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見血封喉」箭毒木,有抗癌紅豆杉
再過段時間木棧道修好就能來參觀了
箭毒木,俗稱「見血封喉」樹。(記者 李夢穎 攝)
全身都是寶的檀香。
對於藏著幾千種珍稀樹種的「植物王國」,記者問何時才能對外開放,園區負責人徐慶華說,「目前各種配套設施還未建好,比如說棧道、道路、指示牌等都未完善。另外,畢竟是珍稀瀕危樹種,還要考慮保護這一塊,要預防不法分子入園挖樹。」
徐慶華還透露,今後,珍稀植物園將擴建。目前園區有153畝,擴建後將達1860畝,比原來的規劃面積增長10倍左右,引進更多的珍稀樹種,「在適當的時候,珍稀植物園會對外開放的。」
華蓋木、廣東松、金花茶、紅豆杉、潤楠……這些珍稀植物,或許你聽說過,但可能對不上號,想看看實物,又不知哪裡有。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大嶺山森林公園,藏著東莞首個珍稀植物科普園,珍稀植物達154種4000多株。這些植物,絕大部分非本土生長,而是從外地引進的。
不過,想進珍稀植物科普園探秘,還要等上一段時間,因為目前,這個珍稀植物科普園正在擴建,擴建後將達1860多畝,是現有面積153畝的12倍還多。未來,還會引進更多珍稀植物。等棧道、觀景平臺等相關配套設施完善後,就可以約上三五好友或帶上家人,到景色優美的深山中享受大自然,吸吸氧,還能讓孩子「漲姿勢」。
深山藏4000多株珍稀樹種
東莞首個珍稀植物科普園位於大嶺山森林公園深處一個名叫九轉湖的地方。
近日,記者隨公園管理處負責人來到這裡,發現該園是由幾個山頭組成;放眼望去,叢林密布,有些樹已長得亭亭玉立,有些則還是低矮未成年的樣子。整個「植物王國」,鬱鬱蔥蔥,生機盎然。
站在山腰,可以看到,不同的樹木有著明顯分區的痕跡。「不同的樹,是區分開來種的。」大嶺山森林公園管理處副主任徐慶華告訴記者,這個珍稀植物園始建於2004年,現有佔地面積153畝。
目前,這裡有從各地引種的珍稀植物154種,共4000多株。「這些樹都是比較少見的,每一種樹的數量並不多。」徐慶華說,多的可能有100多株,少的只有一兩株,比如說華蓋木,僅引進兩棵,成活一棵;屬於國家保護級別的植物有6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0種,包括凹脈金花茶、金花茶、華蓋木、水松、水杉、坡壘煥鏞木、桫欏、伯樂樹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40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14種、各類瀕危植物58種。今年春天,又從湛江、佛山等地引種46個樹種500多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1種:華蓋木;國家二級保護的11種:金葉含笑、半楓荷、花櫚木、金葉樹、黃花梨、合果木、山桂花、楨楠、鐵力木、豬血木、傘花木;國家三級保護的4種:長葉竹柏、蝴蝶果、箭毒木、海南大風子等。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部分樹木長勢良好。
華蓋木存活一年多黯然枯萎
為了尋找那棵「植物中的大熊貓」——華蓋木,記者隨工作人員從半山腰一直往山下尋找。
經過幾番搜尋,最終找到種華蓋木的詳細地點,但令人失望的是,幾個月前還能看到的華蓋木樹苗,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工作人員對樹坑挖掘後得出結論:華蓋木已枯死了。
