津啟幕。近200位來自京津冀臺的政商嘉賓相聚天津,共議新時代新形勢下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
天津市政協副主席黎昌晉,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出席峰會並致辭。
黎昌晉說,新時代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也是兩岸同胞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交流峰會為京津冀臺的企業家共謀發展共創商機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衷心希望兩岸的企業界人士能夠進一步加強溝通,務實對接,努力成為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
韓家宇以自身企業為例說,在大陸改革開放中,臺商臺胞參與其中,也分享到了改革開放的紅利。兩岸互利合作實現雙贏,是臺商的共同的願望。峰會為兩岸企業界人士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希望大家多來投資,發揮核心競爭力。
隨後,北京市發改委、河北省商務廳、天津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京津冀營商環境。兩岸企業家就兩岸企業合作與融合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悉,此次峰會由天津市臺辦、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天津市工商聯、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
京津冀臺人才交流洽談會在天津啟幕
京津冀臺人才交流洽談會5日下午在天津啟幕。來自京津冀臺的政、企嘉賓和用人單位、臺生臺青數百人與會。
7月5日,京津冀臺人才交流洽談會在天津啟幕。來自京津冀臺的政、企嘉賓和用人單位、臺生臺青數百人與會。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
天津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主任於家慶出席會議並寄語臺灣青年說,兩岸交流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合作夥伴踴躍參與,希望臺灣青年可以通過此次交流洽談會找到職業的新機遇,在這片大有可為的土地上成就事業的輝煌,共同譜寫兩岸人才交流的新篇章。
「人才的培育很重要,人才的交流也很重要。」中國國民黨中常委、臺灣中華經濟貿易合作促進會理事長劉大貝稱,臺灣中華經濟貿易合作促進會作為「津臺會」的主辦方,希望在這個平臺上多多進行人才交流,攜手合作,共同致力於兩岸人才的交流,這樣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北京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主任陳東,臺灣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副會長趙志勳,河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廳就業服務局職業介紹處處長李會朋,中國海峽人才市場晉江分部主任洪聲振也相繼發言,介紹了各自在兩岸人才交流合作中的業績和貢獻。
當天的會議中,天津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向天津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授予「天津市臺灣青年實訓就業基地」銘牌,並舉行了臺灣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在天津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設立「臺灣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天津聯絡處」的揭牌儀式。
天津(濱海)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北京科銳國際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一覽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早知道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先後就人才交流的話題進行了主旨演講。
會議結束後,各方進行了進一步的洽談與交流,用人單位、天津青年代表分別與臺生臺青進行了對接洽談、互動交流。
已在天津實現就業的臺灣青年呂敦偉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三年前通過「津臺會」的平臺得到了在天津就業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隨著惠臺政策的不斷推進,臺青在天津的生活也越來越便捷。
第二屆京津冀臺大健康創新科技研討會啟幕
第二屆京津冀臺大健康創新科技研討會5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啟幕,來自海峽兩岸的醫學界知名專家相聚津門,就醫學領域前沿問題開展交流。
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韓曉芬出席會議並致辭。她說,當前,中國健康產業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健康管理理念與服務實踐不斷豐富,需要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讓醫療衛生領域的交流合作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臺灣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理事長江秉穎稱,兩岸醫學界合作普及大健康知識,開展學術研討會議,希望達到四個目標:一可累積健康科技知識,建立知識成果資料庫,發布成果衡量指標;二是提供尖端醫療知識,發表治療準則,引進國際標準;三是舉辦專業訓練課程以及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四是帶動相關產業升級。
