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炎陵客家小吃(萬曼紅/文)

2021-12-12 大美炎陵

  摘要:炎陵客家人善於烹飪,技藝高超,尤其對客家小吃的製作情有獨鍾。上千年來,炎陵客家人的飲食文化仍保留著濃鬱的客家傳統特色。炎陵客家小吃品種繁多、風味獨特、易於保藏,且取材都來自農家收穫的土特產,天然純品,味道純正,入口醇香。是客家人長期以來用來招待客人、拜年送禮、「紅白」喜事回禮不可或缺的食品。


作者:萬曼紅  工作單位:炎陵縣政協 

源自上千年的傳統

  神農故地,客家情濃。上千年來,在炎陵這方古老而絢麗的土地上,客家人以其特有的勤勞、智慧和堅韌描繪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畫卷,創造出悠遠而璀璨的厚重民族文化。

  據《酃縣誌》記載,客家人自宋代開始陸續遷入酃縣(即今炎陵縣),現在,炎陵客家人佔全縣總人口的60%以上。由於客家人口多、居住廣,客家文化風情成為炎陵別具特色、影響深遠的民族民俗文化現象。

  炎陵客家人善於烹飪,技藝高超,尤其對客家小吃的製作情有獨鍾。上千年來,炎陵客家人的飲食文化仍保留著濃鬱的客家傳統特色。炎陵客家小吃品種繁多、風味獨特、易於保藏,且取材都來自農家收穫的土特產,天然純品,味道純正,入口醇香。是客家人長期以來用來招待客人、拜年送禮、「紅白」喜事回禮不可或缺的食品。

客家小吃習俗的由來


  古時,由於交通不便利,炎陵客家人大都居住在大山裡,平時各自勞作忙碌,親戚朋友難得見一面,只有在每月固定的幾天下來趕集時,才能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吃點米豆腐、浸盎、豆拉子、豆角酥等小吃,再喝點客家人自釀的米酒,一邊吃一邊拉拉家常,交流情感,享受簡單愜意自由的時光,客家人取名為「打點心」,這種習慣在客家人口多的十都、沔渡等鄉鎮一直流傳至今。客家人都是好客之輩,除了趕集時的「打點心」,平時家家戶戶都有製作小吃的手藝和習慣,他們會把自家一年四季依次收穫的土產品,製作出各式各樣特色的小吃,放在木樓的酒罈裡密封保存,只要家裡來了客,客家鄉親都會大大方方取出自製的各種客家小吃,熱情地招呼人們品嘗,客家人的盛情一下子就映上笑臉、甜進了心裡!

  傳教士羅伯·史密斯說:「在我所見到的任何一族的婦女,最值得讚賞的當推客家婦女了。」的確,客家婦女心靈手巧,會織布、織毛衣、種田、養家禽、會唱山歌,最厲害的還是會做各種美味菜餚和風味小吃。現在,客家小吃不再是客家人逢年過節及做紅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東西」,已經成為天天都可以吃到的美味。

  炎陵客家小吃名目繁多、風味各異,但幾乎都與農事季節有關,或者反映了一種習俗。一年四季應序而生的有:艾葉米果、南瓜餅、燙皮、薑糖絲、米豆腐、豆拉子、豆角酥、浸盎、饊子、果子、酒釀豆腐、笠麻頂(年糕)、客家印花米粿等眾多民間風味小吃,客家小吃馳名炎陵縣內外。其中艾葉米果及薑糖絲的全製作過程已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華人世界》客家足跡行節目和財經頻道錄播。炎陵艾葉米粿成功挑戰2016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客家人的節日除漢民族所共有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之外,也有一些特有的節日,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每逢佳節,龍獅龍燈盛裝登場,客家山歌唱響山鄉,人們沉醉在醇厚的鄉情族誼和藝術享受中,共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憧憬。

  客家人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不出遠門,都忙著準備過年的食品、迎接遠歸的親人。在家的父母長輩會高興地邀請親戚朋友一起,熱熱鬧鬧地製作過年吃的豆拉子、豆角酥、饊子、果子、笠麻頂(年糕)、南瓜餅等客家小吃。客家人思鄉心切,不管走多遠都要趕回家吃除夕晚上的「團圓飯」,與親人團聚。

  正月十五鬧花燈後,客家人最喜歡去「偷青」,一般專選比較潑辣的婦女家種的白菜苔、大蒜去偷,客家人的風俗中,主人越會罵越好,就會把偷菜人一年的晦氣全罵跑。偷來的白菜苔或者包白菜和過年米粿一起煮著吃,著實美味佳餚。正月十五過後,客家人要清理、吃完過年時剩下的食品,意味著年已經過完,外出的人們也開始了離家的腳步,節日氣氛才慢慢淡下來。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這一天,客家人家家戶戶到菜園子扯野薺菜,洗淨放置鍋內,上面放上自家的土雞蛋,旺火煮熟後,雞蛋又香又嫩,有明目醒腦之功效。據說,三月三吃了薺菜煮雞蛋,一年都不遭到蚊蟲叮咬。

