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大刀闊斧搞「農旅」生態,大嵐蜜柚有銷路了,村民有錢了

2020-12-24 龍門雙豐魚農業

村主任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生態遊與農業產品相結合,連起了觀眾的心

大學生回鄉就業,黨員回鄉就業,在中國這樣的人民數不勝數!黨員回鄉就業大多有那麼「一官半職」,比如當村長、村書記、村主任……都是為當地村民服務,讓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回鄉振興鄉村不僅日子辛苦,心裡也沒有奔頭,很少有人能幫助貧困村摘掉貧困這個帽子。

3年前有一位廣東省惠州人在大學李勝(化名)畢業後,就回鄉幫村書記的老爸,父子倆一起助力村民們脫貧致富。他爸爸在惠州市橫瀝鎮大嵐村擔任村主任。當時的大嵐村是市級建檔立卡貧困村,村裡大多村民沒有產業,交通不便,環境髒亂,想要增收致富簡直是痴人說夢。

李勝就建議先將村子裡的環境給整理起來,不準亂丟垃圾,在村子裡設立垃圾桶,並招聘了2個村子裡的中年孤寡人定期搞衛生,村子裡頓時就變得整潔了不少。李勝說,多虧了當時村民們積極配合,有力出力,有錢捐錢,進程很快。好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去營造,綠水青山更顯美麗了。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在地多人少的鄉村,只有因地制宜的發展農副業,才能真正拔窮根。大嵐村在2013年引進了蜜柚,部分村民在當年就已經開始種植蜜柚了,奈何種植技術不過關,並且處於摸索階段,導致第二年並沒有多大的豐收。雖有盈利不過盈利並不高,維持溫飽不成問題,不過村民們卻很難有存款。

李勝發現村民們的柚子大多是等客商來採收,而且採收的客商年年都不穩定。他嘗試著將柚子放到線上去銷售,但是運費太貴,算下來利潤很低。而且前期需要在線上擴充銷售渠道也需要一筆廣告費。現在的大嵐村暫時還支付不起高昂的廣告費以及宣傳費,所以一直也都是在電商上小打小鬧,並沒有很高的銷售額。

今年在「鄉村振興」各種資源的傾斜下,李勝有了新思路,以「柚」為媒,做一次大型的蜜柚節活動,助力村民們脫貧致富。全程直播,擴大產品的知名度,讓更多的惠州人士知道有大嵐蜜柚,邀請外界人士到大嵐村欣賞綠水青山,嘗嘗鄉村美食,採摘現成的蜜柚。

2020年的秋天,大嵐蜜柚已經在網上秀過一波了,再加上7年多來已經積攢了不少客商,前往大嵐村採摘蜜柚,現在也算是小有名氣了。這次的蜜柚節活動更是將大嵐蜜柚推上高潮,李勝藉助旅遊宣傳和這次蜜柚節活動讓大嵐蜜柚有更多的人知道,讓村民們致富起來也是指日可待。

村主任大刀闊斧搞「農旅」生態,大嵐蜜柚有銷路了,村民有錢了。相信大嵐村的人氣往後也會越來越旺,村民們發家致富指日可待。「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惠城區橫瀝鎮大嵐村聰明和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蛻變為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充分說明習近平總結得精闢。

