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名稱(專業代碼)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610202)。
入學要求
普通高級中學畢業、中等職業學校畢業或同等學歷。
基本修業年限
三年
職業面向
備註:畢業時至少具有與本專業工種相關的1個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證書等級視具體情況而定。H3CNE初級網絡工程師必備。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技並修、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創業能力,具有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適應首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掌握紮實的作業系統、路由交換、虛擬專用網、無線及網絡安全等必須夠用的基礎知識、嫻熟的網絡設備操作、調試、管理,網絡環境的監控等職業技能,網絡排障能力強,面向運行維護服務行業網絡運營維護技術領域,在企事業單位信息技術部門擔任網絡運維工程師,從事網絡故障排查、網絡日常維護優化、網絡設備調試與管理、網絡環境監控、網絡攻擊檢測與防護等相關工作,保障網絡順暢運行、有效防範惡意攻擊,快速解決故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養規格
參照國家職業標準,網絡運維工程師的主要工作任務是通信管理員與計算機管理員兩種職業的集合。
(一)素質
1、鍛鍊出良好的溝通表達和團隊合作精神;
2、鍛鍊出較好的網絡安全與服務意識,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
3、鍛鍊出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可持續的學習發展思維;
4、鍛鍊出閱讀和理解本專業領域相關英文文獻的能力;
5、鍛鍊出識別網絡設備廠商、能夠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選取符合項目要求設備的能力;
6、鍛鍊出針對不同網絡故障,快速完成故障診斷和排除的能力;
7、在三年的網絡技術學習過程中鍛鍊出精通一到兩種廠商設備,適應五到六個廠商設備的能力;
(二)知識
1、硬體知識
(1)學習計算機硬體、通信線路、網絡接口知識;
(2)學習作業系統知識;
(3)學習硬體產品功能、性能、廠商,選擇並應用其組網的知識;
2、網絡互連知識
(1)學習計算機網絡體系標準化結構知識;
(2)學習路由協議知識;
(3)學習交換協議知識;
3、無線網絡知識
(1)學習無線射頻、信號、漫遊、BYOD知識;
4、網絡安全知識
(1)學習加密學基礎知識;
(2)學習防火牆相關知識;
(3)學習虛擬專用網絡知識;
(4)學習網絡安全法知識;
5、網絡監控知識
(1)學習網絡監控與調優知識;
(2)學習網絡監控工具的使用知識;
6、網絡管理知識
(1)學習網絡管理平臺使用知識;
(2)學習網絡管理與故障報警知識;
(三)能力
1、設備選型與安裝
(1)能夠使用習得的計算機硬體工具完成計算機與伺服器的硬體組裝和檢測任務;
(2)能夠使用作業系統技術完成計算機與伺服器的應用軟體與作業系統安裝及相關服務的安裝、調試任務;
(3)能夠使用雙絞線、光纖、配線架、測線儀等相關工具完成網絡設備的安裝、上架、布線以及初始化調試等任務;
2、網絡互連與設備調試
(1)能夠使用路由與交換技術完成網絡的互連、接入、路徑選擇、冗餘、備份以及通信任務;
(2)能夠使用訪問控制工具完成限制網絡訪問、控制路由更新、提高網絡性能、保證基本網絡安全的任務;
3、無線組網
(1)能夠使用無線射頻技術完成無線網絡的部署、漫遊、信號發射、服務下放、災備以及通信任務;
4、網絡安全保障
(1)能夠路由器和防火牆上使用vpn技術完成跨越公網架設虛擬專用網的任務;
(2)能夠使用防火牆技術完成防病毒策略配置、多區域流量限制、自定義策略保證內網通信安全的任務;
5、網絡管理與監控
(1)能夠使用管理工具完成網絡設備配置的自動備份、批量寫入、日誌的收集、IOS的上傳下載等任務;
(2)能夠使用網絡系統完成網絡的性能分析、質量評估數據採集、日誌的審計、應用限制與統計報表等網絡維護工作;
6、故障排查
(1)能夠使用抓包分析工具完成網絡探針的抓包分析工作任務;
(2)能夠使用網絡互連技術、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出現故障時完成相應故障的測試、查找和排除任務;
教學計劃
(一)、專業核心課程簡介
教學基本條件
(一)師資隊伍
目前,計算機類專業教師共有45名,結構實行專兼結合、校企融合的基本模式。網絡運維安全專業的專兼職教師共12名,其中專職教師9名,兼職教師3名。專職教師中,有社會工作經歷的高級技術人員10名;兼職教師中,來自於360企業安全集團的工程技術人員2。其中副教授共有7名,8名教師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所有教師都具有企業工作經驗,屬於「雙師型」教師。
(二)教學設施