  四月清明節,這一期間田野裡野艾草比較鮮嫩,山間的竹筍也瘋長,客家人就採來艾葉、上山挖了竹筍做成艾葉米粿來吃。清明過後,就開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語說:「吃了野艾餈,肩頭磨得損。」

  五月五端午節,吃粽子,以表示紀念屈原,還吃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和釀豆腐。

  七月十五也叫鬼節,客家人拜祭祖先、燒紙錢在這天進行。這天家家戶戶吃鴨子,還要吃多種做法的新鮮花生。

  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板慄、柚子、山梨等瓜果。這天又叫團圓節,客家外出做工的人都要回家過節。

  十一月冬至 客家地區有句話叫做「冬至大過年初一」,意思是比春節還要隆重,因為秋收冬藏,農事已畢,一年耕稼,豐碩喜人。這天由於天氣寒冷乾燥,所以客家人都在這一時節臘豬肉、醃鹹菜、做豆腐乳(黴豆腐)等,準備過春節,這天臘的豬肉和做的豆腐乳可保存較長時間。

客家小吃的製作

  因為客家人居住在山裡,山區草木多,養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習慣,且他們覺得火候烹得越到食物越香。眾多客家小吃中,製作過程比較具特色的有艾葉米粿、薑糖絲、豆拉子、釀菜。

  炎陵客家特色小吃中,當屬艾葉米粿最吸引人,據說這種小吃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代代相傳至今。每年在清明節前後,香噴噴的艾葉米粿最勾起人的食慾,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艾葉是古老而神奇的中醫之草,一般在清明時節長得又鮮又嫩,在田間地頭採摘回來洗淨,放置鍋裡煮爛後,再配上雪白精細的糯米粉充分揉和,包上農家煙燻臘肉、筍、蒜苗炒作的餡,上蒸鍋旺火蒸30分鐘,即可食用。這樣做成的米粿吃起來又香又甜,味道純正,是真正的農家綠色健康食品,常食之對身體有保健功效。

  客家印花米粿通常是在比較講究的人家,過年時用來招待貴賓時才做,其製作時比一般米粿多了一道工序:用一個雕花的模板把做好的米粿放進去印一下,風乾後就成了大小一致花色各異的米粿。

  客家薑糖絲的製作比較講究。首先選精糯米炒熟,打成細粉。然後在鍋裡慢火熬紅薯糖,半個小時後,撒入切好的姜米,待紅薯糖用筷子挑起來能拉成很長的絲線,這就表示糖已熬好。然後將糯米粉慢慢倒入鍋裡,一邊倒一邊用粗筷子攪拌,待成糊狀,用鍋鏟全部鏟起來放置簸箕裡,再加入糯米粉充分揉和成團後,切成均勻的幾份,把每一份用大竹筒用力撐開成薄餅狀,再用刀子切分成均勻的30公分左右的長條,然後把長條切成絲狀,便成了美味薑糖絲。

  豆拉子是客家傳統小食,當地客家人一年四季都會做。製作時,一般是選擇冬米再摻少量的糯米磨粉後調成漿,用一個淺平底的圓鐵勺裝上,然後視個人愛好加上蔥、黃豆、花生、芝麻等配料入油鑊炸,至金黃色撈起,口感香酥脆爽,是酒友很好的下酒料。

  釀豆腐是中原傳統飲食習慣與客家遷徙地特殊生活方式相結合的典範食品,其製作再現了客家人的智慧和深厚的客家飲食文化。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少產麥,思鄉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麵粉,將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因其味道鮮美,於是便成了客家名吃。每逢節日,客家人通常都會自己製作一定量的豆腐,「釀好」煎熟,置入砂鍋中,想吃時隨時可拿出來。

  誠然,社會在不斷變革,客家小吃也在不斷創新。但傳統的製作方式仍保留在現代客家人的鍋頭裡,並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譽。

來源:萬曼紅

如有投稿,或建議,請加大美炎陵讀者qq群:294134703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哦~~轉載「大美炎陵」文章,請務必註明來源、作者。