相關焦點

  • 廣東惠州:蜜柚甜,不及鄉親心裡甜
    今年首屆蜜柚節,我們大嵐村就銷售了近10萬斤的蜜柚,越來越多的企業、電商和我們談合作意向。隨著中秋、國慶雙節臨近,我相信蜜柚的銷量會再上一個新臺階!」談及蜜柚火爆的銷售情況,廣東省惠州市美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鍾日來笑逐顏開。
  • 天柱8600畝蜜柚開啟柚農甜蜜生活
    過去,家家戶戶房前屋後均栽有柚樹,柚子味酸,很少有人問津。自從縣裡引進福建琯溪蜜柚、三紅蜜柚等品種後,柚子果大味甜,很受歡迎,該縣蜜柚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姚學剛種植琯溪蜜柚已有18年的歷史。他的36畝柚園經過優勝劣汰,嫁接改良,去除白心柚400株,現有紅心柚800株、黃金貢柚400株、醜八怪柚100株……去年銷售柚子8萬多斤,純收入32萬多元。
  • 選優品種 做強產業 一一天柱8600畝蜜柚助民增收脫貧
    選優品種 做強產業天柱縣8600畝蜜柚助農增收脫貧特約記者 金可文 陳光昌「我的柚子都是顧客自己上門採摘,僅昨天就賣了2000多斤紅心柚,收入8000多元。」他望著黃橙橙的蜜柚,笑容可掬。 天柱種植柚子已有近百年歷史。過去,家家戶戶房前屋後均栽有柚樹,柚子味酸,很少有人問津。自從縣裡引進福建琯溪蜜柚、三紅蜜柚等品種後,柚子果大味甜,很受歡迎。該縣蜜柚產業得到迅猛發展。
  • 廣州海珠對口幫扶梅州大埔,中洲農會籤蜜柚購銷協議_南方網
    買一份大埔蜜柚,既能助力消費扶貧,也能品嘗新鮮農特產品。  9月12日上午,世界長壽鄉·廣東梅州柚·大埔蜜柚廣州推介會暨海珠區對口幫扶消費扶貧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市海珠區舉行。
  • 大埔蜜柚進京推介:打響「長壽果」走向全國關鍵一槍
    9月,大埔縣在北京舉辦 「世界長壽鄉·中國大埔梅州柚·大埔蜜柚推介會」系列活動,打響了大埔蜜柚開拓北方市場,走向全國的關鍵一槍,同時也為破解柚農們往日銷售難,銷售價格得不到保障的局面注入了強心劑。
  • 美了村莊 富了村民!大縱湖度假區農旅融合走出綠色小康之路
    12月14日,記者在鹽城市鹽都區採訪時,大縱湖旅遊度假區倪楊村蟹農陳良順介紹說,由於搞農旅融合,村子美了,農家樂和民宿多了,遊客絡繹不絕,他養殖的80畝螃蟹也賣出了好價錢,令他十分開心。據悉,這是大縱湖湖區資源開發公司與倪楊村結對搞村企共建脫貧奔小康的一個縮影。
  • 產業升級+文體特色幫扶,區文廣旅體局與黨坪村幸福同路!
    秋冬的陽光照射在茶陽鎮黨坪村裡,村民江啟春及其妻子忙著給蜜柚樹施肥,村裡的空地上,晾曬著村民剛收割回來的稻穀,整個村裡瀰漫著豐收的喜悅。這也是海珠區文廣旅體局大力幫扶下的成果。2016年,海珠區文廣旅體局開始對口幫扶黨坪村,根據村裡的自然生態和生產資源條件,該局確定了基地集中式和農戶分散布點的方式,發展地方特色蜜柚種植。
  • 閩清文體旅局聯合盒物愛心助農,助力鄉村振興!
    前言:盒物助農,愛在分享!即將到來的12.12盒物助農日,盒物將臻選好物,為用戶提供助農補貼,助力農民伯伯推廣家鄉特產。同時,閩清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聯合盒物愛心助農,助力鄉村振興,推薦掛樹保鮮的閩清臍橙;盒物深入走訪柚農,選得生態種植基地,嚴選優質蜜柚,盒物推薦自然成熟的平和蜜柚,飛躍送達到您身邊。
  • 重慶璧山正興鎮:衛寺蜜柚,一果難求
    中國林業網12月18日訊璧山區正興鎮盛產衛寺蜜柚。該蜜柚起源於該鎮回龍村,種植的歷史長達百餘年。2007年,在正興鎮政府的幫助下,當地村民成立了回龍蜜柚種植專業合作社——2014年更名為衛寺蜜柚股份合作社,大力發展衛寺蜜柚種植業。
  • 瑪塔牡蠣鈣|百位柚農參與,揭秘蜜柚保質高產的秘密
    6月12日,瑪塔生態專家團一行人到漳州平和縣山格鎮三美村開展義務講座,針對蜜柚種植存在的問題以及土壤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現場吸引了近兩百位當地柚農前來參與,反響十分熱烈。在現場,圍繞「蜜柚品質提升和土壤改良計劃」,瑪塔生態專家團向柚農認真細緻分析了當前蜜柚種植存在的問題,按照蜜柚生長特性,從施肥方式、用量和技巧等方面著手,為當地柚農傳授了蜜柚種植施肥管理技術。