天津市臺辦副主任於為忠對會議的召開「點讚」。他說,健康是民之所想,民之所盼,此次會議是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的有益探索和積極嘗試。
在隨後的學術交流環節,臺灣長庚醫院嘉義分院復健科主任許宏志、臺北醫學大學教授許明輝分別就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醫院管理相結合的問題做了報告分享。
7月6日至7日,來自京津冀臺的醫學專家還將就睡眠呼吸、罕見病等問題進行研討和交流,並開展義診諮詢活動,造福天津市民。
臺灣「小丸子」的大陸紮根記
一粒粒圓滾滾的黑白肉丸在滾沸的高湯中翻騰,黃世凱一邊守著攤位前的煮鍋,一邊熱情招呼著往來的參觀者。
黃世凱出生於1977年,是臺灣海瑞貢丸的第三代傳人。這是他第十次參加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以下簡稱「臺博會」)。
「我們這次帶來了5000多包原味貢丸、香菇貢丸、花枝丸等多種特色產品,還創新研發出『貢丸米粉湯』供天津民眾品嘗。」黃世凱說。
憑藉著原汁原味的臺灣特色,海瑞貢丸在去年的「臺博會」上賣出了4000多包貢丸,參展4天銷售額超過40萬元。這讓黃世凱對今年繼續參展更加信心十足。
黃世凱用漏勺撈起一粒貢丸介紹道,製作貢丸要嚴格遵循選肉、削肉、絞肉、打漿、成形、水煮、冷卻等多個步驟,以確保貢丸飽滿有嚼勁。他說,這是家族傳承多年的經驗。
臺灣海瑞貢丸的第三代傳人黃世凱。新華社記者宋瑞 攝
海瑞貢丸創立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爺爺黃海瑞自15歲起學習製作貢丸,並經營一個貢丸與麵食的小攤子。1970年,父親黃文彬接手生意,海瑞貢丸逐漸發展成為臺灣新竹當地的名小吃,生意越來越紅火。
作為第三代傳人,黃世凱不甘於僅在新竹發展。2008年兩岸實現「三通」,成為黃世凱打開大陸市場的契機。
轉年,黃世凱帶了400多包貢丸第一次到南京參加展會,「沒想到2個小時就賣完了,我才意識到大陸民眾非常喜歡這種臺灣小吃」。
在2010年的天津首屆「臺博會」上,參展首天,他光丸子湯就賣出了3000多碗。
這都堅定了黃世凱在大陸開拓事業的想法。隨後幾年裡,黃世凱陸續走訪了北京、上海等40多個大陸城市。他也從未有一年落下天津的「臺博會」,帶來的貢丸種類越來越多。為了更貼近大陸顧客的口味,他還特別推出了辣味貢丸,也頗受歡迎。
不過,物流、冷鏈等問題也隨之出現。「貢丸是冷凍品,從臺灣運往天津的途中會出現融化的情況,不利於產品的保存。」黃世凱說。
2014年,通過天津「臺博會」這個平臺,黃世凱與臺灣知名食品加工企業大成集團達成合作意願:在天津市靜海區大成集團的廠區內設立海瑞貢丸加工和冷鏈運輸工廠,並成立了天津海瑞食品有限公司。
「借著天津『臺博會』的東風,公司在大陸發展得越來越好。」黃世凱說,2016年工廠投產後,產品可以輻射整個華北地區。如今,海瑞貢丸每月能生產20噸,還與多家餐飲企業建立起合作關係。
在2019年天津「臺博會」上,海瑞貢丸的攤位前吸引了很多參觀者。新華社記者宋瑞 攝
隨著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到大陸創業,尋找商機。以天津為例,截至2019年7月,有2431家臺資企業在津投資,合同投資總額175.77億美元。
2018年2月底,大陸方面出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隨後,天津也發布了落實這一文件的52條具體舉措。
「公司在產品貿易、房屋租金等方面都享受到了政策優惠。」黃世凱對此很是滿意。如今他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大陸,積極前往各地推介特色產品。
「今年『臺博會』來了很多京津冀三地的廠商,我希望能夠讓他們了解海瑞貢丸,尋求更多合作的機會,也希望更多大陸民眾了解到臺灣的特色食品。」黃世凱說。
持續至7月7日
7月4日,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在梅江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津臺會暨臺博會以「新理念新產業新合作」為主題,分享天津發展新機遇,不斷提升津臺經貿合作層次和水平,支持臺商臺企在津更好更快發展,促進融合發展。
本屆津臺會暨臺博會於7月4日至7日在梅江會展中心舉行,600家臺灣企業參展,共5個展館,1200個攤位,展出產品包括文創、觀光、農特產品、運動休閒、健康醫療等領域。其中,今年規劃的臺灣縣市主題館為最大特色,設置新竹、臺中、嘉義、苗慄、馬祖等近150個攤位的專區,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力圖完整呈現臺灣豐饒的物產。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劉陽 攝)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劉陽 攝)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劉陽 攝)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劉陽 攝)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劉陽 攝)
52條惠臺「天津措施」落地一年
天津市臺辦副主任於為忠3日透露,去年津臺會,天津發布了深化津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52條措施(簡稱「惠臺『天津措施』」),一年來,有3位在津臺胞分別榮獲天津市「三八紅旗手」和「五一」勞動獎章稱號,百餘位臺灣學生在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就讀。
7月3日,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天津梅江國際會展中心召開。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
當日下午,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簡稱津臺會暨臺博會)新聞發布會在天津梅江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於為忠在發布會上表示,十年來,津臺會累計邀請臺灣政商界人士2300餘人次,臺博會累計參觀採購人數約360萬人次,推動促成了一批臺資項目落戶天津。
