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從多國撤軍是「逃避」還是...

2020-12-10 央視新聞

美國國防部12月4日宣布,總統川普已下令,明年年初撤出駐紮在索馬利亞的「大部分」人員和裝備。

而就在上個月,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宣布,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駐軍將在2021年1月中旬前分別減少到各2500人。

為利益而來,留下「一地雞毛」的美軍,如今卻要像甩包袱一樣地撤軍,究竟是「逃避」還是「挖坑」?!

美軍再次撤離「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國防部4日發布的有關從索馬利亞撤軍的聲明顯示,一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部署到鄰國,與盟友一起繼續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展開跨境軍事行動,也有美方官員透露,這部分美軍將被轉移至肯亞和吉布地的軍事基地;另一部分美軍將徹底離開非洲東部地區。

目前,約有700名美軍駐紮在索馬利亞,訓練和協助索政府軍打擊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青年黨」武裝分子。聲明強調,美國會保留在索馬利亞執行反恐行動的能力,並繼續搜集有關「安全威脅」的情報。對於此次撤軍行動,美國防部強調,這不代表美國會改變對非洲的政策,美國會持續打擊暴力極端組織,以確保其「在大國競爭中保持戰略優勢」。

索馬利亞地處「非洲之角」,位於扼守紅海和亞丁灣的重要位置。幾十年來卻一直在經歷政治動蕩。與「蓋達組織」有關聯的索馬利亞「青年黨」長期在該國及周邊國家發動恐怖襲擊。儘管近年來索馬利亞政府從「青年黨」手中奪回了首都摩加迪沙的控制權,但「青年黨」仍盤踞在該國西南部地區伺機發動恐襲,當地的反恐局勢依舊不明朗。

而這也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美軍第二次從索馬利亞撤出。1993年美軍在索馬利亞執行軍事行動時出現意外,因情報有誤,導致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19人被打死,1名美軍被俘。全世界都通過報刊雜誌或電視畫面看到了被侮辱的美國大兵屍體和被俘遭受虐待的美軍士兵杜蘭特。

△電影《黑鷹墜落》劇照

這使得柯林頓政府在美國國內飽受詬病,並被迫宣布從索馬利亞撤軍。「黑鷹事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成為美軍心中難以忘卻的「痛」,並一度影響了美國的反恐和對非政策。

從伊拉克撤軍是虛張聲勢?

除了撤離索馬利亞,川普政府近期明顯加快了從海外「甩包袱式」撤軍的速度。上月17日,五角大樓宣布,美國將在2021年1月15日前,從伊拉克撤出500名士兵,使美軍駐軍人數減少到2500人。

川普上臺後,在中東地區實行戰略收縮政策,將美軍士兵從海外戰場撤回是他的一大目標。因而美國此時宣布從伊拉克撤出顯然有現實考量,既可以服務於美國國內的政治需求,兌現川普從海外儘可能撤回美軍的承諾,又可以給繼任者挖個坑,讓他收拾伊拉克這個「爛攤子」。同時,還可以利用撤軍對伊拉克發出警告,讓伊拉克意識到美國撤出之後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美軍把被懷疑是恐怖分子的伊拉克平民蒙著眼睛帶走

畢竟在伊拉克局勢仍然動蕩之時,美軍撤出很可能為極端勢力的復甦和擴張創造條件。今年以來,藉助新冠肺炎疫情在中東地區的蔓延,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趁機重整勢力,加大在伊拉克以及周邊地區的活動力度。伊拉克情報部門稱,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襲擊數量大幅增長。僅在今年上半年,「伊斯蘭國」就在伊拉克製造了超過430起襲擊。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以美國為首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中的法國、德國、英國、荷蘭、捷克等國陸續從伊拉克撤走了全部或者部分軍人,嚴重削弱了反恐力量。聯合國今年8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伊拉克、敘利亞境內的殘餘極端分子仍有1萬多人。「伊斯蘭國」組織結構依舊完整,依然能夠協調發動攻擊或分散作亂,而且該組織還保留著籌融資渠道,具備支持恐怖襲擊的財力。