  • 大埔縣蜜柚產業園:園區建設助力山地蜜柚放異彩 裝載智慧「引擎...
    大埔縣種植蜜柚歷史悠久,始於宋元,盛傳於明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大埔縣祖祖輩輩都有種植蜜柚的習慣,至今大埔古村落房前屋後依然還保留著百年柚樹。7月30日,由中國農村雜誌社、農民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及南方農村報組成的省級現代產業園專題報導組一行人來到大埔縣蜜柚產業園進行實地探訪。
  • 餘姚大嵐借「柿」造節 助農增收
    近日,第十八屆四明山丹山赤水柿子節在餘姚大嵐鎮柿林村舉行。據介紹,柿子節將持續到11月底,其間推出篝火晚會、漢服周、美食美宿節、攝影大賽等一系列活動。餘姚大嵐有著悠久的柿子種植歷史,是浙東著名的柿子產區,年產量近20萬公斤,而柿林村栽培的「吊紅」最為出名。每到金秋十月,柿林村周圍的山坡上就掛滿了大小不一、鮮紅透亮的柿子,遠遠望去就像一盞盞紅燈籠,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愛。
  • 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紅心蜜柚助農增收
    近期,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的紅心蜜柚成熟,村民正忙著採摘。「今年,全村蜜柚種植面積已增至600餘畝,其中200餘畝掛果,產量約40萬斤,按3元一斤的均價計算,總產值可達120萬元。」陽橋村黨支部副書記龍明均說,該村蜜柚產業逐年發展壯大,產量和產值同比去年均有大幅提升。
  • 土生土長的深圳人隱居大埔當柚農,為哪般?
    ,當地的富硒土壤種出的蜜柚格外香甜。這不,今年52歲的深圳商人賴惠鋒就被大埔的蜜柚「柚惑」到了,6年前,他主動放棄了深圳大都市優裕的生活,只身前往大埔縣青溪鎮隱居,當起了地地道道的柚農。日前,筆者驅車沿著崎嶇蜿蜒的山路,來到賴惠鋒那位於青溪鎮冉裡村的果場。停下車來往果園深處走,一路上,但見果場裡一片片油亮壯實、蒼翠欲滴的柚子樹格外喜人,此時賴惠鋒正在柚園裡舉鋤細耕,翻泥鬆土,查看柚樹生長狀況。
  • 四川昭化:生態築底農旅開花
    昭化區虎跳鎮雷鳴村,背靠嘉陵江,環擁元寶山,依託當地純天然的生態環境,讓這裡種植的農作物達到生食蔬菜標準,明年1月迎來成熟採摘後,將作為原材料出口日本。當下正值雷鳴村種植的露地蔬菜進入冬季管護的關鍵農時,放眼望去,500畝綠油油的寬梆青菜正在生長,老鄉們在田間地頭忙活著灌溉、深耕。
  • 土城子村支書、村主任和會計連夜進京?
    土城子村支書、村主任和會計連夜進京? 這已經是土城子村第二年 為對口幫扶的喬莊村提供優質農副產品了 現場有300多村民排隊領取
  • 以農興旅 以旅強農 長泰農旅融合綻放「並蒂花」
    近年來,長泰縣堅持「農旅結合、農旅共強」的農業與旅遊發展戰略,推進農業資源與旅遊要素結合,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大力拓展農業休閒旅遊發展空間,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的新路子。來到位於長泰縣巖溪鎮的玫瑰農莊,記者看到,遊客們正在興致勃勃地體驗鮮花壓花技術,一幅美麗的壓花作品在遊客手中慢慢呈現出來。
  • 以農興旅 以旅富農――農旅融合鋪展湖北現代農業畫卷
    新華社武漢6月4日電 題:以農興旅 以旅富農――農旅融合鋪展湖北現代農業畫卷  新華社記者劉紫凌 俞儉 袁志國  「清明,點瓜豆」「穀雨,進茶園」……湖北鍾祥市客店鎮明燈村的「農時路」,一溜形態各異石頭刻著二十四節氣,遊人一路仿佛讀著一首農事詩。
  • 美麗鄉村丨宣恩:農旅融合讓鄉村變景區
    「「近郊遊首選沙道溝鎮,既有美景,又有美食!」周末,宣恩縣城居民李芳帶著家人到該縣沙道溝鎮二臺坪村自駕遊時說。每到節假日,沙道溝鎮的一個個鄉村旅遊景點便迎來大批州內外遊客,這是沙道溝鎮農旅融合發展帶來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