「前一段時間看,還好好的,現在沒了,可能它真的不適應這裡的生活。」林業科班出身的徐慶華也有些惋惜。他告訴記者,這棵少見的華蓋木幼苗,得來很不容易。「之前找這棵苗歷時一年多,聽說在雲南那邊有苗,聯繫後,進行訂製、採種、育種。」徐慶華說,這種樹的出芽率很低,從發現到拿到幼苗,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只能等待。徐慶華感嘆:「即便有錢,也難買到這些珍稀樹種的種子或小苗。」
後來,終於得到幼苗,森林公園方面馬上進行種植,並細心照看。「一年多了,這棵小苗還長得不錯,最近一次看到也有10多釐米了。」徐慶華說,當時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種植的,現在還不清楚它是不是因為不適應這裡的地理、氣候等原因而死去的。
資料顯示,華蓋木起源於1.4億年前,是木蘭科中最古老的單屬種植物之一。目前,中國僅存7株華蓋木大樹,因其分布範圍狹窄,且數量稀少,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
不少外來樹種在莞「紮根」
在這裡,也有一些北方或海南等地的樹種,克服了「水土不服」,頑強生存下來。
比如說馬褂木(學名鵝掌楸),這種樹,葉大,形似馬褂,故有馬褂木之稱,主要生長於陝西、安徽以南,後來逐漸種植於長江以南地區,再後來,嶺南也開始種植。「這種樹適應能力較強,在東莞也能成活。」徐慶華說,這種樹也比較有意思,它的葉子很有特點,形似前人穿的馬褂,極具觀賞性。
在山坳下面,我們還看到一種來自海南的瓊棕,這種瀕危樹種,來自熱帶地區,為海南特有樹種。「瓊棕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屬於珍稀樹種,在東莞沒想到長勢這麼好。」徐慶華說,一般來說,熱帶植物在東莞這樣的亞熱帶地區也能生長,但是有的可能不會開花結果。
此外,記者還在園內看到,來自安徽、雲南、福建、臺灣、粵北等地的格木、閩楠、三尖杉、穗花杉等珍稀樹種,有七八米高的,也有比成年人高一點的。林業專家說,這表明一些移植過來的珍稀瀕危植物已克服水土不服,在東莞紮根並成長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還種植了數百棵「莞香」,雖然種植面積不算東莞最大,但時間較長。記者看到,半山坡上的莞香樹,枝繁葉茂,多數高於3米,已經成林。
「植物王國」將擴建10多倍
對於藏著幾千種珍稀樹種的「植物王國」,記者問何時才能對外開放,徐慶華說,「目前各種配套設施還未建好,比如說棧道、道路、指示牌等,都沒有完善。另外,還要考慮保護這一塊,畢竟這些都是珍稀、瀕危樹種,要預防不法分子入園挖樹,相關安保配套也需加強。」
徐慶華還透露,今後,這個珍稀植物園將擴建。目前園區有153畝,擴建後將達1860畝,比原來的規劃面積增長10倍左右,引進更多的珍稀樹種,「在適當的時候,珍稀植物園會對外開放的。」
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在這個珍稀植物園內,每一棵珍稀植物都掛上「名片」,標明樹的名稱、簡介等科普知識,方便將來遊客認知。目前,園區內已修建木棧道約500米,一旦開放,市民可行走於木棧道,一路觀賞這些珍稀物種。
東莞有本土珍稀野生植物100多種
以後有空就帶孩子去「漲姿勢」吧
東莞植物知多少?你造嗎?《東莞植物志》給出的數據是1630種。而本土珍稀野生植物則有100多種,包括廣東五針松、三尖衫、短萼儀花等珍稀瀕危植物。
這些珍稀野生植物都在哪兒?林業專家說,都在各個森林公園裡。
比如,銀瓶山森林公園有全國面積最大的短萼儀花群落,還有紅花荷群落、莞香群落、野生蘭花群落、中華潤群落等。
想看看東莞本土的野生珍稀植物,順便過個親子周末,參考一下我們推薦的觀賞去處吧。
東莞珍稀植物知多少?
