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藏藥材日益稀缺 專家籲發揮藏醫藥四大治療方式

2020-12-19 人民網

原標題:野生藏藥材日益稀缺 專家籲發揮藏醫藥四大治療方式

  中新社西寧3月19日電 (張添福)多種因素使得傳承千年的藏藥材日益稀缺,藏醫藥專家19日呼籲,在人工藏藥材代替天然藏藥材的基礎上,要發掘利用好藏醫藥學中藥物、起居行為、外治和飲食等四大治療方式。

  據文獻記載,藏藥材共有兩三千種,但研究了30年藏藥的青海省食品藥品檢驗所藏藥室主任駱桂法認為,一般藏醫常用的藏藥材大概三百多種,很多藏藥材分布散而稀,具體的蘊藏量很難估計。

  曾在西藏舉辦的野生藏藥材資源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列出瀕危野生藏藥材65種,其中一級瀕危藏藥材25種,二級和三級分別為22和18種,知名的冬蟲夏草、兔耳草、熊膽、麝香、雪蓮花等入選。

  「過去老藏醫認為盛產藏藥材的地方很神聖,自然就有保護藏藥材和其生境的意識。」青海大學藏醫學院院長李先加說,但現在因為乾旱等氣象災害,生態環境轉變,特別是藏醫藥企業需要大量的藏藥材,野生藏藥材變的日益稀缺。

  駱桂法舉例說,20世紀80年代,青海境內的達坂山上能輕易採摘雪蓮花,至20世紀90年代,明顯感覺減少,而如今,已經很難尋覓,「青海脆弱的生態加之一些植物的特性,越採摘,越稀少」。

  對於動物類的藏藥材,李先加表示,有些動物類藏藥材需採自野生保護動物,但現在沒辦法採,「如消炎、止痛的藏藥五味鵬鳥丸需求很大,其中麝香含量很高,但產麝香的原麝是保護動物,現在醫院和藏藥生產企業只能用人工麝香來代替。」