我校校園佔地面積300畝,建築面積近11萬平方米。建有3棟教學樓、4棟學生公寓、學生餐飲樓、400米跑道的田徑運動場,和風雨操場、高爾夫訓練場等設施,能容納學生8000餘人。學院建有可容納百人以上的多媒體教室40餘間;實驗實訓室20餘間;圖書館藏書12萬餘冊,閱覽座位800餘個。
我院已經具有總建築面積為236平米的基礎網絡實訓室2間,實驗室內具有基本網絡實驗設施,能夠同時容納80-100名學員進行技能培訓;100平米的網絡安全實訓室1間,360提供的網絡安全實訓設備一套,能容納30人進行實訓。新建容納48人實訓的華三排錯實訓室今年9月份也投入使用。
(三)專業圖書資料、數位化教學資源情況
圖書總冊數13.8320萬冊,總價值421.4394萬元,數字教學資源60G。 其中社科類圖書62255冊,文藝類圖書40518冊,計算機類圖書35547冊。報刊雜誌306種。數位化教學資源中信息類教學視頻50G.
教學保障
(一)建立了系統的專業建設和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和制度,包括人行業動態跟蹤為核心的才培養方案更新制度、以學生評價為主的專業教學質量監控制度、以聽課為主要形式的課堂教學評價制度、校企合作的實習實訓制度和三年一貫制的學生作品管理制度,通過教學實施、過程監控、質量評價持續改進,達成人才培養規格。
建立詳細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通過教務處全面查課制度、班主任跟課制度加強教學組織運行和管理;定期開展課程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診改,建立了巡課、聽課、評教、評學、和行業動態跟蹤等制度,強化教學組織功能,加強過程監控。
(二)建立專業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和社會評價機制,定期對生源情況、在校生學業水平、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分析,定期評價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目標達成情況。
加強校企合作,不定期對專業教師進行專業培訓,並鼓勵教師承擔企業項目;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來校擔任實訓教師;委派教師進駐校企合作企業;組織校企雙方成立教研組織針對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制訂改進方案,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建立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中心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在對企業的工作任務、崗位群進行認真梳理與歸納的基礎上,按照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及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結合職業標準,確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工作任務和要求,確定學習領域的知識、技能、素質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務。再以實際生產工作過程為導向,以模塊化為內容組織形式,構建了以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四)為了將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部過程中,我們在專業課教學中實行了「貫通式」教學組織。一是理論和實踐貫通,即技能訓練和理論學習不分家,不單獨開設理論課,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講解理論知識,便於學生理解和領會;二是授課和訓練貫通,即講和練不分家,邊講邊練,教師講一步,馬上組織學生練一步,教師和學生之間不但是師生關係,更是師徒關係學生作品是學生在不同年級不同階段學習成果的體現,三年不間斷。它可以有效的將技能學習與動手操作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學與做互相促進。
(五)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學生作品內容,是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專業技能,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有序安排。專業技能分解成若干層次,先學簡單技能,再學複雜技能。把細化到每個學期的教學目標,就是能讓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相應的技能要求製作並完成具有一定質量標準的作品。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作品相結合,使目標落在實地上,目標明確,操作性強。
(內容來源:北京網絡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