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共享單車」可謂是網際網路圈內最熱的話題,但凡是網際網路圈內有名的人物與共享單車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而說到共享單車還不得不提到「ofo和摩拜」這兩位元老,它們被稱為「共享經濟」的代表。在那個時候大街上還隨處可見ofo和摩拜的單車,但好久不長,ofo後來被債務壓的喘不過氣,摩拜也淪落至賣身給了美團。
近兩年,「共享經濟」似乎不那麼火了,資本家們也很少討論這個話題,但共享單車依然存在,且有了新的市場格局,只不過再也沒有人在意ofo、摩拜的存亡。牽強點來講,人們會想起ofo只是因為等待押金退款,而至於摩拜,用戶們早已把「摩拜單車」和「美團單車」混為一談。
雖然在大眾眼中摩拜單車早已消亡殆盡,但事實上直到日前,摩拜單車才真正走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據了解,昨日晚間,摩拜在其官方APP、小程序中發布公告稱,將於12月24日晚23點59分正式停止服務和運營,同時還指出,摩拜單車已全面介入美團,正式更名為「美團單車」。也就是說,截至昨晚,摩拜單車將徹底消失於江湖。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摩拜是換了種活法,只不過從現在起它叫「美團單車」。
有人說,在2018年摩拜賣身美團的那個時候就猜到了這個結局,而其實在去年年初的時候,美團副總裁王慧文也曾提到過摩拜單車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細心的小夥伴們可能發現,自去年9月後就從「摩拜橙」就變成了「美團黃」,而「摩拜/mobike」的字樣也沒有再出現過。所以,此次的更名和切換入口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現實。
提及摩拜單車,它的創始人是一位畢業於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的美女——胡瑋煒,而關於摩拜單車在前期之所能大獲成功,傳言稱只因胡瑋煒背後有三位男人力挺她。第一位——李斌,傳聞稱就連共享單車這個創意和摩拜這個名字都是李斌一手策劃的,當時胡瑋煒拿著李斌146萬的天使投資開始創業,在這過程中李斌始終伴她左右,又掏錢又出力。
第二位——王超,這位技術大咖,為胡瑋煒實現了「造一輛四年不修的車」的夢想。第三位——王曉峰,他有著20年的高級管理經驗,加入摩拜之後相繼佔領了多個城市,讓摩拜單車在共享經濟領域成功出圈。正因為有了這三位男人的幫助,業界還調侃「這是史上最舒服的創業」。
2018年美團以37億美元拿下了摩拜,美團收購摩拜後胡瑋煒繼續留任,但明白人都知道,她的出局和淡出一線只是時間問題。還記得摩拜賣身美團後,胡瑋煒在第一次召開全員大會上曾信誓旦旦地說自己不會離開摩拜,但到了2018年年底,胡瑋煒卸下摩拜CEO一職,選擇了離開。
就目前來看,美團收購摩拜對雙方來說都是好的結局。首先是美團方面,如果不將摩拜徵服,摩拜將持續發展壯大,到現在可能已成為美團的勁敵,而吞下摩拜之後,遠不止壯大了自己的實力一個好處;而對摩拜來說,美團具有強大經濟鏈,摩拜也不用再為財務危機所擔心。
而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無論是打開摩拜還是美團其實並無差別,都只是代步工具而已。當下,雖然很多人還未從ofo難退押金的陰影中走出來,但日常出行選擇共享單車也成為一種習慣。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享單車領域的日均訂單量已超過4570萬單。同時,作為用戶而言也能感受到共享單車整體的市場在不斷優化,舊玩家倒下新玩家入局,而且目前共享單車的下半場戰爭已經開啟,其戰火更是燒到了共享電單車領域。
那麼,你平常出行會選擇共享單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