  「稀缺的藏藥材只能用人工的代替天然的。」李先加說,但從治病效果來看,人工生產的藏藥材遠不如天然的。

  駱桂法也指出,植物類的野生藏藥材在人工種植時,因種質資源稀缺,加之自然環境不同,培育工藝不成熟,難保發芽率和品質。

  「可能再過二十年、五十年,有些野生藏藥材會更稀缺。」李先加說。

  李先加表示,現在講究保健加治療,光靠藥物治療來解決人們的健康問題難度很大,藏醫藥要做好定位,要挖掘好藏藥材的特色優勢,如利用藥物、起居行為、外治和飲食這四大治療方式來保證身體的康健。(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藏醫藥保護性開發難題待解
    不過,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除某些藏藥材資源先天性緊缺導致生產瓶頸外,採挖不當、規範缺失、人工馴化難等也讓藏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在創新中傳承  「現在我的胳膊能夠伸展自如了,手指和其他關節也不腫了。」在青海省藏醫院藥浴科的病房裡,來自湖北宜昌的王浴健剛剛做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鞏固治療。
  • 藏醫桑老的「喜」和「憂」:守正創新,讓藏醫藥歷久彌新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蘭州11月28日電 (丁思 艾慶龍)「讓人高興的是,藏醫藥日漸走出草原,被更多人所了解並為他們解除病痛;但藏醫藥高層人才青黃不接,青藏高原藏藥材瀕危等短板也日益顯現。」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醫醫院院長桑老近日接受記者專訪,談及當下甘南藏醫藥發展,直言「喜憂參半」。
  • 藏醫桑老的「喜」和「憂」:守正創新,讓藏醫藥歷久彌新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蘭州11月28日電 (丁思 艾慶龍)「讓人高興的是,藏醫藥日漸走出草原,被更多人所了解並為他們解除病痛;但藏醫藥高層人才青黃不接,青藏高原藏藥材瀕危等短板也日益顯現。」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醫醫院院長桑老近日接受記者專訪,談及當下甘南藏醫藥發展,直言「喜憂參半」。
  • 青海藏醫藥發展迅速
    近年來,青海藏醫藥事業發展蒸蒸日上,諸如藥浴、放血、尤闕療法等傳統、適宜的藏醫藥特色療法,充分發揮特色優勢,為保障各族群眾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藏醫藥正在成為青海的新名片之一,受到各界的歡迎和廣泛關注。
  • 青海發揮中醫和藏醫藥特色加強預防救治
    人民網西寧2月17日電(楊玥)2月17日,本網從青海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第七場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目前,青海省專家指導應用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7例,中醫治療參與率為94.4%。同時,青海發揮藏醫藥特色優勢,藏醫專家全程參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救治工作。
  • 尼泊爾藏醫藥「絲路使者」再續千年佳話
    日前,在青海大學藏醫學院藏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青海)裡,教授貢卻堅贊正用英文講授藏醫學概論,2019年「一帶一路」尼泊爾藏醫藥短期留學生班的21名「絲路使者」,聽講神情專注。&nbsp&nbsp&nbsp&nbsp藏醫藥學是世界四大傳統醫學之一。據文獻記載,千年前,藏醫藥先賢宇妥寧瑪·雲丹貢布曾遊歷包括尼泊爾在內的諸多地區,採百家之長,最終完成藏醫藥巨著《四部醫典》。&nbsp&nbsp&nbsp&nbsp「我有醫學背景,因此,對於藏醫藥接受得比較快。」
  • 尼泊爾藏醫藥「絲路使者」再續千年佳話
    中新社記者 張添福日前,在青海大學藏醫學院藏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青海)裡,教授貢卻堅贊正用英文講授藏醫學概論,2019年「一帶一路」尼泊爾藏醫藥短期留學生班的21名「絲路使者」,聽講神情專注。藏醫藥學是世界四大傳統醫學之一。
  • 圖說藏醫藥:揭開藏醫藥的神秘面紗
    10月上旬,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中央主流媒體新聞調研中,記者深入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對藏醫藥的傳承與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向大家揭開藏醫藥的神秘面紗……藏醫特色療法——角吸 資料圖藏醫藥的第一層面紗——特色診療藏醫傳統特色療法就是以外治為主,藉助器械和藥物,從體外實施治療的疾病治療方法。
  • 高華在專題調研藏醫藥發展時強調 發揮藏醫藥特色優勢 更多造福於...
    按照省委統一部署,近期,副省長高華深入天峻縣、剛察縣、海北藏族自治州藏醫院,省藏醫院、藏醫藥研究院、藏醫學院和部分藏醫藥企業,與幹部群眾面對面交流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體會,商討加快我省藏醫藥發展的對策舉措。
  • 甘露託舉藏醫藥產業升騰的太陽
    甘露藏醫藥產業集團承擔藏醫藥研發生產,藏藥材種植及加工、醫院供應鏈管理和後勤託管,藏醫藥產業園建設、運營與管理,醫藥產品流通,藏醫藥國際經營與海外事業,醫療信息化,藏醫康養中心,藏醫藥文化博物館運營管理等9大業務板塊,將逐步打造成為集醫、藥、學、研、流通為一體的綜合型藏醫藥產業集團。
  • 目前我省有中藏藥資源1294種 種植和野生撫育面積近20萬公頃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從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目前,全省共有中藏藥資源1294種,其中,植物藥1087種,動物藥150種,礦物藥57種;中藏藥材種植範圍從最初的東部農業區已擴大到全省各市州,已建成唐古特大黃、羌活、秦艽、枸杞、甘草等多個規範化種植基地,種植和野生撫育面積近
  • 醫術精湛 深得人心——記全國著名藏醫藥專家桑傑
    在省藏醫院全國名老藏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我國著名藏醫藥專家桑傑正在用藏語給一位藏族患者講解病情,細心解答患者的疑問。面對記者的採訪,這位蒙古族漢子卻變得拘謹起來。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藏醫院到省藏醫院,從醫50餘載的桑傑憑著對民族醫學的滿腔熱情,在這塊舞臺上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他應用現代醫學、中醫學、蒙醫學、藏醫學多學科知識,在臨床中總結了很多自己獨特的診療方法,先後主筆撰寫著作、教材、論文、技術標準等60餘部。說起自己的從醫經歷,74歲的桑傑說:「民族醫藥是我熱愛的事業,民族醫藥的發展更是我一生的追求,對此我矢志不渝」!
  • 中藏醫藥事業發展 促進各民族生命健康的對話
    傳統藏醫藥向現代華麗轉身  一大早,省藏醫院首席專家、國醫大師尼瑪的專家門診前,看病的人已經排起了長隊。僅僅一個上午,他的門診量就達到了30至40人。前來找他看病的患者來自全國藏區,甚至許多內地的漢族患者也都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