記者查閱2010年出版的《東莞植物志》,記載了東莞野生維管束植物201科、805屬,共1630種,這1630種植物中,包括有廣東五針松、三尖衫、短萼儀花等珍稀瀕危植物。
東莞市林業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東莞共有100多種珍稀植物,其中一些數量比較稀少、尚未列為國家或省級保護、具有重要的藥用或材用、觀賞、學術、經濟等價值的珍稀瀕危植物共計32種。
世界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華南農業大學博導李秉滔說,全國珍稀植物僅有500多種,東莞經歷了高強度的經濟開發後還能發現110多種,令人驚訝。
不少新物種首次在莞發現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首席研究員邢福武教授在今年舉行的「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學術沙龍」上透露:在最近開展的植物調查中,發現了以前未納入《東莞植物志》的細葉石仙桃、雲南叉柱蘭等物種;以前認為只分布於香港和深圳的香港鳳仙花,首次確認在東莞也有分布;以前零星分布的鶴頂蘭、見血清,現在已經連成片;另外,東莞還被確認為是穗花軸櫚在我國最北端的分布點。而短萼儀花在銀瓶山的分布面積是全廣東最大的。
相關專家還介紹,東莞種群數量較多的珍稀保護植物有蘇鐵蕨、白桂木、金毛狗、粘木、土沉香、短萼儀花等,種群數量非常稀少的有廣東石豆蘭、芳香石豆蘭、尖喙隔距蘭等10多種珍稀蘭花。考察中還發現一批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野生植物,如桔梗、五葉參等,以及具有觀賞價值的珍稀野生植物,如吊鐘花、禾雀花、毛稔等。
帶你遊
去這些地方觀賞珍稀植物
1、東莞市珍稀植物科普園
簡介:地處大嶺山森林公園九轉湖,以珍稀植物保育為主線,以科普教育為基調,以生態修復為研究方向,集珍稀植物保育、科普教育、生態旅遊於一體的多功能園區。
品種:近年從嶺南地區引種珍稀植物共4000多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0種(凹脈金花茶、金花茶、水松、水杉、坡壘煥鏞木、桫欏、伯樂樹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40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14種、各類瀕危植物58種。
2、東莞市林業科學園
簡介:位於大嶺山森林公園東南部,面積1580畝,是東莞唯一以林業科研和科普教育為主題的基地。於2004年12月開始規劃建設,現有16個特色功能區。
品種:收集和引進植物品種500多個,其中珍稀瀕危植物34種。
3、大屏嶂百竹園
簡介:位於大屏嶂森林公園甜板湖旁的竹園內,始建於2012年3月,佔地約50畝,是東莞目前首個以「竹」為主題的百竹科普園。
品種:百竹園內,竹品種約120種,由叢生竹、混生竹、散生竹等組成,其中不乏珍稀品種,如巨龍竹、四方竹、紫美人、富韻竹、雲南甜龍竹等。
4、中華潤楠群落
簡介:位於銀瓶山森林公園清溪片區爆石山上,這裡分布著東莞面積最大(5000多畝)的天然潤楠群落。有一條全長2公裡的登山步道——潤楠步道,供遊客觀賞林木
品種:包含浙江潤楠、華潤楠、絨毛潤楠、刨花潤楠、粗壯潤楠等11個品種。
5、老虎巖次生林
簡介:大屏嶂林場老虎巖次生林觀測示範點,位於大屏嶂森林公園老虎巖,佔地面積2000畝。該點主要圍繞物種多樣性、森林群落結構和演替動態等方面進行長期、深入的定位研究。可為東莞乃至整個珠三角地區的森林植被的重建、恢復、管理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理論依據。
品種:據初步統計,林內維管植物種類共有668種,隸屬146科445屬,建群種以大戟科、樟科、殼鬥科、桑科樹種為主,是東莞市較具特色且具重要研究價值的次生林之一。
知多D
教你認識這些珍稀植物
1、華南五針松
產於銀瓶山森林公園。又名廣東五針松,分布零星,數量少,主要見於南嶺山地。其祖宗距今有1.2億~1.5億年,與恐龍同時代。隨著氣候和環境改變,如今已到珍稀瀕危地步。
2、東莞潤楠
產於銀瓶山森林公園清溪片區。本種自1960年在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發表後,幾乎無人再次採得標本。東莞潤楠生長於山谷、山腳、山嶺密林中,屬於東莞特有樹種,是優良的樹材,樹皮和葉研粉還可做飲水淨化劑。
3、蛇足石杉(千層塔)
屬瀕危植物,屬於叢生草本植物。產於謝崗(銀瓶山)。分布於中國東北和長江以南各省區。散生於山林陰溼處。亞洲其他地區也有分布。該種植株矮小,生長緩慢,野生數量十分有限。全草入藥,能退熱、鎮痛、解毒,可治療跌打損傷、毒蛇咬傷、淤血腫痛。從蛇足石杉中提取的石杉鹼甲可用於治療重症肌無力,臨床有效率達99%,並對老年性健忘症和老年性痴呆症有明顯療效。
4、檀香
大嶺山森林公園引種培育。檀香樹被稱為「黃金之樹」,因為它全身幾乎都是寶,還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
5、箭毒木
大嶺山森林公園引種培育。俗稱「見血封喉」樹,多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是一種劇毒藥用植物。其乳白色汁液一經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痺(心率失常導致),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致窒息死亡,所以人們稱它為「見血封喉」。
6、凹脈金花茶
大嶺山森林公園引種培育。凹脈金花茶,又稱金花茶,產於中國廣西。國外稱之為神奇的東方魔茶,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
7、紅豆杉
大嶺山森林公園引種培育。屬於淺根植物,是世界上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