津臺會自200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十一屆,臺博會自2010年開始已連續九年舉辦,是津臺兩地經貿活動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交流盛會,得到了津臺兩地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深受兩岸民眾的歡迎和喜愛,成為臺灣商品拓展大陸北方市場重要展示平臺,促進了津臺兩地交流合作和經貿往來。
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簡稱津臺會暨臺博會)將於7月4日拉開帷幕,此次活動為期四天。屆時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蔣孝嚴、臺灣新竹縣縣長楊文科、新北市副市長吳明機、連江縣副縣長王忠銘,中國國民黨中常委、臺灣中華經濟貿易促進合作協會理事長劉大貝和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等200餘位臺灣政商界嘉賓應邀來津出席活動。
於為忠表示,在7月5日下午舉辦的人才對接交流會上,活動主辦方還將發布實習就業崗位,希望能有更多的臺灣青年來到天津追夢、築夢、圓夢。
第12屆津臺會達成臺商投資項目意向46個
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簡稱「津臺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簡稱「臺博會」)7日在天津市梅江會展中心落幕。活動期間,洽談達成臺商投資項目意向46個,投資總額46億元人民幣;臺博會共吸引參觀採購人數近20萬人次。
7月7日,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簡稱「津臺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簡稱「臺博會」)在天津市梅江會展中心落幕。圖為市民選購臺灣酒。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
本屆津臺會暨臺博會以「新理念新產業新合作」為主題,突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分享天津發展新機遇,不斷提升津臺經貿合作層次和水平,支持臺商臺企在津更好更快發展,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活動期間,舉辦了京津冀臺企業家交流峰會、京津冀臺大健康創新科技研討會、京津冀臺人才交流洽談會、京津冀臺知名品牌發展對接交流會等活動,邀請京津冀臺企業家和專家學者進行研討交流。活動期間,還舉辦了人才對接交流會,對臺灣青年發布實習就業崗位,鼓勵和吸引臺灣青年到天津追夢、築夢、圓夢。
本屆津臺會暨臺博會吸引600家臺灣企業參展,共5個展館,1200個攤位,展出產品包括文創、觀光、農特產品、運動休閒、健康醫療等領域。其中,今年規劃的臺灣縣市主題館為最大特色,設置新竹、臺中、嘉義、苗慄、馬祖等近150個攤位的專區,展出別具地方特色的精品,力圖完整呈現臺灣豐饒的物產。
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蔣孝嚴、臺灣新竹縣縣長楊文科、新北市副市長吳明機、連江縣副縣長王忠銘,中國國民黨中常委、臺灣中華經濟貿易促進合作協會理事長劉大貝和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等200餘位臺灣政商界嘉賓應邀來津出席了活動。
「津臺會」「臺博會」助力臺灣企業發展
在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上,京津冀臺企業家交流以及品牌、人才、科技等對接活動舉辦得「熱火朝天」。不少臺灣企業家表示,這為臺灣企業來大陸發展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遇。
第十二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簡稱「津臺會」)暨2019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簡稱「臺博會」)7月4日開幕,約600家臺灣企業參展,共開設1200多個標準展位,展覽面積5萬平方米。
「津臺會」自2008年以來累計邀請臺灣各界人士2300餘人次;「臺博會」自2010年舉辦以來累計參觀採購人數約360萬人次。兩項活動共同構成津臺之間經貿活動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交流盛會,推動促成了一批臺資項目落戶天津。
「我們已經參加多次『津臺會』『臺博會』了,每次來參會都會獲得不少意向合作的機會。」南僑食品集團(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部副總經理周蘭欣說。
過去十幾年,周蘭欣一直往來於大陸和臺灣工作。「我自2006年起就來大陸出差,現在來大陸越來越方便,也越來越感受到大陸對臺胞的重視和照顧。」
近年來,不少臺灣企業看到了大陸的發展機遇,藉助「津臺會」「臺博會」獲得了越來越廣闊的發展空間。
臺灣海瑞貢丸的第三代傳人黃世凱從2010年起就參加「津臺會」「臺博會」。2014年,黃世凱與臺灣知名的食品加工企業大成集團達成合作意願。2016年工廠在天津投產,公司產品現已輻射整個華北地區。
「借著天津『津臺會』和『臺博會』的東風,公司在大陸發展得越來越好。」黃世凱說。
2018年2月底,大陸出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018年7月4日,天津也發布了落實這一文件的52條具體舉措。
「大陸惠臺政策頒布後,公司很多的臺灣員工都受益了。他們在大陸的生活工作有了更便利優越的環境。」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助理副總裁張豔梅說。
據天津市臺辦介紹,截至2019年7月,天津共有臺資企業2400餘家,合同投資總額約176億美元。
天津市政協副主席黎昌晉在「津臺會」上表示,臺資企業為促進兩岸發展作出了貢獻,推動兩岸產業發展實現優勢互補,經濟共同繁榮。
「天津市將來有很多產業可以和新北市對接。」臺灣新北市副市長吳明機在「津臺會」上表示,希望與天津在文化、旅遊、科技等領域有進一步合作。
(根據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央廣網等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