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生態遊與農業產品相結合,連起了觀眾的心
大學生回鄉就業,黨員回鄉就業,在中國這樣的人民數不勝數!黨員回鄉就業大多有那麼「一官半職」,比如當村長、村書記、村主任……都是為當地村民服務,讓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回鄉振興鄉村不僅日子辛苦,心裡也沒有奔頭,很少有人能幫助貧困村摘掉貧困這個帽子。
3年前有一位廣東省惠州人在大學李勝(化名)畢業後,就回鄉幫村書記的老爸,父子倆一起助力村民們脫貧致富。他爸爸在惠州市橫瀝鎮大嵐村擔任村主任。當時的大嵐村是市級建檔立卡貧困村,村裡大多村民沒有產業,交通不便,環境髒亂,想要增收致富簡直是痴人說夢。
李勝就建議先將村子裡的環境給整理起來,不準亂丟垃圾,在村子裡設立垃圾桶,並招聘了2個村子裡的中年孤寡人定期搞衛生,村子裡頓時就變得整潔了不少。李勝說,多虧了當時村民們積極配合,有力出力,有錢捐錢,進程很快。好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去營造,綠水青山更顯美麗了。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在地多人少的鄉村,只有因地制宜的發展農副業,才能真正拔窮根。大嵐村在2013年引進了蜜柚,部分村民在當年就已經開始種植蜜柚了,奈何種植技術不過關,並且處於摸索階段,導致第二年並沒有多大的豐收。雖有盈利不過盈利並不高,維持溫飽不成問題,不過村民們卻很難有存款。
李勝發現村民們的柚子大多是等客商來採收,而且採收的客商年年都不穩定。他嘗試著將柚子放到線上去銷售,但是運費太貴,算下來利潤很低。而且前期需要在線上擴充銷售渠道也需要一筆廣告費。現在的大嵐村暫時還支付不起高昂的廣告費以及宣傳費,所以一直也都是在電商上小打小鬧,並沒有很高的銷售額。
今年在「鄉村振興」各種資源的傾斜下,李勝有了新思路,以「柚」為媒,做一次大型的蜜柚節活動,助力村民們脫貧致富。全程直播,擴大產品的知名度,讓更多的惠州人士知道有大嵐蜜柚,邀請外界人士到大嵐村欣賞綠水青山,嘗嘗鄉村美食,採摘現成的蜜柚。
2020年的秋天,大嵐蜜柚已經在網上秀過一波了,再加上7年多來已經積攢了不少客商,前往大嵐村採摘蜜柚,現在也算是小有名氣了。這次的蜜柚節活動更是將大嵐蜜柚推上高潮,李勝藉助旅遊宣傳和這次蜜柚節活動讓大嵐蜜柚有更多的人知道,讓村民們致富起來也是指日可待。
村主任大刀闊斧搞「農旅」生態,大嵐蜜柚有銷路了,村民有錢了。相信大嵐村的人氣往後也會越來越旺,村民們發家致富指日可待。「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惠城區橫瀝鎮大嵐村聰明和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蛻變為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充分說明習近平總結得精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