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吃小龍蝦竟只懂開水煮,直到他們吃到了中國小龍蝦!

2021-02-17 唯創是圖

美國小龍蝦節,中美小龍蝦文化對比,美食方向

 

我國的6月,餐桌上絕對少不了小龍蝦,但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每年1月2月就有小龍蝦初長成,並且到34月份也有自己的小龍蝦節,歡慶小龍蝦的豐收

 

雖然世界普遍認為中國人才是最早吃小龍蝦的,並且小龍蝦之都也在中國江蘇,那就奇怪了,路易斯安那州生產了世界上90%的小龍蝦,可能你不相信,但這是事實,就拿小龍蝦交易和食用的記載來說,也比中國早了幾十年,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但對於吃貨來說,吃法和味道高於一切,不要看路易斯安那人年均消費小龍蝦接近30斤,但當地最出名的小龍蝦做法就是流傳數百年的開水煮小龍蝦,而到今天,也不過是拿小龍蝦來做做炒飯、拌拌沙拉,國內吃貨們看見此情景,只能大喊暴殄天物啊

 

你看我大天朝蒜蓉的、滷水的、椒鹽的、麻辣的無一不讓人胃口大開,直到有外國吃貨在北京發現,哎呀,你們的小龍蝦賣6塊錢一個,怎麼那麼貴,在你這裡吃一斤的價格我那都能吃5斤了,不過你們做的怎麼那麼好吃,簡直停不下來了

 

所以啊,縱使在美國小龍蝦是年產量3億美金的產業,但實際上中國的小龍蝦產值比世界上其他地方加起來都要高,也是因為這樣,小龍蝦才在中國吃貨帶領下成為一道世界級的美食,我們的吃法也在世界各國得以發揚光大

 

現在去到路易斯安那的小龍蝦節,除了當地的吃法以外,你也能吃到國內熟悉的味道了,還管吃到飽,不用擔心荷包大出血

 