於是,美國前腳宣布撤軍,伊拉克外長福阿德·海珊後腳就在11月25日訪問了俄羅斯,尋求加強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方將滿足伊拉克對俄制軍事裝備的任何需求。今年1月,美國在伊拉克發動空襲,導致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死亡後,伊拉克就與俄羅斯恢復了有關購買S-300防空系統的談判。伊拉克外長還在訪俄期間表示,希望在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中,俄方能向伊拉克軍方提供情報支持。

美國在阿富汗「深陷泥沼」

除了削減在伊拉克的駐軍,上月17日,美國還宣布了將駐阿富汗美軍在2021年1月中旬前減少到2500人。2001年10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發起針對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阿富汗戰爭。19年來,美國損兵折將,已耗資2萬億美元,雖然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卻依然無法控制阿富汗局勢。塔利班更是捲土重來,與政府軍衝突不斷。阿富汗現在是世界上難民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阿富汗前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曾公開表示,美國以在阿富汗打擊恐怖主義為藉口保持軍事存在,是為了在阿富汗和周邊地區發動戰爭和製造矛盾。

今年2月,美國與塔利班達成一項「裡程碑式」的協議,美國撤軍以換取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進行和平談判,這項協議也被媒體描述為「旨在結束美國最長的戰爭」。但這份不充分的協議很快顯現出惡果。和平協議籤署後,阿富汗各類衝突和恐怖襲擊不減反增。美國媒體分析說,美國現在又宣布撤軍,無疑會讓塔利班內部的強硬派更加得勢,加劇與阿富汗政府軍的衝突。

與此同時,「伊斯蘭國」阿富汗分支目前擁有至少5000名武裝分子,並將阿富汗視為重新部署力量、伺機崛起的重要基地。如果美軍此時從伊拉克、阿富汗撤離,「伊斯蘭國」可能趁機擴張勢力。

△阿富汗難民在被美軍轟炸過的廢墟上

四處撤軍仍難平衡各方利益

美國的撤軍計劃立即引發美國政界、軍屆、盟友的普遍擔憂。美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發表聲明說,在條件不成熟情況下讓美軍過早撤出海外戰場將促使「伊斯蘭國」死灰復燃以及觸發恐怖主義在全球再度活躍。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麥考爾表示,美國需要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在阿富汗駐軍,從而捍衛美國國土安全利益,同時幫助阿富汗實現和平。伊利諾州民主黨參議員達克沃斯指責川普政府「把政治日程置於國家安全之上」。羅德島民主黨參議員裡德也斥責川普政府「選擇錯誤的道路」,「置美軍和盟友於危險之中」。

美軍駐中東部隊最高指揮官麥肯齊等軍方將領也反對川普政府倉促從阿富汗撤軍,認為這不利於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之間的和平談判。美軍留駐還有助於防止「伊斯蘭國」在阿富汗壯大勢力。另據媒體披露,本月初,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在寫給白宮的一份備忘錄中警告不要倉促從阿富汗撤軍。但隨後川普將埃斯珀解職,媒體稱,在撤軍問題上的分歧是主要原因。

對於美國加速撤軍,阿富汗政府此前也曾多次表達擔憂,稱不利於阿富汗局勢穩定。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此前警告稱,美軍若倉促撤離阿富汗,可能會使阿富汗再次成為「國際恐怖分子的平臺」。而北約多國共派有1.2萬名軍人在阿富汗幫助該國訓練安全部隊,北約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美軍的後勤支持。美軍的大規模撤出對於剩餘北約部隊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

△索馬利亞總統穆罕默德

今年10月,川普暗示要從索馬利亞撤軍時,索馬利亞總統穆罕默德就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在當地局勢仍然動蕩的情況下,他希望美軍能「徹底為完成(反恐)任務」。索馬利亞將於明年1月舉行議會選舉,2月初舉行總統選舉。美軍在這個局勢緊張的時刻撤離,無疑會削弱當地保護選舉活動安全的能力。