炎陵雖小,卻有極美的一面,喜歡就請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太美味了,炎陵客家特色美食組圖
    印花米粿是炎陵客家人喜愛的一種米制食品,類似於漢族傳統美食——年糕,每逢年底,各家各戶都要準備些米粿迎新,桂東人在作法上不斷創新,添加高粱、玉米,製作成紅、黃、白三色,將成品蘿蘿筐筐運往下村鄉農貿市場購買。
  • 丈母娘來炎陵,吃完這8個客家小吃,說女兒嫁到好地方了
    我們炎陵客家人對於吃的美食是非常講究的,尤其對客家小吃的製作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以前的小吃也就是今天的今天的零食,所以看來我們還是很會過日子的嘛!相信很多妹子也會愛上我們炎陵,因為吃貨總是拒絕不了美食,歡迎丈母娘來炎陵旅遊度假喲。今天我們通過美食走進炎陵,而在我們炎陵當地客家飲食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 太美味了,炎陵客家特色美食組圖
    印花米粿是炎陵客家人喜愛的一種米制食品,類似於漢族傳統美食——年糕,每逢年底,各家各戶都要準備些米粿迎新,桂東人在作法上不斷創新,添加高粱、玉米,製作成紅、黃、白三色,將成品蘿蘿筐筐運往下村鄉農貿市場購買。
  • 客家名鎮-炎陵沔渡,傳承客家民俗文化風情古鎮
    他們的祖先在南遷的時候,帶來了大量風俗習慣和傳統技藝,經過幾百年的歷史沉澱和客家人自身勤勞睿智的融合,得到了充分的傳承和發展,形成了當地獨特的客家文化。客家的標誌性建築──方屋圍獨具特色,成為世界很多建築專家考查、研究的對象。客家方言溫和婉轉,《詩經》、唐詩、宋詞中的用韻隨處可見客家方言的語言特徵,因此客家話又有古代漢語「活化石」之稱。
  • 臺灣客人來炎陵交流客家文化
    紅網時刻6月12日訊(炎陵分站記者 鄒密 潘璨)近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京明照明集團董事長範成連來炎交流客家文化活動。湖南省株洲市副市長黃芳,株洲市政協副主席、炎陵縣委書記黃詩燕,炎陵縣委副書記、縣長文專文參加活動。
  • 客家小大盤點 客家小吃特點有哪些
    說到客家美食,不能不提到構成客家美食的重要體系,那就是客家小吃。據有關統計,客家美食擁有近200多種各類小吃:燈盞糕、七層糕、拳頭桃、芋子包、薄餅、香芋餅、珍珠圓、湯圓、牛肉圓、扁肉、芋餃、艾餃、豆腐餃、米凍、豆腐丸、筍、雞血、清湯米粉、釀豆腐、釀香菇、釀腐皮、算盤子、黃......客家小吃取材廣泛,品種繁多,具有濃烈的鄉土性, 既展示了客家傳統風格,又描述了客家時代風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
  • 在廣東,客家美食被低估了!
    「心頭好」客家美食有時卻會被大家忽略有些人還有疑問客家不是大多在福建廣西嗎?▲ 豐順捆粄客家稱為「粄」的食品非常多,常見的有「蘿蔔粄」「艾粄」「捆粄」「紅粄」「發粄」「甜粄」「粄條湯」「炒粄」......
  • 以客家美食吸引遊客
    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不斷完善旅遊餐飲要素,積極建設客家美食旗艦店,開發贛州特色旅遊食品手札;在市內外推廣贛南客家菜系,在各縣(市、區)規劃建設旅遊餐飲特色(客家美食)街區,計劃通過三年努力實現每個縣(市、區)有一條美食街、一桌特色菜,讓美食為贛州旅遊發展注入更持久的經濟活力、人文魅力。
  • 在廣東,被嚴重低估的客家美食
    因為身處異鄉,他們因地制宜:一方面秉承祖居地傳統,另一方面又容納了遷徙所到之地的美食精華,以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造就了極具特色的客家飲食文化。客家飲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客家菜餚,另一為客家小吃。客家釀豆腐傳說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地方少麥,思鄉的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麵粉,將肉餡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
  • 株洲炎陵客家方言列入湖南省第一批語言保護工程
    株洲炎陵客家方言列入湖南省第一批語言保護工程 來源:紅網 作者:李林 彭新平 唐紅衛 孟娟妮 編輯:胡芳 2016-04-22 17:57:52
  • 被低估的客家美食,你知道多少?
    客家美食卻總是被大家忽略 甚至還經常會有疑問 廣東還有客家美食嗎 客家菜就是釀豆腐吧 如果說在廣東 廣府美食是文化,潮汕美食是紀錄片 那「土得掉渣」的客家菜 就像媽媽親手做出來的食物 客家味,傳承著客家魂
  • 客家習俗:客家人在春天裡有什麼樣的小吃?
