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裡,昔日的小漁村會以令人驚嘆的速度蝶變——深圳有深圳的傳奇,三亞也有三亞的故事。
三亞河,這座城市的母親河,凝聚著三亞幾代人的記憶。正如汪峰在歌曲《北京 北京》所深情演繹的那樣,「我在這裡歡笑//我在這裡哭泣//我在這裡活著//也在這兒死去」,這樣深沉的情感,絕非新三亞人所能夠體會得到的,也只有老三亞人才能夠感受得到!
說起「三亞漁港(當地人稱水產碼頭)」,在曾經的遊客和市民心目中,都是這個城市最熱鬧繁華的所在,就連央視著名的《舌尖上的中國》為了尋找三亞美味,也會專程來此拍攝,追根溯源最新鮮的海鮮味道。
201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到來,加快了三亞的發展,像很多處在歷史轉折點中的城市一樣,三亞到處都是工地的沸騰景象,小漁村高奏著「城市國際化—美麗蝶變交響曲」,人們的記憶也仿佛安了快進鍵一樣,飛速的接納也期待著「三亞 永遠的熱帶天堂」日新月異、層出不窮的新模樣……
大小漁船與平地而起的高樓並存,漁港和城市相互依存成為三亞主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繁忙時段。在這裡你看到的不僅是一船船剛剛捕獲的海鮮,而是承載著三亞早期人民的生活縮影,一家幾口吃住全在船上,我們偶爾吃吃的海鮮在他們以前那是每天的食物,依海而生,靠海而生,這就是三亞漁民一生的縮影。
隨著國際旅遊島的快速發展,對三亞整體城市形象和遊艇產業發展來說,夾在三亞河口和鳳凰島之間的「漁港碼頭」這段黃金海岸,搬遷新建刻不容緩,2016年三亞漁港搬遷進入倒計階段,昔日繁華魚市即將落幕……
城市和人一樣,也有記憶。在三亞從小漁村逐步蝶變為國際旅遊島、世界級熱帶濱海目的地城市豐富多磨的生命歷程中,我們用鏡頭定格了一個又一個永恆的瞬間。當你看見三亞昔日的老照片時,帶你重拾曾經的的故事和情懷,也讓你深刻的感受她的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
並不是每個小漁村都會有深圳、三亞一樣的歷史機遇,但沒一個小漁村的故事,都值得珍藏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記憶中!感謝你的關注,敬請期待《三亞小漁村三部曲之三》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