《最遊感覺》,發現更多旅行中好玩的事!關注唯創是圖每日更新,找到更多旅行趣事與玩家!喜歡就給我點讚留言吧,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美國吃小龍蝦竟只懂開水煮,直到他們吃到了中國小龍蝦!
    美國小龍蝦節,中美小龍蝦文化對比,美食方向 我國的6月,餐桌上絕對少不了小龍蝦,但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每年1月2月就有小龍蝦初長成
  • 小龍蝦養殖小龍蝦吃什麼
    小龍蝦為雜食性,在野外自然環境下,它基本上都吃有機物碎屑、著生藻類、絲狀藻類、水生植物的根、葉及碎片,特別喜食汁多肥嫩的綠色植物,如水浮蓮、水葫蘆、馬來眼子菜、綠萍和苦草等。動物性食物包括水蚯蚓、蚯蚓、水生昆蟲的卵、蛹、螺、蚌和魚肉等。
  • 看完外國人吃小龍蝦的場景,暴殄天物,中國人懵了:放著讓我們來
    特別是在吃龍蝦的季節,我們都知道有很多的飯店裡邊他們都會供應麻辣小龍蝦,儘管價格昂貴,可是對於愛吃的人來說依然數不勝數,在平常的時候,我們吃到的小龍蝦的價格大概是在一份100塊錢左右,而且量特別的小,大概不到20隻,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人去點。
  • 又到吃小龍蝦的時節啦
    《小龍蝦試愛》收錄在李碧華的怪談小說集《冷月夜》裡,這個系列在香港的天地圖書出版時一共七本,大陸引進是安徽文藝做的,只引進了前三本(還刪了幾篇),都是短短小小的怪談小說,一口氣全部讀完的話可能會覺得有點hou得慌,但每天讀個一兩篇還是非常有意思的。
  • 美國人吃小龍蝦只會用開水煮,而吃到中國的小龍蝦後是這樣評價的
    我國的6月,餐桌上絕對少不了小龍蝦。但在美國路易斯那州,每年1月2月就有小龍蝦初長成,並且到3、4月份也有自己的小龍蝦節,歡慶小龍蝦的豐收。雖然世界普遍認為,中國人才是最早吃小龍蝦的,並且小龍蝦之都也在中國江蘇。
  • 中國小龍蝦地圖
    在美國的小龍蝦主產地路易斯安那州,水煮小龍蝦的地位可能跟中國的餃子火鍋燒烤擼串差不多,是一種樸實的社交活動。據傳,來到中國的在這一支小龍蝦家族,起初作為牛蛙餌料在20世紀初從美國移民到了日本,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深入,於20世紀30年代遷入中國江蘇南京一代。
  • 有了這隻小龍蝦,就夠800萬南京人吃了!
    然而這隻小龍蝦卻成功的做到了「自我克隆」!一切都要從一隻雌蝦說起。1995年,有人在美國佛羅裡達國家公園,釣上一隻小龍蝦。這隻雌蝦,看著很像廣泛分布於北美的龍紋螯蝦,但又有些不同。它的花紋是青白相間的大理石紋路。
  • 在廣州不得不吃的小龍蝦推薦!
    從「入侵物種」到「餐桌美味」,小龍蝦在我國不過數十年歷史,被吃貨民族盯上的結果就是,野生的小龍蝦被吃得差不多了,造不成什麼生物危害,養殖的小龍蝦成為美食大牌,歐洲90%的小龍蝦進口來源是中國。小龍蝦自打進入廣州就廣受歡迎。那紅紅的外殼,鮮美的蝦肉,加上冰鎮的啤酒,再來點花生炸雞,如果還有一場球賽,那可真是美妙不過了!那麼,在廣州,去哪裡吃小龍蝦最好呢?
  • 是的,小龍蝦有黃!然而你最好別吃它……
    蝦頭裡面都是髒東西,才不要吃咧~哼~ 先來初步了解一下作為人間美味的小龍蝦吧~我們吃的小龍蝦,其實有一個正式的名字: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a),小龍蝦原產於美國東南部,所以又叫美國螯蝦。
  • 中國小龍蝦抵達世界盃,一斤250元!然而俄羅斯人竟不會剝殼…
    中國小龍蝦抵達世界盃餐桌,一斤250元!然而戰鬥民族竟不會剝殼……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10萬隻中國小龍蝦馳援世界盃」的消息已經在網絡上火了快一個月,卻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蝦」。姍姍來遲的它們,直到6月30日才抵達莫斯科的餐桌。聽聞首批小龍蝦上市,記者特意第一時間趕去現場體驗了一把。
  • 小龍蝦的蝦頭到底能不能吃?
    /小龍蝦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蝦」,學名叫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種如假包換的淡水蝦。它和龍蝦有親戚關係,分類學上它們都是「十足目」,龍蝦是龍蝦科、正螯蝦科或擬螯蝦科,而我們吃的小龍蝦則是蝲蛄科(所以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它被直接稱為「蝲蛄」)。小龍蝦原產於美國東南部,所以又叫美國螯蝦。
  • 終於了解小龍蝦的底細! 你們別污衊我的小龍蝦( ¯ ¨̯ ¯̥̥ )
    >
  • 外國人不吃小龍蝦?別逗了,快來看美國人花樣吃蝦
    其實,北美洲的人,不僅食用小龍蝦的歷史比我們更久,而且,他們吃小龍蝦的花樣居然比我們還多!
  • 成都人一天能吃百萬隻小龍蝦!這份最火吃蝦地圖快收藏
    又到了吃小龍蝦的季節小龍蝦在成都市場到底有多火?
  • 一城一味 | 一年吃掉30億隻小龍蝦,武漢人有話說
    最近,小龍蝦上榜了《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吃瓜網友傷透了腦筋,消滅小龍蝦依然任重道遠,我們應該從蒜蓉、麻辣還是十三香開始呢?其實,小龍蝦確實是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又稱克氏原螯蝦,1927年,日本從美國引入小龍蝦,主要充作牛蛙的飼料使用。20世紀30-40年代,小龍蝦又從日本引入中國。
  • 長沙食經 小龍蝦最正宗的老長沙吃法——水煮活蝦
    上個月,《長沙米粉一百單八將排行榜》一文大火特火了一把,那是作者郭江花費一兩年時間吃遍大街小巷之後奉獻出的心血之作(想看這篇雄文請點擊公眾號主頁面最下端的「往期文章」按鈕,再選擇「長沙雜談」欄目)。以後「故事長沙」微信公眾號每兩周推出一篇,每一篇都會教大家做一道地道的長沙家常菜。現在正是小龍蝦火爆的季節。一入夜,紅紅的蝦殼便佔領了整個長沙城。前段時間網上出了個「龍蝦地圖」,在朋友圈幾乎刷屏,吃小龍蝦的飯店、排擋好像被一網打盡,口味蝦、油爆蝦、滷蝦,各種做法都有大批擁躉,卻獨獨遺漏了長沙人吃小龍蝦最原始的版本和最古早的味道——水煮小龍蝦。
  • 美國加州海岸遍地「小龍蝦」卻沒人吃?原因很簡單,換你你也不吃
    小龍蝦可以說是現在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種食物,不管是十三香的還是香辣的又或者是蒜香的,都有非常多少擁護者,再加上一瓶冰鎮的啤酒,或者是可樂,簡直就是人生享受,特別是夏天的時候,上三五好友,嘮嘮嗑吹吹牛,就是相當的美好的,雖然對於這樣的場景,我們如今大概只能想像而已了,畢竟現在還沒有辦法出門聚餐
  • 不要打擾我,我在吃小龍蝦
    (並沒有……)幸好又到吃小龍蝦的時候了。說起小龍蝦,國內除了兩巨頭湖北、湖南地區,還有品種不同的江蘇淡水小龍蝦。而食用小龍蝦真正的起源,其實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今天,食帖君就來分門別類地講講小龍蝦。和湖南口味蝦不相上下的湖北小龍蝦,當然也必須擁有姓名。不僅潛江市被評為「中國小龍蝦之鄉」,武漢的靚靚蒸蝦、峇里龍蝦這些網紅店也和長沙的文和友有得一拼。
  • 小龍蝦真的有黃!那麼問題來了,蝦黃能吃嗎?
    蝦頭裡面都是髒東西,才不要吃咧~哼~ 先來初步了解一下作為人間美味的小龍蝦吧~我們吃的小龍蝦,其實有一個正式的名字: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a),小龍蝦原產於美國東南部,所以又叫美國螯蝦。原生地在墨西哥灣附近,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帶,所以也叫路易斯安那州螯蝦。
  • 美國小龍蝦貴上天100塊錢只能吃一斤!他們的做法你看了想吃嗎?
    溫度越來越高,夜生活也越來越晚結束,啤酒和炸雞的搭配沒火多久,小龍蝦這就已經強勢登陸全國各地夜宵市場。位於北京簋街的「胡大飯館」,平均一天就能消耗80000隻小龍蝦,從日落西山到夜已深,排隊等吃小龍蝦的食客就沒斷過。