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母親打電話過來,說親戚家一和我同齡的人遭遇網絡詐騙,被騙走了幾百元。她簡單的向我描述了她聽到的一些斷續的細節,然後問我:你如果碰見這事兒,你會上當嗎?我聽後一種莫名的情緒突然上湧,想都沒想,直接掛斷了電話。
在放下手機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絲後悔。我知道母親是擔心我上當受騙才特意打電話提醒我,可我或許是因為憤怒,將母親的一片好心拍手打回。
一時間,我恍了神:拿好脾氣對待旁人,拿壞脾氣對待親近人的我,到底得到了什麼?內心真的幸福愉悅嗎?
這種感覺不是第一次有,只是最近一段時間引起了我的注意。
1、
前幾天我剛要出門,一鄰居大媽過來敲門。我打開門,見她手裡拿著個方形的電子鐘。她對我說:你會調這種表嗎?我摁了半天也沒調好,能幫幫忙給我調好嗎?
雖然當時我有事要出去,可我還是第一時間笑著回到:我看看吧。然後順手接了過來。簡單觀察一下,發現操作原理和那種電子手錶的差不多,都是一個按鈕用來切換日期、時間,另外兩個調整數字大小。
知道了操作方法,接下來就簡單了。不到一分鐘,我就將日期、星期、時間都調好並遞還給她。她簡單道謝之後就離開了。前後不過兩三分鐘的事兒。
隨後我出門等電梯的時候,突然設想:這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尋求幫忙,我會怎麼做?雖然極不想承認,但如果是自己父母讓幫忙,我百分百會藉口要出門然後不耐煩的擺手離開。等回來實在沒啥事了,估計才會不情願的拿起來,同時還要抱怨幾句「這都不會」。
相同的事,對別人和顏悅色,對自己親近的人卻很不耐煩,如此不同的反應讓我有些無奈。
2、
類似的事不止一例。9月上旬是大部分大學開學的日子,一位鄰居女兒是大一新生,往學校說要一臺筆記本,可是他們不太懂這些電子產品。不知怎麼的就找到了我,讓我給推薦幾款。
對於類似請求,我內心是極不願意幫忙的。
一來電腦這東西種類繁多,差異不易察覺;二來日常使用的東西有個自己的主觀感受在裡邊,更是眾口難調;三來電子產品難免出些問題,一旦遇上了,別人很容易覺得你推薦的東西不行。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我也並不是什麼資深人士;近期也並未買過筆記本電腦,僅僅是前不久買過一臺顯示器而已。
別人那麼隨口一說,自己不光要付出精力,還要承擔潛在的風險。所以這完全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事兒。
但礙於情面問題,我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然後便是犧牲自己的部分休息時間,詢問別人,上網查看網友推薦與討論等等;最終根據鄰居心中的預算,找出了那麼三四臺的機子,推薦給了鄰居。並再三強調,只是個人感覺,不代表它一定就好,還需你自己斟酌。
而之前我媽讓我給物色一個好看點的移動花架子,我都懶得上網瀏覽。語氣生硬的回了一句:您不是會上網購物嘛,價錢不太貴、評論不太差,您愛買哪個買哪個唄。
3、
以此回想了還記得起的生活中的種種瑣碎事件,我發現自己對於父母的請求,大部分都抱以不耐煩的態度,很少有心平氣和的和他們交流的。以至於彼此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而我渾然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我有所思慮,嘗試著將自己代入到父母的角度,我才發現:如果親近的人這麼對我,我一定會起情緒的。然而父母卻沒有,為什麼?只因他們的愛與包容。
這更體現了他們所承受的傷害:他們就像一棵大樹,我不斷地往樹幹上釘釘子,他們默默的承受,未埋怨一聲。
以此外推,我突然有些明白:一些原本美好的戀情之所以消逝,就是因為這不知不覺的傷害啊。
我們能傷害的,往往是最在乎我們的人。
4、
那為什麼我們特別容易用好脾氣對待旁人,壞脾氣對待親近之人呢?
我認為有這麼幾點:
(1)我們擁有各種各樣的關係,為了生活我們在這些關係中總是戴著各種各樣的面具,這種遠離本心的偽裝會使我們很累;而家人是我們溫暖的港灣,溫暖安全的環境會讓我們卸下自身的偽裝,放鬆發洩負面的情緒,自然就比在外面更敏感;(2)我們對親近人有很高的安全感,我們從心底裡知道對方充滿了愛與寬容,無論我們做什麼對方都很難會狠心離開自己,所以我們才會肆無忌憚的展現自己的情緒;(3)延遲的反饋讓我們逐漸麻木,漸漸的養成習慣。在外面,一旦我們未能客氣對待他人,爭吵、動手、經濟損失等等一系列負面反饋就會迅速敲打我們,讓我們清晰的認識到:損失不起。而親近之人對我們的愛與包容,將實際損失無限延遲,讓我們產生毫無代價的錯覺,逐漸麻木。
對此,我們又該如何改變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覺知、自省和培養同理心。
覺知可以是自己經歷一些事突然有所覺察,也可以是聽到或者看到別人的感悟,對此有所注意。
自省就是通過自己的注意,去回憶反思自身的行為,是否是這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培養同理心就是每當自己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時,嘗試將自己帶入對方的角度,感受自己在遭遇相同的事件時情緒的起伏,嘗試著理解對方,然後慢慢減少自己不當的情緒發洩。
當然,在前期比較困難的時候,不強求一下就覺察到自己的不耐煩,你可以在事後回想一下當時的情景,如果感覺是就做個記錄:什麼時間什麼事,當時自己怎麼回應的;然後反思反思,記錄一段時間後,自己的覺察能力就會慢慢提升的。
如此,相信家庭關係會更加和睦,家庭充滿幸福感的。
以上,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