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概況
四川音樂學院前身是創建於 1939 年的「四川省立戲劇教育實驗學校」,1959 年更為現名,成為當時國內具有本科辦學層次的六所專業音樂院校之一。學校有武侯和新都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 1200 餘畝,設有 26 個教學部門、10 個研究機構。辦學層次涵蓋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專科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等藝術教育,在校生規模 16000 餘人。
學校秉承「辦好藝術教育、培養一流人才、促進文藝繁榮」的辦學理念, 恪守「尚美創新」的校訓,堅持立足現在、弘揚傳統、面向未來的辦學思路, 深化改革創新,推動一流學科建設,努力形成高水平藝術人才培養體系,紮實推進建設專業水平高、教學科研能力強、立足四川、面向全國的創新型、開放型、特色型、精品型藝術院校。
學校以音樂與舞蹈學科為主體,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與設 計學等學科綜合協調發展,學科建設不斷完善,學科布局持續優化。省級重點 學科為:作曲、鍵盤樂器、繪畫。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音樂表演、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錄音藝術。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音樂學、舞蹈 學、繪畫、產品設計。省級應用型示範專業為:錄音藝術、環境設計、產品設 計。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鋼琴演奏。省級線下一流課程:鋼琴演奏、設計程 序與方法。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二胡演奏。省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樂隊合奏排練(行進樂/爵士)。課程思政省級專業教育類課程:中國音樂史、MIDI 意序技術。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空間造型基礎。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為:作曲系作曲主科教研室、鋼琴系鋼琴主科教研室、管弦系弦樂教研室、聲樂系美聲教研室、手風琴電子鍵盤系手風琴教學團隊。學校有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三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藝術碩(MFA)、教育碩士兩個專業學位授權點。2013 年獲批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學校現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352 人,其中:二級教授 13 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2 人,部優專家 1 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13 人,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 5人,四川省教學名師 3 人。學校還有多個由熱愛藝術教育事業並取得豐碩成果的專家教授組成的教學團隊。老一輩音樂教育家常蘇民、羊路由、劉文晉、郎毓秀、但昭義、馬一平等一大批專家、學者在海內外均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學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國家發明獎 1 項,省教學成果獎 25 項,省哲學社會科學獎 26 項,「中國音樂金鐘獎」33 項,德國工業設計「紅點獎」5 項,發明專利 31 項。近五年來,學校師生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和評獎中獲得國際獎項 470 項、國內獎項 1500 項,其中國家級和省部級授予的獎項85 項。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 9 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立項 29 項。出版各類著作 167 部,發表學術論文 1500 多篇。學校擁有「中國——中東歐青年藝術人才培訓與實踐中心」「數字媒體藝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西南音樂研究中心」「四川音樂藝術普及基地」「中華傳統音樂研究院」等一批省級重點學術研究平臺,與國外學術機構建設有「中美視覺藝術表演中心」「法國格拉姆電子音樂創研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負責「中國音樂劇協會理論專業委員會」「四川省音樂文學學會」和「四川省數字媒體藝術協會」等學術團體的日常工作。學報《音樂探索》是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方針,積極拓展對外交流合作,重視國際學術和人文交流,積極傳播中國文化,舉辦各級各類國際交流活動,參與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涉外活動。學校與 10 多個國家的 40 餘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先後選送學生 300 餘人次赴海外研修學習和攻讀學位,每年有超過 200 名在校本科生參加各類海外交流項目。學校從 2003 年開始招收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
學校積極服務中心大局,大力開展校地合作,深度參與脫貧攻堅,助力地 方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發展,與多個城市、知名企業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學校聯合全國十所專業音樂學院成立「中國專業音樂學院原創音樂發展聯盟」, 推進中國原創音樂發展。學校積極響應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牽頭成立了「成 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共有 72 所高校參與,為成渝雙城文化藝術、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學校與成都市共建的「成都城市音樂廳」已正式投入 使用,成為學校與地方文化藝術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為學校藝術實踐提供了 高水平展演場地,也有力地推動了成都市打造「音樂之都」和「西部文創中心」。
經過八十多年的辦學發展和幾代川音人的共同努力,學校為國家培養了一 大批優秀專業藝術人才。湧現了作曲家高為傑、何訓田、賈達群,歌唱家範競 馬、霍勇,表演藝術家劉曉慶,鋼琴教育家但昭義,鋼琴演奏家李雲迪、陳薩, 小提琴演奏家寧峰、文薇等一批傑出校友,在國際國內享有很高聲譽。近年來, 學校還培養了李宇春、譚維維、何潔、王錚亮、魏晨等一批流行音樂歌手,活 躍在各類舞臺上,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定位, 強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服務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實施「人才振興、內涵發展、改革創新、追趕跨越、開放合作」五大戰略和「創新驅動、人才強基、學科攀升、教學提升、科研提升、外向拓展、基建提升、黨建引領」八大工程,努力把川音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社會主義高等藝術院校!
二、培養目標
培養政治合格、德藝雙馨、全面發展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
三、本科層次招生專業
註:請考生仔細看清上述各招考方向的名稱及所屬的教學單位,以免誤填。一經錄取,一律不予更換所屬教學單位。
凡報考我校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考生,錄取後學院招生處在相關部門監督下根據擬定的 2021 年各教學單位招生計劃將上述兩個專業新生隨機分配到具體的院系就讀。
四、報考對象和條件
符合普通高等學校年度報名資格和條件的考生均可報考。
五、文化及專業考試
(一)文化考試
凡報考我校藝術類各專業的考生均須按生源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級招生考試機構有關規定辦理文化考試報名手續,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文化考試。
(二)專業考試
我校 2021 年暫停藝術類專業校考。凡報考我校藝術類各專業的考生﹝除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影視攝影與製作、攝影、藝術史論、藝術管理專業外﹞,均須參加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組織的該類專業統考,按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細化報考的專業方向。
六、招生計劃
學校依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 2021 年普通本科招生計劃,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及生源情況,制定我校的分省分專業招生來源計劃。在填報高考志願前,通過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向社會公布。
七、政考及體檢
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健康檢查,由考生戶口所在地的縣(市、區)招考辦,按普通高校招生的有關規定統一辦理。
八、錄取規則
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及體格檢查合格、專業考試成績和高考文化課成績均達到生源所在地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劃定的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對符合我院投檔比例的進檔考生,按「位次優先,遵循志願」,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招生省份、專業及計劃數分配原則,以我校 2021 年招生章程公布為準,各專業具體錄取辦法在填報高考志願前公布。
九、注意事項
(一)部分專業考生身體條件要求:攝影、影視攝影與製作、雕塑、繪畫、數字媒體藝術、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產品設計、藝術與科技、動畫、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各專業要求考生無色盲。
(二)四川音樂學院當年錄取的音樂表演和理論專業本科生,經學校專家委員會認定專業特別優秀者可享受減免 1 至 4 年學費以及提供參加學院認可的專業比賽所需部分費用。
(三)學院每學年選拔、培養 30 名「專業拔尖人才」,給予每生培養資助經費 5 萬元。每學年選拔、培養 100 名「專業優秀人才」,給予每生培養資助經費 0.5 萬元。
(四)各專業收費標準如有調整一律按新批准的收費標準執行。
(五)新生入學後兩月內,學院將進行專業複測和身體複查。複測、複查不合格的學生,依據招生工作有關規定處理。
(六)本簡介僅供非四川考生參考,由四川音樂學院招生處負責解釋。
郵編地址:61002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新生路 6 號
招生部門:四川音樂學院招生處
諮詢電話:(028)85430270 傳真電話:(028)85430284
學校網址: http://www.scc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