美國「反恐」代價巨大 收效甚微

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的「戰爭成本」(Cost of War)項目出臺的報告指出,2001財年至2020財年間,美國政府在「9·11」事件後發動的反恐戰爭耗資6.4萬億美元。巨額的反恐資金支出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美國智庫查爾斯·科赫研究院的民調顯示,近七成美國人認為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未能讓他們更加安全。同時,近半數受訪者認為,這兩場戰爭損害了美國的利益,並使得中東地區的安全環境變得更加糟糕。據統計,美國的反恐戰爭造成了超過80萬參戰人員死亡,數百萬士兵受傷,超過33萬平民死亡,3700萬難民流離失所。

△飽受戰爭摧殘的伊拉克難民

無論是在伊拉克還是在阿富汗,只謀求自身利益的美國打不贏所謂的「反恐戰爭」,各種因素又導致美國無法徹底離開各地泥沼一樣的戰場。有分析指出,美國在反恐策略上奉行雙重標準,削弱了國際社會合作反恐的效率,不但沒能徹底清剿恐怖組織,還擴大了滋養恐怖主義的土壤。

監製丨陸毅

製片人丨趙新宇

編輯丨許謙 陳越綺

相關焦點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從多國撤軍是「逃避」還是...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從多國撤軍是「逃避」還是「挖坑」?!  美國國防部12月4日宣布,總統川普已下令,明年年初撤出駐紮在索馬利亞的「大部分」人員和裝備。
  • 「逃避」還是「挖坑」?美國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為了利益,留下了「一地雞毛」的美軍,現在卻要像甩掉包袱一樣撤出,到底是「逃避」了,還是「挖坑」了?!索馬利亞"青年黨"與"基地"組織有聯繫,長期在該國及其周邊國家實施恐怖襲擊。雖然最近幾年索馬利亞政府從「青年黨」手中重新控制了首都摩加迪沙,但「青年黨」仍然盤踞在該國西南部地區進行伺機襲擊,當地的反恐形勢仍然不確定。而且這是美軍第二次「來就來,來就走」地從索馬利亞撤軍。一九九三年美軍在索馬利亞執行軍事行動時發生意外事件,因情報錯誤,導致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十九人死亡,一人被捕。
  • 稀裡糊塗的來,莫名其妙的走,美軍再次撤離「黑鷹墜落」之地
    【南方+12月23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非洲司令部已經派遣了兩棲攻擊艦前往索馬利亞執行撤軍任務,這是「黑鷹墜落」27年後,美軍再次撤離索馬利亞。
  • 黑鷹墜落重演!五角大樓證實美軍特種戰專家命喪索馬利亞
    【環球時報-環球網 報導 記者 邢曉婧】據美國ABC新聞6日報導,五角大樓證實索馬利亞殞命士兵系「海豹」突擊隊隊員凱爾·米利肯(Kyle Milliken),現年38歲,曾任高級首席特種作戰操作員。美國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指揮官蒂莫西·西曼斯基(Timothy Szymanski)對凱爾的死表示哀悼。
  • 美國宣布從索馬利亞撤軍引發質疑
    索馬利亞曾是美國大兵的「傷心地」。外界不解,3年多前川普曾高調增加對索馬利亞的軍事投入,如今,索馬利亞將在幾個月後舉行總統選舉,極端組織「青年黨」仍然氣焰囂張,美國為什麼偏偏要在這個時候出爾反爾,轉身離開? 兌現承諾?
  • 《索馬利亞真相》揭秘恐怖城 此地曾「黑鷹墜落」
    遭遇爆炸在摩加迪沙已是「家常便飯」    傳奇揭秘電影《索馬利亞真相》將於秋天與觀眾見面,這部電影最為珍貴的是全程在索馬利亞取景拍攝。其中,恐怖之城摩加迪沙的影像,更為我們展示了18年前發生「黑鷹墜落」的現場。   摩加迪沙禁止一切外國人進入 陸軍司令親自護送《索馬利亞真相》劇組     進入傳說中的「恐怖之城」摩加迪沙是《索馬利亞真相》劇組最大的願望。因為自18年前美軍遭遇阻擊,撤出索馬利亞之後,幾乎沒有任何關於這座城市的視頻資料。更不用說有外國劇組去拍戲了。