    客家人是從中原來的,自然也是秉承著這個傳統習俗,並且在時間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獨具客家特色的飲食習慣。在春天,客家人會在山野之林採摘新鮮的食材,將植物的根莖要麼是熬成濃湯來祛除溼氣,要麼是炒成爽口的時蔬來健胃開脾,比如春天的筍和蕨等都被客家人製成佳餚。其實很多的客家菜有著養生保健的功效。正所謂「醫食同源、食藥同用」,這個也是客家菜的一個大特色,也是客家的飲食文化。
  • 傳統客家特色美食等您來嘗
    客家特色美食用料講究、花樣繁多,風味獨特,是客家文化的縮影。想要了解客家文化,怎能不去品嘗集客家文化精華智慧於一身的客家美食呢!惠品匯電商平臺的客家雞仔餅、炒米餅、黃金酥丸、辣椒醬等傳統客家特色美食,是每個客家人都忘不了的味道,是出門在外的客家人用以寄託思鄉之情的家鄉美食。 德源樓客家特色小吃口味正宗 雞仔餅是客家地區傳統特色餅類名小吃,同時也是惠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遠近馳名。百年老字號德源樓餅家的主打招牌雞仔餅,一直堅持祖傳製作秘方,保留著客家人熟悉、喜愛的口味。
  • 客家米漿粄:飽滿彈牙層層疊加的米漿粄,具有客家特色的小吃
    今天和大家分享客家地區一道頗具名氣的特色小吃,這道小吃的名字叫做「米漿粄」。從這道小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道小吃大約有什麼內容,顧名思義「米漿粄」,主要的食材就是用米漿製作而成的。之所以稱為「粄」的原因,是因為在客家地區,客家人大多數都喜歡將一些用澱粉製成的小吃稱為「粄」,就有點類似於北方的「包」字或者是潮汕地區的「粿」字,是差不多的意思。客家米漿粄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層次感很豐富,是由好幾層米漿相互疊加在一起的,並且口感十分彈牙,一直以來都深受客家人喜愛。接下來的內容裡,就與大家分享這道客家米漿粄的製作方法,讓我們一同感受在這份特色客家小吃中,所蘊含的的客家美食文化!
  • 藏身於巷弄的人間美味 鹽田傳統客家小吃變身「網紅」美食
    原標題:藏身於巷弄的人間美味鹽田傳統客家小吃變身「網紅」美食▲鄧家傳文糕點店的茶果堅持手工製作。深圳晚報2020年4月15日訊 說到客家人的美食,不能不提茶果。老配方在年輕城市碰出火花這種充滿回憶的「古早味」,現藏身於鹽田永安社區一家客家茶果店——鄧家傳文糕點店。鄧家是地地道道的鹽田客家人,他們身上有著客家人的熱情好客和開朗性格,也帶著客家人勤勞能吃苦的天性,與鹽田的民風相一致。老闆娘陳春蘭是鄧家傳文糕點店第二代傳人。
  • 株洲炎陵縣6大推薦美食,這些地方特色美食你值得品嘗
    2、炎陵釀豆腐炎陵客家人歷來善於烹飪,且技藝高超,至今他們仍愛用自己的土特產,製作傳統名小吃(菜)。客家小吃具有取材廣泛、加工方法獨到、風味獨特、品類繁多、易於保藏等特點,很為人們所喜愛,尤其是客家人,對客家食品更情有獨鍾。
  • 中國客家美食推薦和基本做法
    古言道,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特產及美食,我家鄉梅州也不例外。今天,我為大家介紹幾道特色風味的客家美食和客家小吃。「釀」是一個客家話動詞,表示「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即「有肉餡的豆腐」之意。客家釀豆腐味道鮮美,在白嫩的豆腐中釀入肉餡淵魚肉、蝦米等,增加了口感,更有嚼頭。客家釀豆腐久負盛名,鮮嫩滑香,營養豐富,是客家人的頭道送酒菜,也是過年時必須上的菜式。這道客家美食是梅菜扣肉,製作材料有五花肉、梅菜、蔥白、薑片等。
  • 世界美食看中國,中國美食看客家,客家美食看新泉!
    中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各大菜系百花齊放,精彩紛呈。客家美食融合南北之所長,選用山野天然食材,傳統古法烹製,健康又美味。新泉是龍巖的一個鎮,有山有水有溫泉,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新泉美食也堪稱一絕,有「美食之鄉」之稱。除了傳統客家美食,新泉的溪魚、豆腐更是聞名遐邇。
  • 河源傳統小吃蘿蔔粄:挑逗味蕾的客家美食
    河源傳統小吃蘿蔔粄:挑逗味蕾的客家美食 2018-03-26 12:00 來源: 河源日報 ■蘿蔔粄的製作,需要很多道工序。
  • 嶺南寫真:僑鄉大埔美食街展現客家悠久美食文化
    中新社梅州11月13日電 題:僑鄉大埔美食街展現客家悠久美食文化  作者 楊草原 古敏靈 鄧廣敬  客家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有著「客家傳統美食之都」美譽的廣東大埔美食就很好地詮釋了客家飲食文化。港澳臺同胞及海外華僑每回桑梓,總要品嘗一下家鄉的傳統食品,以慰思念故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