  • 美國黑鷹再飛索馬利亞(圖)
    新華社發  原文重現  重回索馬利亞美軍向「基地」報仇  新華社華盛頓1月8日電(記者楊晴川潘雲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援引五角大樓官員的話說,駐吉布地美軍特種部隊在過去24小時內曾出動武裝直升機對逃到索馬利亞南部的「基地」組織成員發動了空襲,但目前尚不清楚空襲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 《黑鷹墜落》中的原型,三角洲特種部隊狙擊手雙雙陣亡,戰事慘烈
    我們的很多的影視作品尤其是軍事作品很多都是根據事實改變的,比如我們熟知的《黑鷹墜落》這部影視作品,《黑鷹墜落》的原形是根據美國的「哥特蛇」行動改變,而且據悉這本作品很大程度還原了那次行動的真相。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那次行動的具體情況。
  • 西奈半島發生意外,載有多國士兵的黑鷹直升機墜落,5名美軍殞命
    為了維持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在過去幾十年間,美軍一直在中東多個熱點區域部署。然而在11月11日,西奈半島發生意外,美軍收到一個壞消息,一架載有多國士兵的黑鷹直升機突然在西奈半島墜落,事後統計發現,5名美軍當場殞命,1名法軍與1名捷克女兵喪命,僅有一名美軍倖存,目前正在以色列境內的醫院接受治療。
  • 「黑鷹」再次墜落,這次摔死三個臺灣「將軍」……5年至少掉10架的...
    新年伊始,「黑鷹」又墜落了。就在1個月前,一架「黑鷹」才剛剛在美國墜毀。再往前,「黑鷹」墜落也屢見不鮮。但偏偏又是這款飛機,數十年來都被譽為全球最暢銷、性能最好、知名度最高的通用直升機之一,可謂一代傳奇。
  • 越戰後美軍最失敗的軍事行動,真實事件電影《黑鷹墜落》
    電影只是現實事件的一個縮影,真實的黑鷹墜落其實是美國打著聯合國的名義對外軍事行動企圖攫取利益失敗的一系列結果。2001年根據聯合國軍1993年在索馬利亞的軍事行動改編而成的《黑鷹墜落》上映,影片通過2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長,通過影視手段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美軍在摩加迪沙抓捕艾迪德親信受到阻攔並撤出到巴基斯坦駐軍地的15個多小時的慘烈過程,相對真實的展示了索馬利亞行動中最殘酷的一部分。
  • 戰爭電影《黑鷹墜落》到底講述了什麼樣的劇情?
    《黑鷹墜落》(英語:Black Hawk Down),是2001年上映的戰爭電影,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描述1993年索馬利亞戰爭,美國陸軍因為情報錯誤而與索馬利亞武裝民兵進行持久的巷戰過程。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馬克·包登1999年出版的書籍《黑鷹計劃》(Black Hawk: A Story of Modern War),該部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混音及最佳電影剪輯獎項。
  • 川普下令從索馬利亞撤軍,索馬利亞參議員表示感到遺憾
    美國五角大廈4日聲明表示,總統川普已下令要求國防部和美國非洲司令部,在2021年初之前將絕大多數的美軍和物資撤離索馬利亞。對此,《路透社》報導索馬利亞部分人士感到失望,並且希望下一任美國總統能扭轉這項決策,索馬利亞參議員更表示對於美國撤軍的行為感到遺憾。
  • 《黑鷹墜落》原型,三角洲特種兵奉命營救,雙雙陣亡追授榮譽勳章
    作者:三生三世好萊塢大片黑《黑鷹墜落》在當年一經播出,就大受觀眾的歡迎,一方面,該部影片場面確實非常震撼,製片方花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從而使其效果非常的震撼。但是,當記者將索馬利亞人民瘦骨嶙峋的照片以及慘狀報導之後,引起了聯合國的極大關注,國際社會開始展開對索馬利亞人民的救援,但是,索馬利亞軍閥卻並不關心人民的死活,他們只關心自己的軍隊和地盤,對於國際社會的援助物資,他們不但要搶,而且甚至還搶殺了一些援助人員,在此情況下,聯合國部隊不得不出面,美國當時出於要在國際社會上重塑其形象的原因,也向索馬利亞派出了維和部隊,在外部壓力之下,索馬利亞大多數軍閥願意和談,但控制著摩加迪沙的軍閥艾迪德卻不同意
  • 撤出索馬利亞,美軍在非洲收縮的又一步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下令,在明年初撤出駐索馬利亞的大部分美軍人員和設施。目前,駐索馬利亞美軍約有700人。根據五角大樓的聲明,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離開東非地區,另一部分則將部署至索馬利亞的鄰國吉布地和肯亞,美軍將繼續與地區夥伴國家一道,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採取跨境軍事行動。
  • 突發,黑鷹墜落現實版在臺灣上演,一名上將身亡
    《黑鷹墜落》,本來是美國2001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的是1993年索馬利亞戰爭,美國陸軍因為情報錯誤而與索馬利亞武裝民兵進行持久的巷戰過程,期間,美軍一架黑鷹直升機受到攻擊墜落市區,機組人員危在旦夕。為了營救同伴,一小隊特種部隊士兵深入虎穴,歷經15小時生死救援。
  • 豆瓣分數高達8.7,戰爭電影經典,人生必看《黑鷹墜落》
    一部電影卻有一個完整的異常,這就是發布的《黑鷹墜落》,他的豆瓣評分為高達為8.7。他甚至一度被認為是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這部電影的情節並不精彩,或者整部電影根本沒有情節。然而導演雷德李斯科特採用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拍攝方法,即用最真實的場景還原最真實的歷史,這使得影片的觀賞效果非常震撼,看完後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
  • 黑鷹又墜落?中國買的黑鷹也墜毀過多架,直升機遠比飛機危險
    剛過元旦就出了這麼大的事故,臺灣「內政部」宣布,所有黑鷹直升機將執行一次全面安全特檢,停止演習訓練項目。黑鷹直升機軍迷們都不陌生,一提到它,所有人都會首先想起《黑鷹墜落》這個電影,也就是1993年美軍三角洲部隊的黑鷹直升機在索馬利亞被民兵武裝擊落並造成顯著傷亡的真實事件。
  • 川普從索馬利亞撤軍,「送給中國的禮物」?
    從索馬利亞撤軍,或者說「軍事調動」,也是在行動上推翻在大選後下臺的前國防部長埃斯珀所設定的軍事計劃,他曾主張逐步減少美軍部隊在動蕩地區的任務,維持美軍駐紮索馬利亞。米勒11月剛剛到訪過索馬利亞,是他就任代理防長的首次出訪行程,目的就是了解撤軍的利弊。從索馬利亞撤軍,必然也是米勒的報告所建議。最近,臨近聖誕新年,美軍加快撤軍進度。
  • 美軍空襲索馬利亞擊斃青年黨領袖戈丹 為全球八大恐怖主義逃犯之一
    美國國防部昨天證實,索馬利亞青年黨頭目艾哈邁德·戈丹(Ahmed Abdi Godane)在9月1日的空襲行動中被美國無人機擊斃。9月3日,美國官員稱將會檢查1日的襲擊行動中是否擊斃其頭目艾哈邁德·戈丹。美國方面稱:「實施空襲是因為青年黨一直在策劃恐怖襲擊,他們應為以前的暴力行為負責。」在青年黨襲擊肯亞首都的韋斯特蓋特購物中心後,美國開始全力支持非洲聯盟駐索馬利亞特派團及索馬利亞國防軍。索馬利亞青年黨是一個與「基地」組織有關的宗教極端組織,曾在東非製造過多起恐怖襲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